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899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档格式.docx

……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

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

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答案】D

从材料“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可以看出作者反对完全的照搬外国的情况,而应该是结合本国的国情,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使之二者结合起来,完成社会转型。

故选D。

ABC项都与题干无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27.美国学者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说:

“他们的指导观念大体上是从儒家政治观念的武库中拣来的,在内容上是复古的。

他们的模式来自中国的历史,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民的物质……有缺陷之处。

”据此,材料中“他们”的实践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进行政治制度变革D.创建继昌隆缫丝厂

【答案】B

从材料“导观念大体上是从儒家政治观念的武库中拣来的”、“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民的物质”等可以看出材料指的是洋务运动。

B项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

故选B。

A项属于农民阶级的运动;

C项属于资产阶级的运动;

D项是民族工业。

28.胡绳说:

“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

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

刘大年说:

“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

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

A.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B.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

C.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D.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答案】C

由题干“如何使中国近代化”“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可知考察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的角度是现代化,A项不是从现代化角度思考的,故错误;

B、D两项明显错误。

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但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故C正确。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29.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  )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根据材料信息“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等,反映的是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即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的次数、规模以及伤亡情况的数据。

从中不难看出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C项符合题意,正确。

敌后战场也牵制了日军侵华力量,排除A。

材料主旨没有突出全民族抗战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排除BD。

故选C。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的抗日。

30.“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重视教育;

古希腊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

A不是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共同之处;

B项只符合孔子;

D项只符合苏格拉底的。

所以答案选C。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苏格拉底;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

31.法国著名思想家菲利普·

内莫《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中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做了这样的阐释:

“(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据此,作者认为(  )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D.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材料的主题并不在于强调城邦体制,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可知,并未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从政治层面上来讲,公民的政治权利还是受到重视的,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法律在这个体制

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可知,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运行,故D项正确;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3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

“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

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

”作者意在说明(  )

A.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答案】

【解析】D

材料与法律的目的无关,更与保护弱者无关,故B项错误;

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的兴衰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故C项错误;

“恶法非法”是指:

有悖道德的实在法,不符合自然法的要求,并不是古罗马法的立法原则,故D项错误;

根据“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可见此题重点在讲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故D项正确。

罗马法。

33.托马斯·

潘恩说:

“在世界的这个广大地区,我们忘记了三百六十英里的狭窄范围(英国的长度),我们因此可以更大规模地传播我们的友谊,我们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并因为这种豁达的胸襟而感到自豪。

”这反映了(  )

A.北美大陆可以自由和欧洲发展贸易 

B.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C.北美大陆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潘恩的思想成为北美人民共识

【答案】B

材料只是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没有指明是要和欧洲发展自由贸易,故A项错误;

根据“在世界的这个广大地区,我们忘记了三百六十英里的狭窄范围(英国的长度)……我们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北美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随着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故B项正确;

从材料中可知,北美当时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还未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

材料只提及潘恩的思想,没有说他的思想成为北美人民的共识,故D项错误。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北美独立战争。

34.托克维尔曾写道:

“于是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

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

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

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

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A.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C.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D.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

从材料中“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可知,法国实行民主政治,从“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可知,法国对个人自由实行束缚,C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A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C错误。

法国民主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错误。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5.它“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也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

”这是一位西方宪政学家的结论。

“它”是(  )

A.英国的内阁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

C.美国的参议院D.19世纪末德国的帝国议会

根据所学知识,英国的内阁是行政机构,但是内阁首相为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内阁利用在议会的多数席位又享用部分立法权,“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故A项正确;

A项正确;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只是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参议院只是立法机构,故C项错误;

19世纪未德国的帝国议会权力很小,只是立法机构,故D项错误。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第40、41题必做,第45―48题任选两题。

40.(10分)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倒……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巨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

(4分)

(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分)

变化: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分)

(2)突出成就: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⑴第一小问由材料中“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到“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可以总结出“天下变局”是指统治者由世袭贵族到出身布衣。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方面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41.(1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

材料一美、日、西欧等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

1950—19511970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篷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

“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2)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

请举例说明。

(1)经济上,欧共体、日本与美国激烈竞争。

(2分)政治上,日本和西欧逐渐放弃追随美国的政策。

(2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2)展开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或加入世贸组织);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亚太经合组织等);

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欧共体、日本与美国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根据材料二“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及所学知识,可见日本和西欧逐渐放弃追随美国的政策,不愿一味的唯美国马首是瞻,因此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或成就:

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时期的外交·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45.(15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同治中兴是指清朝统治者在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所谓“武功”、“文治”。

这一时期中国文士集团“文以载道,六经皆载道之文也。

故言文者,必权与于经”,由于传统的价值标准的影响,忠君的士大夫在任何特定时期都不得不满足于清帝所给的回旋余地。

经世派中人物,凡是不能适应地主阶级在所谓“治世”的新需要的,或是在适应地主阶级在所谓“治世”的新需要中反应迟缓的,往往被罢官以去,不再叙用,或者是屡罢屡用,沉浮宦海。

因此,官场中的领导者们奉行中庸之道,对内妥协,对外防守。

——摘编自郭文菁《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比较》

材料二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

它虽然暂时制止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

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

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

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

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治年间“武功”、“文治”的具体表现。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同治中兴”的进步性。

(7分)

(1)武功: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兴办军事工业。

文治:

崇尚理学;

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

(每点2分,共8分。

若只笼统答洋务运动,不给分)

(2)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防实力,并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分)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2分)成立总理衙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1分)

“同治中兴”推动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近代化,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治年间为1862—1874年,结合该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武功和文治两个角度加以回答,武功表现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大批军事工业,使中国的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文治从这时期的教育方面入手加以回答,即洋务运动时期为满足洋务运动的需求,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了大量近代人才。

(2)本题可以结合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来加以回答,即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军事、外交、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的转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等角度加以回答,创办的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

民用工业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办新式学堂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洋务运动·

影响

46.(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

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第五十五条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

(第二款)凡法律、敕令及有关国务之敕诏,须有国务大臣之副署。

第五十六条枢密顾问依枢密院官制规定,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

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日本国民之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与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九条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第五十五条对有关议员资格的争议,由两院自行裁决。

但撤销议员资格,必须有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的决议。

第六十五条内阁按照法律规定由其首长内阁总理大臣及其分国务大臣组织之。

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是文职人员。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1946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近代以来形成的两种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宪法对日本的影响。

(1)立宪形式:

前者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专制色彩;

后者是以议会为中心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完善。

天皇地位:

前者天皇掌握统治大权;

后者天皇统而不治。

议会地位:

前者议会协赞立法,天皇裁决;

后者议会独立行使立法权,监督行政。

内阁地位:

前者内阁由天皇任命,对天皇负责;

后者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9分,任答三点即可)

(2)《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色彩,最终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3分)《日本国宪法》推动日本战后改革,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和经济复苏,但改革不彻底,为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埋下祸根。

(3分)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二中“天皇统率陆海军。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明治维新后确立的宪政特点以及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的角度进行综合概括回答。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明治维新·

主张

47.(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3年1月美英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内容:

地中海方面:

1.攻占西西里岛,目的是——

(1)使地中海的交通线更为安全。

(2)减轻德军对俄国前线的压力。

(3)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

……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单独会见了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说“……他(罗斯福)还机智地指出,既然法国人想迫切取得大量的军事装备,那我们就可以此为条件,采取要他们服从美国在欧洲方面的战略观点,使用他们的基地,并逐步撤换反对美国政府的法国官员,这是完全适当的。

如果他们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支持我们,那武装他们显然是无用的。

——朱贵生王振德张春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

(1)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重大转变,北非战场转入反攻。

(4分)影响:

盟军西西里登陆加速意大利的投降,标志着法西斯轴心的解体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大胜利。

(指出军事行动1分,分析影响4分,共5分)

(2)目的:

打垮德、意、日法西斯轴心;

(3分)夺取部分殖民地和战略要地,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48.(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康熙以宽仁治人,晚年勤躯已倦,吏治十分腐败。

当考官,收孝廉的钱;

当军官,吃空额,捞军饷;

收捐赋,火耗加到三成以上,几乎到了“人人顽劣无耻,个个面目可憎”的地步。

雍正“以义正之”,冷面冷心,痛加整顿,这就得罪了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清欠亏空,得了个“抄家皇帝”的绰号。

安插密探巡访民情官隐,建立密折专奏制度,落下个怀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