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584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经典说课稿.doc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胡云杰,来自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科1102班,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内容,知识虽然抽象但是并不难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样六个大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

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     

(2)图表数据的解读  

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通过学习,自己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读图表的能力。

 

(3)情感目标 

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认知能力,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

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思路为:

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 →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主动运输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掌握好这点,必须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来掌握该难点。

 本节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分析 整体流程:

 

复习回顾 以旧唤新→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具体实例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分析问题→成果交流 教师点拨→分析图表 拓展延伸→复习小结 构建体系→习题反馈 加强巩固 

(一)复习回顾 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问题探讨”,用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

 ⑴这个脂双层膜模拟的是不是生物膜?

 

⑵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⑶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

 ⑷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

 

教学说明:

设立问题情景,创设物质跨膜运输的思维平台,为学生的有效发散思维提供背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三)学习几种物质运输方式 

1、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1)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引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原因和方式,是不是和上述扩散相似,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由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自由扩散的特点。

 教学说明:

该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多媒体展示,使抽象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2)进一步提出问题:

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质双分子层,但对于细胞来说,葡萄糖又是必需的,它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激情,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再指出载体蛋白的作用,总结出协助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协助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协助扩散的特点。

 

提出问题:

①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

②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③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为什么被称为被动运输?

 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

 

(3)更进一步提出问题:

如果只有被动运输能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吗?

 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思考:

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物质逆浓度梯度跨摸运输的现象,提出问题:

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进行解释,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主动运输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提出问题: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

主动运输对于生命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总结。

 为了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三个常见现象,通过三个动画的展示,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三种运输方式的认识更加直观化。

 

教学说明:

该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形展示引出问题,并层层深入,展示出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动画展示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同时,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深入开发了学生比较,概括和分析能力,又增进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4)提出问题:

三种运输方式有哪些异同?

组织学生分析填表,反馈和纠正。

 提出问题:

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

画出细胞对某物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随细胞外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图,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学说明:

本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是对课本知识扩展和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总结,只有理解了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才能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既突显书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制做图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的形成。

 

2、大分子的运输 引导学生回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得出胞吐现象,

提出问题:

白细胞如何吃掉病菌?

显示有关图片。

强调:

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量。

 提出问题:

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的什么特点?

(与书本前面知识相联系) 

(四)与社会的联系 简单描述囊性纤维病的机理以及病毒感染中,药物比较难杀灭病毒的原因。

 (五)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就《技能训练》部分进行讨论。

 (六)反馈练习 

1、组织学生小结几种运输方式,特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

 

2、随堂训练 本部分习题,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而设计,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实例

O2、CO2、甘油、乙醇、苯、水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Na+、K+、Ca2+、氨基酸

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胞吞

2、胞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这部分内容本身并不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轻松,但是如果不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在解题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困难。

 在分组讨论中,虽然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完整,但还是从多角度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由于学生讨论和交流比较花费时间,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是前松后紧的情况,因此在时间上应当注意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