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9721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大全文档格式.docx

C.生育

D.再就业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哪些服务:

()

A.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B.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C.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D.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8.国家鼓励社会各界为公益性就业服务提供()。

A.捐赠

B.资助

C.贷款

D.救济

9.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

A.劳动能力

B.创新能力

C.就业能力

D.创业能力

10.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采取()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A.税费减免

B.贷款贴息

C.社会保险补贴

D.岗位补贴

11.()应当依法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审计机关

B.财政部门

C.检察院

D.法院

12.《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残疾人就业。

A.多点就业

B.强制就业

C.集中就业

D.分散就业

13.我国就业促进法中规定的统筹就业政策包括()。

A.城乡统筹

B.区域统筹

C.群体统筹

D.中央和地方统筹

14.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A.身体状况

B.技能水平

C.家庭原因

D.失去土地

15.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自主招用人员:

()。

A.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

B.参加职业招聘洽谈会

C.委托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招聘信

D.利用本企业场所、企业网站等自有途径发布招聘信息

16.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提供以下服务:

A.招聘用人指导服务

B.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C.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

D.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

17.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包括()。

A.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咨询

B.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C.向劳动者提出培训建议,为其提供职业培训相关信息

D.开展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18.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和服务技能培训,组织()等专业人员参加相应职业资格培训。

A.职业指导人员

B.职业信息分析人员

C.劳动保障协理员

D.劳动保障分析人员

19.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县级以上()应当按照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20.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制度,通过落实()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A.普及劳动法

B.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C.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D.组织技能培训

21.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属于失业登记范围的有()。

A.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

B.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

C.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停止经营的

D.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

22.就业促进法中规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A.工会

B.共产主义青年团

C.妇女联合会

D.残疾人联合会

2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指导,提供()等服务。

D.业务信息

2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基层服务窗口,开展以就业援助为重点的公共就业服务,实施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并承担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A.街道

B.乡镇

C.社区

D.县城

25.登记失业人员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A.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B.入学、服兵役、移居境外的

C.被判刑收监执行的

D.终止就业要求或拒绝接受公共就业服务的

26.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招聘和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应当遵循()的原则。

A.合法

B.公平

C.平等

D.诚实信用

27.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和()工作。

A.统筹规划

B.行政管理

C.统一规划

D.综合管理

28.国家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在()等方面的作用。

A.行业引导

B.服务规范

C.市场监管

D.行业管理

29.国家建立()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激发人力资源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繁荣发展。

A.统一开放

B.竞争有序

C.平等竞争

D.公平公正

30.国家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

A.政府宏观调控

B.市场公平竞争

C.单位自主用人

D.个人自主择业

31.国家引导和促进人力资源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合理流动。

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

A.户籍

B.地域

C.身份

D.经历

32.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

A.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

B.维护市场秩序

C.保障平等竞争

D.保障公平竞争

33.《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所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包括()和()。

A.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B.盈利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C.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D.服务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34.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下列服务,不得收费():

A.人力资源供求、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业培训等信息发布

B.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

C.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D.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35.个人求职,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等情况。

A.经验

B.知识

C.技能

D.工作经历

36.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应当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A.招聘简章

B.经办人的身份证件

C.营业执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

D.用人单位的委托证明

37.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现场招聘会,应当制定(),核实参加招聘会的招聘单位及其招聘简章的真实性、合法性,提前将招聘会信息向社会公布,并对招聘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

A.组织实施办法

B.应急预案

C.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D.招聘方案

38.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下列事项(),并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价格等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A.营业执照

B.服务项目

C.收费标准

D.监督机关和监督电话

3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进入被检查单位进行检查

B.询问有关人员,查阅服务台账等服务信息档案

C.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与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

D.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

4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采取随机抽取()、随机选派()的方式实施监督检查。

A.检查对象

B.检查人员

C.执法人员

D.执法部门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填空题(就业)

1.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2.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

4.国家建立健全()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

5.国家实行()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6.各级人民政府统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

7.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8.各民族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9.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的职业中介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

12.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

13.国家依法发展(),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14.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15.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1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重点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和公益性岗位援助。

17.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的目标责任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所属的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

18.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9.?

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

)、招聘和开展人力资源服务,适用本条例。

21.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章程的规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推进行业(

)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对会员的人力资源服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依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反映会员诉求,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22.国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激发人力资源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繁荣发展。

23.国家鼓励(

)参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24.国家鼓励开展平等、互利的人力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开发利用(

)人力资源。

25.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人力资源服务(

)活动的机构。

26.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经费纳入(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经费管理。

27.国家通过(

)等方式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人力资源服务。

28.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

)活动的,应当依法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29.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就业和创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培训、承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的,应当自开展业务之日起15日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30.用人单位自主招用人员,需要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等相关手续。

31.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人力资源流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对(

)、从业限制、保密等方面的规定。

32.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

)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网络安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规定。

3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

),如实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等信息。

34.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有关规定,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活动,加强对(

)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服务。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判断题(就业)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2.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由用人的权利。

3.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投资基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市异地转移就业;

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人民政府应当互相配合,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环境和条件。

7.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和实施与全日制用工等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

8.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可以适当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12.用人单位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应当如实向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岗位需求信息。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职业中介活动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3.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

统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劳动力调查统计和就业、失业登记时,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调查统计和登记所需要的情况。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鼓励、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16.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预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有就业要求的本科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17.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城市居民家庭,可以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

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确认属实的,应当为该家庭中至少两人提供适当的就业岗位。

18.国家鼓励资源开采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业,引导劳动者转移就业。

对因资源枯竭或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地区,上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19.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度。

20.人民法院应当对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受理对违反本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核实处理。

21.《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和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也适用于外国驻华使、领馆和联合国驻华代表机构、其他国际组织中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

22.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23.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和相应服务。

24.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当依法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5.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但可以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26.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法律、行zd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27.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应当依法招用持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招用未持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须组织其在上岗前参加专门培训,使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8.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的岗位必须是有特殊技能要求、国内暂无适当人选的岗位,并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29.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配备专(兼)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30.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政府确定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就业服务计划,推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就业服务项目,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分析,并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经办促进就业的相关事务。

31.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在城市内实现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就业培训信息共享和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与劳动工资信息、社会保险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2.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只能向劳动者收取基本劳务费用。

33.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组成部分,负责为残疾劳动者提供相关就业服务,并经民政部门委托,承担残疾劳动者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工作。

34.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职业中介机构为特定对象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可以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35.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国家鼓励劳动者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鼓励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在就业前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36.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指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37.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可适当收取费用。

38.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自工商登记办理完毕之日起15日内,书面报告分支机构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39.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应当符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40.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可以改变用人单位与个人的劳动关系。

41.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不得隐瞒、拒绝、阻碍。

42.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其中,行政处罚、监督检查结果不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其他系统向社会公示。

4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把用人单位、个人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用数据和失信情况等纳入市场诚信建设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44.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未备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处2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45.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未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或者保存服务台账,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46.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和在中国成立的外国商会可以在中国从事职业介绍服务。

()

47.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48.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49.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