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6692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纲Word文档格式.docx

近似圆形的椭圆

3.周期: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速度: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理解昼夜交替及时差的成因。

P16

1.昼夜交替原因:

地球自转

2.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

了解北京时间的含

义。

P18

是指东八区区时,120°

E的地方时

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

计算方法。

1.东早西迟

2.经度每相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3.东西12区,时间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注意跨越日界线(180°

经线)日期变化

知道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

23°

26′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P18

运用太阳光照图说明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P19图1.23

(P18最后一段文字)

①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其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南半球相反

②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其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③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P21第一段文字)①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

②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

③春、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递减,南北半球太阳辐射相当

理解四季的成因及五

带的划分。

P20

知道地球内部圈层名称及其分界面。

P21

赤道除外,全球各纬度太阳辐射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四季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分为五带:

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自地表向内依次为: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理解图1.26

1岩浆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

区分三大类岩石。

P72

2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特点有层理构造、化石,如石灰

3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的新岩石,具有片理构造,如大理岩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绘制三大类岩石及其与岩浆间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P72图4.8

知道主要内外力因素的能量来源及表现方式。

P69-71

1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方式:

地壳运动(主要形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太阳能。

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结合实例分析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P73-74

褶皱有两种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呈山岭,但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呈山谷状,因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断层: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结合实例分析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P70-71

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及其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P28

运用示意图描述大气

热力环流过程。

P30

河谷:

流水侵蚀(溯源侵蚀、下蚀、测蚀)形成侵蚀地貌冲积平原:

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它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组成。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风力堆积: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1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它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地面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其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图2.3

说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P34-35、39

三圈环流P34图2.10;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P35图2.11移动规律: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2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3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特征和分布。

P38

1东亚季风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征:

夏季(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分布:

亚欧大陆东部、日本等

2南亚季风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特征:

夏季(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东北季风)干燥,分布:

主要在南亚地区

在简易天气图上识别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

P41-43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

P41-43

1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2、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3准静止锋:

冷暖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4气旋(低压):

四周气流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上,气流做上升运动

5反气旋(高压):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流作下沉运动

过境时,降温、大风、雨雪;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

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在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上,识别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

P55图3.3

3气旋(低压)多阴雨天气

4反气旋(高压)多晴朗天气

主要环节:

A蒸发、B水气输送、C降水、

D地表径流、E下渗、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P56

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了四大圈层,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P57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和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流动)北印度洋上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P85

现今地球大气的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陆地上的化学成分在相当程度上也为生物生命活动所制约;

有些沉积岩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陆地生物还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P87-8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

表现: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②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知道陆地自然带。

P91

P96图5.6

低纬度:

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中纬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高纬度:

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说明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P92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说明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说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

P93

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山区、河谷、平原等地聚落、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说明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P80

①高原地区:

聚落分布在河漫滩平原,呈条带状分布,如我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分布

②山区:

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呈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③冲积平原:

聚落分布最密集地区,形成沿河或沿海聚落。

根据有关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P48-49

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海拔地区②影响农业的生产活

动③影响全球的水循环和水资源

结合资料,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台风的成因、分布、多发季节和危害。

P44

成因:

洋面上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补充流入上升区。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

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

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台风。

分布:

西北太平洋称为台风,其它地区如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上称为飓风。

季节:

夏秋季节危害:

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结合实例,分析台风

对我国的影响。

不利:

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带来危害

有利:

带来丰富降水,缓解长江流域伏旱时节的旱情,消暑。

地理2》

1.人口与城市

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少;

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期间:

人口增长迅速,人口数量增多;

工业革命之后: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二战后人口是迅猛增长,人口数量也随之迅猛增长

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中国目前已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人口迁移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有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之分。

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

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个人动机和需求

实例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对迁出地:

缓解人口压力,但也造成了人才流出对迁入地:

解决了劳动力不足问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也带来了交通拥挤、居住困难、治安秩序混乱的问题。

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制约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关系。

运用地图识别城市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功能区:

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结合实例,归纳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呈点状或条状

工业区多位于城市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比如随距市中心距离越来越远,依次分布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此外,有的可能受收入、种族宗教、建筑设计和行政等因素影响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例如: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它的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

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纷纷向外搬迁,原有工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了解城市的等级划分。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口、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指的是非农业人口)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省会城市的服务范围一般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而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服务范围可扩展至全国。

了解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主要特点。

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s”形曲

线。

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加速阶段:

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在这一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在此期间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但1950年以后,发展速度趋缓;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发展速度快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等的影响。

城市化影响水循环、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改变;

城市化将使大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增多,加剧城市大气污染;

同时还造成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等

理解农业区位的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结合实例分析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季风水田农业特点: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水田农业形成条件:

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劳动力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商品谷物农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形成条件: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等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的形成条件: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乳畜业特点:

大多近邻消费市场,在大城市的周围;

乳畜业形成因素:

饲料因素和市场因素

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主要有土地、水源、市场、原料、交通运输、动力、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因素

理解工业区位的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受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近年来,工业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此外,政策、乡土情感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工业区位的选择。

结合实例分析主要工

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形成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靠近铁矿产区、交通便捷、市场广阔;

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政府搭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美国硅谷形成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

交通便捷;

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市场稳定;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说明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但修筑铁路造价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

运输货物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但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

结合实例,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结合实例,分析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影响因素。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主要交通线变化,聚落空间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株洲,主要是沿主要铁路线发展起来

商业网点布局也受交通运输的影响,如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例如,浙江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而扬州则随着运河的淤塞,京沪铁路的建成发展缓慢。

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商业繁荣。

后来,公路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1采集渔猎时期:

崇拜依赖自然;

2农业文明时期:

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

3工业文明时期:

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问题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主要包括三方面: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生态农业。

地理3》

测试内容具体内容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

了解区域的含义。

P2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

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结合区域实例,分析1.劳动力因素→向廉价劳动力地区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向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地区转移

结合区域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产生的原因。

P82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资源的存在依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在区域间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需求及区域所赋予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举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P85-86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3)拉动相关产业发展(4)沿线农村地区推广天然气,减少农牧民对薪柴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环境压力

2.对东部地区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3)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技术等优势发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促进东部地区管网等基础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西气东输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结合,有利于东、西部协调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

结合区域实例,分析荒漠化、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荒漠化原因

1.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①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