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9618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张鹏飞、张宏伟

宋延达 张鹏飞 张宏伟

摘要:

本论文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

先将淀粉糊化,将丙烯酸用氢氧化钠部分中和后加入到糊化后的淀粉中,用水溶性的过硫酸铵做引发剂,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下,得到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率为853g/g。

本文也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条件等对吸水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淀粉;

丙烯酸;

接枝共聚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主要以淀粉为骨架,通过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形成,由于淀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安全卫生,并且可以降解,因此研究和开发淀粉系高吸水性材料很有意义。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淀粉(干燥后使用),丙烯酸(化学纯),氢氧化钠(化学纯),过硫酸铵(分析纯)。

1.2制备方法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的四口瓶中加入4g淀粉和水,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搅拌糊化,糊化一段时间后,降温,用一小烧杯称取一定量丙烯酸,然后用浓度为7.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设定中和度,冷却后加入到四口瓶,加入引发剂,搅拌、升温、反应,将反应产物冷却、洗涤、抽滤、真空干燥后,进行性能的测定。

1.3性能测定

1.3.1吸水率的测定

吸水率是指一克吸水剂所吸收去离子水的量[1]。

Q=(m2-m1)/m1

式中:

 Q——吸水倍率(g/g);

  m1——树脂未吸水的质量(g);

 m2——树脂充分吸水后的质量(g)。

1.3.2保水率的测定

称取一定量充分吸水的树脂凝胶,放入恒温烘箱中,测定不同时间内树脂凝胶的质量[2]。

 

B=(m1/m2)×

100%

B——树脂的保水率(%);

m1——定时脱水后的树脂凝胶质量(g);

m2——吸水饱和的树脂凝胶质量(g)。

2结果与讨论

2.1糊化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糊化温度主要影响糊化效率,淀粉的活性,进而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影响吸水效率。

图1糊化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淀粉的最佳糊化温度为90℃,此时吸水率最大。

这是由于糊化温度低时,淀粉的活化效果不佳,接枝共聚反应不易发生,聚合物分子量小,故吸水率较低。

而糊化温度过高,淀粉结构会遭到破坏,吸水率降低。

2.2 糊化时间对吸水率的影响

糊化时间对吸水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糊化时间对吸水率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糊化时间为60min时吸水率最大。

这是因为糊化时间短时,糊化效果不完全,淀粉的活性低,接枝共聚反应不易发生,故吸水率较低;

糊化时间过长,容易发生副反应,破坏淀粉结构,吸水率也会降低。

2.3丙烯酸的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图3丙烯酸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本实验中固定淀粉用量为4g,改变丙烯酸的用量来考察其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丙烯酸的用量为60g,即淀粉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5时,吸水率较大,这是由于丙烯酸用量较小时,接枝率较低,亲水基团较少,吸水率较低。

丙烯酸用量过多时,均聚物增加,产生大量反应热,不易及时散失,容易产生爆聚,导致吸水率下降。

2.4水的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水作为溶剂,它的用量(淀粉用量固定为4g)主要影响反应的散热情况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也影响生产效率和后干燥处理。

图4水的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水的用量为120g(即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30)时,吸水率较大,这是由于在聚合中,水的用量过大时,聚合反应速率慢,聚合物分子量小,甚至溶于水,故吸水率较低。

而且由于水的用量大,生产效率低,同时也给后面的干燥工序增加负担。

水的用量小时,由于聚合过程中散热困难,产生副交联,而使吸水率降低。

2.5引发剂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引发剂的用量不仅影响反应速率、转化率、分子量的大小,而且会影响到反应是否会发生爆聚,固定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引发剂用量考察其对吸水率的影响。

图5引发剂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引发剂用量为0.1g时,吸水率比较大,此值为引发剂用量的最佳值。

这是由于引发剂用量较小时,反应活性中心少,反应速度慢,甚至不反应,导致转化率及交联均匀度低,故吸水率也低。

而且由于引发剂少,引发反应困难,诱导期相对较长,造成反应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快速反应,产生爆聚。

引发剂用量太多时,反应活性中心多,反应速度快,反应转化率也较高,但引发剂用量过多会增加大分子自由基终止的机会,使分子量下降,链端数目增加,甚至会出现水溶性,从而使吸水剂的吸水率降低。

由于反应速率快,产生大量反应热,不易及时散失,容易导致反应产生爆聚。

2.6中和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从吸水机理可知,亲水基团是高吸水性树脂能够完成吸水过程的原动力。

丙烯酸的中和度直接影响到树脂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团的数目多少,从而影响到聚合物的吸水能力。

由图6可知,最佳中和度为71%,此时吸水率最大。

这是因为中和度低时,该液酸性大,聚合速率快,易引起爆聚,产生酸酐副交联且聚合物分子链上的-COOH基电离程度低,分子链及网络在吸水时呈收缩状态,产生渗透压和亲和力均小,故吸水率小。

随着中和度的增加,分子链上电离的-COO-基增加,由于-COO-基的排斥作用,分子链伸直,网络膨胀,同时产生的亲和力增强,渗透压增大,因而吸水率增加。

中和度过高时,网络结构上的离子浓度较大,水分子和离子之间的氢键既多又强,由于氢键具有方向性,用氢键结合的水分子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取向,相邻的氢键彼此干扰排斥,此外,相邻的带电羧基基团亦相互排斥,限制分子链的自由运动,使聚合物的微孔不能充分发挥其贮水能力,故聚合物的吸水率较低。

图6中和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2.7反应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反应温度主要影响聚合反应速率,同时也影响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反应是否出现爆聚。

图7反应温度对吸水率的影响      

由图7可以看出最佳反应温度为50℃,此时吸水率最大。

这是因为反应温度低时,反应速率慢,反应所需的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因为温度低,引发剂分解速度慢,引发诱导期时间长,反应积累到一定阶段会突然爆聚,故吸水率较低;

反应温度升高,体系粘度下降,单体易于分散,而且有利于引发剂的分解,单体转化率高,吸水率增加;

但温度过高聚合物分子量小且分布不均匀,导致吸水率降低;

温度过高,体系热难以散去,造成局部产物自交联,降低吸水率;

温度过高,引发剂分解速度快,反应速率较快,生产的反应热散失困难,容易产生爆聚。

2.8反应时间对吸水率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考察反应时间对吸水率的影响。

图8反应时间对吸水率的影响

由图8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吸水率逐渐增加,达到60min时,吸水率达到最高值,再延长反应时间吸水率有所下降,符合自由基反应规律。

反应开始时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加聚合程度。

反应到60min后,反应趋于平衡,达到稳态聚合阶段,自由基生成速率与消失速率相等,构成了动态平衡,即不受反应时间长短的影响,但反应时间过长,会造成树脂降解,分子量变小,降低吸水率。

2.9 不同温度下保水率与时间的关系

表1 不同温度下保水率与时间的关系

序号

时间(h)

保水率(%)

40℃

60℃

80℃

1

92

90

87

2

85

83

3

83

78

76

4

75

73

72

注:

表1中的数据是用最佳配比制得的吸水剂。

由表1可以看出,淀粉接枝丙烯酸的保水性较好,即使在80℃经4h仍能保持72%的水分。

同一时间里,40℃、60℃、80℃的保水率呈递减趋势。

2.10树脂的回收再利用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在第一次吸水后最高吸水率为853g/g。

将吸过水的树脂用烘箱烘干,再次吸水后其吸水率为748g/g。

由此可以证明,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可以回收再利用。

3结论

(1)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是采用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

(2)原料最佳配比(质量比)为:

淀粉/丙烯酸=1/15,淀粉/水=1/30,淀粉/引发剂=40/1,淀粉的最佳糊化温度为90℃,最佳糊化时间为60min,最佳中和度为71%;

最佳反应温度为50℃;

最佳反应时间为60min。

在以上条件下合成的产品的吸水率为853g/g。

(3)产品的保水率较好,在80℃,4h的条件下仍能保持72%的水份。

(4)本吸水材料吸水后可以再利用。

参考文献

[1]默丽敏,王锡臣,顶爱民,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0,12(2),21~23。

[2]迟克彬,陕西化工,2000,29

(2),36~38。

Superabsorbentresinofstarch graftedacrylic acid

SongYan-da ZhangPeng-fei  ZhangHong-wei  

Liaoningpetrochemicalvocational andtechnologycollege

Abstract:

Solutionpolymerizationwasadopted tosynthesizesuperabsorbentresin.Thestarchwasfirstdextrinized andmixed withthe solutionofacrylicacid partlyneutralizedbysodiumhydroxide.The super absorbent resin ofstarch grafted acrylic acidwasobtainedunderacertain temperatureandreactiontime with ammoniumpersulfateas initiator.Theabsorbentratiooftheresinis 853g/g.Theinfluencesofmaterial ratioand reactionconditions onabsorbentratio werediscussed toconfirm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

Keywords:

Superabsorbentresin, starch,acrylicacid, graftedcopolymeriz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