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8570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C.Zn+HCl=ZnCl+H2↑D.C2H5OH+O2=H2O+CO2↑

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8.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足量)或方法

A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用木炭来代替红磷

C

区分软水和硬水

用肥皂水

D

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燃着的木条

A.AB.BC.CD.D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二、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12.生活与化学关系密切,请从①二氧化碳、②稀有气体、③氮气、④一氧化碳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蔬菜大棚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

(2)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

(3)可做燃料且有毒的是___________;

(4)常用来填充灯泡以延长使用寿命的是_________。

13.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

某同学对松花江水样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1)除去江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以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2)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共有_____________种分子;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15.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

(2)为解决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问题,需要开发其他能源,如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耗用较少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生活方式符合“低碳生活”并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16.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回答化学中的一些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但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二氧化碳已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物质。

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2瓶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进行实验3,回答:

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18.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可以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序号)。

四、科学探究题

19.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

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

(1)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__;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小洁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你认为________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图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分析)

(4)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材料了解到:

法国伟大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结论应用)

(5)环保部门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错误。

B、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A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A、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A正确;

B、净化后的空气是去除了污染物的空气,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B不正确;

C、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和氡的总称,属于混合物,选项C不正确;

D、酸雨是pH﹤5.6的雨水,酸雨中除了水还含有酸性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3.B

A、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A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取用固体粉末用药匙,将试管横放,伸入试管底部,再迅速竖起试管,B选项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C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可能会引发火灾,D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

A、虽然农药本身有毒,但有杀死害虫的作用,不应该禁止施用农药,应该合理施用农药,错误;

B、空气污染包含害气体和烟尘,正确;

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错误;

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易造成水体污染,错误。

5.D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故A正确。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故B正确。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故C正确。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D错误。

考点∶考查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6.B

A、根据初中阶段已学知识,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标注反应条件,另外生成的氧气还缺少气体生成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项A不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配平、反应条件标注均正确,选项B正确;

C、该方程式中氯化锌化学式书写错误,没有配平,正确的方程式是:

Zn+2HCl=ZnCl2+H2↑,选项C不正确;

D、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没有标注反应条件、气体生成符号标注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项D不正确。

判断化学方程式正确与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是否符合反应规律,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标注正确,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是否标注正确。

7.A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能产生白色火焰,与事实不符,符合题意;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放出热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实验现象的描述中必须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别。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火焰,只能发出白光。

8.A

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

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3、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分子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错误;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大,所以容易压缩,错误;

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中,而不是蔗糖分子被分解了,错误,故选A。

9.C

A、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如果采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的方法,不但不能除去二氧化碳,还将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不正确;

B、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集气瓶内如果没有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存在,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就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果采用教材(人教版)中的实验装置,就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选项B不正确;

C、取等量的水样,滴加同样滴数的肥皂水,振荡(或搅拌)后,如果泡沫多,浮渣少,则是软水;

如果泡沫少,浮渣多,则是硬水。

因此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选项C正确;

D、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木条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这两种气体中,火焰都熄灭,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选项D不正确。

除杂必须符合这样几个原则:

不增、不减、易分离。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如果采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的方法,不但不能除去二氧化碳,还将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应该将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经过浓硫酸干燥,便可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

直接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碱石灰,也可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

10.C

A、虽然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A不正确;

B、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氧气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能是水等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还可能是氯酸钾等含两种以上元素的其他含氧化合物,因此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选项B不正确;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比如中子也不带电,选项C正确;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比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就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选项D不正确。

11.3Fe2+AlH2CH4

(1)离子符号表示一个离子,因此表示几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标上相应的数字,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因此3个亚铁离子为:

3Fe2+;

(2)地壳中居前五位的元素是:

氧硅铝铁钙,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是:

Al;

(3)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化学式是:

H2;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

CH4。

12.①②④③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蔬菜大棚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因此可用作蔬菜大棚气体肥料的是二氧化碳,故填:

①;

(2)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稀有气体,故填:

②;

(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但一氧化碳有毒,因此可做燃料且有毒的是一氧化碳,故填:

④;

(4)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因此常用来填充灯泡以延长使用寿命的是氮气,故填:

③。

13.过滤煮沸

(1)因为过滤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所以除去江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2)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加热时易分解生成难溶于水的水垢,因此加热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减少,硬度降低。

故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4.三分解反应

(1)从图中可知,反应前只有水分子,反应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因此该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

(2)从图中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因此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15.石油太阳能(合理即可)CD

(1)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需要开发其他能源,可以开发的清洁能源有很多,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填一种即可);

(3)A、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这种方法不但不易进行,而且生产石灰水需要生石灰,生产生石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因此该方法不可行;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消耗大量木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会不断减少;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同时生产这些塑料会消耗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

因此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并且可行;

D、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减少了纸张的使用,节约了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并且可行。

根据以上分析,符合“低碳生活”并可行的生活方式是:

CD。

16.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钠原子和钠离子核内质子数都是11,属于同一种元素。

故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17.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瓶体变瘪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

(1)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蜡烛,下面的一支先熄灭,上面的一支后熄灭。

该现象不但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还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因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实验2瓶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瓶体变瘪;

(3)如图进行实验3,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A中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试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18.酒精灯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证明已满B

(1)从图中可知,仪器a是用来加热试管的仪器,其名称是:

酒精灯;

(2)装置A适用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故用A与D相连制取氧气,反应物是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证明已满;

(3)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必须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进行。

因为装置A适用于固液常温型反应,所以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物必然是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而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装置B。

19.相等小洁小刚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逸出,生成物的总质量没有包括生成的气体质量Fe+CuSO4=FeSO4+Cu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CO2

提出假设: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故可假设:

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

(2)因为小刚的实验中有气体生成,但不是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中反应前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不等,小洁的实验虽然不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但反应中没有空气中的气体参加,反应也不生成气体,实验中反应前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所以小洁得出的结论正确。

因为小刚的实验中有气体生成,且不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所以导致小刚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小刚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逸出,生成物的总质量没有包括生成的气体质量。

(3)图B装置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结论分析:

(4)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小洁的实验能得出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结论,其原因是: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结论应用: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I2O5+5CO=I2+5X可知,反应物中碘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10个,碳原子有5个,反应后碘原子有2个,因此5X中有碳原子5个,氧原子10个,故X的化学式为:

CO2。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如果实验中有空气中的气体能与装置内的物质发生反应或有气体生成,就必须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刚的实验在敞口装置内进行,反应中生成的氧气逸出到空气中,导致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因此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小洁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因为该实验中没有空气中的气体参与反应,也没有气体生成。

20.10g4.4g

(1)大理石样品中的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则是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杂质。

根据题意可知: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样品质量-杂质质量=12.5g-2.5g=10g。

(2)已知碳酸钙的质量为10g,可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具体过程如下:

解:

设最多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4.4g

答:

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