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学重点.docx
《媒介社会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社会学重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媒介社会学重点
媒介社会学复习资料
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
法国、奥古斯都·孔德、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
其贡献:
提出社会物理学(社会学),提出实证研究方法。
2、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3、影响社会分层的最主要因素:
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
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
两个特点:
稀缺性、有用性。
4、社会地位:
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5、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1)阶级分层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
(2)社会分层并不都是阶级分层,不能把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3)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4)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社会冲突;(5)消除社会分层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6、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韦伯是西方分层研究的开拓者
该理论认为,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
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问题。
7、社会分层的方法:
客观法
客观法:
一种应用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对人们的社会地位进行层次划分的方法
通常运用的一些标准:
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权力
8、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
功能学派“戴维斯—穆尔”理论
(1)在社会中,总有一些位置比其它位置更为重要,这些重要职位需要有专门技能的人来填充。
(2)在社会中,只有一部分人具备填充重要职位的天赋。
(3)而将天赋转换为才能,人们需要接受训练,为此做出牺牲。
(4)要诱使有天赋之人做出牺牲,接受训练,这些未来的重要职位必须配有特权,超比例地占有社会稀缺资源
(5)拥有稀缺、理想的资源是承担这些重要职位的权利。
(6)对社会资源不同程度的占有使不同阶层拥有不同地位和声望,从而导致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分层。
(7)社会不平等不仅是具有积极功能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功能学派认为的积极功能:
社会分层通过对各种社会报酬激励人们更勤奋地工作
9、现代化的社会分层评判标准
(1)、现代化的国家需要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
(2)、公平性、开放性和合理性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本质特征
10、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出现
(1)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
(2)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且正在不断壮大
(3)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
(4)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已经具备
(5)现代化的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
(6)现代社会流动机制已经出现,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社会流动机制
11、社会流动: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27年所著的《社会流动》首先提出:
两个集团之间的人口交换。
a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
b它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动,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
12、社会流动须具备的必要条件
(1)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
(2)社会结构的开放性:
个人与社会位置的非固定化
13、社会流动垂直流动:
人们在同一分层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纵向流动。
分为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两种
垂直流动的意义a能够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多做贡献,以获得较好的社会奖赏与较高的社会地位b有利于维持和提高社会管理层的质量c有利于形成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
14、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1)他认为社会分层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和永恒的,但它内部的上层成员与下层成员并非凝固不变。
(2)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要保证这一点,必须经过精英循环,即非执政阶层中的精英人物不断上升为执政精英,执政阶层中的庸才不断下降为非执政阶层。
15、结构性流动:
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其特点:
大规模、快速度、急剧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创造出大批新职业和新职位。
16、合理的社会流动
量的标准:
适量
最低限度:
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高限度:
不能超过社会承受力
质的标准:
合理
a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b符合现代社会机会均等原则
c任何流动机会都应向所有的合乎条件的人开放
d任何社会地位的条件应是建立在人们的后天基础之上
17、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成员间的亲密程度)
(2)、血缘、地缘、业缘和趣缘群体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和性质)(3)、内群体与外群体(心理归属)(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规范化程度与成员互动方式)(5)、参照群体与成员群体(6)、大群体与小群体
18、初级群体:
指群体成员由面对面互动为条件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了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这一概念最早由库利在《社会组织》中正式提出。
19、初级群体基本特点:
a规模较小,成员有限b成员间有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和直接接触c初级社会群体成员间互扮多重角色,表现出全部人格
d成员交往的情感性e群体成员替代的困难性f初级社会群体凝聚力和持久性强,整合程度高g群体由非正式控制来维持h初级群体功能的综合性
20、初级社会群体的社会功能
正功能:
(1)初级社会群体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2)能够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
(3)有助于保持和传递社会文化,维护社会秩序(4)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作用
反功能:
从微观上看,初级社会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从宏观上看,正规组织中的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21、当前社会环境下初级群体衰落的主要表现:
(1)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功能不断外移;
(2)初级群体成员关系日趋松懈;
(3)一些初级社会群体已解体
22、家庭:
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基本群体。
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
23、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一般由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特例:
丁克家庭、空巢家庭
主干家庭: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24、社会组织:
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结构比较严密的制度化的群体。
25、社会组织与初级社会群体比较:
1、目标的特定性而非综合性;2、关系的规则化而非情感化;3、结构的规范化非模糊性
26、科层制:
又叫官僚制,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基础上。
指的是一种权力依据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
科层制积极方面: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消极方面:
难以克服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内在矛盾,容易引发各种官僚主义。
27、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梅奥(美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的。
组织内部成员间以共同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及相互关系的一种群体结构。
28、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特征:
(1)形成的自发性和情感性
(2)目标的隐蔽性和不固定性(3)规范的不确定性和非正规性(4)成员与角色的不稳定性(5)组织领导的非职位性(6)非正式结构的小群体性
28、结构性流动:
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其特点:
大规模、快速度、急剧性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创造出大批新职业和新职位。
29、社会问题:
广义上是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一切问题;狭义上则是指使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社会发展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
30、社会问题的评判依据:
(1)是一种“客观事实”:
是一种超常规或失常的社会现象
(2)是一种“公共问题”:
是对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以及社会进步不利的或有害的社会现象(3)是一种“公众认定”:
是引起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广泛关注并希望改变和解决的社会现象(4)其解决需要采取“社会行动”:
它是必须且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采取社会行动解决的社会现象
31、社会问题的演变过程:
(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2)、社会敏感集团的呼唤(3)、社会舆论集团的宣扬和推动(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和支持
31、社会问题的特点:
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反复性、潜伏性、破坏性
、群差性
32、文化堕距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的奥格本关于社会变迁的一种理论。
他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化变迁中,文化各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文化各部分间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或错位。
文化的变迁总是从物质文化开始,然后是各种制度文化,最后才是精神文化发生变迁。
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堕距”或“文化滞后”。
文化变迁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因而造成社会问题。
33、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种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
该理论认为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在于亚文化的价值标准与社会上的主文化有重大冲突。
长期与不良现象接触,就容易导致这些行为发生。
34、社会越轨行为又叫离轨行为、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偏离违反人们公认的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
在把握越轨行为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越轨行为具有相对性
要把越轨行为与少数人的行为区分开来
不能从越轨行为简单地推导出越轨行为者
越轨行为受惩罚的程度与其侵犯的社会规范的重要性成正比
越轨行为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35、社会越越轨的类型:
违俗行为、违德行为、违纪行为、违警行为、违法行为、自毁行为、异常行为。
36、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消极作用
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
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积极作用:
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使社会的发展。
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37、社会学解释:
1、差异交往理论
萨瑟兰(美国)提出。
该理论主要关注人们与什么人交往、以及交往的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变数,谋求找出这些变数与越轨行为的关系。
他认为,越轨行为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一个人是否成为越轨行为者取决于他交往的人。
推论:
当一个社会存在着多种独特的亚文化时,越轨行为通常比较普遍在社会流动极其频繁的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接触到各种越轨行为及其规范,他们就可能学习和接受这些越轨行为。
该理论的启示,越轨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2、失范理论
失范指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彼此相互矛盾时,个人与社会会出现混乱状态。
代表人物:
迪尔凯姆(法国)、默顿(美国)。
默顿认为,失范是人们采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不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每一个社会都为人们规定了正确的合法的目标,在理想状态下,社会结构也为人们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
但是,有时社会结构并没有为每个人提供合法的制度化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这样,人们只得用非合法的手段去实现其目标,从而产生越轨行为。
面对这种矛盾,默顿认为,个人有五种可供选择的适应模式:
遵从、创新、形式主义、隐退、反抗。
3、标签理论
越轨行为是社会中的某些权力集团,给某些社会成员及其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
即越轨行为只是某些权力集团的主观认定,而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标签理论把越轨行为分为初级越轨行为和次级越轨行为。
有些越轨行为是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出于好奇的、容易掩饰的。
这种大量存在而没被人发现的越轨行为是初级越轨行为。
某些越轨行为被某些重要的人物发现并公之于众,初级越轨就向次级越轨转化了。
那些不幸被发现的初级越轨者,就有可能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
38、社会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
广义:
是指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运用社会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偏离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限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
专指社会对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和制裁。
40、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强制性、统一性、多重性。
41、社会控制的类型:
根据控制者对被控制者的价值与意义划分:
积极的社会控制、消极的社会控制。
根据社会控制力的程度划分:
硬控制、软控制。
根据社会控制的方式划分:
内在控制、外在控制。
根据社会控制的形式划分:
制度化控制、非制度化控制。
42、控制手段:
法律、道德、舆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人格、启蒙、社会价值观、伦理法则等20种工具。
43、大众媒介对社会控制的积极影响:
1、大众媒介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
所谓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
大众传媒如何实现其舆论控制功能呢?
途径一,舆论导向。
即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宣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
一方面,媒介将法律、政令公之于众,呼吁人们遵从现有的社会规范,媒介向人们传播价值观念、人生信仰和行为方式,引导公众选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将公众意见与呼声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渠道反馈给社会统治集团,促使立法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考虑公众需求,对现行法律和制度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途径二,舆论监督。
指大众传媒通过对偏差行为的曝光、批判与谴责,促使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
主要表现:
批判、谴责和制止越轨行为。
监督和制衡公共权力。
2、媒介通过建立和巩固信仰实现社会控制
所谓信仰控制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非现实力量或价值体系的认同与信服,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控制。
主要途径:
通过塑造典型,控制公众个人理想。
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培养和灌输,引导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3、媒介通过暗示实现社会控制。
主要途径:
议程设置。
媒介通过自己的各种强调方式来进行问题重要性的设置,公众在接受这种“设置”时则于无意之中感受着媒体在传递信息之外对信息重要性的评价。
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公众关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与媒体趋于一致。
建构媒介真实。
大众传媒主体根据其经验、知识、文化背景而对客观真实作出主观选择、判断和评价之后,通过大众传媒传递给受众的社会事实。
这种社会事实不断影响和制约个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念。
4、媒介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控制
首先,媒介通过传播支持现行体制的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控制。
通过政治教育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通过政治教育来培养公众对现行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通过对传播信息的选择,把握政治控制的方向。
其次,媒介通过传播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通过“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进行道德社会化,实现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控制。
44、大众媒介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
1、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的社会控制力量
大众传媒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某些带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倾向的个人和团体利用大众传媒对国家事务和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
二是某些国家利用大众传媒向别国宣扬本国意识形态,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
2、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
舆论控制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差距,在同一时间不同媒体的传播内容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相互矛盾的论调;
二是由于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在同一媒体不同时期的传播内容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自相矛盾的言论和观点。
3、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
A.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
B.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加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人们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C.不当暗示可能诱发越轨行为的产生。
4、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A.大众传媒在丰富人们知识和阅历的同时影响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B.大众传媒在拉近人们时空距离的同时淡漠了人际关系。
45、最先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46、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人口异质性强
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
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和非人情性特点
社会活动的科层化
47、虚拟社区的概念:
它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通过网上社会互动满足自身需要而构筑的新型的生存与生活空间。
48、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区别与联系:
(一)虚拟社区具有社区的一些基本特质
第一,虚拟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
第二,虚拟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
第三,虚拟社区内有成员互动。
第四,虚拟社区有相应的组织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二)虚拟社区的特质:
1、虚拟社区的虚拟性
2、虚拟社区的开放性
3、虚拟社区功能结构的独特性
4、人群流动频繁的空间
49、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的关系:
网络社区来源与现实社区,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首先,虚拟社区提供的服务版块是根据人们现实的需要而设定的。
其次,虚拟社区的所提供的服务是现实社区的服务的延伸和提高。
同时,网络社区对现实社区的影响和反作用。
50、虚拟社区的局限性:
首先,目前网络社区的使用的成本相当高。
其次,网络社区信息庞杂,容易造成网络社区的失真和迷乱。
再次,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脆弱。
最后,网民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人际关系,造成与现实的隔阂。
51、个人社会化概念:
所谓个人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52、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它是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3同辈群体
4阶级:
阶级社会中的重要社会化因素、5社区、6工作单位、7大众传媒、8社会文化
53社会化历程:
广义:
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狭义上: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人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教化过程,这一过程也叫基本社会化过程。
54、反社会化:
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和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
55、反向社会化:
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56、再社会化:
社会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克服个人社会化失败而发生的病态现象的过程。
57、电视对个人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1、通过电视开阔眼界,学习更多的知识。
2、通过电视学习社会规范,确立价值规范。
3、通过电视认识和扮演社会角色。
电视对个人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1、电视信息的表现形式会影响儿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正常发展。
2、电视离间了儿童与家庭、社会的正常关系。
3、电视信息的失真会歪曲儿童的世界观。
4、娱乐节目中的价值偏离会腐化儿童的价值观。
5、暴力、凶杀等刺激性视觉场面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
6、影视作品中的性文化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7、大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广告错误地引导了儿童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