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5373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0层硬联逻辑层:

是硬件设计与维护人员眼中的计算机,也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是计算机的硬件内核;

15.

第1层微程序控制层:

是通过微程序控制信息在各部件之间才传送,以提供各个计算

机指令所需要的操作控制;

16.

第2层机器语言层:

是实现机器指令系统功能的机器,这一层的机器语言程序员无需

了解硬联逻辑和控制的细节,只需掌握机器语言的各种组成成分及使用方法即可;

17.

18.

第3层操作系统层:

是各种操作系统命令的解释器;

第4层汇编语言层:

是汇编语言的解释器,需要掌握寄存器、地址、寻址方式、I/O

端口等一些硬件系统概念;

19.

第5层高级语言层:

是高级语言的解释器。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转换成机器语

言程序才能执行,这种转换工作是由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来完成的,这一层的高级程序员不需掌握硬件知识。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据表示2.1字符数据表示(P9)

(P9-27)

20.

21.

普遍使用的字符代码是长度为7位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计算机中只需用一位二进制数字0和1两种状态,就能满足逻辑数据表示的需要,真

用1表示,假用0表示;

(P10)2.4数值数据的表示(P19)

22.

23.

算;

24.

数值数据的计算机中用于各种计算运算的数据;

计算机中表示数值数据要解决的有效数字、小数点、符号的表示,还要便于数据的运

真值表示:

是相对于数在计算机中的编码表示而言的,也是人们平时所习惯的数的书

面表示形式。

25.

26.

定点数表示:

是指小数点被固定在数据的某个特定位置上的数据表示方法。

原码表示法:

以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直接置于数的最左端(即最高位置),而数

的数字部分与绝对值一致。

如:

x=+0.1011,则[x]原=0.1011

27.

反码表示法:

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用1表示,后面跟着的数

值位逐位取反,即1变为0,0变为1。

[+15]反=[+15]原=00001111

28.

补码表示法:

正数的反补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用1表示,后面跟着的

数值位逐位取反后,末位加1。

 [+15]补=[+15]原=00001111。

29.

30.

移码表示法:

只要将补码的符号位取反便可获得相应的移码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

指小数点位置未经人为约定的一般的数,其小数点可以出现在任意位置;

一个浮点数N可以表示为:

N=Re*m(其中指数是e,基数是R,有效数字是m),浮点数的表示

范围取决于阶码的位数,而浮点数的精度表示取决于尾数的位数。

注:

在浮点数表示中,除了要求尾数为纯小数外,还进一步规定:

当尾数的绝对值不为0时,尾数绝对值(或真值)的最高有效数字位必须为1,这是浮点数的规格化表示;

+111.0101的规格化表示形式为2^3*0.1100101,而不是2^4*0.01100101。

(P24)

第三章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P28-59)

31.

32.

计算机中均采用补码进行加减运算(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而移码相反)。

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是本身,移码为补码的符号位取反;

负数的反码是原码的反,即:

-101001的反码是-010110;

负数的补码:

符号位为1,数字部分取反加一,即:

-101001的补码是1010111;

负数的移码:

在补码的基础上加2的n次幂,即把补码的符号位取反即可;

33.

定点整数补码加、减运算规则:

[x]补+[y]补=[x+y]补

(mod2^n)

[x]补-[y]补=[x]补+[-y]补=[x-y]补(mod2^n)定点小数补码加、减运算规则:

(mod2^1)

[x]补-[y]补=[x]补+[-y]补=[x-y]补(mod2^1)

34.

变形补码是具有两个符号位的补码;

正数的变形补码,其两个符号位为00,负数的变

形补码,其两个符号位为11。

x=+1010110的变形补码[x]补=001010110。

35.

由于补码减法可以转换成补码加法进行,因此,补码加法/减法器的主体是加法器。

成加法器的主要器件是全加器;

一个全加器是实现带进位的1位加法的器件。

根据二进制加法运算的特点,有将多个全加器按进位相联的方式级联起来,即可构造一个单纯的多位补码加法器。

对减法,由于[A]补-[B]补=[A]补+[-B]补,且

因此,可以在做减法时,先求得[-B]补,再送入加法器相加;

而在做加法时不做这种转换,直接使用[B]补相加。

这样,就得到了补码加法/减法器。

3.4定点运算器的组成与结构

3.4.1逻辑运算与移位操作

36.

37.

逻辑运算是计算机进行判断、实现控制等操作的重要手段。

逻辑非:

“逻辑非”运算也称“非”运算,其逻辑表达式为

小结:

F为A或者B的反

38.

逻辑加:

“逻辑加”运算也称“或”运算,其逻辑表达式为

AB全为0时F为0,其余为1,即只要有一个1,则F为1;

39.

逻辑乘:

“逻辑乘”运算也称“与”运算,其逻辑表达式为

当AB全为1时,F为1,其余全为0(A=B=1,=1)

40.

逻辑异:

“逻辑异”运算也称“异或”运算,其逻辑表达式为

A=B=0or1,F=0;

否则为1;

41.

算术逻辑单元(ALU):

是组成运算器的核心器件,其主要功能是执行定点数算术加

/减法运算及各种逻辑运算。

早期的乘法器和除法器也以ALU为主,配合移位寄存器等辅助电路构成。

3.4.3定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P51

42.

定点运算器由ALU、阵列乘法器、阵列除法器、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缓冲寄

存器、多路开关、三态缓冲器、数据总线等组成。

43.

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运算器大体有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和三总线结构等三种结

构形式。

44.

单总线结构特点:

所有部件都接到同一总线上。

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操作数放在

单总线上。

把两个操作数输入到ALU,需要分两次来做,而且还需要两个缓冲寄存器。

缺点是数据传输速度慢

45.

双总线结构特点:

两个操作数同时加到ALU进行运算,只需要一次操作控制就可以得到

运算结果。

但是因为两条总线都被输入数占据,因而ALU的输出不能直接加到总线上去,而必须在ALU输出端设置缓冲寄存器。

显然,双总线结构比单总线结构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和灵活性,但是控制复杂。

46.

三总线结构特点:

ALU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由两条总线供给,而ALU的输出则与第三条

总线相连。

这样,算术逻辑操作就可以在一步的控制之内完成。

总结:

以上三种结构的运算器在数据传输效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LU与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上。

如果操作数取自主存,则三种结构的运算器在数据传输效率上没有多少差别;

因为,运算器与主存之间只有一套数据总线,一次只能传输一个数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⑴ALU无数据暂存能力;

⑵要避免总线上的数据冲突;

⑶一次运算过程是分成多个步骤来完成的,如传送操作数、计算、传送运算结果等。

每个步骤都是在控制器所发出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的。

(P53)

3.5浮点运算(P53-57)

3.5.1浮点加法、减法运算

47.

设有两个规格化浮点数x和y,分别表示为

显然,计算x±

y的基础

是Ex=Ey。

如果Ex≠Ey,则需要先将它们调整为相等;

这个操作称为“对阶”。

48.

计算机中,浮点加减运算的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几步:

0操作数检查;

比较阶码大小并

完成对阶;

尾数相加或相减;

对结果进行处理,包括规格化、舍入处理和溢出处理。

1

2

3

0操作数检查。

即检查x或y是否为0。

比较阶码大小并完成对阶。

要求“小阶向大阶看齐”。

尾数相加或相减。

尾数运算即为一般的定点补码加减运算,通常采用双符号位的变形

补码进行运算。

如设[Mx]补=11.0011010,[My]补=11.1010011则[Mx]补+[My]补为11.0011010+11.1010011=10.1101101

⑷运算结果规格化。

尾数运算的结果可能出现非规格化状态,需要重新规格化。

规格化时,对尾数左移称为向左规格化(简称“左规”),反之,称为向右规格化(简称“右规”)。

尾数移位的同时,阶码也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尾数用补码表示时,判断是否规格化的方法是:

当尾数未溢出时,若尾数的符号位与最高有效数字位不同,则已规格化,反之,则未规格

化;

当尾数溢出时,则必为非规格化状态。

设尾数M1、M2和M3的变形补码表示分别为

[M1]补=11.0011010

[M2]补=11.1010011

[M3]补=10.1101101

其中,[M1]补和[M2]补未溢出,[M1]补已规格化,[M2]补未规格化;

[M3]补溢出,故未规格化。

对未规格化的尾数,规格化处理的原则是:

如尾数未溢出,则进行左规处理,直至满足规格化要求为止;

如尾数溢出,则作右规处理,只需将尾数算术右移1位,阶码加1即可。

上述[M2]补和[M3]补分别左规1位和右规1位后,得

[M2]补=11.0100110,[M3]补=11.0110110

(1)

⑸舍入处理。

在对阶或规格化处理过程中,由于尾数右移,会使尾数的低位部分被移出,形成保护位;

对保护位所做的处理,称为舍入处理。

舍入处理的方法很多,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①本身的误差要小;

②积累误差要小;

③容易实现。

恒舍法:

也称截断法,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舍入处理方法。

其做法就是直接舍去保护位。

恒置1法:

其做法是,不论保护位中的数字是什么,总是将尾数有效数字的最低位置为1。

此法无论在正数区还是负数区的积累误差都比较小,而且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正好能达到平衡。

0舍1入法:

在尾数以真值或原码表示时,0舍1入法的规则是:

如果保护位中的最高位为0,则将保护位舍去,否则向尾数的最低有效位进1(即加上1)。

在尾数以补码表示时,对于正数,仍按上面针对原码的规则处理;

对于负数,则需将0舍1入法修改为:

当保护位中的最高位为0,或保护位中的最高位为1,但其余各位均为0时,作“舍”处理;

只有在保护位中的最高位为1,且其余位不全为0时,才作“入”处理。

优点是精度更高,正、负数区的积累误差更小,且能达到平衡。

但0舍1入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⑹溢出处理。

只有阶码溢出,浮点数才会溢出。

若阶码下溢,机器自动将运算结果当作0(即机器零);

若阶码上溢,则需报告运算错误。

由于对浮点数有规格化表示的要求,所以,无论是运算数据,还是运算结果,都必须是规格化的;

只有在运算过程中,允许暂时出现非规格化现象。

(例题P56)

第四章存储器系统

4.1概述

4.1.1存储器分类(P60)

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存储器进行分类。

1)

按存储介质分类。

存储介质是指能明显体现两种不同状态的材料或元器件;

这两种不

同的状态用于表示二进制代码0和1。

目前,最常用的存储介质有半导体器件、磁性材料和光盘,对应的存储器分别为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包括磁盘和磁带)和光盘存储器。

2)

3)

按存取方式分类。

有随机存储器、顺序存储器、半顺序存储器等。

按数据的可读写性分类。

有读写存储器、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

(ROM)等。

4)

5)

按保存数据是否需要电源支持分类。

有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按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分类。

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内部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

部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控制存储器等。

4.1.2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P61)

49.

低。

50.

计算机系统对存储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位价格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

层次越往上,存储器的容量越小、速度越快、位价格越高,同时,与CPU的关系也越密切。

越是CPU经常要用到的程序指令或数据,其存放的层次就越高,访问的速度就越快。

这样做,可以使整个存储器系统的平均速度尽可能接近最快的一级存储器。

4.2主存储器(P62)

51.

主存的主体由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RAM)构成,一般还包含少量半导体只读存储

器(ROM)。

RAM又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两类。

52.

主存作为计算机的主要存储器,不仅要有较大的容量,也要有较高的速度,才能满足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

主存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的计算单位主要采用字节(用“B”表示)或位(用“b”表示),

用来表示容量的大小。

存取时间。

存取时间也称为存储器访问时间(memoryaccesstime),是指从启动一次

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的时间。

存取时间分为读操作时间和写操作时间两种情况。

存取时间反映了存储器件的工作速度。

存储周期(memorycycletime)。

存储周期是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的

最小间隔时间。

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取时间。

存储器带宽。

存储器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存取的信息量,以字节/秒或位/秒

为单位。

带宽是衡量数据传输率的重要技术指标。

存储器带宽不仅与存储器件本身的速度有关,也与存储器的组织方式、存储系统的构造等有关。

53.

54.

55.

56.

主位:

计算机中的一个二进制数据代码,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表示单位。

字:

数据运算和存储的单位,其位数取决于具体的计算机。

字节:

衡量数据量以及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1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信息。

字长:

一个数据字中包含的位数,反应了计算机并行计算的能力。

一般为8位、16位、

32位或64位。

57.

58.

地址:

给主存器中不同的存储位置指定的一个二进制编号。

无论对主存作读操作还是

写操作,都要指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59.

地址译码器:

用于按地址确定存储单元位置的器件。

它以存储单元的地址作为输入,

输出即为存储单元的选择信号。

4.2.1静态随机读写存储器(SRAM)(P63)

60.SRAM与DRAM的比较(优缺点):

(P72)

1)DRAM基本单元电路简单,芯片容量大,功耗低,位价格低;

但由于其为动态元件,所以读写速度较慢,且由于其需要刷新,外围电路也较为复杂。

2)SRAM基本单元电路较复杂,芯片容量较小,功耗较高,位价格也较高;

但SRAM的读写速度较快,且不用刷新,因此,工作效率高。

计算机中,利用DRAM容量大、价格低的特点,用其作为构造主存的主要器件;

同时,利用SRAM读写速度快的特点,用其构造容量较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61.

存储芯片或主存容量=字数×

字长,例如,某存储芯片的容量为16K×

4,则表示该

芯片中集成了16K(214)个字,每个字的长度为4位。

62.

一个SRAM存储芯片上,需要安排四类信号引脚,分别是地址引脚、数据引脚、控

制引脚(包括片选引脚和读/写控制引脚)和电源引脚。

(P64)

63.

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的数量与存储芯片的容量直接相关,通过存储芯片的字数和字长,

可以计算出芯片上所需的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的数量。

如16K×

4的SRAM芯片,其字数为,即芯片上需要14位地址;

字长为4,则说明芯片上需要4个双向数据引脚。

64.

根据存储器操作的特点,对任何存储单元的读/写,总是需要先传送地址信号,再传送

控制信号(包括片选和读/写控制),最后传送数据信号。

65.

66.

存储器的读周期或写周期,是指对存储器做一次读操作或写操作至少需要经历的时间。

无论读周期或写周期,都定义为从地址有效,到地址失效(即可以改变为其他地址)

的时间。

也就是说,地址必须在整个读或写周期中一直保持不变。

4.2.2动态随机读写存储器(DRAM)(P67)

67.

为什么刷新电路:

对于存有“1”的基本单元,在执行读操作后,其电容C上所存的

电荷会泄放掉,使存储的信息遭到破坏。

因此,每次读操作之后,必须对所读的基本单元进行再生,使其存储的信息恢复原状。

再生工作由刷新电路自动完成。

68.

怎么进行刷新:

在对DRAM芯片刷新时,是对其存储阵列按行刷新的,即需要在一

个刷新周期内,对存储阵列逐行刷新一遍。

这种逐行刷新,使用一个刷新计数器自动顺序产生刷新行号。

69.

多个DRAM芯片组成怎么刷新:

采取所有芯片统一刷新的方式。

即用一个统一的刷

新计数器,将产生的刷新行号送到每个芯片,使每个芯片同时刷新各自的存储阵列的同一行。

70.

71.

刷新单个和集体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

对整个存储阵列的刷新,主要有两种方式:

集中刷新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个刷新周期内,集中一段时间(如刷新周期开始后或结

束前的一段时间)逐行刷新整个存储阵列。

分散刷新方式,将对存储阵列各行的刷新操作均匀分散在整个刷新周期内进行,相邻

两行的刷新间隔时间为:

刷新周期/存储阵列行数。

72.

为了在定时刷新期间阻止数据的读出和写入,刷新操作时,只允许行地址译码器工作,

并接收刷新行号作为行地址,不允许列地址译码器工作。

73.DRAM芯片容量大,芯片所需的地址位数也多。

为了减少芯片上的引脚数,若芯片需

要n位地址,则芯片上只设置

个地址引脚,全部地址需要分两次传送,先传送的部

分地址作为行地址,后传送的部分地址作为列地址。

4.2.3只读存储器(ROM)(P72)

74.

掩膜ROM的特点:

掩膜ROM芯片中所存的信息,是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制作进去的。

一旦制成后,其内容固定,不可改变。

75.

可编程ROM的特点:

在特殊条件下向ROM写入数据的过程,称为对ROM编程。

可编程ROM有PROM,EPROM和EEPROM(E2PROM)三种。

1)PROM是一种只能进行一次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2)EPROM是一种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能整片擦除,擦除后的EPROM芯片可以重新编程;

EPROM的重复擦、写次数不受限制。

3)EEPROM(E2PROM)是采用电擦除的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并可实现按字节编程和擦除(只需10ms);

若按全片擦除,则需要20ms。

EEPROM(E2PROM)的重复擦、写次数一般在一万次左右。

4.2.4存储器与CPU的连接(P75)

76.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1)⑴位扩展法。

如果存储芯片的字数已达到存储器字数的要求,但芯片的字长不能满足存储器字长的要求时,可将多个芯片拼接起来,即用各个芯片内地址编码相同的字,拼接成一个符合存储器字长要求的字,这就是位扩展。

用于位扩展的若干个芯片,构成一个存储芯片组。

位扩展只扩展字长,不扩展字数。

用16K×

4的存储芯片组成16K×

16的存储器。

2)⑵字扩展法。

当存储芯片的字长已达到存储器字长的要求,但字数少于存储器的字数要求时,可用多个存储芯片迭加,来扩充存储器的字数;

即将多个存储芯片的字数相加,来满足存储器字数的要求。

这就是字扩展。

字扩展只扩充存储器字数,不改变字长。

如:

用2K×

8的存储芯片组成8K×

8的存储器。

3)⑶字、位扩展法。

如果存储芯片在字长和字数上均不能满足存储器的要求,就要对字长、字数都作扩展。

具体做法是:

先进行位扩展,确定组成一个存储芯片组所需的芯片数,然后,再以存储芯片组为单位,进行字扩展,确定整个存储器所需的芯片组数。

4.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P87)

77.为什么cache能稳定地提高CPU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