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8651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四)儿童保健。

1.新生儿家庭访视。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五)孕产妇保健。

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

1.孕早期健康管理。

2.孕中期健康管理。

3.孕晚期健康管理。

4.产后访视。

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六)老年人保健。

服务对象是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2.体格检查。

3.辅助检查。

4.健康指导。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服务对象是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筛查。

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3.健康体检。

(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服务对象是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

(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服务对象是辖区内服务人口。

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

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十)卫生监督协管。

1.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2.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3.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4.学校卫生服务。

5.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三、工作目标

-1-

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

按服务规范要求,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的格式,项目齐全,并实现计算1、建立健康档案机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农村?

70%,城市?

85%,电子建档率?

一、建立

50%。

居民

健康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重性精神病人、高血压和2、健康档案维护档案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服务记录按服务规范要求管理及时更新,其他人群的健康档案及时记载主要医疗服务记录。

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候诊区、诊室、1、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台等处摆放12种以上宣传材料,候诊区、观察室、输液室、健资料教室等场所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全年6种以上。

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

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

米。

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

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

每个2、设置健康教育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内容包括健康素养宣传栏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染病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妇幼保健、

老年人保健、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二、健康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食品教育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

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

3、开展公众健康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咨询服务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年至少开展9次。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4、开展个体化健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5、举办健康知识座,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每2个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讲座座。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

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1、预防接种管理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

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

次核查和整理三、预防

接种2、预防接种一类疫苗基础接种率?

95%,加强接种率?

90%。

3、疑似预防接种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异常反应处理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确保不发生预防接种事故。

对服务区域内的新生儿访视进行统一组织管理,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1、新生儿家庭访3次,包括新生儿健康检查、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等,新生儿视访视率?

95,。

2、新生儿满月健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四、儿童康管理和发育评估等,满月健康管理率100%。

保健新生儿建册建卡率?

95,,1岁以内婴儿每年健康检查4次,第2年3、0-36个月婴和第3年幼儿每年健康检查2次。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幼儿健康管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

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系统管理率?

95,,对体弱儿、高危婴幼

-2-

儿进行转诊及专案管理,专案管理率100%。

4、学龄前(4-6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率100,;

服务岁)儿童生长发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育评估力筛查,健康指导。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5、健康问题处理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

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1、孕早期健康管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开展理保健指导、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早孕建册(卡)率?

95%。

对高危孕妇及时转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2、孕中期健康管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检查,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理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五、孕产妇孕28,36周、37,40周在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各进行13、孕晚期健康管保健次产前检查和健康指导,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意外情况及理时转诊。

镇、村妇保医生应于产妇出院后3、14、28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4、产后访视3次访视,产后访视率?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恢复情5、产后42天健况评估和健康指导(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产后康检查42天健康检查率100%。

1、生活方式和健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数量;

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康状况评估常住人口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评估率?

90,。

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提供1次体格检查,体检项目包括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2、体格检查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

能等进行粗测判断,体检率?

六、老年人

保健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提供1次辅助检查,检查项目包括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3、辅助检查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检测,辅助检查率?

及时告知老年人体检结果,并分类进行健康指导。

体检结果告知率、4、健康指导健康指导率达100,。

35岁以上人群门诊就诊血压测量率在95,以上,对确诊的原发性高1、筛查血压病例要及时下转落实管理,建立危重与疑难病例转诊制度,对高

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

七、高血压2、随访评估和分按国家规范要求开展原发性高血压病例随访管理与分类干预,规范化患者健康类干预管理率达90%,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

管理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要求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与随访、老年人3、健康体检体检相结合),体检率100%。

-3-

建立3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筛查登记,对确诊2型糖尿病病人及时下1、筛查转落实管理,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

八、2型糖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2、随访评估和分尿病患者行4次面对面随访。

并按国家规范要求进行分类干预,规范化管理率类干预健康管理达9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

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要求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与随访、老年人体

3、健康体检检相结合),体检率100%。

1、重性精神疾病辖区内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患者信息管理

九、重性精2、随访评估和分按国家规范要求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管理与分类干预,规范化神疾病患类干预管理率100%。

者管理

3、健康体检对重性精神病人按要求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0%。

建立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1、传染病疫情和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做好本辖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突发公共卫生事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件风险管理制(修)订。

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2、传染病疫情和十、传染病记本。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及突发公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件的发现、登记共卫生事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件报告与3、传染病疫情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均达100%;

传染病疫情零缺报;

按规范要求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

件信息报告理院内自查,发现情况及时订正和补报。

4、传染病和突发按规范要求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处理率100%,

公共卫生事件处资料收集符合要求,上报及时。

协助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

理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1、食品安全、公辖区内餐饮、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登记率100%,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及共场所等信息报时率100%,发现问题协助调查。

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职2、职业卫生咨询业病诊断机构报告。

辖区内职业危害企业建档率、放射诊疗单位登记指导率100%。

十一、卫生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3、饮用水卫生安监督协管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协助全巡查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

4、学校卫生服务时报告;

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协助有

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5、非法行医和非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

法采供血报告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四、职责分工

1、市卫生局。

负责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组织、督导、考核工作,

基妇处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

局相关处室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

-4-

责,基妇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

疾监处—预防接种、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

爱卫办—健康教育,协助卫生监督协管。

应急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规财处—资金管理。

办公室—宣传报道。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中职业卫生咨询指导的业务培训、现场指导、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3、市妇幼保健院。

负责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2个项目的业务培训,现场指导,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4、市卫生监督所。

负责卫生监督协管食品安全、公共场所等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报告的业务培训,现场指导,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5、市第四人民医院。

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项目的业务培训,现场指导,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6、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各县(市、区)卫生局要结合各地实际,明确分工,确保项目任务落到实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繁重,市局已经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组织,抽调精干人员,充实项目办公室力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项目实施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科室设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要求规范建立计免门诊、妇保门诊、儿保门诊、疾病控制室、慢病门诊等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室,配备必要设施、设备,改善工作条件。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要按照《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配备人员,专业人员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其中公共卫

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切实承担起基生人员编制不得低于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数的25%

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培训任务,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人员培训,确保培训率达100%,合格率达100%。

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卫人员管理,建立人员岗前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调整申报制度,非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得随意调整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稳定。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

市卫生局及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督导每年一次,专项督导每年不少于2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督导不少于4次。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每月1次督导,要实行分片包干,落实责任,跟踪督导村卫生室项目实施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推进。

(五)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各地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信息业务系统建设,加快卫生信息资源整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努力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六)加强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建立。

各地要按照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5-

不低于25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要按照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0〕311号)要求,实行当年预拨、次年结算,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筹集、使用、管理,确保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要认真落实村级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经费补助,补助金额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40%,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

(七)加强基本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公示。

各地要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告,认真收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真实填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表,严格审核,及时上报,确保信息报告真实、及时、准确。

要主动公示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对象、提供主体,及时公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保证考核公平、公开、公正。

(八)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认真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市对县(市、区)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县(市、区)对乡镇(街道)每半年进行一次项目完成情况考核,乡镇卫生院结合工作督导,每季对村卫生室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项目经费核拨、主要领导年度绩效挂钩,作为医务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