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9819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古诗教案Word格式.docx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如:

出塞、擒贼。

通过学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培养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准备

相关的音乐;

板书

活动流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特别美的画,请小朋友们仔细的观察,并试着讲讲上面都画有什么?

请幼儿说说画上都有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不断引导启发。

提问:

图上有什么?

箭长吗?

人怎么样?

战马怎么样?

用一句话把内容讲出来。

教师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加以小结并引出古诗的含义。

(拉弓就应当拉强硬的弓,用箭就应当选用长箭。

要射敌人,先得射中敌人骑的战马:

马射中了敌人也就摔下去了;

要捉敌人,先要捉敌人的头儿:

头头被捉住,敌人就会溃退、投降。

二、欣赏古诗

古人把这四幅画按意思写出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一直流传至今,下面就请小朋友听这首诗。

三、放录音

首古诗共有几句?

古诗的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四、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

五、跟随伴奏唱古诗

活动延伸

听一些历史故事。

幼儿古诗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

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

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瞧!

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

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

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

(出示ppt1)

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

图上有谁?

他在干什么?

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

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

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

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

这是什么?

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

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

(配乐朗诵两遍)

6、师:

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

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

(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

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

(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

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为什么?

五、结束。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幼儿古诗教案4

活动目的:

1、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

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

(莲蓬)

二、理解古诗《池上》

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

(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

(撑着小船采白莲)

教师小结:

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

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三、欣赏古诗

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

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

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

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⑷浮萍一道开:

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四、学习古诗。

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五、启发幼儿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活动反思:

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比较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民间活动,所以孩子们对于这样形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

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幼儿古诗教案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

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

两课时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

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

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

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

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

看图:

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

”日当午“:

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

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

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

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

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

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

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

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幼儿古诗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图卡。

一、图片导入,引出古诗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3.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4.教师朗诵古诗。

二、结合图片理解古诗

1.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图片)

2.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

教师解释难解词。

三、学习古诗

1.跟着图片,变换多种形式朗诵古诗。

2.幼儿人手一份图片。

3.老师想考考小朋友,教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4.变换形式,可以找个好朋友玩这个游戏。

四、听音乐吟唱古诗,结束活动。

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本次教学活动中有三个环节我都运用到了图片,因为幼儿都是形象思维占主导。

活动开始我运用图片导入,很成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导入到古诗的教学中去。

在幼儿理解诗歌的环节中,我利用四幅图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古诗内容,让幼儿能比较轻松的理解了古诗的含义,有了深刻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最后加入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借助于图片让幼儿巩固朗诵诗歌,为最后的古诗吟唱打好基础。

幼儿古诗教案7

《小池》教案

教学目标:

1.喜欢听、读古诗《小池》。

2.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1.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小池》图片。

2.古诗《小池》VCD。

3.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图谱。

教学过程:

一、幼儿背古诗《春晓》,教师:

刚才我们背的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二、教师出示《小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的画,你们来看一下,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蜻蜓、荷花、树、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会在春天开,但有一种花它是夏天才开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

(荷花)山上有一个洞,从洞里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儿跟读)泉水静静地流着,池塘边的树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现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角叶伸出水面,你看那调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

你们说这景色美不美?

三、幼儿学念古诗。

1.教师“我们古代的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幅美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小池》”教师念一遍古诗。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边讲解边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听古诗《小池》VCD一遍。

4.幼儿和老师边看图谱边诵读。

5.幼儿跟随VCD边拍手边诵读数遍。

四、教师带幼儿欣赏幼儿园的景色。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幼儿古诗教案8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

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

(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

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

冬天会怎么样?

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

(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

(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

船上有谁呢?

他穿着什么?

带着什么呢?

(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

(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

这是几拍子的节奏?

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古诗教案9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挂图、VCD教材。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情呀?

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再看一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

(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对!

春天到了,小鸟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春天里有一天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都要干什么呀?

2、教师总结:

清明节时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叫杜牧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写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这个老人就是行人,这个小孩是牧童,这幅图描绘的就是行人在清明节向牧童问路的情节,这首古诗说的也就是这个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朗诵,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地跟读。

4、教师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边进行指导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次朗诵诗歌1―2遍。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跟同伴们互相交流。

幼儿古诗教案10

1、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对古诗诵读活动有兴趣。

2、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

1、大图书一本,《山行》音乐磁带,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绿娃娃),大号字四份。

1、小朋友,这儿有本有趣的书。

我们一起来看!

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

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

2、告诉你们,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

我们再来看一遍。

教师翻书并念古诗《山行》。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

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

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3、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

出示大号字《山行》。

小朋友,跟我念。

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第一遍)

用好听的声音来念。

(第二遍)

我们连起来念,会念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一点。

(第三遍)

我们再来一遍。

4、这张纸上还有几幅图画。

你们猜猜看,这些图画里藏的是哪个字宝宝?

(认识“山、石、白云、车、花”)

5、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颜色标记念。

我是黄娃娃,黄颜色画的字宝宝我来念。

那红颜色的字宝宝谁来念?

绿颜色画的字宝宝呢?

(四张纸)

6、红娃娃、绿娃娃真能干!

这儿还有字卡,你们会把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诗吗?

那请你来排一排,念一念。

可以去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摆对了,念得好,老师还会奖你一个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将字卡收起来,坐在椅子上,跟着录音机一起唱《山行》这首诗。

(放音乐磁带)

附:

古诗《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幼儿古诗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

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

(如:

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

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

春晓,指名幼儿读,并让幼儿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

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幼儿读。

②全班齐读。

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

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幼儿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

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

是谁把他叫醒的呢?

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

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

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

师边读边指导幼儿看图。

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习一、二两句诗。

①幼儿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师:

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

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幼儿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三、四句。

①师范读,幼儿再跟读。

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幼儿试读,再全班齐读。

(3)幼儿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幼儿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幼儿观察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幼儿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幼儿古诗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

(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

(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

(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

2.教师总结:

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

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古诗教案13

活动设计背景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

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习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意境。

2、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朗诵古诗。

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古诗视频、古诗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

从寒冷的南极请来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古诗《江雪》。

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古诗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古诗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古诗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宝宝们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

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