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先锋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资料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先锋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资料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先锋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资料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旧的知识。
(4)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大夫不能够不宽恕坚毅。
弘毅:
宽宏坚毅。
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欲:
要。
施:
施加。
4.“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顺接:
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转接:
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一、内容概述(主题)
本文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叙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结构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
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入口。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
第二层(第3段)写桃花源中的人热情接待渔人。
第三部分(第4段):
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别的人也没能找到桃花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缘溪行(沿,沿着)
落英缤纷(花)
落英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初极狭,才通人(仅仅)
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悉如外人(全,都)
并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见渔人,乃大惊(竟,竟然)
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咸来问讯(都,全)
无问津者(渡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乃不知有汉(竟,竟然)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用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此中人语云(告诉)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
处处志之(做标记)
便扶向路(沿,沿着)
便扶向路(原先)
欣然规往(计划,打算)
咸来问讯(询问消息)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率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哪一朝,(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⑤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了都长叹惋惜。
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他的人又一一邀请(渔人)到家里,都拿出酒和饭菜(招待他)。
⑦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便沿着原先的路(往回走),(并)处处做了标记。
⑧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到了郡城,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3.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答:
(示例)环境优美、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
4.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
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写桃花源的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5.试分析: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透露出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
担心外人知道后,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
6.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2)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避秦时乱。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与其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热情好客的特点;
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8.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的一两处语句。
①“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
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在我国四大名著中,各有一处所谓的“世外桃源”,请列举出两处来,并说说是何人所居。
诸葛亮居住的南阳;
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
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
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
10.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来回答即可。
11.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围绕本文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即可。
1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乐”。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不复得路”。
13.从文章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提示,可以四个角度来考虑:
一、环境方面(优美);
二、物质方面(富足);
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
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答三点即可)
《陋室铭》 刘禹锡
一、作者及相关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
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失败后,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此间。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是作者在和州刺史任上写的。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通常用韵文写成。
二、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
颂扬陋室。
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荀、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有仙则名:
出名。
有龙则灵:
灵异。
斯是陋室:
这。
惟吾德馨:
只;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
长上。
草色入帘青:
映入。
谈笑有鸿儒:
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往来无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
弹奏。
阅金经:
这里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
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公文;
使……劳累;
形体,身体。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由于)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④孔子云:
“何陋之有?
”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
4.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作者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和室中事的情趣之雅三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5.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
请仿照①句的批法,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以名人高雅居天之骄子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
②孔子云:
何陋之有?
(示例:
反问句式,突出主旨。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何看法?
示例一:
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二:
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7.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
B.
C.
D.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示例:
对偶、拟人;
“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0.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
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提示:
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
《爱莲说》 周敦颐
一、内容梳理
1.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以爱莲之情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贵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2.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句式特点:
骈散相间,音韵和谐,顿挫有致。
二、重点字词
蕃:
多。
独:
仅,只。
濯:
洗涤。
清涟:
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指清水。
妖:
美丽而不庄重。
亭亭:
挺立的样子。
植:
立。
亵:
亲近而不庄重。
谓:
认为。
鲜:
少。
宜:
应当。
蔓:
长枝蔓,指牵牵连连的。
枝:
长枝丫,指枝枝节节的。
益:
更加。
三、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又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
四、中考链接
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相同点:
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点:
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
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
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
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花?
并谈谈理由。
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三:
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6.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作答,要写出两点以上。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正直的高贵品质。
7.“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是“贪慕富贵,随波逐流”。
“予独爱莲”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8.“独爱菊”、“独爱莲”两个“独”字有何意蕴?
表现出周敦颐和陶渊明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9.《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
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12.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作君子。
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写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
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表达了坚贞的爱情;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诗人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三峡》 郦道元
一、内容概述
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先总写三峡的地貌特征,再分写三峡的四季景色。
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guǐjué
)的美景,描写了大自然的无比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按景物分,作者是先写山,后写水;
按季节分,作者是先写夏,再写春冬,再写秋。
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2)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3)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隐天蔽日(遮蔽)
(5)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6)不见曦月(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7)至于夏水襄陵(襄,上。
陵,大的土山)
(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或王命急宣(宣布,传达)
(10)虽乘奔御风(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11)不以疾也(以,如此,这么。
疾,快)
(12)素湍绿潭(素,白色。
湍,急流的水。
潭,深水)
(13)绝巘多生怪柏(山峰)
(14)飞漱其间(冲荡)
(15)良多趣味(确实,实在)
(16)林寒涧肃(寂静)
(17)属引凄异(属,连缀,连续。
引,延长。
(18)空谷传响(回声)
(19)哀转久绝(消失)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逢到了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林木凄清,山间显得寂静。
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异常凄厉,连续不断。
(那叫声)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3.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从“或有王命急宣”可看出,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冒险行船。
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5.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索凄清的气氛。
6.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以“夏水”为首来写。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
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
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
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语句。
理由①水流急 原句: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②落差大 原句: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
(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峻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
夏季水涨,江流汹涌;
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
登上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10.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例)山峻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写作背景:
苏轼由于和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
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
2.本文描写了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
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文章表达的感情微妙而复杂,具体体现在“何夜无日?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之中。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闲人”即清闲的人,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表面上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却为自己赏月的高雅情趣自豪。
其次,“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抱负远大,但一贬再贬,心中委屈不快,赏月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二、重点词语
欣然:
高兴的(样子)。
念:
想,考虑。
遂:
于是,就。
寝:
睡觉。
相与:
共同,一起。
空明:
清澈透明。
交横:
交错,纵横。
盖:
表示推测,可译为“原来”。
但:
只,只是。
耳:
罢了。
三、重点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门内,我不由产生夜游的雅兴,高兴地动身出门)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积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
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
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理由:
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来寝”。
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反映了作者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
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
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自慰;
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
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5.划分朗读节奏: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
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
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闲”;
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作者的“闲”。
7.文中“何夜无月?
”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
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
八年级下册: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本文是篇赠序,属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