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文本.docx
《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文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发展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6)、《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泰州市经济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及国家、江苏省和泰州市其他相关法规和条例,进行滨江工业园总体规划修编,本次规划是在回顾和总结上轮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对园区发展进行合理定位,明确本园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落实并完善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提出整体的产业空间架构,为编制下一层次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指导泰州市的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持续稳步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是园区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指导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
下一层次规划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确定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第四条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995年);
5、《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
6、《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7、《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8、《泰州经济开发区“十一五”规划》
第五条规划范围
位于泰州市高港区城区西南部、引江河两侧,北起通港路北约0.7公里,南至长江,东起南官河,西至引江河西约1.35公里,总用地约11.5平方公里。
(其中:
引江河东9.7平方公里,引江河西1.8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原则
1、整体空间发展原则
坚持城乡一体、和谐相容的空间发展理念,以沿江城镇群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对沿江岸线、工业园用地、绿轴、功能分区、景观要素进行全盘考虑、统一规划,以园区产业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强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2、生态优先发展原则
特别注重生态保护。
在空间组织上应充分利用基地内的江、河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功能布局和景观设计,提升产业园的环境质量,创建具有自身特色和良好生态的滨江工业区。
3、基础设施先行原则
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基础设施配套。
吸引大型企业进行土地成片转让、开发,推动基础设施配套。
4、市场导向开发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进市场开发理念,抓住市场机遇,争取利益最大化。
同时也必须适当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5、效益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根据级差地租原理按照不同的区位条件和环境条件,为土地配置相应的使用功能,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土地价值较高的用地配置比例。
合理开发土地潜力,以适当加大土地开发强度来提高土地开发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6、分期建设与滚动推进原则
滨江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段,所需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因此,必须采取分期开发,滚动推进的开发方式,其规划及建设运作过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第二章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结构
第七条功能定位
园区发展定位为:
生态良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现代滨江工业园的典范。
第八条产业发展战略
按照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开发集约、创新服务的要求,加快园区建设和开发,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增加产出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使滨江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载体。
第九条园区发展战略
在继续加强工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引江河生态旅游、物流以及为支柱产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园区建成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环境优美的绿色工业园区。
第十条人口与用地规模
园区人口大都居住在高港城区,预测80%的人口向城区集中,20%的人口居住园区,即规划园区居住人口4000人。
人口政策以本区安排农民拆迁安置、城区安排外来人口居住为主。
规划园区总人口约需2万人,园区范围内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5平方公里以内,按此计算,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575平方米/人。
第十一条空间布局思路
基于现状,结合整个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对产业发展进行明确的构想之后,本次规划的总体思路确定为:
1、基础设施先行:
根据规划发展目标,从现状入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为吸引大型项目创造基本条件。
2、产业优先配置:
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合理调配土地使用,对产业进行分类集中布置,并对产业类型与用地规模进行控制和引导。
3、组团递进发展:
结合现状,对产业区各功能组团采取渐进发展的模式,从而加强土地利用的高效化、合理化、满足未发展弹性的需要。
4、配套设施跟进:
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城镇环境与配套服务,从而提高整个园区的品质与形象。
第十二条空间结构组织
根据工业园发展需要和规划设计的要求,遵循“综合布局”的设计思路,确定该地区规划用地结构为“三轴三节点”。
园区生活、生产、服务用地围绕着“三轴三节点”展开。
“三轴”是指引江河、赵泰支港、南官河三条主要生态轴线。
“三节点”是指位于南官河西侧中部区域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位于送水河两侧的北部节点,以及位于用地南部的滨河绿地节点,三个节点是园区内部的功能、景观集聚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域。
第三章用地布局规划
第十三条用地布局规划
整个园区的布局围绕产业和港口码头的服务功能展开,以引江河南路两侧为核心向两边辐射,,从而形成滨江工业和仓储物流功能互补的沿江产业用地形态。
工业园南部,西部靠近引江河的地段布置大运输量、大用水量的二、三类化工工业和仓储用地,江平线(通港路)南布置二类加工工业,中间靠东部以一类配套工业和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
第十四条工业用地规划
一类工业布置于江一路以北、泰镇路以东,用地面积为60公顷。
二类工业布置于引江河路以东、滨一路以西,总用地面积为211.5公顷。
三类工业分两块布置,一块位于引江河西侧,一块位于滨一路和泰镇路之间,总用地面积357.5公顷。
工业用地面积共为62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54.7%。
第十五条综合服务中心规划
根据国际成功经验及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目标,为提高开发实效和工业园形象系统质量,节约资金、土地资源,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业园规划突破传统开发区模式,在工业园内根据需要布置如下功能中心:
1、工业园管理中心:
位于南官河路西,疏港路北,泰镇路以东部分地段,用地面积约7公顷。
主要安排工业管理、行政办公、投资咨询、金融、通讯等设施。
2、商业服务中心:
分两块布置,一块位于沿泰镇路东侧,园区服务中心内,另一块位于港口汽渡码头东侧,用地面积共5.7公顷。
3、物资流通中心:
位于江一路以南、南官河路以西、泰镇路以东地段,结合园区仓储用地设置。
主要安排负责工业园内原材料、产品存储、运输的货运公司、运输站场以及工业产品与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和展示中心,是一个集配送、仓储、展览、生产、交易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全方位功能综合体,将提高产品、原料、车辆、设施、场地和资金的利用率。
第十六条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考虑到工业园内因建设需要进行拆迁及进园单位自身的宿舍,在疏港路以南,南官河以西,泰镇路以东规划布置一集中居住用地,面积约为1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3%,居住区内配有商业、服务、文化等配套设施,以提供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
第十七条长江岸线及港口码头规划
长江岸线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岸线资源,协调好生产与生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沿江中小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依据泰州沿江城市带的实际情况和泰州港规划,将本区长江岸线规划为4种类型:
1、工业专用岸线
为解决工业用水,交通运输方面的问题,规划拟在引江河入口东侧至赵泰支港之间和杨湾港区西侧设两处总长约1.6公里的工业岸线,共设5个万吨级以上专用码头,主要服务于需自配码头的大运输量的工业企业,如陵光集团、梅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海螺集团等,工业岸线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在沿江岸线附近留出一定范围的生态绿地,给河流以足够的呼吸空间。
2、公用港口码头岸线
规划保留杨湾港区和港务局港口,充分发挥港口码头及货源聚散作用,扩大港口规模,新建两个1万吨级公用码头,规划共设6个万吨级公用码头。
为区域仓储物流及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对外运输条件。
3、生态旅游岸线
利用引江两侧的生态防护绿地,建设引江河风貌区,规划区沿引江河入口处,两侧长江岸线各400米范围内,应当严格控制,禁止任何产业化开发建设,缓解三级岸线高强度开发的压力,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生活岸线
在南官河西侧设生活岸线,利用原有码头汽渡设施,完善功能。
第十八条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工业园内规划布置三处仓储用地,一处位于泰州港以北,一处位于扬湾港北侧,另一处依托物资流通中心。
占地面积13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1.3%。
第四章综合交通规划
第十九条交通组织
在现状道路及总体规划路网的基础上,依据交通流向的分析及地块划分的要求,结合水系,采用方格网与环型道路相结合的道路网布局,以通港路、江平路、疏港路、引江南路、港前路、滨一路、区府路作为主要货运道路。
规划若干街坊内部道路,使人车分流,减少干扰,同时便于地块划分及管网建设。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130.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1.3%。
第二十条道路等级
整个道路系统分为三级:
主干道:
36米;
次干道:
24米;
支路:
16米。
第二十一条静态交通
停车场布局必须与道路网络的疏解能力配合,规划园区设两个社会停车场,停车泊位以300个为宜,由于本用地与高港城市生活区有一定距离,且联系又较为密切,为方便居民及职工的工作生活,规划沿区府路、江平路、引江河路布置三个公交站点。
第五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第二十二条绿化组织方式
1、结合自然:
园区绿带与现状水系融合贯通,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构成完整的生态绿地体系。
2、组团隔离:
为防止不同产业区之间的干扰,以10-20米左右的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地作为生态廊道,分隔片区组团和用地,与用地结构相适应。
3、均匀分布:
公共绿地结合片区的中心均匀分布,方便人们就近使用。
4、沿线景观:
形成良好的滨水绿化和道路绿化,沿滨江滨河线设置绿地作为公共活动场所。
第二十三条绿地系统布局
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而提供一个宜人的空间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规划在赵泰支港东岸及送水河两侧建设一公共绿化带,供游览休息之用,另在园区南部结合赵泰支港整治设置园区滨河绿化公园,工业园内主要道路及河流两侧布置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带。
在一、二、三类工业用地之间也以防护林带分隔,以减少相互干扰,改善环境。
绿化用地共为163.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4.2%。
规划保留和调整了赵泰支港等河流,并加以整治、疏通,既可作为本区的排水通道,又美化了工业园的空间环境,结合水系、道路的绿化,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以形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园。
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十四条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条件
(1)给水水源:
根据泰州市总体规划,园区将由泰州市区域水厂供水。
(2)给水主入口:
由引江河路、江平路从高港区接入园区。
(3)供水压力:
园区以直供方式供水,不设屋顶水箱,供水压力不低于0.28MPa。
2、用水量预测
最高日用水量为94617.6m3/d,其中生活用水量1500m3/d,工业及市政、道路、绿化用水量88612m3/d,未预见用水量4505.6m3/d。
3、给水管网规划
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输水主干管为江平路DN500给水管和引江河路DN800给水管,其余给水管管径为DN500-DN300。
第二十五条污水工程规划
1、排水原则
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建设道路时同步实施管网工程;该园区内设污水处理厂一处,位于区府路南侧,泰镇路西侧,规划控制面积5公顷;工业污水须由企业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准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该园区内污水经污水泵站提升后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2、污水量预测
园区平均日污水总量59725.58m3/d,其中生活污水量1200m3/d,工业及其他设施污水量56786m3/d,未预见污水量1739.58m3/d。
3、污水处理规划
由于工业污水成分比较复杂,污染物各个企业不一样,本规划要求各个企业的污水必须自行处理,达到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中。
4、管网规划
该园区规划污水管管径为D300-D1000,送水河以北的污水经汇总后通过污水提升泵站接至泰镇路,污水泵站规模6000吨/日;送水河以南的污水经滨一路和泰镇路两根污水干管汇集后由D1000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在江平路与滨一路交叉口处污水泵站规模15000吨/日,江平路与泰镇路交叉口处污水泵站规模16000吨/日。
由于引江河西侧工业,污染很小,该处的污水经企业处理达标后,排入雨水管网中。
第二十六条雨水、防洪工程规划
1、雨水规划原则:
(1)对园区内水系进行整治,充分利用河流作为雨水受水体。
(2)雨水排放采用管道就近、分散方式排入河流,以使排水顺畅。
园内设雨水泵站一座。
(3)河道两侧地块的雨水就近排入河流,以减小道路上雨水管道的管径。
2、防洪规划原则
(1)有效利用道路骨架,使道路和防洪相结合。
(2)充分利用现状水系,对现有水系进行疏浚、拓宽、改造。
3、防洪规划指标
(1)重现期:
与总体规划相一致,重现期采用100年。
(2)设计洪水位:
本工业园属上河水系,上河洪水位为5.00米。
(3)防洪堤设计标准:
防洪堤顶标高不低于6.0米。
(4)排涝标准:
排涝标准采用3.0M3/S·KM2。
4、防洪工程设施:
(1)在园区内支流与区域性河流交叉口附近设置防洪闸,以控制水位、阻挡洪水。
(2)排涝泵站与防洪闸合建,目的是在洪水期间能有效迅速地排除洪水,使城市不受洪涝灾害;平时可以控制支流水位,保证园区内排水畅通。
工业园共有排涝泵站5座。
(3)防洪堤:
南官河按堤顶标高6.0米设防。
长江江堤按堤顶标高8.54米设防。
第二十七条供电工程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
电力发展的速度应略高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在电网结构上要求安全可靠,质量合格,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可靠运行,调度灵活。
在泰州市电网规划的基础上,使本规划区电力系统与高港区电力系统相一致电网布局清晰合理,使配电网络基本保持长期不变。
(2)规划原则
①根据工业区项目不确定的特定条件,容量的控制应满足逐步开发,灵活多变的要求。
②合理布局,成环成网,减少迂回,降低投资。
③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以近为主,过渡协调,实现规划。
④定性的、合理的预测用电负荷。
⑤保证供电容量,提高供电质量。
2、供电负荷预测
考虑工业园生产和管理均在较高层次上运行,故用电同时系数必须取得稍高些,本规划取0.7,滨江工业园最大用电负荷约为148兆瓦。
3、供电电源规划
由滨江110KV变电所向园区内供电。
4、电网规划
10KV配电结线方式为求简单、可靠、运行经济、操作方便,采用双回路供电的环网形式,开环运行。
各用户变配电所内应设置环内柜。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构成环网的二条回路电源取自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上。
①供电线路敷设原则:
110KV供电线路采用架空敷设,10KV供电线路沿道路东侧和南侧架空敷设。
②在保证10KV网架长期不变的原则下,考虑到在用电负荷变化时,10KV线路仍能保证供电,按经济电流密度J=1选择导线。
10KV电缆均选YJV22-10KV-3*24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根据工业园区的负荷预测及分布,110KV变电所10KV配电线路拟考虑25-30回路。
第二十八条邮电工程规划
1、服务网点设置
为了给职工提供用邮方便,在区内设置一座邮电分局,6-8处邮电服务网点,开展邮政、电话及报刊杂志零售等业务,邮电服务网点可结合公建建设。
2、电话容量预测
预测本规划范围总电话容量为19035门,按1:
1.6放线比放线,则线路容量为30456门。
3、通信线路规划
根据规划要求,电信线路均采用通信电缆穿排管沿道路埋地敷设,电信线路和电力线路分设在道路两侧,排管根据工业区电话总容量一次埋设下地,通信电缆可根据建设的需求,分期分批敷设,提高通信电缆的使用效率。
排管的具体敷设方法由设计时确定,但应考虑防水排水问题。
第二十九条供热工程规划
1、热负荷预测
本次园区供热规划,供热范围主要为工业,生活用热基本不予考虑。
本次规划根据工业区块的特点和当地气象资料及发展规划大纲的要求,采用综合热指标计算热负荷。
按土地使用性质进行用热负荷计算,工业园内各类用地用热量总和为154.25T/h。
2、热源规划
工业园内规划拟建一热电厂,根据热负荷的计算,电厂终期规模为4*60T/h中压锅炉+1*3000kw背压机+1*3000kw抽凝机。
4台锅炉3用1备。
热电厂一期规划可定为2*60T/h中压锅炉+1*3000kw抽汽冷凝式机组,供汽量为0-100T/h,可基本解决初期生产建设厂家生产用汽负荷。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热负荷的增加,逐步形成规模。
3、管网敷设
(1)管网敷设原则
管网规划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供热管道采用低支架,过道路采用衍架形式,其净高不少于6M;过河采用加强管直接拱跨式;管道每隔70-80M设一方形补偿器作为热补偿。
蒸汽管道最低点设疏水器及放水阀,最高点设放气阀,管道坡度取0.3%,凝结水不回收。
(2)管网敷设
热电厂供热主干管管径φ325-φ133,远景考虑布置复线主干管。
供热主干管由热电厂出管,工业及部份公建用热,主干管管径φ325,输汽能力150T/h;
北路由热电厂出管沿河向北,供开发区北部工业生产用热,并供沿途生产及公建热用户,主干管管径φ273,输汽能力50T/h;
南线由热电厂出管向南,供开发区南部工业生产用热,主干管管径φ325,输汽能力100T/h。
第三十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建立严格的垃圾分类投放、密闭收集、压缩转运的收集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集中后送入城市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工业垃圾鼓励优先采用综合利用,排放垃圾先由企业自行处理后,再送入城市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
新建2座中型垃圾转运站,各占地5000平方米,转运量168吨/日,负责本分区生活垃圾的转运。
在广场、主要交通干路两侧、车站、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馆)附近及其它公共场所设置公共厕所,居民区在商业网点附近配建公共厕所。
按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的标准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分类安置垃圾箱(桶),实行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医疗废弃物和其它特种垃圾必须单独存放;在道路的两帝和路口设置废物箱。
第三十一条消防工程规划
1、消防站
新建一个标准型普通消防站,消防站用地2000平方米。
2、消防供水
结合净水系统建设消火栓,道路交叉口60米以内应设置消火栓,道路宽度超过40米时,应两侧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3、消防通信
按《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配备消防通信装备。
一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责任区消防队应当设有线或无线火灾报警设备,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之间应当设有专线通信。
4、消防供电
结合城市电网建设消防供电系统。
严格按照《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负荷分级供电要求”,确保对一、二级负荷以及重要消防基础设施供电。
消防站按二级负荷供电。
5、消防通道
依托城市道路网建立高速畅通的消防车通道脉络,确保消防车的通达性,时效性。
消防车沿途必须经过的公路建筑物及桥涵应能满足其通过的可能。
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工业区、仓库区等,应遵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回车场及操作场地;地下停车场(库)上的消防车登高面,应满足消防车荷载的承重要求;小区内消防车通道宽度及转弯半径,应满足国家相应规范要求。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十二条环境保护目标
地面水:
河道水环境质量引江河为Ⅱ级,其它河流Ⅲ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率100%。
大气:
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100%,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噪声: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
第三十三条环境保护措施
(1)坚持排污许可证制度,控制污染排放总量;
(2)新建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实施“三同时”;
(3)实行雨污分流制,完善排水系统;
(4)推广使用环保新能源;
(5)提高绿化覆盖率,美化、净化园区环境。
第八章实施规划措施与建议
第三十四条应在近期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能源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道路设施的建设或筹建工作,同时出台项目开发建设政策及相关法规,并采取多种方式协议居民迁置等社会问题。
第三十五条规划实施建议
1、强化规划管理的力度
规划的实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应加快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建设,为园区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同时应理顺规划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规划管理权限与职能范围,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使规划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了解、支持和群众参与。
2、深化下层次规划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尽快组织编制其他层次的规划(控规及详细设计),使规划得以深化和落实。
尤其是近期产业发展区域。
各层次的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形势的变化,建设条件的改变而进行及时调整。
但必须落实航道保护用地、市政走廊、生态绿地等对园区生活以及城市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用地。
3、重点推动、循序渐进
规划的实施应当选择一些试点重点地区首先展开,不要“漫天撒网”般不分主次。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发建设的起步区,遵循“有效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规划经法定程序上报批准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在本规划划定的园区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建设,均须遵照本规划。
第三十七条对本规划的施行须参照《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规划说明书》、《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规划图纸》(均与文本同期编制),与已批准的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或计划相协调。
第三十八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归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附表滨江工业园规划用地构成表
代码
用地类别名称
面积(ha)
比例(%)
R
居住用地
15.0
1.3
C
公共设施用地
12.7
1.1
C1行政办公用地
7.0
C2商业金融用地
5.7
M
工业用地
629
54.7
M1一类工业用地
60
M2二类工业用地
211.5
M3三类工业用地
357.5
W
仓储用地
130
11.3
T
T42河港用地
41
3.6
S
道路广场用地
130.2
11.3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8.3
2.5
G
绿地
163.8
14.2
G1公共绿地
45.8
G2生产防护绿地
118
总用地
1150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