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0202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月检测试题 苏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6、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分)

7、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0分)

王绂(fú

),字孟端,无锡人。

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

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

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

有谏之者,绂曰:

“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

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②也。

客以红氍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

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

同列语之曰:

“此黔国公也。

”绂曰:

“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

既而曰:

“我画直遗黔公不可。

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

①楮(chǔ):

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 

贾客:

商人。

③氍毹(qú

shū):

毛织的地毯。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遂自号九龙山人()

(2)或闭门不纳()

(3)虽豪贵人勿顾也()(4)同列语之曰()

9.选出与例句中“以友故与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以实奇

C.遂以名楼D.俱以假山显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11.选文表现了王绂什么样的品行?

(三)说明文阅读(6分)

(5分)蚂蚁的本领

①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蚂蚁就会修筑“公路”。

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

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问题,它们竟然能“设计”出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②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

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

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

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

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

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

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

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

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12.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3.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

句中:

“据考证”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四)记叙文阅读(13分)

惟有少年心

昝圣骞

(1)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的想看看。

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

(2)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

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

(3)我一直认为。

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

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

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

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

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

(4)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

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

(5)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的难以翻动。

我尽量温柔的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

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

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

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

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

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

(6)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

看到了《杨修

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

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

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

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

我看过了,我学过了。

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

(7)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

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

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

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差”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

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

(8)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

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

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

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

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

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

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

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

(9)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

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

一页页

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

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

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

.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

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

(10)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

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11)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

(略有删改)

14.阅读原文(4)-(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

(1)

(2)(3)敬畏红字(4)

15.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

“眉色飞舞”一词的妙处。

16.“最最简陋的功夫戏”指什么?

为什么“我”在“最最简陋的功夫戏”中却能演绎“最最快活的童年”?

17.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为什么“我”却无从寻觅了?

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3分)

(五) 

(10分)

18.根据课文默写。

(1)出淤泥而不染,。

(2),相失万重云。

(3),卷舒开合任天真。

(4)雨昏青草湖边过,。

(5)无情有恨何人觉,。

(6),乾坤日夜浮。

(7),雨中留得盖鸳鸯。

(8)居高声自远,。

(9)荷叶罗裙一色裁,。

(10),禅房花木深。

三、作文(40分)

19.请以“你是我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七年级语文5月份反馈答案

一、1-2略3、C4、D5、B

二、

(一)6、答:

淡白、深青

7、答:

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二)8.(4分)

(1)于是;

(2)有时;

(3)即使;

(4)告诉。

9.(2分)B

10.(2分)我不是没有听到他的喊声,这一定是他向我索要画罢了。

(得分点“闻”“是”“耳”各0.5分,句子通顺0.5分)

11.(2分)不慕权贵;

不贪财物;

清高耿直(高介绝俗也可)。

(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三)12.(3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写出3个得2分,写出2个得1分,写出1个不得分)列数字:

具体地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作比较:

突出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蚁丘工程浩大。

(可归纳表述)

13.(3分)答:

不能去掉。

理由是:

“据考证”是根据资料考核证实并作出了一定的结论,说明“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

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不是凭空捏造。

若去掉,有可能让人觉得是杜撰的,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

(判断错,该题不得分;

判断正确,不讲理由,也不得分)

(四)14.勤做笔记当众朗读画简笔画

15.“眉色飞舞”指脸部表情生动,神采飞扬(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示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

或: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

(1分)表达了作者回忆起当时朗读时的自豪感和幸福感(1分)

16.画在页脚的简笔画,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

(1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

(1分)因为“我”在“最最简陋的功夫戏”中找到了一种创作的快乐,给枯燥的读书生活带来了乐趣。

因为“我”能忙里偷闲,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偷偷找乐,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17.因为“我”失去了儿时的天真(1分),失去了少年的期盼与梦想(1分),失去了孩童的想像力与创造力(1分),所以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就无从寻觅了。

(五)略

三、作文:

切入分:

31分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5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砭骨(biān)真谛(dì

)羸弱(lé

i)气冲斗牛(dǒu)

B.嗔视(chēn)冗杂(rǒng)污秽(huì

)人迹罕至(hǎn)

C.炽痛(chì

)蓦然(mù

)筹划(chó

u)锲而不舍(qiè

D.谰语(lá

n)哽咽(gěng)哺育(bǔ)叱咤风云(zhà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

A.彷徨亘古屏障销蚀烦躁参差不齐

B.阻抑祈祷讪笑粲然奥秘妇嬬皆知

C.澎湃叮嘱漂渺亢奋延绵沥尽心血

D.晦暗飞溅惬意愁苦肿胀迥乎不同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常常感到压抑,从而有一种内在的返璞归真的需求,而花卉正可以________环境,_______性情,________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花卉装饰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正在得到快速发展。

A.丰富陶冶美化B.美化丰富陶冶C.美化陶冶丰富D.丰富美化陶冶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B.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C.每当站在沙漠前,我都会产生无尽的感慨。

D.能否杜绝“至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古诗文默写。

(6分)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客》)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

③《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④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我也开始挣钱:

我逢星期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

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

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

咱们俩?

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以上文段选自作品《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__________。

选文中记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段生活,“我”是指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7分)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主动维护自身安全。

为此,你们准备开展一次“校园安全”为主题的研究。

1.有同学认为,最不安全的地方是校门口周边。

为此你准备在校门口周边进行调查。

请设计一道调查问题,并确定调查对象。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围绕“不安全行为及应对总结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1】有人暴力侵犯怎么办?

一旦遇到这种暴力行为,应当以保全自己、减少皮肉痛苦为主进行应付。

如遭到抢劫,要努力挣脱,尽快逃离;

如果挣脱时有物品带不走,如帽子掉在了地上,书包被拉住了,就不要顾及这些,以自身挣脱为主。

【材料2】在许多场合,滋事者有时仅有挑逗的言语和动作,叫人可气可恼而又抓不到有效证据。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镇定冷静,同时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一方面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采取正面对其劝告的方法,注意避免纠缠,目的就是避免事态扩大和免得把自己与无赖之徒置于等同地位。

3.下课时,你准备下楼,结果有同学疯闹中冲撞了你,你会说:

“_______。

”听了你的话后,他不仅停止了疯闹,而且还向你表示了歉意。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古诗词鉴赏(4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词,完成8~9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全诗以“行”为线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1分)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啄”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0~13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楚②,于旅中

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阑④,曰:

“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

“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①鹘(gǔ):

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

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āo):

老妇人。

④阕:

止息,终了。

⑤款扉:

款,敲;

扉,门。

10.选出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即更刮目相待(重新)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B.虽人有百手(虽然)今客鼓此(弹奏)

C.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跑)宾客意少舒(稍微)

D.以为

妙绝(绝妙)酷类其声耳(像)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甲文记叙了口技表演者一段精彩表演,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B.乙文中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在邻媪听来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C.甲文写一个紧张救火的场面时,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艺人表演之“善”,属于正面描写。

D.乙文乔山人对知音的难觅表现的无比沮丧。

1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三)课内阅读(6分)

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

天气已经很冷了。

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

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

我颤抖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

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

  因为懒得在大热天带着我的橡胶雨衣,我把它扔在路上了。

可如今风越刮越猛。

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

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儿遮蔽。

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我躺下,又站起来。

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

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1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6.选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天使的礼物(刘继荣)(14分)

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

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

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

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

“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⑷我漫不经心作答:

“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

”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

爱,我问,怎么爱?

他答:

“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

”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

“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

”儿子动容。

⑹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

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

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

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⑺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

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⑻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

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

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

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⑼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

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

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⑽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

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

,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

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

一时间我忍不住泪

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

“嘿,妈妈,情人节快乐!

”我惊呆了。

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

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

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

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

望着那张汗津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