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7952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美术下册完整版Word格式.docx

怎么把这些场景用简洁的图形表现出来?

第2课生日快乐

1、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相片情况

二、记忆交流

1、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与同学们分享你过生日时的快乐心情?

请你把当时拍的相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2、与同桌说说你过生日时的场面。

三、游戏指导

1、在四人小组里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抽出一张纸,规定人物的动作;

两人负责画出来;

一人负责打分;

2、请把你们小组画得满意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四、比较分析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三幅作品,说说哪一幅画的场面最生动?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环境气氛等来分析)

2、这些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

(红、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欢快、温馨)

五、现感受

1、作业要求:

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要求突出画面的主体。

2、学生作画,教师引导学生用以暖色为主的色彩来表现生日时欢快的气氛。

六、交流评析

1、请你把你的画与同桌说说你画了什么?

2、同桌互评,比比谁的画最有创意、场面气氛最欢快。

第3课我们来下棋

1.掌握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设计有趣的。

2.通过棋盘的整体布局渗透浅显的设计意识。

3.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学习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掌握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围绕主题进行棋盘关卡的构思与表现。

教具:

教学课件,游戏所用的简单道具等。

学具:

4开深色底纸,油画棒。

一、游戏体验

  1.利用简单的道具玩大型的探险游戏。

  2.利用课件玩下棋的游戏。

  (通过外在体验,建立感性认识,为本课学习作铺垫。

 

 二、观察了解

  1.结合两个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棋盘设计的基本规律。

  2.教师示范,体现棋盘设计的步骤、方法。

  (了解游戏棋盘包括的主要内容,明确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

  

三、分析认识

  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险棋盘中将遇到的关卡。

  2.总结关卡

板书设计

第4课自制颜料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制造颜料的植物、泥土等物体

课前准备——欣赏探究——实践操作——交流评价——绘画体验——欣赏感悟。

教师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在生活周围寻找能制造颜料的植物、泥土等物体,做好上课的准备。

上课时教师可先从故事导入,接着欣赏壁画,把学生带入一个神秘、古老的年代去了解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利用媒材来画画,如何利用美术这一语言形式记载、传播文化的,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给学生以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在对天然的绘画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看教材中制作过程图自学制作方法,自主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从植物中提取颜料可采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从泥土等矿物质中提取颜料可将其碾磨成粉末再加水。

在此阶段,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本组同学所带来的材料制作。

做好后,小组内将做成的颜料放在一块,画出色标,做个小结,看看用什么物体能制作出一些什么样的颜料。

然后全班交流评价,共同探讨制作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将各组制作的颜料彼此交流。

最后大家利用自制颜料进行自主绘画表现。

第5课可爱的汽车

1、以学生熟悉的小汽车为表现对象,通过对小汽车的观察、欣赏、了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2、尝试与运用剪贴画的形式进行小汽车的艺术表现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绘画创作的乐趣。

重点:

引导学生剪、拼、贴的形式表现汽车造型

难点:

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学生:

彩色卡纸、安全剪刀教师:

课件、道具、汽车模型

一、动画导入,揭题

师生问好。

《汽车总动员》动画引入

师:

热闹的汽车总动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汽车世界的大门!

老师今天呀,要和大家一起和小汽车交个朋友,大家说好不好?

瞧,我们的新朋友——小汽车出场了!

(音效)

这是我们的新朋友——小汽车,怎么样啊?

(生:

真漂亮)

让我们真诚地夸夸这位新朋友吧!

(手指黑板课题)生齐读课题。

揭题:

小汽车真漂亮

二、认知、感受

1、【生齐读课题时师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同学们夸得真响亮!

小汽车都迫不及待出来亮相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汽车哪里漂亮?

谁能来说说?

生1:

小汽车的样子漂亮!

(说得准确)对,样子其实就是它的造型。

【板书造型】

生2:

小汽车的颜色很漂亮!

这位同学观察得仔细!

【板书颜色】师:

这么漂亮的小汽车,老师也想自己拥有一辆!

谁愿意来帮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喜欢或者熟悉的汽车。

{大胆一点,你是最棒的}

(师提示)可以从车的外形和功能来说一说。

学生介绍多种功能的汽车。

{这位同学介绍了汽车的许多功能,谢谢你,你说得很清楚、很完整}

{哇。

你说得真好,老师都有点心动了}

{评价语:

这位同学介绍了汽车的许多功能,谢谢你,你说得很清楚、很完整}师:

刚才同学们所介绍的都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现代智能化小汽车。

但是大家知道吗?

汽车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发展史呢,让我们来看看早期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吧!

【图片展示老式汽车模型】

欣赏完这些老式汽车,能跟老师说说你们都有什么想法吗?

【预设】

我觉得这些汽车也很漂亮,但是造型比较单调。

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准确呢!

我觉得以前的汽车功能比较少,速度也比较慢。

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汽车将会拥有更多的功能、更多的造型)

【让学生对汽车的颜色、形状、功能有简单的了解,拓展学生对小汽车的感性认识,为下面汽车的创作做铺垫】

三、动手设计

那我们今天我们也来动手试一试,用剪贴画的形式设计表现出漂亮的小汽车,好么?

欣赏(汽车模型)学生观察、交流表现方法

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模型展示)引导学生用几何形状表现小汽车的外形

(投影仪)师演示剪-拼-贴过程(注重对细节的描绘并简单演示车轮、车灯、车身及装饰的画法)

【本环节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相互尊重的学习方式】

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开始蠢蠢欲动了,别着急……

师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分组练习

四:

展示评价

(立交桥)展示作品

1、(学生)师: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设计的小汽车?

学生分组展示(自评、互评)

教师点评(适时评价、奖励)

{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几幅画多看几遍,然后把你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你现在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别人的作品了,恭喜你,你又有进步了}

2、认识交通标志(展示板显示)

同学们设计的汽车多漂亮呀,你们愿意驾驶着自己设计的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么?

看,小汽车动起来了……(音效)

3、童谣(我是汽车小司机)总结、下课:

看了同学们设计的小汽车,老师很感动,希望大家都能从生活中找到绘画创作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乐于表现生活。

 

第6课风来了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于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了解四个季节的特点,能表现出这个季节风来时的特点。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风吹来时的情景的图片、录像资料。

水彩笔、油画棒、铅笔、作业纸、课本,范作

一、导入:

1.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风声。

(课件播放)

2.让学生仔细倾听,并回忆在刮风的日子里曾见过的情景和有风的感觉。

3.出示课题:

风来了。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提问:

风是怎样形成的?

在自然界中有哪些风?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空气流动形成风,自然界的风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3.(课件播放)动画演示风来了的情景。

4.学生观察、讨论、归纳风来了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人物的变化:

⑴人物的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

⑵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红领巾随风飘扬。

⑶人物的手。

捂头或捂住衣服。

⑷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阵风》,强化学生记忆。

周围景物的变化:

花草树木随风倾斜摆动。

5.欣赏教材,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

三:

学生作业:

1.指导学生进行作画。

⑴书上有几幅图,谁能说说风吹过来时它们有什么变化吗?

⑵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⑶思考:

逆风和顺风时事物的变化一样吗?

有何不同?

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按你自己的想法画出风吹过来时的图中事物或人物的变化。

2.教师反馈指导。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并指导表现:

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四、:

欣赏评述:

1.学生自评:

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来了的?

2.学生互评:

你认为哪幅作品较好地表现了风?

3.教师进行总结。

五、课后延伸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风

2、准备下节课用具

第7课玩偶大本营(第一课时)

1、 

掌握手指偶,蛋壳偶,吊线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制作步骤。

2、 

培养折叠细致的习惯,培养合作的精神以及搭配色彩的知识。

3、 

在玩偶人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各种偶人的制作方法。

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制作的精致。

1、多媒体可见,2、玩偶实物,3、示范用剪刀、4、胶棒,彩色纸等

第一课时 手指偶

一、 

游戏导入

生共演:

师手持公鸡玩偶,“喔喔喔,天亮了,快起床了!

”生:

手持娃娃玩偶:

起来了,起来了。

仅提那天起可真好,太阳公公咪咪笑,我要上学了!

生2:

小明,咱们一起吧!

请大家把小玩偶拿起来,看一看,这些小玩偶都是套在什么地方玩的呢?

生:

手指,对,我们就把这些称为“手指偶”。

板书:

手指偶。

二、 

探索体验1、 

请学生上台来拆开手指偶,问:

这是由一张什么形状的纸做出来的?

生答:

长方形。

师小结:

对,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椅后,再剪一些其他的装饰物构成的。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图(如右),学生用自己手中纸尝试制作。

反馈自学成果,师:

刚才在制作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

师将学生不太懂的步骤进行示范。

4、 

比较制作精美,折痕漂亮的和制作粗糙的。

说明折的时候该细致认真。

5、 

课件展示:

纸偶人的各种装饰方法。

生边看边思考:

在什么地方进行装饰可以使小偶人变换角色?

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它是怎么装饰的?

你准备怎么装饰小偶人?

三、 

学生制作

学生制作:

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或者多个小偶人,注意制作精致,把最漂亮的纸用上。

学生作业完以后可以到教室外面去准备,表演。

四、 

表演,展示

方式一:

自我介绍式展示(适用于做得慢的学生)

方式二:

表演对话式展示(适用于做得快的学生)

五、 

总结下课

第8课彩墨游戏

[基础目标]:

本课学习指导学生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等用笔方法,并会用彩墨来运作画面。

[素质能力目标]:

能用浓墨淡墨和彩墨,中锋和侧锋等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试着进行水墨画想象立意创作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中浓、淡墨的变化,学会调出不同浓淡层次的墨色。

2.指导学生能体会毛笔的中、侧锋等用笔,学会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彩墨游戏的画面进行想象,使作品体现主题性\完整性.

4.在彩墨画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水墨画学习常规习惯,。

彩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课件、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水墨画工具与材料

一.情景导入:

(教师课前放有关中国画的一些课件,并配上音乐,如图1)。

教师组织学生进画室就坐,使学生一进画室就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兴趣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二.讨论与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

“你知道中国画吗?

”(由于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国画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大多会出现“中国画”与“彩墨画”、“水彩画”等其它绘画形式相混淆的现象。

)教师出示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认识了解彩墨画的艺术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各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总结:

A:

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特点你知道那些?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历代绘画在不断演变中,从题材范围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在创作形式上又分为:

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造型技法表现形式。

B:

什么是彩墨画?

(中国水墨画的诞生,是中国绘画发展到一个相当高度文明时期,伴随着用纸、用笔、与用墨的创造与表现,产生了这种彩墨畅神、写意的“彩墨画”。

C:

彩墨画常用的工具是那些?

你能正确的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吗?

(水墨画创作的主要工具:

毛笔、墨汁、宣纸和水,辅助工具:

调色瓷碟(盘)、笔洗、画毡、笔帘、镇纸、印章和印泥等。

)二、出示课题:

这节课,咱们就来运用这些“新朋友”──彩墨画工具与材料,来做《彩墨游戏》。

三、讲授新课:

1.墨与水的游戏:

“当毛笔蘸满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地点画一笔,快看,出现了什么?

然后,第二笔、第三笔,又出现了怎样的神奇?

教师引导学生用吸笔纸吸去笔中的水份,用羊毫毛笔的笔尖蘸一些浓墨,再瓷碟的边缘掭拭,直接在宣纸上点笔,画线,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教师再组织学生分别用刚才的墨笔笔尖蘸一滴、两滴、三滴、多滴清水后,

分别在宣纸上随意的画点、画线条,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加上彩墨后画面出现了变化,通过刚才的实践游戏,观察自己的作品,总结出墨与水与彩的变化关系:

2.变化多端的用笔游戏:

教师询问学生刚才在游戏中是怎样执笔的?

教师组织学生体会自己最佳的执笔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习惯、认知的不同,进行实践性的体验说明:

B:

教师组织学生把笔垂直或侧倒(中锋与侧锋)画点与线;

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笔,画点与线;

D:

教师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快、慢速度,用不同的轻、重笔力画点与线;

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E: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刚才的实践、体验练习,观察彩墨滴,敲,洒,等等办法在画面上的变化,

2.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彩墨画作品,鼓励动作快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运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进行一幅有主题性的彩墨游戏创作.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本课的游戏体验,说说自己对彩墨画的认识:

你能谈谈运用宣纸绘画感受吗?

运用宣纸绘画与普通图画纸有什么不同?

你发现彩墨画的创作艺术特点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发言,进行相应的补充:

五、总结:

中国画数千年来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不断演变,提高,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中国绘画。

中国画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

第9课恐龙世界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范作生:

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展示恐龙玩具。

这是什么?

它生长在什么时期?

你还了解恐龙的哪些知识?

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万年之久,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知识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

板书课题。

2、恐龙世界

三、欣赏·

感悟·

畅想:

1、 

出示范作。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

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

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

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

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

长劲龙的长脖子;

三角龙头上的角;

剑齿龙背上的刺;

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A、 

头部B、 

身躯C、 

腿部D、 

尾部

四、体验·

表现·

创新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选择好了用哪一种方式进行创作?

突出不同恐龙的主要特征。

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五、教师小结:

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

第10课拼泥板

1、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2、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

(欣赏泥板造型作品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

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

(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

(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

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

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第11课一路轻骑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