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75116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西省萍乡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D、湿衣服放火炉旁,干得较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3.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C.组装实验装置时,先固定上面的仪器,后固定下面的仪器

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后用手紧捂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故错误;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正确;

C、组装实验装置时,原则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故错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元素种类、元素质量、每个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分子个数和质量不确定是否变化。

【详解】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故②③正确,故选C。

5.用自来水养鱼时,残留在水中的氯气会对鱼造成危害,常加入大苏打来除去水中的氯气。

下列有关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叙述错误的是

A.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B.大苏打由三种元素组成

C.大苏打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3:

24D.大苏打中含有O3分子

试题分析:

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则:

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大苏打由三种元素组成;

大苏打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3×

2:

16×

3=23:

24;

大苏打中含有O元素。

故选D.

考点:

化学式的意义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酒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

故A正确;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

故B错误;

C、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也不带电,故C错误;

D、发光放热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故D错误。

故选A。

7.新华社合肥2017年12月25日报道,泾县湛岭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现已探明铼储11达30吨,实属罕见。

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铼原子的质量是186.2

B.铼元素的中子数是75

C.伴生铼的钼矿属纯净物

D.Re2O7和ReO4-中铼的化合价都是+7价

【详解】A、由图可知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铼原子的质量比186.2小好多,故错误;

B、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86-75=111,故错误;

C、该矿物质中含有多种物质,故

混合物,故错误;

D、Re2O7和ReO4-中铼的化合价都是+7价,正确。

故选D。

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共有两种具有可燃性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

7

【详解】A、该反应生成了氢气,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

B、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为6个,一个氢分子由两种氢原子构成,所以生成氢分子的数目为3,即图示中x的数值为3,选项正确;

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只有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三种物质具有可燃性,选项错误;

D、由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即甲烷)与生成的丙(即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

1,所以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

28=4:

7,选项正确,故选C。

9.如下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体积含量,有关此实验结论与分析正确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既难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木炭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是红磷过量

【详解】A、该实验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错误;

B、此实验中剩余的气体没有溶于水,也没有燃烧,证明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既难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C、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后有气体二氧化碳生成,故错误;

D、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红磷过量,故错误。

【点睛】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关键是:

含量过量,气密性良好,待温度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10.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详解】A、碳酸氢钙刚开始受热没有气体生成,故质量不变,当有气体生成时,固体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后,固体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B、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碳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C、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碳酸钙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D、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增加,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二氧化碳

质量不变,故正确。

故选C。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将A、B、C中正确的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A.氢气、稀盐酸B.氧气、二氧化碳

C.氮气、冰水混合物D._____

【答案】

(1).A

(2).铁和空气

【详解】氢气、氧气、氮气都是单质,二氧化碳和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稀盐酸是混合物,故A正确。

举例:

铁、空气。

12.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氧气

D.钻木取火——_____

【答案】

(1).B

(2).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A、火上浇油是提供充足的燃料,故错误;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正确;

C、釜底抽薪是隔离可燃物,故错误;

D、钻木取火是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3.2018年6月5日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_____

A.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B.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_____

【答案】

(1).C

(2).汽车尾气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A.就地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C、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

D、汽车尾气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C.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__________

【答案】

(1).C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详解】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故错误;

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比如氢氧根离子和F一种的核电荷数相同,但是不是同种元素,故错误;

C、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15.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碳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了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D.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_______

【答案】

(1).B

(2).提高温度。

【详解】A、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故错误;

B、该实验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

C、该反应中碳具有夺氧能力,故是还原性,故错误;

D、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提高温度。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右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钟面上的Ne属于第_______周期的元素;

钟面上这些元素之间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不同,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2)请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下列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_______;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_______。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答案】

(1).二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3).最外层电子数(4).C(5).H2O(6).NaF(7).Mg(OH)2

【详解】

(1)Ne属于第二周期。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故各元素的质子数不同。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

(2)①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化学式是C。

②化学式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原子个数最小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故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③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其他离子构成的,故可以是NaF等。

(3)镁、氧、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

17.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电解水实验时负极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分子是的___________(填“可分”或“不可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H2O)和过氧化氧(H2O2)都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

水用来灭火是因为________。

(3)下列水的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蒸馏D.过滤

(4)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通常可用__________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5)C1O2被称为“第四代”饮用水杀虫剂,因其高效率,无污染而被广泛使用。

制备C1O2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的课题,我国北京永利科技有限公司已用电解法生产C1O2。

其反应原理为:

4HC1O3=4C1O2+O2↑+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答案】

(1).氢气

(2).可分(3).2H2O

2H2↑+O2↑(4).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是两种不同

分子(5).水可以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6).C(7).肥皂水(8).H2O

(1)电解水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该实验是由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故说明分子可以在分。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O

2H2↑+O2↑。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

水可以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可以灭火。

(3)水的净化方法包括: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4)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少浮渣多的水是硬水,反之是软水。

(5)4HC1O3=4C1O2+O2↑+2X中,反应物中氢、氯、氧的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4、12,生成物中氢、氯、氧的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4、10,故2X中含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X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化学式X为H2O。

18.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此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__能。

【答案】

(1).汽油

(2).甲烷(3).CH4+2O2

CO2+2H2O(4).热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汽油。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此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量,故该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9.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反应中共涉及__________种分子;

(2)在生成的化合物分子中

两种原子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

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

(1).4

(2).3:

8(3).1:

1

根据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详解】由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

2CO2+N2;

(1)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共涉及4种分子;

(2)在

中“

”与“

”的质量比即二氧化碳中碳与氧的质量比是:

12:

(16×

2)=3:

8;

(3)由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1。

20.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各反应物均无剩余)。

A为黑色粉末,且A在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

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

D、E、F、H均为无色气体,且F能导致“温室效应”,D、H均为单质;

A、B、C、E、F均为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A物质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操作X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1).H2CO3

(2).催化作用(3).过滤(4).2CO+O2

2CO2(5).化合反应

故A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故BC可能是水和过氧化氢,F能导致“温室效应”故F是二氧化碳,C可以通电生成D和E,故C是水,B是过氧化氢,D是氧气,H是氢气,故A是二氧化锰,E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且E是氧化物,故E是一氧化碳,G是碳酸,经检验,推理正确。

(1)由分析可知,G是碳酸,化学式为:

H2CO3。

(2)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操作X是将固液分离,故是过滤。

(3)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O2

2CO2。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

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收集一瓶较纯净的该气体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

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答案】

(1).试管

(2).2KClO3

2KCl+3O2↑(3).D(4).CO2+Ca(OH)2=CaCO3↓+H2O(5).A(6).a

(1)仪器①是试管。

(2)装置C是固固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放棉花,故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氧气可以选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故选D。

(3)实验室用氢氧化钙来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故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A或B,A装置中用针筒加热水,可以控制水的加入速率和量的多少,故选A。

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由短管a通入。

22.在汽油中加人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适当减少汽车的尾气污染。

(1)乙醇俗称____________,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单质C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想知道乙醇的燃烧产物除含有H2O外,其它产物是什么?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后的产物除含有H2O外其它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H2、CO2、CO等气体。

【猜想】猜想1:

只含有CO2;

猜想2:

只含有CO;

猜想3:

含有_________。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

浓硫酸、石灰水、氧化铜、酒精灯、广口瓶、导管、硬质玻璃管、胶塞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结论

①将乙醇燃烧的产物通入盛有足量的石灰

水的广口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有_________生成

猜想3成立。

②继续将①中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广口瓶,再通过盛有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中

【答案】

(1).酒精

(2).C2H5OH+3O2

2CO2+3H2O(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二氧化碳(6).黑色粉末逐渐变红(7).一氧化碳

(1)乙醇的俗称是酒精。

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2H5OH+3O2

2CO2+3H2O。

(2)

【猜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故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后,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由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铜,故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说明含有一氧化碳。

2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质置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甲组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乙组同学用图二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镁条燃烧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甲组同学待镁条燃烧后,称量留在石棉网上固体的质量。

发现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要轻,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经过分析后,该组同学在燃烧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夹持的镁条完全燃烧并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则称得的质量和原镁条质量比____________(填“相等”或“变大”或“变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实验现象是:

天平____________(“保持平衡”或“向左偏转”或“向右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

【答案】

(1).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多了氧元素的质量(3).大(4).2Mg+O2

2MgO(5).向右偏转(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