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4699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仔细观察,注意图中的画面内容,文字,注意概括的语言要简洁,流畅。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考生结合图画中的主题,画面的内容,结合生活体验进行回答。

2.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

请你参与进来。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上联:

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

下联:

________

(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

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答案】

(1)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

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2)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思而不学/则殆。

(1)主持人的开场白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要说出《论语》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并交代清楚本次活动的目的,并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

语言表达要得体,规范;

表述准确,有条理。

注意题目中的“精彩”二字,开场白的语言要体现这一点。

(2)对联书写格式:

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要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3)首先要有称谓;

其次表述规劝的理由,要做到有理有据;

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表达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

不可生硬强。

做到说话有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注意要运用《论语》中的语句。

故答案为:

⑴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⑵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⑶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围绕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启发大家交流;

⑵本题考查句式结构的理解能力与对仗的运用能力。

解答时,需要结合题干所给示例,提取其句式结构,恰当组织语言,对仗工整即可;

⑶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阅读下面某同学在电话中对小明说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

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

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

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①句中有一处用词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

(2)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________。

(3)③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应改为________。

(4)假如你是小明,你会如何回答呢?

【答案】

(1)“马上”或“立即”

(2)“以不少于600字为宜”或“以600字左右为宜”

(3)务必“可以”或“请”

(4)请放心,我会及时完成的,同时也会叫班上同学积极投稿。

(1)①句“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中“马上”或“立即”用词重复。

改为“你马上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或“你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

(2)②句“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语意矛盾。

去掉“不少于”或“左右”即可。

(3)③句“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中的“务必”语言生硬,有命令语气。

用在向别人约稿的情境,显然不得体,改为“文章写好后请交到校刊编辑部”即可。

(4)补写,要针对小明约稿并很急切的情况来考虑回答的内容,要表现自己积极写稿不负重托和不耽误使用的意思。

并告知不用担心,自己还会动员其他同学写稿。

语言要文明得体。

⑴“马上”或“立即”

⑵“以不少于600字为宜”或“以600字左右为宜”

⑶务必“可以”或“请”

⑷请放心,我会及时完成的,同时也会叫班上同学积极投稿。

【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注意用词重复的毛病。

⑵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注意用自相矛盾的毛病。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注意用语不得体的毛病。

⑷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注意语言要委婉、得体。

4.综合性学习。

《礼记·

学记》中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交个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你希望有什么样的朋友呢?

与朋友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

围绕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两个活动的形式。

如:

自我介绍。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简要说说你的观点。

【答案】

(1)示例:

①特长展示;

②小组讨论。

(2)

【示例1】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

网上交友范围广,山南海北皆朋友,只要志趣相投,地域不是障碍。

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2】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

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难得有真心话说,而且网上所说的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1)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

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

选择两个以“交友”为主题来拟写名称即可。

(2)本本题作答时可从“网上交友利弊”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⑴示例:

⑵【示例1】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

【示例2】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

【点评】⑴本题考查活动栏目的设计。

围绕“你希望交到怎样的朋友,又希望朋友们了解一个怎样的自己”来设计活动项目即可。

交友话题辩论会,书信交友互动,特长展示等。

⑵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弄清题意,注意要求。

首先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的句式或使用修辞等准确作答,以免张冠李戴,词不达意。

②合理发挥,见解独特。

这类表达观点的题答案不局限于一个,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写出独特的答案。

③语言精炼,简洁明了。

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ché

ng)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yù

n)藏着先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pǔ)素的为人准则。

良好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昔,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dià

n)。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传递、沿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

ng

n

dià

传________

________藏

________素

积________

(2)上面的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

(1)承;

蕴;

朴;

(2)昔;

夕;

沿;

(1)传承:

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蕴藏:

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朴素:

意思是质朴,无文采(衣着);

俭朴,不奢侈(生活)。

积淀:

①长期积累沉淀(多指某种思想、文化、经验等);

②积累沉淀形成的思想、文化、经验等。

(2)一朝一夕: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

形容很短的时间。

延续:

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

注意区分字形。

⑴承;

蕴;

朴;

⑵昔-夕;

沿-延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

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把握。

6.阅读下面图片,完成小题。

(1)阅读图片内容,说说该图片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灭火器比较轻便,皆可单手操作。

B.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都需要按照一定操作步骤。

C.消火栓水压较高,可以用来洗地、洗车等。

D.校园消火栓箱的玻璃箱门易碎,应当在其前放张隔离桌。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的理解,对材料中两位同学的做法加以评析。

2017年11月9日“消防日”,某校展开消防灭火演练,七年级甲同学拿起灭火器面对风向,距火源5米开外,对准火焰顶部喷射,未能灭火;

乙同学迅速打开消火栓灭火成功,快速收起消防水带恢复原状态。

在最后演练点评中,这两位同学都受到批评。

(4)该图片设计者是如何让人们能够更容易看懂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答案】

(1)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2)B

(3)甲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站在下风向,应当站在上风向距火源3米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乙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灭火后没有将消防水带晾干就恢复原始状态。

(4)①图文结合;

②分步骤介绍;

③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

(1)本题考查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

要尽可能地准确把握把画面的信息全部介绍出来,组织答题时要做到抓住内容要点。

两幅示意图分别是“灭火器使用图解”,4个步骤;

“消火栓使用图解”,6个步骤和3个注意事项。

据此归纳为:

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使用灭火器时,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不能单手操作,此项错误;

B、说法正确;

C、消火栓在非火灾时不能使用,更不能洗地、洗车等,C项错误;

D、消火栓前面两米不许堆放任何物品,“放张隔离桌”的说法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评价做法。

仔细读图,明白图表显示的各个信息,理解准确把握灭火器、消火栓正确使用方法,然后评价做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甲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站在下风向,应当站在上风向距火源3米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4)本题考查分析示意图的设计思路。

设计者运用图片,宣传消防器材使用和保存方法,目的是是让人们能够更容易看懂图片,明白操作规范正确使用。

为了达到这个设计目的,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

分步骤介绍,详细列举,通俗明白;

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有使用步骤的图解,也有保存的注意事项。

(1)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点评】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考生答题时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把握图画的本质一要扣题旨,二要找规律,三要简洁表达。

要点: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理解把握各个选项内容,把各个选项和相关常识进行比照对比,字斟句酌辨析正误。

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消防器材使用和保存的安全要求。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灭火器使用图解”第4个步骤的规范要求,指出甲同学操作的错误。

根据“消火栓注意事项”第3条,指出乙同学的错误。

答题时应注意,从图文结合;

分步骤介绍;

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几个方面分析。

7.近日,某市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1)

【老师在行动】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

上联已拟好:

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

请你拟出下联:

________。

【你也在行动】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网络微课”资源自学下学期的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答案】

(1)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

(2)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微课”。

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

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

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好吗?

(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上联“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主谓结构,谓语部分是两个动宾短语构成联动结构,内容写老师辛勤工作的奉献精神,下联可以是:

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

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等。

(2)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得体。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劝说主题。

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原因:

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微课”。

(1)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

(2)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微课”。

【点评】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

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③词性相对。

④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⑤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2)本题考查劝告类口语交际,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

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本题注意要用礼貌用语,详细解释达到劝说的目的。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比美妙的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春天是一个花团锦□(cù

)的美丽世界,春草萌生,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展示着春天□(pé

ng)勃的生命;

夏天,烈日高悬,酷热难耐,会让人产生晕□(xuà

n)的感觉,但人们更加珍惜夏雨带来的丝丝清凉;

秋天,金黄色的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犹如一副精致的油画,美不胜收。

冬天的田野中人迹罕至,别有一番静谧之美。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花团锦________(cù

) 

②________(pé

ng)勃 

 

③晕________(xuà

n)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罕________(hǎn 

n) 

②谧________(bì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萌生”在句中是“植物发芽生长”的意思。

B.“竞相开放”在句中是“形容植物的花开放的过程,抢着绽放自己的姿彩,生怕自己落在别的花后面”的意思。

C.洋溢:

充分流露、显示。

D.美不胜收:

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观赏。

【答案】

(1)簇;

蓬;

(2)hǎn;

(3)C

(1)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

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注意:

“簇”不要写作“蔟”;

“蓬”不要写作“篷”;

“眩”不要写作“炫”。

(2)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

人迹罕至:

罕:

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读作“hǎn”;

静谧:

寂静;

平静。

谧:

读作“mì

”。

(3)C.洋溢:

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⑴①簇;

②蓬;

③眩

⑵①hǎn;

②mì

⑶C

【点评】⑴根据拼音写词语,重点是对与同音字的辨析。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⑵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⑶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把握词义

9.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的语文学习活动。

(1)(活动一:

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

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波,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侯嘴里唱着歌。

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2)(活动二:

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春天的儿女

汪国真

为了明媚的春光

也为了不辜负你的美丽

挺起你的胸膛吧

虽然远方的燕子还没有飞来

虽然北风的呼啸还显得凄厉

但春天终会来的

谁也不能阻挡那波涛一样的

啊春天的儿女

请不要再迟疑

晦暗的日子终究会成为过去

面对冰雪的欺凌

你该坚强忍耐

你要无所畏惧

向世界庄严的宣告吧

花的河流,必定要奔腾不息

帆的船队,必定要航行在晴朗的天宇

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

二组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

春天的儿女要具有________的品质。

【答案】

(1)A

(2)积极向上(坚强忍耐、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1)A.有误。

“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没有运用排比。

故选A。

(2)考查赏析现代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汪国真描写春天的诗歌,虽然题目为《春天的儿女》,我们却没有在字里行间看到千娇百媚的柔情,相反到是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挺起你的胸膛吧”“面对冰雪的欺凌/你该坚强忍耐/你要无所畏惧”“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等句,告诉我们:

春天的儿女要具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品质。

⑴A

⑵积极向上(坚强忍耐、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辨析。

要求考生结合平时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对选项进行逐项的理解和辨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关键诗句进行归纳概括。

10.七年级三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

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

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