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1842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02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避免主城区人口过度集聚。

根据武汉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加快公路、铁路、水运和民航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功能。

进一步加强长江航道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切实发挥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作用。

建立安全畅通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原则,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减少交通能耗。

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对内与对外交通系统的协调和衔接。

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水、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和防震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坚持节流、开源、保护并重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精神。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

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

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保护好长江、汉江、严西湖等水体和沉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区、九峰等森林公园、东湖等风景名胜区。

  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

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

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稳步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

  八、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

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的保护,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和形式。

重点保护好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等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对武昌起义旧址、周恩来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

维护好武汉市“江、湖、山、城”的自然生态格局,突出江河交融、湖泊密布的城市风貌特色。

  九、严格实施《总体规划》。

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

《总体规划》是武汉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

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

驻武汉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武汉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武汉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

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二○一○年三月八日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本规划是武汉市第7轮总体规划,上一轮是1996-2020。

由市规划院完成,2004年就开始编制了,这个版本也不算是最终版本,毕竟发展形势太快,比如轨道交通又重新修编了。

最终版本应由市人大通过,再报国务院通过。

文中的黑体字是强制性规划。

总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5)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绿化等重要的生态资源,建立空间管制体系,构建科学安全的生态格局。

(6)突出滨江滨湖特色,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彰显武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个性和文化魅力。

(7)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8)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协调近远期发展要求,增强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规划的依据、期限与范围

4.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建设部《关于同意开展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建规函(2004)154号)

(4)《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2003年)

(5)《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

(6)《武汉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4年)

(7)《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纲要》(2006年3月经建设部审查通过)

(8)《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5.总体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2050年。

近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

6.总体规划的范围为武汉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即武汉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

第一章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7.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二、城市发展目标

8.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将武汉建设成为经济是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先进、社会就业充分、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进而为建设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

9.经济发展目标是:

坚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举,增强交通、流通优势,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发展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10.社会发展目标是: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武汉。

11.城市建设目标是:

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化的交通与基础设施体系,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体系,成为对资本和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创业城市;

保护“江、湖、山、田”的自然生态格局,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建成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城市;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建设高品质的文化城市。

三、城市规模

12.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加强对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和引导。

预测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在118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在991.2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84%;

到2010年,市域常住人口9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5.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75%。

到2020年,主城区常住人口为502万人,2010年为440万人。

13.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

到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3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04平方米:

到201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795平方公里以内。

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为89.6平方米。

到201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90平方公里以内。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14.按照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原则,合理分布市域人口和劳动生产力,优化配置市域发展资源,严格控制主城用地,积极促进新城发展,强化建设一批重点城镇,形成以主城为核心,新城为重点,中心镇和一般镇为基础,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多层次、网络状城镇体系。

以长江、汉水及318国道、武黄公路、汉十高速公路等为主要城镇发展轴,点轴式布局各级城镇,构筑武汉市四级城镇体系。

第一级为主城;

第二级为吴家山、蔡甸、常福、纱帽、纸坊、豹澥、北湖、阳逻、盘龙、邾城、前川等11个新城;

第三级为新沟、侏儒、永安、大集、湘口、乌龙泉、安山、长轩岭、姚集、祁家湾、六指、汪集、仓埠、双柳、旧街等15个中心镇;

第四级为花山、柏泉、索河、邓南、山坡、木兰、辛冲等29个一般镇。

15.完善市域各级城镇的功能结构,提高整体功能水平。

主城区是市域城镇体系的核心,集中体现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着力优化提升现代服务功能,集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综合实力,在带动整个市域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着枢纽和组织作用。

新城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重点区域,依托对外交通走廊组群式发展,重点布局工业、居住、对外交通、仓储等功能,承担疏散主城区人口、转移区域农业人口的职能,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综合配套完善的功能新区。

依托主城和新城,联动发展薛峰、军山、走马岭、金银湖、黄金口、横店、武湖、黄家湖、青菱、郑店、金口、流芳、五里界等13个新城组团。

中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基础环节,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综合配套”的原则,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中心服务型、交通枢纽型等特色小城镇。

其中,中心镇是所在地区辐射力较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基地。

一般镇是所辖区域城乡社会、经济中心,为城乡物资集散的重要环节。

二、市域建设限制分区

16.综合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在市域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实行分区控制、分级管理,保护市域生态环境。

(1)禁建区包括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地面塌陷沉降区、地下矿藏分布区、地下文物埋藏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城市楔形绿地的绿线控制范围等。

禁建区是武汉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地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

(2)限建区包括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保护区、蓄滞洪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森林公园、绿化隔离地区、市级公益林区、机场噪声控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限建区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

在确保自然生态安全的情况下,预留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发展空间。

(3)适建区是禁建区、限建区以外适宜城镇开发建设,但尚未建设的地区。

适建

区是城镇发展的优先选择地区,应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4)已建区是现有的城镇建成区。

已建区以结构调整、功能优化为主,完善基础 

设施,提升城市环境,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7.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变、村湾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发达、农民富裕。

18.按照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居民点建设:

在城镇建成区内,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改造、综合配套的原则,逐步实施“城中村”改造;

在规划城镇发展区内,实施农村居民点社区化建设:

在农业生产区内,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适当进行布点调整,有重点地推动中心村建设;

在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区内,鼓励和推动农村居民点的整体外迁或适度归并。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通过农村土地整理、撤村并点和闲置宅基地的复垦,促进农村居民点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中心村人口规模一般不小于1000人,基层村一般不小于300人。

中心村、基层村用地规模按人均90—120平方米控制。

19.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民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通路、通水、通电、通信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工程,逐步建立雨污分流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工作,有效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防洪、排涝、防治滑坡等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农田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农村生产条件。

以防治水土污染和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村湾道路绿化,大力发展村湾经济林,建设农田林网,发展绿色产业墓地,实施村、宅、路、水四旁绿化。

四、市域农业布局

 

20.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在黄陂中部、新洲中部、东西湖中西部、蔡甸西南部、汉南大部分地区,建设武汉的基础农业发展区。

规划至2020年全市农用地总面积为5489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195平方[(即479万亩)。

21.突出发展都市农业,以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为原则,集约化利用与保护相结合,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扩大园地、林地、渔业用地的规模,适当增加畜禽祠养地、设施农业用地。

以生态农业、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等高效农业为主,建设武湖生态农业园、洪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东西湖西南部现代设施农业区、汉南绿色食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走马岭农产品加工园、双柳都市农业园等现代生态农业区;

以流芳、纸坊、郑店、五里界、安山一带的苗木花卉、观赏盆景和茶果经济林生产,以及洪山、九峰、花山等地的洪山菜薹开发、大桥地区的休闲渔业以及玉贤、索河等地的园艺农业为主,建设集生产、科研、加工、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园艺和观光旅游农业区;

在外环高速公路以外地区,以东西湖、黄陂、蔡甸、汉南的奶牛养殖,江夏、黄陂、汉南的生猪养殖,以及新洲、江夏、蔡甸的家禽养殖为主,建设集约化畜禽养殖区;

以梁子湖、汤逊湖、牛山湖、鲁湖等湖泊以及辛安渡、东山农场的水产养殖为主,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建设集水产养殖、苗种繁育、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名特水产养殖区;

建设都市林业发展区,形成江夏、蔡甸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带,以新洲为主的速生丰产林产业带,以东、西湖、汉南为主的高效经济林产业带,黄陂森林旅游产业带和蔡甸-洪山观光休闲林业产业带。

五、市域旅游规划

22.市域旅游发展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突出保护的同时,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在主城构建以观光游览和商务会展为主的核心旅游区,在郊区构建以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为主的环城游憩带。

主城区重点建设以黄鹤楼为中心的两江四岸大滨江旅游区和以东湖风景区为核心的大东湖旅游区。

远城区重点建设木兰生态旅游区、武汉水乡旅游城、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中山舰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旅游景区。

合理利用天兴洲、柏泉、鲁湖、沿江防护林带地独特旅游资源,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水上观光娱乐等。

依托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民族博物馆等,发展科教旅游:

重点完善归元寺、长春观、古德寺、宝通禅寺等宗教旅游设施,发展宗教旅游:

建设中山舰文化旅游区、首义文化旅游区,完善农讲所、“八七”会址、“二七”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军部等革命传统教育旅游;

开发马术、高尔夫、水上运动等体育旅游:

完善东湖海洋世界、鸟语林、武汉动物园等主题公园旅游;

利用汉正街、江汉路、吉庆街、沪部巷等武汉特色商贸、名店,开发商业购物及饮食文化等特色旅游。

第三章 

都市发展区规划

一、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

23.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对空间资源进行统一、高效管理,实现集约式发展,在市域范围内界定都市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是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的原则,统筹布局城市产业、居住、交通、生态、游憩等主要功能,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有序的城镇化集中发展区域。

都市发展区以外坏高速公路附近的乡、镇行政边界为基本界线,东到阳逻、双柳、左岭、豹澥,西至走马岭、蔡甸城关镇、常福,北抵天河、横店、三里,南达纱帽、金口、郑店和五里界,总用地面积3261平方公里。

规划至2020年都市发展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90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80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03平方米。

24.利用江河湖泊的自然格局和生态绿楔的隔离作用,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在都市发展区构建轴向延展、组团布局的城镇空间,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25.主城区是都市发展区的核心,以调整优化为主,重点培育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集中发展金融商贸、行政管理、科教文化、信息咨询、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中心。

依托区域性交通干道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复合型交通走廊,由主城区向外沿阳逻、豹懈、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六条城市空间发展轴。

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

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按照设施共享、分级配套、服务便捷的原则,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主城区的滨江核心地段聚集大型区域性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城市主中心,在主城区适当的重要地段和各新城组群建设城市副中心和组群中心,对主中心起支撑和疏解作用。

在各城市组团建设组团中心,形成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二、东部新城组群

26.东部新城组群依托武鄂高速公路、汉施公路、青化路、轨道1号线及阳逻市郊铁路等主要交通线轴向拓展,在长江下游两岸布局阳逻新城和北湖新城,通过阳逻长江大桥相互联系,呈横跨长江的“双城”布局形态。

组群中心布置在阳逻柴泊湖东北岸,建设港口物流信息中心,承担服务东部组群的公共服务职能。

东部新城组群主要通过引导主城区钢铁制造、装备制造和化工企业等工业外迁,形成以重化工和港口运输等为主导,纺织业和其它制造业相配套的武汉重型工业发展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84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

27.阳逻依托长江水运和岸线优势,建设国际集装箱转运枢纽,以电力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钢材深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港口贸易,逐步建设工贸并举的现代化港口新城。

北湖利用良好的水域建港条件,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工业基地,配套发展其下游产品产业链,逐步建成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武汉化工新城。

左岭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在全井村一带布置居住生活区。

28.东部新城组群要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保护涨渡湖、五一湖、陶家大湖、严西湖、严东湖、白浒山等自然山水资源,严格控制白浒山一严东湖一严西湖一线以及武钢东部的生态防护绿地,降低环境污染对城市的影响。

各项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建筑高度,确保阳逻军用机场的飞行安全。

三、东南新城组群

29.东南新城组群依托武黄高速公路、珞喻路延长线、轨道2号线等交通干线轴向拓展,包括豹澥新城和流芳组团,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