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222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45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专题十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挖命题

【考情探究】

主要考点

要求

五年考情

预测热度

高考试题

考向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理解

B

2018江苏,18

2017江苏,17

2017江苏,19

2016江苏,18

2016江苏,19

2015江苏,18

2014江苏,16

2014江苏,18

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综合

C

2017江苏,18

2016江苏,17

2015江苏,16

2014江苏,17

梳理全文或局部的论证层次或论证思路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8江苏,17

2015江苏,17

结合文本内容梳理并归纳概括要点

★★★★★

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8江苏,19

梳理文本,提取或概括观点态度

★★★★

分析解读  1.江苏卷选用的论述类材料,中外作家的作品都有,题材以人生、艺术方面的为多。

2.从最近几年命题来看,考查的题量一直是三道。

3.内容把握、思路分析、观点评价特别受命题者的青睐。

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具体体现为对词语、概念、句意的理解能力,对文章结构、中心思想和观点态度的分析能力,对结论推理的判断能力。

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推陈出新等为表达目的。

因此,重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依据2019年《考试说明》,201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有较大的变化,由于增加实用类文本阅读,极有可能将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三题18分变成三题12分。

分值降低,题量不变。

由于试卷的阅读量增大,考试时间不变,极有可能为减少考生作答时间而减少对主观问答题的考查,相对增加对选择题的考查,需要考生对选择题的设误类型有较为充分的了解。

 

【真题典例】

答:

 

 

 

 

答案 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解析 该句在文本第二段结尾,答题时可结合第二段的内容分析。

由“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可概括出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由“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可概括出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由“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则仍非常缺乏了解”,可概括出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核心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审题关键 ①应针对“低能儿”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②需要分点,从不同角度分析。

解题方法 ①定位答题区间法,“低能儿”出现在第二段结尾,原因应主要集中在第二段;②分角度分析法,根据文意,可以从社会风气、建筑师喜好等角度进行分析。

易错警示 ①不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容易导致答案遗漏要点;②语言表述不准确,不能构成针对问题指向的原因。

命题规律 ①江苏对本考点考查频率不高,近几年只有2015年和2018年直接考查;②其他年份虽然没有直接考查,但是均有对文章总体或某段内容的分析概括。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论述类文本理解能力;②能够针对文本内容具有较高的定向分析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针对论述类文本有关论题的关键性语句直接命题考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②所选语句具有较强的总结性,能够串联起全段内容,且需要学生进行定向分析概括。

答:

 

 

 

 

答案 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解析 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第三段。

从第一句中可筛选出“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从第二句中可筛选出“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从第四句中可筛选出“现代最新的构架法……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

整合信息作答即可。

 

答:

 

 

答案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

解析 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文本的首尾两段。

由第一段中“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可概括出第一点;由第四段第一句“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可概括出第二点;由第四段第二句“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可概括出第三点。

核心考点 筛选并整合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审题关键 ①“文中”说明需要结合文本找出答题区间;②明确词语的类型(定语中心语结构),需扣住限定性词语解说;③“内涵”应指所包含的内容。

解题方法 ①筛选关键词法,从文中筛选出解说“新”的表现的关键词,进行概括;②筛选概括法,针对“新”的方面进行筛选整合。

易错警示 ①不会结合文本内容分点概括,容易导致答案遗漏要点;②忽视题干中关键性词语,内涵解说不够准确。

命题规律 江苏近几年在论述类文本考查中对词语含义(内涵)均有考查。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论述类文本理解能力;②能够看懂并针对命题指向进行有效信息的筛选整合;③具有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针对论述类文本中重要词语直接命题考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②所选词语的内涵在文中有暗示,需要学生认真筛选概括。

核心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审题关键 ①应针对“中国建筑的希望”整合答案;②“简要概述”,不可啰唆;③“联系全文”,需注意整体寻找,不可答漏要点。

解题方法 ①定向筛选法,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进行定向筛选;②扣题概括法,紧扣题干要求进行简要概括。

易错警示 ①不能结合全文,导致要点遗漏;②概括不够准确简洁;③语言表述应从中国建筑的角度出发。

命题规律 ①近年江苏较少对本考点进行直接考查;②多考查文本的意蕴寓意等。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把握能力;②能够把握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技巧 ①从全文角度宏观考查,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总体把握能力;②与前几年考查的论述层次有一定的关联性,都需要考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破考点

【考点集训】

一、(2017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

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一、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看镜有感

鲁迅

①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②一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

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

这是汉代的镜子。

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

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棠之类。

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

③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

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④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

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⑤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

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⑥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

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

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⑦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真是“世风日下”。

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

所以事实上“今不如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

现在情形还如此。

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注]似的向西洋主人沥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注] 杨光先,明末清初人,保守派代表人物。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

 

 

 

 

2.指出第⑤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

答:

 

 

 

 

3.本文题为“看镜有感”,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有哪些方面的“感”?

答:

 

 

 

 

二、

1.答案 首先从古镜上的花纹引出论述的话题;然后分别论述汉、唐、宋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最后点明主旨,指出要“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

2.答案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壮健者比喻积极、主动、自信的文化心态,衰病者比喻消极、保守、自卑的文化心态。

二者对比,形象鲜明地批判了当时畏惧、抵制外来文化的现象。

3.答案 ①对汉、唐、宋等朝代对待外来事物不同气量及其不同命运的感叹;②对当时社会排斥、抵制新文化现象的感慨;③对社会文化进步,要尽量吸收新文化的感想;④对社会文化与国家政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感悟。

炼技法

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方法集训】

(2018苏州期初调研改编)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①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

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

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

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③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④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

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被我欣赏的对象。

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

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⑤王维《辛夷坞》诗写道: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界。

又如王维《栾家濑》诗写道: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

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

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

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

⑥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

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

像王维的《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对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

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

“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

它是浑全的,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

像吴历的诗句“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

最后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

在这里,苍苔、小雨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有删改)

根据文意,阐述中国美学中“境”的含义与特点。

答:

 

 

 

答案 含义:

“境”是人与物(景)共同形成的世界。

特点:

①体验性(是体验的真实或在体验中发现);②浑全性(是圆满的世界);③关联性(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方法集训】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人生贵在行胸臆

周国平

在明末文坛上,袁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物。

袁中郎评其弟之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

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来。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时代,那便是童年。

孩子是天真烂漫、不肯拘束自己的。

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眼里。

随着年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么,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

很难,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

随着童年的消逝,倘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

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

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

袁中郎责问得好:

“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趋名骛利,唯曰不足,头白面焦,如虑铜铁之不坚,信有死者,当如是耶?

”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身的驰逐中,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

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

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

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

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

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用中郎的话说,这叫作:

“退得一步,即为稳实,多少受用。

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

中郎引惠开的话“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就是这个意思。

(有删改)

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答:

 

 

答案 ①纯真的童心脆弱易失。

②世俗利害和规矩力量强大。

③人应该懂得“生之必死”的道理。

考点3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方法集训】

(2017苏北四市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黄金

①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

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

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

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

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慨叹工程领军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领悟力强、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扎实、系统视野开阔、能驾驭宏大复杂工程的“将才”,更是难求。

②为何会出现这供需的“两难”?

窃以为是因为工科人才培养的人文土壤、人文养分还不够,重视了学生掌握技术和工具的“硬知识”,少了些关注学生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软学养”。

③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而非单向度、工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这和工匠精神是无比契合的。

因此,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还需以人文教育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

④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把科技创造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应当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

人文教育中,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汇融通,造就其博约相济、以文化人的特点,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谙悉工程伦理,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早年间,钱三强先生立志立德,正是得益于人文教育。

他中学时代即就读于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孔德学校,接受德智体美的全人教育,名字也由“钱秉穹”改为“钱三强”,意为德智体都强。

后来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在未来中国蓝图的吸引下,钱三强决心学工科,以实际行动报国,自此一生未改初心。

⑤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力、审美品位也是不可小视的创造力,不少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对生命有了更高层次的体认,也让工程技术有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久远价值。

目前,不少国货正从粗憨、实用阶段转向追求精细、美感的阶段,对工程人才的工艺审美素质要求更高。

人文教育恰恰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将人的思考和生命力融入工程技术,赋予中国制造更大的价值。

⑥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点。

将人文教育的土壤培得更厚、渠道拓得更宽、内涵挖得更深,才能以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输送更多一流的“大国工匠”。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7日)

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

 

 

2.简要概括第④段的论证层次。

答:

 

 

1.答案 首先列出培养大国工匠过程中出现的“两难”现象,分析根源,揭示人文教育的本质;其次指出培养大国工匠需要人文教育的解决办法;最后得出结论:

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加强人文教育。

2.答案 首先,指出大国工匠的培养需要人文教育;其次,阐述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生命力;最后,举钱三强先生的事例论述人文教育在大国工匠的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方法集训】

(2017南京三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谈 美

[英]毛姆

①我发现美是个终点。

我仔细考虑美的东西,觉得我所能做的唯有凝视和赞赏。

我因它们而产生的情绪是高雅优美的,可是我既不能保持这情绪,又不能重复感受它,世上最美的东西最终也使我厌腻。

我注意到,从未臻完善的作品中,我倒能获得更持久的满足。

正因为它们还没有达到十全十美,所以它们使我的想象力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

最伟大的艺术品已经是尽善尽美,我无以复加,我不安宁的心灵只能疲于消极的沉思默想。

我觉得美好高山的顶峰,你攀上了那里,也将重新下来。

完美无缺是我们都追求的,却又最好不要真正达到这境界。

②我曾试图从美学家那里寻找出人性中有什么因素使我们可能产生美的情感。

我们惯常认为美源于人要求表现的本能,而我得说这是一种身心的状态。

或许在身心的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生理功能,使某些声音、某些节奏、某些色彩特别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也因为我们爱某些东西、某些人、某些地方,或者时光的流逝增添了感情价值,所以我们觉得美。

③还没有人研究过时间对于美的作品的影响。

不仅仅是我们越熟悉它们,越看到它们的美,而且历代的赞赏不知不觉地增加了它们的美。

济慈的颂歌现在比他刚写下它们的时候更美,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