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舞蹈社团校本教材副本Word下载.docx
《二小舞蹈社团校本教材副本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小舞蹈社团校本教材副本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使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精神,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有计划的、科学的、系统规范的艺术教育培训工作,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特编订如下校本教材。
教学目标:
舞蹈训练旨在对少儿进行气质、形体塑造。
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尝试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
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加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陶冶性格和品德,获得美的熏陶,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舞蹈队的成立,旨在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舞蹈特长生搭建发展特长、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
并为区、市艺术节排练舞蹈。
学生情况:
目前,舞蹈兴趣班的成员有二十几人,她们经过上学期短短的几次艰苦的训练,基本功大有进展,自信心也有所增强。
但经过一个假期的时间,都有所退步。
并且由于学员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基本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
所以不能要求一致,不能操之过急,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本学期我们吸收了十几名基本功较好的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软度训练尚有一定的优势,为舞蹈队增添了新的力量。
教学要求:
通过舞蹈专业课使学员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小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
训练目的: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
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通过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舞蹈韵律,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
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
4、通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形体得到一定改变,掌握一定的舞蹈基本功。
5、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工合作的社团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使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6、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享受音乐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提高艺术素质。
7、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8、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9、一学期准备一个展示的舞蹈。
10、规范学校思想意识,让学生有为校争光的意识,养成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品质。
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
第二课舞蹈站立姿势的训练
第三课舞蹈的节奏训练
第四课舞蹈的意识训练
第五课肩的训练
第六课腰部训练
第七课压腿、压肩训练
第八课推脚背组合和把杆训练
第九课踢腿和劈腿训练
第十课下腰的训练
第十一课小跳组合训练
第一课:
重视基本训练
孩子们就是这样从小一点点训练基训,然后走上一
个个展现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走上艺术院校,成为有
艺术气质、有灵气、有智慧的一代人!
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手段来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基训是舞蹈的基础,也是我们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
任何舞蹈的训练,都是从基训开始的,它是技术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更是舞蹈表演的基础。
基训在课堂训练中分成几个步骤,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我们在身体训练时掌握“直、绷、软、开””等舞蹈基本功。
舞蹈的基本功包括站立姿势训练、舞蹈节奏训练、舞蹈的意识训练等,当舞蹈成为日复一日的功课时,把基本功训练和舞蹈联系起来,加上心随神游的情感及意识,舞蹈就更加显得光彩夺目和意味深长了。
日常的训练功课需要我们去不断摸索,我们所学到的不能只是技能技巧,更是一种意志力的磨练,最终实现由兴趣向内在需要的转变。
训练内容:
基本功训练
1、把上训练:
压腿(前腿、旁腿、压肩、担腰、后腿)
踢腿(前腿、旁腿、后腿)
2、把下训练:
横叉、竖叉、窝鱼、下腰、技巧(前桥、后桥、侧手翻)
二、训练组合
1、头部训练组合
2、开胯训练组合
3、腿部训练组合
4、勾绷脚训练组合
一个好的站立姿势,必然是头部端平,两眼平视,颈、肩放松,挺胸,收腹,收臀,膝关节伸直。
但是,挺胸收腹必然会影响到呼吸的困难,我们可采用胸腹式呼吸和快吸慢呼的方式。
直立的关键,在于关节控制程序如何。
保持头、椎柱、胯、腿的垂直,重心在一条垂直线上,达到物理平衡的标准,这样就避免人体的局部因紧张用力而致使运动时受伤和运动的完成欠佳。
在运动中保持直立感,来自于静态直立的基础训练。
在学习中,直立感的训练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在伴随着地面在进行着勾绷开直,尤其是仰躺在地面上的单勾绷脚,单吸抬腿,直的感觉才容易得
多。
要找到单腿既直又立的感觉,上把训练是最佳的方式,也是为中间练习和今后的舞蹈练习最重要的一环。
在没找到双腿直立状态下就上把杆,过快的学习重心转移的训练,结果易导致坐胯。
比如:
向外开绷脚背,向旁出腿,是动与静的配合。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首先不能动胯,一条腿外开绷脚向旁擦出,同时主力腿要保持直立,上身不能晃动;
如果动力腿继续延伸抬起,需要逐步加强主立腿力量和肌肉的力量,同时动的一条腿要绷紧不能晃动。
这种动与静的配合,可借用地面上的训练找到直立感觉和各关节开合的控制。
尤其是外开和旁抬腿,在侧卧情况下找方法和感觉是最佳的做法。
舞蹈中的节奏是指舞蹈动作进行时占有的时间,即动作的长短、强弱、快慢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反应在流动的动作过程之中。
基训老师常用拍子捕捉动作,通常在单一动作的学习中,我们是以节拍来记忆动作的。
比如小腿前踢的训练:
五位脚站立准备,第一拍经擦地有力度地向前直线踢出,第二拍绷直动力腿控制在度的位置,第三四拍收回到五位脚,这就是一个单一动作的完成,一般是强拍动,弱拍静。
那么我们针对节奏在此基础上进行动作变化或动作延伸。
还是以向前小踢腿为例:
将三个单一动作组合起来,前二个单一动作和上面要求一致,在做第三个时,可采用变化,即第一二拍动作不变,第三四拍时做绷腿快速点地再抬至度,或者直接在度的位置上做一个勾绷脚,然后收回到五位脚,或者在收回五位脚的同时加上一个半蹲。
这是向前小踢腿的过程,我们把这种节奏应用到向旁小踢腿、向小踢腿的动作上,在结束全部动作时加上一些配合头、腰和手的动作,与舞姿结合,与韵律结合,形成形体的流动,把所要体现和表达的做有序的整体安排,既节奏鲜明,又富有生机,整组小踢腿的组合就增强了趣味。
这样的训练不仅在身体机能方面得到了增强,而且在适应动作变化和驾驭节奏方面也得到提高。
意识在心理学中是指心理活动,在人的动作行为中起支配主导的作用。
舞蹈训练中,这种意识是要求我们做动作时精神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统一。
在意识的引导下去完成动作或舞蹈,才能达到舞者解放身体、舒展身心的目的。
做动作时松而不懈,力而不僵,并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在舞蹈基训中如何贯穿意识呢?
我们以蹲为例:
蹲的训练主要围绕着膝关节、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的拉长、收缩的运动。
要求上身保持直立,收腹,收臀,蹲时关节外开。
准备运动是一位脚,一位手,手臂由“心”引入,气息下沉,意识往指尖和头顶上送。
我们在下蹲时,要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气流迫使往下蹲,立起时,感觉气流压在身上,只有靠腿部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推起来,好像是一种内在的对抗性力量拉动着富有弹性的肌肉,拉得长而送得远,因此动作的力量也更大了。
意识是一种感觉,是无形的。
而动作是富有节奏性的,身体“提、沉、冲、靠”的变化,都是有形的。
有形的动作要经过无形的感觉来体现,这样才能达到“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的舞蹈效果。
基训中腰的训练,单一动作有前下腰,后下腰,旁腰,拧腰及斜腰等。
我们按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动作流动过程:
准备时五位脚站立,一手扶把,一手做三位手,手在圆弧形的基础上往上送……这时意识也上送。
经快吸气再慢呼气下前腰,快速起来后又是快吸气慢呼气下后腰。
两者都是拉动腰肌,从头部起,经颈部下段,胸部以及腰部一节一节地向前和向后弯曲,由两个八拍完成动作。
动作进行时气息随着动作走,意识随着气息走。
下旁腰时经左到右或经右到左一个迂回后往正旁腰下,把动作和感觉(意识)集聚在某个点上,是静态的动作延伸。
接着做拧腰,先半脚尖立起快速吸气和呼气,成大踏步向后方拧腰,两拍立脚尖,两拍变化成大踏步。
和旁腰一样节奏是先动后静止,感觉是静中有动。
这一组腰部训练组合是气韵、律动、意识的结合。
所以,它所传达出来的内涵既柔美典雅,又耐人寻味。
1、压肩胛带:
准备:
小八字直膝站立,面向把杆,双臂向前抬气上体前屈,双前臂搭在把杆上做法:
上体尽量往下压
要点:
挺胸,肩关节松弛。
2、后拉肩胛带:
小八字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双手放于把杆上做法:
身体挺直向前倾斜,双臂在后伸直尽量并拢,双手抓住把杆。
收腹,收臀。
3、蹬背挺胸掰肩胛带(两人一组):
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上,双臂夹头,手掌贴地,伸直于头前。
乙坐在甲的大
腿上做法:
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并用一只脚蹬甲的后背,往后掰肩胛带。
抬头,挺胸,收臀,双臂伸直,肩关节松弛。
4、大的拉肩胛带(两人一组):
甲平卧在地上,双臂夹头,掌心贴地,伸直于头前,乙坐在甲的身后,用双脚夹紧甲的小腿。
做法:
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帮助甲往后下腰,掰肩胛带,尽量要使甲的双手握住腿部
双腿并紧,肩,腰部松弛。
1、腰背肌:
(两人一组)准备:
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上,双臂屈肘上抬到头两旁,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
乙跪在甲的身后,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做法:
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后抬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两拍往后抬起上身,停半拍,两拍还原。
上体往后抬得幅度越大越好。
2、腹肌:
甲直膝绷脚,平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乙坐在甲的小腿上,乙坐在甲的小腿上,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
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前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上体向前的幅度越大越好。
3、侧腰肌:
甲直膝绷脚,侧身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躺地一侧的手臂上臂着地。
乙坐在甲的小腿上,双手扶住甲的大腿。
双肘保持不懂,上体侧着身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上体侧身立起的幅度越大越好,身体始终保持全侧面。
也得到提高。
一、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
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
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
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
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第八课推脚背组合和把杆训练
一、把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
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
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二、把杆训练组合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5.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6.(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一、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
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
切忌身体前倾。
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二、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
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
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
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
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三、劈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
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注意:
下腰的训练通常是要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一个人也可以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解除下腰的僵硬感。
1、身体上直紧靠坐椅后背;
2、伸直腿,然后弯曲。
用双手将膝盖拉至胸前,持续30秒,然后回复(每条腿分别实施);
3、平举双臂与肩齐,身体尽量向下弯曲,然后回复(站着实施);
4、向前举起双臂,身体向下弯曲。
下腰分跪腰和大腰(站着下的那种),先练跪腰较容易,重心在两腿间,胯部前推,先倒头,跟着脊椎一节一节放松往下掉,控制住腰背,把握好重心。
训练弹跳能力。
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
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基本功教学内容:
把下训练(横叉、竖叉、窝鱼、下腰、技巧(前桥、后桥、侧手翻)
教学过程:
一、横叉
坐地毯上,身体保持直立,脚面绷直,两腿分开,与身体呈180度角。
二、竖叉
坐地毯上,身体保持直立,脚面绷直,左脚前,右脚后。
然后转体180度,变右脚前,左脚后。
三、窝鱼
双腿跪地,打开与肩同宽,双手伸直,放于头上,慢慢往后下腰,同时头往后仰,直到双手扶地,如果能达到双手抱住脚踝效果更佳。
然后再慢慢挑起,双手依旧伸直放于头顶。
四、下腰
双腿站立呈大八字,双手伸直,放于头上,慢慢往后下腰,同时头往后仰,直到双手扶地,如果能达到双手抱住脚踝效果更佳,然后再慢慢挑起,双手依旧伸直放于头顶。
五、技巧
这项练习要结合前面的训练来进行,并不适合所有同学,因为舞蹈中的一些难度技巧,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做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看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急着要成绩。
活动组合教学内容:
训练组合
教学目的:
训练组合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的训练,它融合了把上训练,把下训练,并结合音乐使学生学起来和做的都很有兴趣,这也是为以后的舞蹈组合和成品舞蹈的排练作准备。
一、头部训练
坐地毯上,身体保持正直,随音乐分别做向左转头、向右转头、向左动头、向右动头、向左绕、向右绕、左点头、右点头等动作。
二、开胯训练
坐地毯上,身体保持正直,双手握脚,双膝打开,尽量双腿外侧贴地。
三、腿部训练
身体平躺地毯上,双腿绷直,随音乐分别起左、右腿,双腿。
四、勾绷脚训练
坐地毯上,身体保持正直,双腿绷直,随音乐分别做勾、绷脚动作。
傣族民间舞
一、简介
傣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虞景颇族自治州及耿马和盂连两个自治县。
傣族人民性情温和、善良,民间舞蹈丰富多采,形式多样。
其中“孔雀舞”、“象脚鼓舞”,“戛光舞”三种最具有代表性.是较为典型的傣族舞蹈。
1、孔雀舞:
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深受傣族人民喜爱。
舞蹈语汇丰富、形式完整、具有严格的程序和一定的技巧。
傣族人民以孔雀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2、象脚鼓舞:
是傣族地区流传最广、最有特色的一种群众性的由男性表演的自娱性舞蹈。
男性以左肩背象脚鼓,分别用拳、掌、指、脚轻敲重打,抑、扬、顿、挫形成“鼓语”。
和女性遥相呼应。
3、戛光舞:
是傣族中最古老和最普&的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
舞蹈动作虽然不多,但特点突出。
随着鼓声,在屈膝半蹲的姿态上均匀地颤动,多为顺手顺脚的舞动,手臂保持三道弯的后轮翻腕和内屈。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优美、灵活、朴实、矫健,感情内在含蓄,舞姿富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身体及手臂每个关节都有弯屈,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
一般在半蹲状态下做重拍向下。
节奏均匀的上下屈伸动作,从而带动身体的上下颤动。
傣族民间舞蹈的音乐也很有特色;
,创作的傣族舞蹈常以傣族民间音乐为素材,音乐的旋律比较平稳、优美恬情、富有歌唱性。
多为四二拍,有较强的律动感,三拍子的音乐较少。
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乐曲为主。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
象脚鼓、链锣、镲等打击乐器。
二、基本动作。
1、手形
(1)掌形:
四指伸直并拢,虎口张开.拇指用力向上翘.立掌式。
托掌式。
横掌式。
提腕式。
(2)冠形:
食指与拇指相对并弯屈成一个圆形,中指、无名指孙指伸直如扇形张开。
整个手形像孔雀头,三个伸直的手指像孔雀顶的羽毛冠。
(3)嘴形:
食指向前伸,与拇指靠拢成嘴形,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如扇形。
整个手指像孔雀的尖嘴。
(4)爪形:
食指以第二关节向内弯屈.拇指从第一关节向上弯屈,两个手指相对成“c”字。
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成扇形,整个手形像孔雀脚爪一样。
(5)曲掌:
掌心向上,四指并拢,从第三指关节处向掌心弯屈,其他指关节微屈,拇指伸出。
2、脚位
(1)点丁字位:
以一脚为重心,另一脚脚跟与重心脚弓内坝4相距约10公分,脚掌点地称点丁字步。
脚跟点地称点丁字位。
(2)之宇步位:
一脚为重心,另一脚掌前点地,脚的位置呈“之”字形。
(3)正步位:
同古典舞正步位。
3、手位
(1)低展翅:
右手在右旁屈肘、弯臂,立掌式,左手在右髋前屈肘、弯臂、按掌。
(2)高展翅:
右手托掌式,左手于髋旁屈臂,提腕式。
(3)平展翅:
双臂侧平举,稍弯臂,立掌式,手心向外。
(4)双合翅:
双臂上举坷肘,手背相对。
(5)合抱翅:
一臂上举屈肘,另一臂屈肘于胸前,提腕式。
(6)双抱翅:
双手交叉于胸前,艇肘、弯臂,立掌式。
(7)顺展翅:
一臂上举.托掌式,另一臂侧举,立掌式。
(8)侧展翅:
一臂侧举.提腕式,另一臂屈肘于胸前,提腕式。
4、基本步伐
(1)平步:
(一拍完成)
第1拍:
前半拍双膝屈一下,后半拍右脚快速向后抬起,勾脚,慢慢落地。
平步时,保持上下均匀颤动的动律,主力腿上下节奏均匀。
下蹲时,膝盖要有韧劲。
直膝时,膝部带动上身。
(2)踮步:
右脚全脚落地,左脚前脚掌点地,用踮地的脚推动右脚向前迈步,可双脚交替进行,保持均匀而柔和的屈伸动作。
(3)点步:
右脚为重心,膝部快速直起,右髋向右微出,左脚前脚掌在左丁字步位点地。
同时也可做前点,跳点不同的点步。
5、手的基本动作
(1)插腰:
手呈掌形,虚插于髋的两侧。
(2)翻腕:
转动手腕,手心向里转成手心向外或向上。
翻腕时,要有内在的韧性。
上、下翻腕时,要有力。
屈肘、立掌要有停顿。
(3)内屈:
(两拍完成)
第l拍:
右臂大臂不动,由手指和小腕带动小臂从头的斜上方向内弯曲。
手腕至头侧时,左臂由左胯旁向斜前方伸直,掌心向上。
第2拍:
右手腕带动小臂从头旁经右侧至髋旁,同时左手掌心向上,手臂伸直从侧斜前方抬至左侧斜上方。
(4)外掏:
分小外掏、大外掏两种。
右手经身前向下盖手,左手自下向上掏手(立掌)。
然后右手由下向上掏出后,向外转腕。
左手盖掌至右小臂下,托住肘部,身体随右手向右倾。
左手向外掏时动作与右手相同,方向相反。
(5)转手:
双臂贴身体,由下向上,由前向后交替晃手。
也可单手做。
三、傣族舞蹈组合
1、手位训练组合
动作说明
第一遍音乐
前奏:
[1—2]:
身向8点,左点丁字位,双手插腰,眼看2点。
[3]:
直膝。
[4]:
膝部屈伸二次(一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