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寒假读好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省中小学寒假读好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中小学寒假读好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
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
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
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3.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
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
“你老糊涂了吗?
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
“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
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
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教训,改正过失,发奋图强,还是来得及做一番事业的。
这则成语故事里的庄辛,楚都纪南(今荆州一带)人,是楚国著名国王楚庄王的后代,一生耿介无私,为楚襄王时代大臣。
初不为襄王器重,自赴齐力谏襄王后,得到襄王信任,襄王封他为阳陵君,其封地在今淮北。
4.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
“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
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
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5.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
“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6.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
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
“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
”魏王说:
“我当然不信。
”庞恭又问:
“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
“那我也不信。
”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
“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
”魏王说道:
“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
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
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
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
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
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
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
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7.画蛇添足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
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
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
“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
”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
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
“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
”那个人笑着说:
“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
”画蛇脚的人争辩说:
“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
”那人说: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8.药商竞富
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
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
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
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
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名牌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
因为“一个便宜三个爱”,外观也挺有档次,经营也灵活,所以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来买药,生意总是特别兴隆,从不愁销路。
不到两年,这位商人大发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富翁。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经营之道有不同的结果。
第一位药商可贵,第二位药商可叹,第三位药商则可耻。
不仅在市场,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应当一要诚实、二要灵活、三要不断改进。
9.鲍君神
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经过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
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树,将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计再去牵麋鹿。
碰巧,有10多辆经商的车子从这片沼泽地经过。
车上的人看见树旁拴着一只麋鹿,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他们走过去把麋鹿牵走了。
没走多远,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劳而获太不像话,就从车上拿了一条备在路上吃的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补偿,然后心安理得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过了半晌,打柴的人来取他拴着的那头麋鹿,可是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条大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
他觉得太奇怪了。
看看四周,不见一个人影。
这一片沼泽地中也没有人走的道路,这干咸鱼是从哪里来的呢?
就算是从附近湖塘中蹦出来的鱼,那也应该是鲜鱼呀!
凭空冒出一条干咸鱼来,它不是神又是什么呢?
想到这里,这人恭恭敬敬地抱起干咸鱼回家去了。
回家后,打柴人把这事说给妻子和四邻八舍的人听了,他们都觉得很奇怪。
很快,这件事便传开了,而且被人们越说越神奇,竟然引来了许多前来祈祷的人。
他们到沼泽地里的小树边求福消灾,治病祛邪,有许多祈祷的人竟然也灵验了。
这样一来,人们对这干咸鱼是神的传说深信不疑。
大家凑钱为干咸鱼建了一座祀庙,将干咸鱼供奉在里面,在庙里设了多达几十人的专职祝巫,并给干咸鱼送了一个“鲍君神”的尊号(“鲍”就是“咸鱼”的意思)。
从此,“鲍君神”庙内神帐高挂,钟鼓齐鸣,香火不断。
祈祷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方圆几百里内外赴来朝圣。
好几年过去了,一天,一支经商的车队路过这里,当年放干咸鱼的人也坐在车上。
当他经过庙前的时候,看了这热闹的场面和庙门高悬的“鲍君神”扁额,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车向人打听原因。
有人向他讲了这座庙宇和“鲍君神”的来历,他不禁大声说道:
“这是我的鱼,是我几年前亲手拴在一棵树上的,哪来的什么鲍君神呢!
”他走进庙内,上前去将干咸鱼取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庙里的祝巫和那些祈祷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尴尬。
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来朝拜这个庙,渐渐地,庙的四周长满了野草。
又过了一些时候,这座庙也倒塌了。
遇事不仔细想想,只凭主观臆断、人为地编造神话去盲目顶礼膜拜的做法,既无任何实效,又劳民伤财、愚昧可笑。
10.司原氏打猎
从前,有一个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间打猎时,发现了一只鹿。
这只鹿听到野地里传来的声音,突然警觉起来。
当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准自己的时候,撒腿就朝东面方向跑了。
司原氏并不气馁,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于是跟在后面紧紧追赶,并且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地喊叫,试图以此把鹿吓懵。
正在这时,西面来了一伙追赶猪的人。
他们听到司原氏的喊声,以为是东面有人在堵截这头猪,于是就跟着喊叫起来。
司原氏不知那伙人在喊叫什么。
他看到那边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赶猎物,于是他放弃了自己追赶的鹿,朝众人喊叫的方向跑去,并且在半路上找了个地方隐蔽起来。
那伙人叫着喊着从司原氏隐蔽的地方跑过去了。
过了一会儿,司原氏竟然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头浑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兽。
他十分兴奋,以为自己得到了一头吉祥的珍贵动物。
司原氏扑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后带着这吉祥的野兽回了家。
司原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来喂养这头珍贵的兽。
这头兽也十分亲近司原氏。
它一见到司原氏便摇头摆尾,朝司原氏发出可爱的“哼哼”声,因此司原氏越发喜爱它了。
没过几天,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
暴雨淋在这头白兽身上,将附着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冲刷掉了。
司原氏仔细一看,才发现它原来竟是自己家里丢失的老公猪,而今却被司原氏当作宝贝从外面带回了家里。
遇事不动脑筋,司原氏在追猪人的喊叫声中随声附和,放弃了追鹿,结果一无所获。
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11.假博学出洋相
从前魏地有个人,素以博学多识而著称。
很多奇物古玩,据说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器具,并且解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常常引以为自豪。
一天,他去河边散步,不小心踢到一件硬东西,把脚也碰痛了。
他恨恨地一边揉脚一边四下张望,原来是一件铜器。
他顿时忘了脚疼,拾起来细细察看。
这件铜器的形状像一个酒杯,两边还各有一个孔,上面刻的花纹光彩夺口,俨然是一件珍稀的古董。
魏人得了这样的宝贝非常高兴,决定大宴宾客庆贺一番。
他摆下酒席,请来了众多亲朋好友,对大家说:
“我最近得到一个夏商时期的器物,现在拿出来让大伙儿赏玩赏玩。
”于是他小心地将那铜器取出,斟满了酒,敬献给各位宾客。
大家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都装出懂行的样子交口称赞不已,恭喜主人得了一件宝物。
可是宾主欢饮还不到一轮,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个从仇山来的人一见到魏人用来盛酒的铜器,就惊愕地问:
“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东西?
这是一个铜护裆,是角抵的人用来保护生殖器的。
”这一来,举座哗然,魏人羞愧万分,立刻把铜器扔了,不敢再看一眼。
无独有偶。
楚邱地方有个文人,其博学多识的名声并不亚于魏人。
一天,他得了一个形状像马的古物,造得十分精致,颈毛与尾巴俱全,只是背部有个洞。
楚邱文人怎么也想不出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就到处打听,可是问遍了街坊远近许多人,都没一个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
只有一个号称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人听到消息后找上门来,研究了一番这古物,然后慢条斯理地说:
“古代有牺牛形状的酒杯,也有大象形状的酒杯,这个东西大概是马形酒杯吧?
”楚邱文人一听大喜,把它装进匣子收藏起来,每当设宴款待贵客时,就拿出来盛酒。
有一次,仇山人偶然经过这个楚邱文人家,看到他用这个东西盛酒,便惊愕地说:
“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个东西?
这是尿壶呀,也就是那些贵妇人所说的‘兽子’,怎么可以用来作酒杯呢?
”楚邱文人听了这话,脸噌地一下红到了耳朵根,羞惭得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赶紧把那古物扔得远远的,像魏人一样不敢再看。
世上的人为此全都嘲笑他。
明明不学无术,却偏要装作博学多识的人,最终只能自欺欺人,出尽洋相。
12.后来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
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
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
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
“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
“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
“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
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
“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
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
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
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13.雄鸡与鸿雁
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平平的。
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
田饶对鲁哀公说:
“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
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意思,问道:
“你在这里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走呢?
田饶说:
“大王您经常见到那雄鸡吧!
你看它头上戴着大红的鸡冠,非常文雅;
它双脚长有锋利的爪子,十分英武;
它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敢斗敢拼,格外勇敢;
它看见食物时总是‘格格’叫着招呼同伴们一起来享用,特别仁义;
它还忠于职守,早起报时从不误事,极其守信。
尽管雄鸡有着这么多长处,可是大王还是漫不经心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雄鸡经常在您身边,您每天见惯了它,习以为常,它的光彩在大王眼里便黯然失色,大王感觉不到它的那些杰出的优点与才能。
而那鸿雁,从千里之外飞来,落在大王的水池边,它啄吃大王池中的鱼鳖;
落在大王的田园里,毁坏大王的庄稼。
鸿雁尽管没有雄鸡的那些长处,可是大王依然很器重鸿雁。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鸿雁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大王对它怀有一种神奇感,它的一切作为,大王都认为是非常伟大的。
所以,请大王让我也像鸿雁一样远走高飞吧。
鲁哀公说:
“请你别走,我愿意把你说的这些话都记下来。
“您认为我平淡无奇,并不觉得留下我有什么大用,即使写下我的话,也不起什么作用。
”于是田饶就离开鲁国前往燕国去了。
燕王让田饶做了相国,田饶从此有了机会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本领。
3年以后,田饶把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内富足安定,边境平安没有盗贼。
田饶名声大振,燕王也十分得意。
鲁哀公知道了这些情况后,万分感叹,对当年没能留下田饶真是后悔莫及。
为此,他一个人独居3个月,深刻反省;
又降低自己的衣食标准,以示自责。
鲁哀公发自内心地慨叹道:
“以前由于不能知人善任,才使得田饶离我而去,以至于造成了今天的悔恨。
真希望田饶能再回到我身边,可是,我知道已经很难了。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
人们往往对自己身边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好高骛远,崇拜引进的人才,认为他们才有真才实学。
特别是做领导的人,应该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知人善任,不要舍近求远,放跑了本来就在手边的人才。
14.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
“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
“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
“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
“您说的并不对呀。
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
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可以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
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
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
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
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
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那就太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