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届高三毕业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云南省文山州届高三毕业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文山州届高三毕业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甲B.乙C.丙D.丁
6.美国开国元勋亚当斯指出:
“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
”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 )
A.主权在民B.法律至上C.联邦体制D.分权制衡
7.马克思曾经评论道:
“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
”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
A.普法战争B.拿破仑战争C.德意志帝国成立D.路易·
波拿巴政变
8.《全球通史》指出: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
9.“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
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
”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
A.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和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B.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
C.魏晋时期的察举制度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10.某学者指出: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11.葛剑雄在《历史学是什么》中指出,“历史意识”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的记录。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后者的是( )
A.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欧,运送丝绸商品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B.1912年3月,在“众望所归”下,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这证明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12.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
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
13(20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
材料二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
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
……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
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
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
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
——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看法?
14(17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
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
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
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
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历史选修1】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
……制治固有本也。
……而四海之大,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议院》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
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
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引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
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历史选修3】1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同学甲:
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
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同学乙:
战争并没有结束。
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材料二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192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说:
“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
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
【历史选修4】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1643-1727),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任该校教授。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
牛顿除了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外,还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
同时他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
19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21年,他因在研究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
1940年入美国籍。
材料三 普朗克(1858-1947)是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慕尼黑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因提出量子假说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这一成就有什么特征?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普朗克是如何促使物理学有重大进展的?
(4)概括三位科学家取得物理学方面成就的共同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德国统一后的政治漫画,军盔象征着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的传统,军盔盖住了德国民众,说明德国的军国主义是凌驾于民意之上的,因此D项解释最为全面、准确,故D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统一后的德国政治,故A项错误;
漫画主要讽刺了德国军国主义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而不是保护人民,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皇帝的权力极大,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A项能体现出该规定的震慑性用意,但不一定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故A项错误;
唐律的规律具有残酷性,体现了律法制度的野蛮特点,而罗马法的规定更为公正合理,故B项正确;
C项与材料无关;
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唐律和罗马法的内容,而不是司法执行,不能体现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1946年6月内战爆发,故A、B项错误;
国民党建立的是一党专政、独裁的政府,故C项错误;
1946年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故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53.63%,A项错误;
从材料数据无法得出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C项错误;
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加快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D项错误;
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53.63%,B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言论”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不能作为直接的史料来论证观点,故A项错误;
陶片作为论据过于单一,不能由此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故B项错误;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是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作为一手资料能够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故C项正确;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滥觞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主权在民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到法律方面信息,故B项错误;
联邦体制属于国家管理体制,故C项错误;
材料中“‘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的信息说明专制导致国家灭亡,为此主张实行分权制度,故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可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亚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因此材料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8.【答案】C
【解析】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第二次革命”即社会主义革命,直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没有得到党内的响应,半年后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故C项正确;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是“第一次革命”,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巩固苏维埃政权,与题意无关,A,B,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高低选拔官吏;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使门第不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能够参与到国家政治中。
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关键信息:
明清之际、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家庭经济地位的提高源于经济地位,明清时期,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棉纺织业的兴起,妇女是主要的劳动者,故C项正确;
A项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B项“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说法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
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材料中“人们有意识的记录”是指历史的评价,有意识的记录当然带有作者一定的主观色彩和评价。
“运送丝绸商品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属于评价,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众望所归”下属于评价,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属于客观事实,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这证明其“世界工厂”的地位属于平价,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13.【答案】
(1)取材于宗教故事;
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
(2)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
提倡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3)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产物;
前者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4)观点:
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有利于促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看法:
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
(1)题只要能判断出两幅画的时代即可解答。
第
(2)题从“九十五条论纲”可知为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第(3)题是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比较简单。
第(4)题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发生地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来判断其对民主政治的贡献,应该了解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虽然和思想解放有关系,但肯定不是决定因素,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4.【答案】
(1)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传统手工业。
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
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
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
中国经济相对落后。
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第
(1)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需要抓住时间和商业革命现象的关键信息,联系新航路开辟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回答。
第
(2)题,本题解题关键抓住时间信息,结合当时的世界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回答。
第(3)题,第一问,结合问题中的时间信息,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来分析;
第二问,结合改革开放等知识点,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15.【答案】
(1)同:
设议院,行君民共体;
异:
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
(2)变化:
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主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
【解析】本题属于纯粹的材料解析题。
解答第
(1)、
(2)问的第一小问要尽量理解材料进行概括。
依据材料可以归纳出郑观应和康有为都主张在中国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但康有为还主张召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
然后结合两人的阶级立场和所处时代的基本经济、政治状况进行分析。
16.【答案】
(1)赞同甲同学的观点。
理由:
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签署《非战公约》,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赞同乙同学的观点。
凡尔赛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当然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战后,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日益上升。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了摆脱危机,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
(2)理解: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使命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敢于面对复杂的形势,应用高超的技巧,处理好世界重大事务。
【解析】
(1)第一问是观点性题目,要求是论证某一观点,只需要证明某一观点的合理性即可。
甲的观点可以从战后国家格局的形成、国际组织的建立和条约的签订等方面指明如何维系和平;
乙的观点则强调战争的遗留问题、战后矛盾的累积以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方面说明战争发生的危险性。
(2)注意问题中的提示: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从世界形势和联合国的职能等方面分析。
17.【答案】
(1)创建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该成就的显著特征:
一是注重实验,二是它的数学化。
(2)提出相对论。
揭示时空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推动量子论的发展。
(3)提出量子论,开创物理学领域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4)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善于观察、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
前三问结合所学知识较易答出,第(4)问重在从三者自身的精神和三者成就的重大作用上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