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653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D.聚山梨酯类(吐温类)E.碱金属类

  15.下面哪一种表面活性剂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A.肥皂类B.硫酸化物C.氯苄烷铵(洁尔灭)D.磺酸化物E.吐温-80

  16.下列注射剂中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A.肌内注射剂B.皮下注射剂C.皮内注射剂D.脊椎腔注射E.静脉注射剂

  17.脊椎腔注射剂应使用不含有任何微粒的纯净水溶液,pH值控制的范围是

  A.3~6B.4~7C.5~8D.6~9E.9~10

  18.根据热原的基本性质,下述方法中能除去或破坏热原的是

  A.用强酸强碱溶液浸泡容器B.121℃高温湿热灭菌30分钟C.100℃干热灭菌4小时

  D.溶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E.溶液用微孔滤膜滤过

  19.下述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B.硬脂酸钾C.吐温-80

  D.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E.卵磷脂

  20.为防止注射剂中药物氧化,除加入抗氧剂外,还可在灌封时向安瓿内通

  A.O2B.CO2C.H2D.空气E.水蒸气

  21.中药川芎含挥发性成分和其他综合成分,制备注射剂时宜选用

  A.蒸馏法B.双提法C.水醇法D.醇水法E.回流法

  22.凡士林为软膏剂基质,为改善其吸水性常加入的物质是

  A.石蜡B.乙醇C.羊毛脂D.甘油E.聚乙二醇

  23.下列哪种基质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最好

  A.油脂性B.O/W型C.W/O型D.水溶性E.类脂类基质

  24.制备黑膏药最关键的步骤是

  A.提取药物B.炼油C.下丹D.去火毒E.摊涂

  25.影响肛门栓剂直肠吸收的因素,包括

  A.药物性质B.基质性质C.直肠黏膜的pH值

  D.表面活性剂的影响E.以上都是

  1.C2.A.3.C4.C5.B6.D7.C8.B9.D10.D11.B12.D13.C14.D15.C16.D17.C18.A19.C20.B21.B22.C23.B24.B25.E

1.制阿胶的驴皮,其最佳宰驴取皮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春秋季

  2.下列各种规格的空胶囊中,容积最大的是

  A.0号B.1号C.2号D.4号E.5号

  3.丸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

  A.水丸B.蜜丸C.糊丸D.滴丸E.蜡丸

  4.制备水丸时,“起模”所用的药粉要求

  A.应过三号筛B.应过四号筛C.应过五号筛D.应过六号筛E.应过七号筛

  5.可溶性颗粒剂最常选用的赋形剂是

  A.淀粉B.药材细粉C.硫酸钙二水物D.糖粉E.糊精

  6.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制粒润湿剂的是

  A.乙醇B.液状葡萄糖C.淀粉浆D.阿拉伯胶浆E.明胶浆

  7.下列辅料中,可作为片剂干燥黏合剂的是

  A.微粉硅胶B.滑石粉C.硬脂酸镁D.微晶纤维素E.硫酸钙

  8.片剂常用的助流剂是

  A.微粉硅胶B.糊精C.饴糖D.淀粉E.乳糖

  9.中药片剂压片前,干颗粒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为

  A.1%—3%B.3%-5%C.5%—7%D.7%-9%E.9%-10%

  10.单冲压片机调节片重应调节

  A.上压力盘的位置B.下压力盘的高度C.下冲头下降的深度

  D.上冲头下降的高度E.饲粉器的位置

  11.下列有关气雾剂通过肺吸收的陈述,正确的是

  A.抛射剂的蒸气压越大,药物吸收越好

  B.药物在肺部吸收的速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

  C.药物在肺部吸收的速度与其脂溶性成反比

  D.药物在肺部的吸收主要取决于雾化粒子的大小

  E.经肺吸收,吸收速度较慢

  12.下列可做PVA膜剂润滑剂的是

  A.硬脂酸镁与滑石粉B.软肥皂、甘油C.聚乙二醇400

  D.液体石蜡或植物油E.90%乙醇溶液

 13.β—环糊精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

  A.5个B.6个C.7个D.8个E.9个

  14.药物有效期是指药物含量降低()所需时间

  A.10%B.20%C.30%D.40%E.50%

  15.维生素B2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胞饮作用E.离子对转运

  16.药品注册申请不包括

  A.新药申请B.简略申请C.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D.进口药品申请E.补充申请

  17.对发生配伍变化药物的处理方法,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改变储存条件B.改变调配次序C.改变溶剂D.调整溶液PH值E.降低药物含量

  18.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药物在体内如何分布B.药物从体内如何排泄C.药物从体内如何代谢

  D.药物在体内如何吸收E.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理效应关系如何

  19.不能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驱逐氧气C.玻璃容器包装药物D.调节pH值E.添加抗氧剂

  20.下列关于膜剂的陈述,错误的是

  A.膜剂是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B.膜剂的大小与形状可根据临床需要及用药部位而定

  C.膜剂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给药途径应用

  D.膜剂载药量大,适用于剂量较大的中药复方制成膜剂

  E.膜剂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

  21.松片不可能由于下列何种原因造成

  A.药物细粉过多B.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C.颗粒中含水过高

  D.润湿剂选择不当,乙醇浓度过高E.冲头长短不齐

  22.下列关于可溶性颗粒剂干燥的陈述错误的是

  A.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温度控制在85℃—90℃

  D.成品含水量控制在2%以内E.常用沸腾床干燥

  23.影响肛门栓剂直肠吸收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性质B.基质性质C.插入直肠的深度

  D.表面活性剂的影响E.直肠pH

  24.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质量要求中没有下列哪项

  A.无菌无热原检查B.草酸盐检查C.不溶性微粒检查

  D.溶血试验E.钠离子检查

  25.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的是

  A.增加介质黏度B.增大粒径C.减小粒径

  D.降低微粒与液体介质间的密度差E.加入助悬剂

  1.D2.A3.D4.D5.D6.A7.D8.A9.B10.B11.D12.D13.C14.A15.B16.B17.E18.E19.C20.D21.C22.C23.C24.E25.B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D

  A.中成药学B.中药制剂学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E.工业药剂学

  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C

  A.中成药学B.中药制剂学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

  A.GMPB.GSPC.GAPD.GLP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B

  A.WTOB.OTCC.GAPD.GLP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E

  A.1949年版B.1950年版C.1951年版D.1952年版E.1953年版

  6.中国现行药典是E

  A.1977年版B.1990年版C.1995年版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B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C

  A.《佛洛伦斯药典》B.《纽伦堡药典》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B

  A.药品管理法B.药典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E

  A.中药制剂B.中药制药C.中药净化D.中药纯化E.中药前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C

  A.后汉张仲景B.晋代葛洪C.商代伊尹D.金代李杲E.明代李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C

  A.《神农本草经》B.《五十二病方》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本草纲目

1.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C

  A.半年B.1年C.2年D.3年E.4年

  2.麻醉药品处方保留D

  3.海藻、甘草在同一处方中出现,应D

  A.与其他调剂人员协商后调配

  B.找出具处方的医生重新签字后调配

  C.拒绝调配

  D.照方调配

  E.自行改方后调配

  4.关于处方调配,不正确的操作是A

  A.鲜品与其他药物同放,但必须注明用法

  B.贵重药、毒性药须二人核对调配

  C.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

  D.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

  E.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

  5.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C

  A.1天B.2天C.3天D.4天E.5天

  6.遇缺药或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处方时,要由E

  A.院长修改后才能调配

  B.药局主任修改后才能调配

  C.两名以上调剂人员协商修改后才能调配

  D.处方医师修改后才能调配

  E.处方医师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字后才能调配

  7.调配处方时应先A

  A.审查处方B.校对计量器具C.核对药价

  D.调配贵细药品E.调配毒性药品

  8.对处方中未注明“生用”的毒性药品,应该B

  A.拒绝调配B.付炮制品C.付生品

  D.责令处方医师修改E.减量调配

  9.《局颁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处方属于A

  A.法定处方B.协定处方C.医师处方D.局方

  E.时方

  10.秘方主要是指D

  A.祖传的处方B.疗效奇特的处方C.流传年代久远的处方D.秘不外传的处方E.《外台秘要》中收载的处方

  11.医院医师会同药房药师,根据临床病人的需要,相互协商制定的处方称E

  A.自拟处方B.医生处方C.内部处方D.生产处方E.协定处方

  12.药品剂量应用C

  A.市制单位B.英制单位C.公制单位D.国际单位E.以上均可

 1.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C

  A.1次极量B.1日极量C.2日极量D.3日极量

  E.1周极量

  2.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取药后处方保存D

  A.半年B.1年C.1年半D.2年E.3年

  3.载有罂粟壳的处方保留C

  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

  4.下列有关麻醉药品管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

  A.专柜加锁、B.专用帐册C.专用处方D.专册登记

  E.专人负责,他人不得介入

  5.药品批准文号新的格式为A

  A.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B.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

  C.卫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D.国药研字+1位字母+8位数字

  E.国药健字+1位字母+8位数字

  6.罂粟壳连续使用不得超过E

  A.1天B.2天C.3天D.5天E.7天

  7.下列不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是B

  A.应用安全B.作用迅速C.疗效确切D.质量稳定

  E.使用方便

  8.下列属于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范围的是D

  A.处方中虽含有毒性中药,但没有麻醉中药的中成药品种

  B.治疗大病的中成药品种

  C.治疗重病的中成药品种

  D.《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各分册及《局(部)颁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各分册收载的中成药品种

  E.上市时间不久,但疗效特好的新药

  9.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A

  A.红色B.橙色C.黄色D.绿色E.蓝色

  10.中药计量旧制与米制的换算,不正确的是B

  A.1两=30gB.1钱=5gC.1钱=3gD.1分=0.3g

  E.1厘=0.03g

  11.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为C

  A.计价收费→审方→调配→复核→发药

  B.审方→调配→计价收费→复核→发药

  C.审方→计价收费→调配→复核→发药

  D.审方→复核→计价收费→调配→发药

  E.审方→调配→复核→计价收费→发药

  12.下列有关中药处方调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

  A.已计价的处方在调配时应再次进行审方

  B.分剂量时应“逐剂复戥”,不可主观估量

  C.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

  D.一般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调配,但对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

  E.铜冲应洁净,但捣碎无毒饮片时有点儿残留无妨

1.在一定温度下灭菌,微生物死亡速度符合哪一级化学动力学方程D

  A.M-MB.零级C.二级D.一级E.以上都不是

  2.采用紫外线灭菌时,最好用哪个波长的紫外线E

  A.286nmB.250nm365nmD.265nmE.254nm

  3.适用于滴眼液配液、滤过、灌封的生产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B

  A.100级B.10000级C.50000级D.100000级

  E.10级

  4.下列不宜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的物品是B

  A.微孔滤膜B.蜜丸C.口服液D.输液剂E.脱脂棉

  5.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E

  A.热压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

  D.火焰灭菌法E.环氧乙烷灭菌法

  6.含部分药材原粉的片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C

  A.1000个B.5000个C.10000个D.100个

  E.20000个

  7.100级洁净厂房适合于生产下列哪种剂型E

  A.片剂B.颗粒剂C.口服液D.胶囊剂E.粉针剂

  8.对热压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A

  A.灭菌效力很强

  B.不适用于手术器械及用具的灭菌

  C.用湿饱和蒸汽杀灭微生物

  D.大多数药剂宜采用热压灭菌

  E.通常温度控制在160~170℃

  9.滑石粉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

  A.干热空气灭菌B.滤过除菌法C.火焰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

  10.为确保灭菌效果,热压灭菌法要求F0值为B

  A.F0=8B.F0=8~12C.F0=8~15D.F0=20

  E.F0=23

  11.用具表面和空气灭菌应采用B

  A.滤过除菌法B.紫外线灭菌法C.热压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E.干热空气灭菌法

  12.不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制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C

  A.5000个B.100个C.1000个D.10000个

  E.2000个

 1.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单元操作称为C

  A.粉碎B.过筛C.混合D.制粒E.干燥

  2.下列应单独粉碎的药物是A

  A.牛黄B.大黄C.厚朴D.山萸肉E.桔梗

  3.药材粉碎前应充分干燥,一般要求水分含量A

  A.<

5%B.<

7%C.<

8%D.<

10%E.<

15%

  4.球磨机粉碎的理想转速为C

  A.最低转速32倍B.临界转速C.临界转速的75%

  D.临界转速的90%E.最高转速的75%

  5.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C

  A.串料法B.串油法C.低温粉碎法D.蒸罐法

  E.串研法

  6.下列关于粉碎目的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B

  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B.有利于炮制C.有利于发挥药效

  D.制剂的需要E.利于浸出有效成分

  7.流能磨的粉碎原理是E

  A.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B.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C.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D.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E.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的碰撞作用

  8.有关粉碎机械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A

  A.应先加入物料再开机

  B.首先应根据物料选择适宜的机械

  C.应注意剔除物料中的铁渣石块

  D.粉碎后要彻底清洗机械

  E.电机应加防护罩

  9.为什么不同中药材有不同的硬度A

  A.内聚力不同B.用药部位不同C.密度不同

  D.黏性不同E.弹性不同

  10.下列宜串料粉碎的药物是D

  A.鹿茸B.白芷C.山药D.熟地E.防己

  11.非脆性晶形药材(冰片)受力变形不易碎裂,粉碎时如何处理C

  A.降低温度B.加入粉性药材C.加入少量液体D.干燥

  E.加入脆性药材

  12.树脂类非晶形药材(乳香)受力引起弹性变形,粉碎时如何处理D

  A.干燥B.加入少量液体C.加入脆性药材D.低温粉碎

  E.加入粉性药材

 1.微粉流速反映的是D

  A.微粉的润湿性B.微粉的粒密度C.微粉的空隙度

  D.微粉的流动性E.微粉的比表面

  2.休止角表示微粉的B

  A.粒子形态B.流动性C.疏松性D.摩擦性

  E.流速

  3.处方中性质、硬度相似的药材的粉碎方法D

  A.湿法粉碎B.低温粉碎C.蒸罐处理D.混合粉碎

  E.超微粉碎

  4.以下关于粉碎目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D

  A.便于制备制剂B.利于浸出有效成分C.有利于发挥药效

  D.有利于环境保护E.有利于药物溶解

  5.用沉降法测定的微粉粒子直径又称E

  A.外接圆径B.长径C.比表面积粒径D.定方向径

  E.有效粒径

  6.树脂类药材,胶质较多药材的粉碎方法B

  7.下面给出的粉末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哪一种粉末最易吸湿A

  A.45%B.48%C.53%D.0%E.56%

  8.在药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A

  9.含大量黏性成分药料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C

  A.单独粉碎B.水飞C.串料D.加液研磨E.串油

  10.贵重药、毒性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A

  11.含大量油脂性成分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E

  12.比表面积表示D

  A.微粒物质的真实密度

  B.微粒的流动性

  C.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

  D.单位重量微粉具有的表面积

  E.微粒粒子本身的密度

 13.药物有毒需单独粉碎C

  A.朱砂B.杏仁C.马钱子D.冰片E.玉竹

  14.混合粉碎的特点C

  A.增加药物表面积,极细粉末与液体分离

  B.粗细粉末分离、混合

  C.粉碎与混合同时进行,效率高

  D.粗细粉末分离、粉末与空气分离

  E.减小物料内聚力而使易于碎裂

  15.水飞的特点A

  16.药物用加液研磨法粉碎D

  17.细粉全部通过D

  A.8号筛B.7号筛C.6号筛D.5号筛E.2号筛

  18.过筛的特点B

  19.极细粉全部通过A

  20.药物用串油法粉碎B

  21.最细粉全部通过C

  22.粒密度表示E

  E.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