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ppt课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339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预防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

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UTIONS1CONTENS基础概念基本原则具体措施防护示意010203042标准预防概念“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utions,SP)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995年提出的,于1996年在全美实施。

我国1999年引入,并在2000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损伤的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

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3双向防护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标准预防基本特点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血源传播血源传播即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4CONTENS基础概念基本原则具体措施防护示意010203045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

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一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三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四6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

五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六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七7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十及时清洁污染的环境。

九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八8CONTENS基础概念基本原则具体措施防护示意010203049标准预防具体措施面罩、面罩、口罩口罩和护目和护目镜镜穿隔离衣、防穿隔离衣、防护服和鞋套护服和鞋套污染的仪器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的处理的处理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理手卫手卫生生戴手套戴手套12345678环境、物体表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面的消毒灭菌简易气简易气囊代替囊代替口对口口对口人工呼人工呼吸吸具体措施101.手卫生手卫生是医院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经感染控制最经济、最简便、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最有效的措施!

洗手11医护人员擦手方式1.白大褂是首选2.甩手运动第二3.重复毛巾是摆样子错错误误正正确确122.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也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

即防止医务人员将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戴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

133.面罩/护目镜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144.口罩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口罩类型:

一次性医用口罩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一般防护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的防护。

给病人提供口罩。

15佩戴和摘除口罩的正确方法佩戴口罩后要检查气密性摘除口罩时切记必须在安全区域。

不然前功尽弃。

摘掉口罩后要进行手卫生165.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

防护服:

防护服的穿戴要注意顺序,脱去防护服的顺序尤为重要,避免污染。

鞋套:

应该一次性使用,在规定的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

175.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

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如内镜、呼吸机、湿化瓶等),在用于下一个患者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其中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186.使用替代口对口复苏设备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机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197.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保证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面盆、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做好空气的定期消毒和定期培养。

208.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严格分类,锐器放进锐器盒中处理,防止针刺伤。

21锐器误伤原因及预防锐器误伤原因及预防?

医疗医疗操作中操作中的不的不安全因素安全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原因工作人员操作原因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原因一次性锐利器械医护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淡薄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禁止用手分离用过的针具和针管22接触隔离【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对象对象】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隔离措施隔离措施】隔离病房;手卫生和手套;隔离衣;限制患者活动范围;设备;正确处置医疗废物;使用隔离标识23飞沫隔离【飞沫传播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

【对象对象】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H7N9、SARS;【隔离措施隔离措施】隔离室;医用外科口罩;手卫生和手套;隔离衣(在在1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隔离衣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隔离衣);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外出戴医用外科口罩;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24空气隔离【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粒径多数小于5微米,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病原体抵抗力强【对象对象】肺结核、麻疹、水痘;【隔离措施隔离措施】负压隔离病房;医用防护口罩(对麻疹、水痘有免疫者不必对麻疹、水痘有免疫者不必要戴医用防护口罩要戴医用防护口罩);三级防护;手卫生和手套;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不允许患者外出;随时消毒、终末消毒、空气消毒。

25CONTENS基础概念基本原则具体措施防护示意010203042627282930THANKYOU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