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计划及课时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计划及课时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计划及课时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
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
由于学生“初识鲁迅”,可安排学生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数:
1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有位大文豪: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鲁迅)
2、出示课本75页图,交流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3、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交流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指名朗读。
3、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4、质疑,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三、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闰土长什么样呢?
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了解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
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
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
(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
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替换词语,来说说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3、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
(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第二课时课时数:
2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同学们都认为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少年,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中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
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
什么时间或地点?
(两个字)干什么事?
(两个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原来学过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鲁迅介绍了哪几件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看鱼
3、闰土讲了这四件事,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小组交流,师各组指导。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一)雪地捕鸟
1、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2、想象雪地捕鸟,请学生演示介绍。
3、指导朗读,找出重点词语,体会雪地捕鸟。
4、欣赏一段动画。
5、再读。
师生同读(指导感情):
我们沙地上……
(二)海边拾贝壳
1、提出问题:
从“海边拾贝壳”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2、语找出体现闰土见多识广的词句。
3、出示课件。
4、教师指导朗读,感受闰土的见多识广。
(三)瓜地刺猹
1、从“瓜地刺猹”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孩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互评。
4、出示课件,指名来读: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从这句话中我可以读出闰土很()。
教师指导读。
“它不咬人吗?
”
“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5、师生评价。
6、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7、这课件出示:
“看瓜刺猹”动画
(四)潮汛看跳鱼
1、从“潮汛看跳鱼”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2、画一画。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跳鱼儿。
三、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闰土心里的四件希奇的事,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2、出示课件: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3、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
(比如说:
……等等)
师: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做也不完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
如果你是少年鲁迅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
课件出示:
我真()啊!
4、师引:
为什么鲁迅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鲁迅为什么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呢?
5、出示课件“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出示课件:
师引读,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形式来把鲁迅与闰土的生活做比较,加深学生对
闰土的见多识广、鲁迅及他的朋友们孤陋寡闻的理解。
四、创设情景,进入“话别”
1、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候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五、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我”和闰土这一别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合同学交流读后的感想。
六、指导写作方法
写人的文章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语言描写,还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看看这篇作者描写这四件事的时候,哪件事作者写得详细些?
哪件事作者写得简单些?
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这样,做到有祥有略,祥略得当,突出重点。
七: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找《故乡》一书读读,课后和同学交流读后感情。
板书设计
17少年润土难舍难分我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四角的天空
看瓜刺查羡慕、佩服
潮汛看鱼
(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文章,较难的是学生对当时背景的理解。
本文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中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完全地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没想到的是,学生们热情高涨,不仅对这篇课文充满了热情,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我所没有预料的精彩,效果不错。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76——87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
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
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
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
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
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
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
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
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
“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1、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
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
为学习理解本课内容作好铺垫。
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
3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
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了解作者,为学习理解本课内容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可分为几段?
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
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设计意图】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我”为什么惊异?
(板书:
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
(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
(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
找出来读一读。
(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
(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深入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第一段。
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
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
(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设计意图】研读重点词句,联系具体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体悟人物品质。
三.小组合作,读书释疑。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
第四步,有感情地朗读。
2.在小组里,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一)讨论第三段。
、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
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
(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
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
(细心、周到)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
(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
(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方法后进行合作学习,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培养了自学能力。
四.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
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
五.探究方法,读写结合。
通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
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
教师小结: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选择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
总结本文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关心、教育孩子
谈碰壁顽强斗争
深受爱戴救助车夫忧国忧民
关心女佣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在本节课里,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字斟句酌,从不放过。
如对第三段开头两句话的时间、风势、天色、行人以及寒冷的程度;
对“淌”“流”“滴”等词语的辨析比较;
对“扶、蹲、跪、来、洗、敷、扎”等动词的推敲,无不精雕细镂。
更可贵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这样做,包含着几层意思:
一是从诱发感知入手,启发学生的认识;
二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将认识在实践中具体体现。
这两层意思又都紧密地联系语言文字训练,既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又锻炼了语文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19一面课时数:
5
教材88——91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
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
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
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
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
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
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
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
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
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课文篇幅较长,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然后在细细品味重点语句,不必面面俱到。
课前准备
鲁迅的照片。
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
对!
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
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
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
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瘦)
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
”、“他的手多瘦啊!
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鲁迅的“精神抖擞”: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既是外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