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1963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1、测量的组织与准备

本工程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3人组成测量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

所用的测量仪器均应经过校验,方可投入使用。

测量目标:

所有控制测量的轴线和标高达到现行的测量规范和标准要求。

(1)施工放线测量方法:

定位放线:

根据业主、监理提供的主轴线利用全站仪分别定出各轴中心线的控制桩,同时将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引测到基坑周围,作为标高的控制依据。

工程定位放线和基槽开挖后(基础垫层放线)及时邀请甲方、监理进行验线,同时作好放线验收记录。

(2)主体结构施工放线和垂直度的控制:

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和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内控法。

平面控制采用正、倒镜投点法进行放线。

投点前,复核各轴线桩位后,将经纬仪架设于轴线桩上,瞄准方向标志,转动照准部位,采用正、倒镜将该轴线投测到楼层上,并把两次投测的点位取中。

再在该建筑物所投测的中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轴线桩标志,旋转照准部180度检查前视标志无误后,将该轴线投测到楼面上,弹出墨线。

复核各轴线无误后,即可根据楼面平面尺寸进行建筑物各细部放线。

2、标高控制

本工程标高采用50米钢尺向上引测,在一层砼柱+1.5米处各设一个标高控制点,其上各楼层分别从该标高控制点向上引测,以减少积累误差。

3、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

根据施工图的注明布置位置和观察点的制作及埋设方法设置。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观测点要在设置稳定后,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四次,第二年两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认真填写每次观测记录,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每次观测从设在场内的基准点开始,做好记录,测完所有测点,再回到基准点进行闭合验算。

基准点设立时离开建筑物沉降影响半径以外,以免基准点受到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基准点通视良好便于观测。

(二)土方工程

1、施工准备

a.土方开挖前,对参入挖土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挖土期间机械设备的完好率。

b.场地表面的泥浆、垃圾,在土方开挖前用推土机及挖掘机全部清除外运,以保证运土车辆的通行。

c.将业主提交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核无误后移至基坑开挖面以外及施工车辆活动区域外,并浇注砼予以保护;

标高控制点抄测到围墙上。

最后根据土方开挖平面图将基坑开挖的外边线用灰线撒好。

土方开挖过程中,安排专职测量员跟班作业,随时对基坑开挖的位置、标高、放坡坡度等进行监控,防止挖偏和超挖。

d.选好弃土地点及回填土外运存放场地。

2、土方开挖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挖土机选用W反铲挖掘机,土方运输选用自卸翻斗汽车。

为了保护地基不受扰动和防止土方超挖,在土方挖掘时均预留30cm厚的土由人工清槽,人工配合机械随挖随清。

在挖土过程中同时配备人员随班修坡,随时将基坑边坡上不稳定的土方清除掉,以防塌方伤人。

3、土方施工安全措施

夜间土方施工时,安排有足够的照明,开挖工作面及弃土场各设2盏碘钨灯,弃土场倒土时应有专人指挥。

运土车辆及挖掘机交接班时,对车辆进行检查,不疲劳驾驶,以防出现事故,

开挖好的基坑四周2米范围内禁止大型机械开行和堆放重物,以防止边坡塌方。

4、土方回填

a.土方回填前,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记录。

b.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分段分层填筑时,每层接槎处应作成斜坡形。

c.填方基底为软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d.建筑物基础隐蔽验收完毕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应在基础两侧同时进行,以免造成侧压挤坏基础,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三)钢筋工程

1、钢筋验收

钢筋自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

因此每批钢筋进场后,首先查验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及标志牌,然后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

对用于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所检测的强度实测值进行验算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

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取样做机械性能检验,取样每30吨一组,不足30吨者也按30吨计。

钢筋检验期间悬挂“待验”标志,经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检测合格的钢材悬挂“合格”标志,以防混用。

进场后的钢筋分批分规格堆放,堆放钢筋时下面砌300mm高的砖台,以防雨水浸泡锈蚀。

2、钢筋制作

a.钢筋翻样由专人负责,翻样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好下料长度,画出大样图。

钢筋的弯钩及其长度应符合图纸、规范和抗震设防要求。

b.钢筋加工包括冷拉调直、切断、闪光对焊、成型等工序。

钢筋采用集中堆放,集中下料,以提高工效、节约材料。

c.盘圆钢筋采用冷拉的方式调直,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油渍、铁锈。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Ⅲ级钢筋不小于5倍。

箍筋应做成135°

,其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d.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应根据钢筋的规格、型号、绑扎部位分类堆放整齐,防止污染,并做好标识。

运输时按部位分批运输。

3、钢筋绑扎

在楼板的钢筋绑扎时一定要做到画线定位,梁柱钢筋点点绑扎,楼板钢筋梅花间隔交叉绑扎。

a.基础钢筋:

首先在基层上按钢筋位置进行画线,然后再进行布放钢筋,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

b.柱钢筋:

定位放线时,弹出柱,轴线位置用红油漆进行标志。

基础部分完工后会同业主、质监站、设计院、监理公司等有关部门对±

0.00以下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完工后,方可进行上部工程的施工。

c.在梁、板、柱节点处钢筋较密集,在绑扎前对节点进行放大样,并设计好钢筋的绑扎顺序,以保证该部位钢筋的绑扎质量并能有效避免露筋现象的发生。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数量较多,一般分为2排布置,绑扎时要保证各排之间的间距准确并确保钢筋在振动砼时不会移位。

d.为保证楼板负筋位置准确,在负筋下设Φ6沿分布筋方向通长的架立筋,间距不大于1米,架立筋下焊“八”字钢筋撑脚。

e.较长的钢材运输过程中,设置若干支点,以防钢筋产生过大挠曲。

f.焊接接头:

焊缝高度应满足图纸设计要求,Ⅱ级钢筋的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焊接端应弯折,确保焊接后钢筋在同一轴线上。

现浇板中的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钢筋的保护层

用混凝土垫块来保证钢筋保护层。

为了保证底板上层受力钢筋位置的准确,施工中采用Φ20钢筋马凳架立,马凳纵横间距不大于1米。

5、钢筋保护

底板和楼板砼浇筑时设马凳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和操作平台,严禁直接踩踏钢筋,通道随打砼随拆。

6、钢筋的隐蔽验收

钢筋的绑扎须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关规定绑扎,绑扎完毕后,首先由班组长进行自检,并填写自检记录,钢筋工长负责及时填写隐蔽记录,合格后由钢筋技术负责人及质检小组,认真细致地对照施工图纸对钢筋的种类、直径、平面位置、间距及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预埋件位置、数量、预留洞口的位置及尺寸,进行全面性检查,合格后隐蔽记录交甲方、监理进行隐蔽签字盖章,否则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四)模板工程

1、模板配置

由于模板体系的形式与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砼结构的成型质量,因此模板体系的选择应遵循支拆方便、牢固可靠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其模板体系采用以下方案:

a.梁、柱接头模板梁、柱接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按两层配置周转使用。

b.楼板模板:

面板采用15mm厚的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50×

70mm白松木方,间距400mm,主龙骨用70×

100mm白松木方,间距950mm。

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

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5mm厚海绵条。

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

竖向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900mm,上面设可调顶托,设三道水平杆。

2、模板支撑

梁及楼板支撑均采用满堂脚手钢管支撑。

一般梁支撑纵向间距为600×

800mm,楼板支撑为1000×

1200mm,所有支撑均要与钢管扫地杆连接,扫地杆距地100mm,横杆步距约为1.5米。

模板及支架应牢固,要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和平面位置的准确,并能完全承受施工时的各种荷载。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接缝要严密,不能漏浆。

梁、柱、墙阳角处模板缝可以加海绵条。

3、模板支设方法

a.校正清理模板,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b.复核轴线并用油漆标记清楚,顶板、墙板预留洞位置在模板上弹出。

c.柱模板封模前,对其钢筋的规格、数量、种类、预留洞口、预埋铁件、管道等应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封模板。

d.梁跨度大于4m时,按1~3‰起拱,悬挑梁跨度大于2.0m时,按1/300起拱,且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套管穿梁及梁腹开洞均须配合各工种现场预留,严禁事后打凿。

支模时严格控制梁底、板底标高,检查支撑加固是否牢靠,模板拼装时保持密缝,缝隙较大处用100mm宽胶带密封。

e.梁柱接头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砼的外观质量。

此处采用定型模板,一定要精心制作,固定牢靠,严禁胡乱拼凑。

4、模板拆除

侧模拆除要在砼强度达到拆除模板时不破坏砼表面时方可拆除。

底模:

在砼强度达到以下要求且能满足施工的安全时,方可拆除.

(五)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在不同的部位及高度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施工,如梁、柱、楼梯等部位,对于不同地部位应加强管理,防止出现错误。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搅拌。

该工程采用搅拌机两台,砂石是经过铲车拉运到搅拌机的进料口,然后由提升斗将砂石提升装入搅拌机。

同时,将水泥和粉煤灰输送到搅拌机顶部的电子秤量斗内称量,而后进入搅拌机,再加水和外掺剂,进行混凝土搅拌。

整个进料、称量、集料和搅拌的过程完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由此往复,实现自动化作业。

1、材料配合比

严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

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便于检查。

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水泥、外加混合料±

2%;

(2)粗细骨料±

3%;

(3)水、外加剂溶液±

注:

1.各种衡器应定时校验,经常保持准确。

2.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

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

2、对混凝土的材料要求

(1)水泥所用水泥均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规定。

水泥贮存期超过三个月时,应根据试验结果的膨胀率来确定其是否能使用。

严禁使用受潮、变质水泥。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用。

(2)骨料:

石子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且石子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且所含泥块不得包裹石子表面,其吸水率不应大于1%,砂岩骨料不宜使用。

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海砂不宜使用。

采用轻骨料时,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3)水:

饮用水、洁净的天然水均可使用。

含有害杂质的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PH值大于9的碱性水、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量1%的水,以及海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使用。

3、搅拌要求

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要考虑到筒壁上砂浆的损失,石子用量按规定减半。

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净。

在未倒净混凝土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的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4、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1)本工程按分层分段施工,在每层中先浇柱、再浇筑梁板,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

(2)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时间应缩短,并在前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3)浇筑混凝土时,要做到:

“快插慢拨”。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实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

对于干硬性混凝土,有时还要在振动棒抽出的洞旁不远处,再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4)混凝土分层灌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5)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每点振捣时间20-30S,使用高频振捣器时,最短不应少于1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准。

(6)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倍。

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7)振捣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等。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规定不符时,应于调整配合比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起部分钢筋的位置。

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根据施工条件,采用薄膜布养护、覆盖浇水养护。

(1)薄膜布养护

在有条件的情况,可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养护。

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养护。

这种养护方法的优点是不用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的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

但应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2)覆盖浇水养护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应符合下列条件:

a、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进行。

b、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昼夜,对于掺用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昼夜。

c、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来决定。

d、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水相同。

e、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六)、砖砌体工程

1、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要先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在同一墙面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

2、在砌墙前,先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过梁等构件位置,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

3、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5%。

4、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5、砌筑时,要提前洒水润湿。

6、砌筑时,上部预留20cm左右,待7天后用斜砖砌紧上部,防止沉裂。

7、要求墙体平整垂直,灰缝随砌随刮平,保持墙面整洁。

8、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60c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700mm。

(七)、屋面工程

1、保温层施工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保温层的铺设→刷基处理剂→抹找平层。

(2)具体步骤

基层清理:

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弹线找坡:

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保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管根固定:

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保温材料的强度、密实、导热系数和含水率,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合格报告。

按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采用配合比及粘结料。

保温层材料拌合应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方正确。

保温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2、屋面找平层施工

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线→洒水湿润→施工找平层→养护→验收

将结构层、保温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除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管根封堵:

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气墙根部处理好。

抹水泥砂浆找平层,洒水湿润:

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止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防水层产生空鼓。

所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贴点标高、冲筋:

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一般按1-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1-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铺装水泥砂浆:

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杠靠冲筋条舌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

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降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成活。

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1:

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

养护:

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小时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天,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3)质量标准

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屋面、天沟、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坡度不小于3%;

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5%。

水泥、沥青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资料。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等缺陷。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圆弧或钝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找平层分格缝留设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表面平整允许偏差为5mm。

3、屋面防水层的做法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接点和特殊部位增加处理→铺贴防水卷材→防水层清理与检查整修

(2)质量标准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表面洁净、平整,阴阳角处呈园弧形或钝角,卷材基层处理剂应均匀,无漏涂。

所用卷材和胶结材料的品种,标号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屋面卷材防水层,严禁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屋面坡度应准确,排水系统应通畅,卷材铺贴方法和搭接顺序应符合规定,其搭接宽度应正确,搭接应严密,节点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封固严密。

水落口及突出屋面设施与屋面连接处,应固定可靠,密封严实。

(3)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法

卷材铺贴时应对准已弹好的粉线,并且在铺贴好的卷材上弹出搭

接宽度线,以便第二幅卷材铺时,能以此为准进铺贴。

平面上铺贴卷材时,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抬铺法,在涂布好胶粘剂的卷材两端各安排一人,拉直卷材,中间根据卷材的长度安排1-4人,同时将卷材沿长方向对折,使涂好面胶粘剂的一面向外,抬起卷材,将一边对准搭接缝处的粉线,再翻开上半部卷材铺在基层上,同时拉开卷材使之平铺。

操作过程中,对角、抬起卷材、对粉线、翻平卷材等工序几人均应同时进行。

(八)、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主要采用了内脚手架和双排脚手架进行结构和装修的施工。

1.内脚手架

立杆纵距1.5m,步距2.0m,立杆横距1.5m,水平间距1.0m,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搭设,搭设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双排脚手架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现场情况,决定采用普通双排外脚手架,其构造要求如下:

(1)外脚手架构造尺寸为1.5m(立杆间距)×

1.2m(立杆横距)×

1.8m(横杆步距)或者1.8m×

1.2m×

1.8m。

(2)组架构造

①斜杆设置

斜杆可增强脚手稳定强度,合理设置斜杆对提高脚手架承载力,保证施工安全。

斜杆与立杆的连接与横杆连接相同。

对不同尺寸的框架应配备相应长度的斜杆。

斜杆应尽量布置在框架节点上,对于高度在30m以下的脚手架,可根据荷载情况,设置斜杆的面积为整架立面面积的1/2~1/5;

对于高度在30m以上的高层脚手架,设置斜杆的面积不得小于整架立面面积的1/2。

在拐角边缘及端部必须设置斜杆,中间可间隔均匀布置。

脚手架的破坏一般是横向框架失稳所致,因此,在横向框架内设置斜杆,对提高脚手架的稳定强度尤其重要。

横向水平剪力撑对于增强水平框架的整体性,均匀传递连墙撑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应每隔3~5步架设置一层连续的闭合的纵向水平剪力撑。

竖向剪力撑的设置应与斜杆的设置相配合,一般高度在30m以下的脚手架,可每隔4~6跨设置一组沿全高连续搭设的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可跨越5~7根立杆,对于高度在30m以上的脚手架,应沿全高连续设置,且两组剪刀撑之间设置斜杆。

②脚手板的设置

在作业层及其下面一层要满铺脚手板,施工时,作业升高一层,即把下一层的脚手板倒至上面作为作业脚手板,两层交替上升。

③全网的设置

安全网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安全网》(GB5725-87)及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安全网搭设安全技术规范》。

一般沿脚手架外侧要满挂封闭式安全网,以防止人或物件掉落至脚手架外侧。

立网应与脚手架立杆,横杆绑扎牢固,绑扎间距小于0.3m。

(九)、楼地面工程

1、操作工艺

(1)找标高,弹水平线,打灰饼,冲筋:

打灰饼(打墩)、冲筋:

根据水准基准线(如:

十500mm 

水平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然后拉线打中间灰饼(打墩)再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软筋(推栏),软筋间距约1.5m 

左右。

在有地漏和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和坡度。

对于面积较大的地面,则应用水准仪测出面层平均厚度,然后边测标高边做灰饼。

(2)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宜刷水灰比为0.4~0.5 

的素水泥浆,也可在基层上均匀洒水湿润后,再撒水泥粉,用竹扫(把)帚均匀涂刷,随刷随做面层,并控制一次涂刷面积不宜过大。

(3)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找平层用1:

干硬性水泥砂浆,先将砂浆摊平,再用靠尺(压尺)按冲筋刮平, 

随即用灰板(木抹子)磨平压实,要求表面平整、密实保持粗糙。

找平层抹好后,第二天应浇水养护至少1d。

(4)磨光:

1)大面积施工宜用机械磨石机研磨,小面积、边角处可使用小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