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7127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Word下载.docx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

(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

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效应。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内需不足;

(2)通货膨胀压力大;

(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

(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

(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

(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第二章

1、名义GDP和实际GDP比较:

(1)名义GDP是根据核算期价格计算的购买核算期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实际GDP是根据基期价格计算的购买核算期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2)实际GDP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化对各时期的GDP进行了调整,是对各时期总产出更为真实的衡量。

(3)GDP平减指数,也称GDP(GN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设基期的物价指数为100)。

该指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经济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动。

2、潜在GDP: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的总产值。

3、GNP、NNP、NI、PI、PDI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新创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后的产值。

ND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期内用于生产的所有生产要素应获得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NI=NNP-间接税。

个人收入(PI)是一个国家的所有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获得的全部收入。

PI=NI-企业未分配利润-企业交纳的社会保险税(费)-企业所得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国债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的所有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获得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全部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消费+储蓄。

4、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收入法和产出法的关系:

(1)支出法:

支出法是用各种经济主体在某一时期内购买某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GNP=C+I+G+NX

(2)收入法:

收入法是用一国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GNP=所有企业支付的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3)产出法:

产出法是用一国的所有企业一定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的货币价值的总和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通常采用增值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增值法是用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之和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

GNP=所有企业的增加值=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4)用支出法、收入法和产出法计算GDP的结果是相同的,这是货币在经济中循环流转的结果。

每家企业出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一定会作为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或税收流向居民或政府;

每个居民所获得的收入会以购买消费品或储蓄(储蓄会转化为企业购买资本品的投资支出)的形式流向企业,或者以税收或购买新发行的政府债券的形式流向政府;

政府从企业或居民那里获得的资金又会以政府购买、补贴、利息或转移支付的形式流向企业或居民。

5、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比较:

(1)最终产品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包括资本品和消费品)和服务。

(2)中间产品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3)最终产品价值包含用于生产它们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4)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而不是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例如,如果面粉由面包厂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

如果面粉由家庭购买,则面粉是最终产品。

6、消费支出:

居民购买用于当期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和服务。

7、、投资支出:

企业购买或建造的用于生产未来消费品的资本品的支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在核算期内新增的存货的货币价值(企业存货投资)、居民购买新住房和新公寓的支出(居民住房投资)。

8、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9、净出口:

外国居民购买本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减去本国居民购买外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10、计划总支出:

各种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国民收入(产出)水平下愿意并能够用于购买某一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11、计划总支出曲线:

表示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经济主体在每一国民收入(产出)水平下愿意并能够用于购买某一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12、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的比较:

计划总支出包括自发支出和引致支出;

自发支出是计划总支出中不受国民收入影响的那部分支出;

引致支出是计划总支出中随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支出。

13、边际支出倾向:

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所增加的计划总支出。

14、自发支出乘数:

国民收入(产出)增加额与自发支出增加额之间的比率。

1、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获得的利息计入GDP,而从政府债券中获得的利息不计入GDP?

(1)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的总产值。

(2)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得的资金是用于购买资本品,因此,公司债券的利息是对资本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应记入GDP。

(3)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而融得的资金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政府债券的利息是用税收来支付的,因此,政府债券利息被看作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记入GDP。

2、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2)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总产出的一部分,公务员的劳动是生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因此,公务员的工资应计入GDP。

(3)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是政府转移支付,不涉及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换,不计入GDP。

3、为什么间接税应记入GDP?

间接税虽然是由出售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缴纳的,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

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收入,但毕竟是总支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使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相一致,应将间接税计入GDP。

4、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的支出;

(4)购买一块地产的支出。

(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不涉及到产品的生产和交换。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在第一次出售时已记入GDP。

(3)购买普通股票的支出不计入GDP,因为股票是虚拟资产,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4)购买一块地产的支出不计入GDP,因为原始地产是大自然的馈赠,没有通过投入资本和劳动来增加新价值。

但如果地产上面有新建的建筑,或对建筑进行维修和扩建,那么,这部分新增价值要记入GDP。

5、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社会保险税对GDP、NI、PI、PDI中哪些指标有影响?

为什么?

社会保险税对GDP和NI无影响,对PI和PDI有影响。

社会保险税按企业工资支付额的一定比率征收,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税款主要用于各种社会福利开支。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从而也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6、以GDP为核心核算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存在哪些缺陷?

(1)经济中的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

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统计与核算时,经济中的一些活动经常无法真实计算,所以还有很多经济活动没有被计入国民收入,主要包括:

a)非法活动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DP。

b)地下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地下经济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监管所从事的活动,这类经济活动虽然合法但未进行申报。

c)经济中的一些不进行市场交易的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如家务劳动。

(2)GDP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福利状况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个人与家庭的福利,社会福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所消费的产品数量,更主要是取决于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GDP的衡量没有将一些影响社会福利的重要因素考虑在内,主要包括:

a)GDP不能反映闲暇给人们带来的享受。

b)GDP不能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

c)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

7、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的主要内容

(1)总需求AD=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消费C+储蓄S+税收T

(2)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AD=AS

当AD>AS时,国民收入扩张;

当AD<AS时,国民收入收缩。

(3)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I=S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I+G=S+T

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I+G+NX=S+T

8、简单的(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的主要内容

(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说明,在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且工资、利率和物价既定的情况下,什么因素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产出)及其变动。

(2)计划总支出AE=C+I+G+NX=(a+I+G+NX)+b(Y-T),其中,(a+I+G+NX)是自发总支出,b(Y-T)是引致总支出,b表示边际消费(支出)倾向,T表示税收。

(3)计划总支出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比45°

线平坦,斜率为b,纵截距为(a+I+G+NX)。

自发支出的增加引起计划总支出曲线向上平行移动。

(4)从原点出发的45°

线表示实际总支出=国民收入(产出)。

当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时,国民产出随实际总支出的增加(减少)而发生相同幅度的增加(减少),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

(5)国民收入(产出)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国民收入(产出)=实际总支出=计划总支出,在图中表示为计划总支出曲线和45°

线的交点,对应的国民产出为均衡的国民产出。

在均衡点的左边,即当实际国民产出低于均衡的国民产出时,计划总支出大于国民产出,国民产出将不断扩张,直至均衡水平;

在均衡点的右边,即当实际国民产出高于均衡的国民产出时,计划总支出小于国民产出,国民产出将不断收缩,直至均衡水平。

(6)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当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时,均衡的国民产出由计划总支出曲线的位置和斜率决定:

边际消费(支出)倾向越高,自发总支出水平越高,均衡的国民产出水平就越高;

反之,亦反之。

比如,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或减少税收(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导致均衡国民产出的增加。

(7)经济达到“计划总支出=国民产出”的均衡状态,是通过存货变动机制自发地实现的。

(可能出的考题:

用存货变动机制说明,在一个经济中,实际产出为什么总是趋向于均衡产出?

1)企业持有的存货包括计划(合意)存货和非计划(合意)存货两部分。

2)当计划总支出小于国民产出时,多出的这部分成为非计划存货。

由于非计划存货并不是企业想要的存货,因此,企业会通过减少产量来减少非计划存货,直至国民产出=计划总支出。

3)当计划总支出大于国民产出时,企业就会出售计划存货,或在计划存货出售完后增加产量,直到国民产出=计划总支出。

(8)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解释凯恩斯提出的节俭悖论:

当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时,节俭(储蓄)倾向的提高(储蓄曲线向上方转动,总支出曲线向下方转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产出)的减少。

10、如何理解乘数效应?

(1)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乘数效应是指均衡国民产出的增加额大于自发总支出的增加额。

乘数K=国民产出的增加额与自发总支出的增加额之间的比率=1/(1-b)。

由于0<b<1,因此,K>1。

边际支出倾向b越大,乘数效应就越大。

(2)自发总支出的增加之所以会产生乘数效应,是因为经济各部分是互相关联的,某一类支出增加会引起社会总收入增加,反过来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通过一系列反馈,最终使国民产出的增加大于最初的自发总支出的增加。

(3)只有在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生产能力时,总支出的增加才会产生乘数效应,使国民产出的增加大于自发总支出的增加。

(4)乘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国民产出的增加大于自发总发出的增加;

当自发总支出减少时,国民产出的减少也会大于自发总支出的减少。

11、在宏观经济均衡中,政府的税收发生变化会对宏观经济均衡产生什么影响?

(1)假设政府税收与国民收入无关,则计划总支出AE=(a+I+G+NX)+b(Y-T)。

均衡的国民收入随政府税收的增加而减少,且具有乘数效应,政府税收乘数=-b/(1-b)。

亦即,政府税收减少(增加)ΔT将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减少)bΔT/(1-b)。

(2)假设政府按收入的一定比率征税,税率为t(0<t<1),则计划总支出AE=(a+I+G+NX)+b(1-t)Y。

政府提高(降低)税率,会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增加),且使乘数减小(增大)。

三计算题

1、现有如下资料: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小麦

100

——

 

面粉

120

面包

30

要求计算:

(1)把空格填上;

(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多少?

(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是多少?

(4)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多少?

(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多少?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

万元),计算:

(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1)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元)

(2)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储蓄+政府税收”,得:

投资+政府预算赤字-贸易赤字=储蓄

将数据代入得:

投资+200-100=300

从而:

投资=200(万元)

(3)由GDP=C+I+G+NX,得:

5000=3800+200+G-100

政府支出G=1100(万元)

3、根据以下数字,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民收入;

(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政府购买

200

政府转移支付

12

储蓄

25

资本折旧

50

净出口

0.15

个人所得税

80

净投资

125

公司所得税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金

130

企业间接税

75

4、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

书本、面包和菜豆。

它们在1998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1998年

1999年

数量

价格

书本

面包(条)

菜豆(千克)

10美元

1美元

0.5美元

110

450

1.5美元

1美元 

试求:

(1)1998年名义GDP;

(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实际GDP是多少?

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

”这话对否?

(6)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第三章

1、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

2、有保证的增长率:

在维持资本品充分利用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

由自然因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增长(而非人造机器的增加或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经济增长的速率,它是在维持劳动力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

4、潜在增长率: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在维持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利用条件下所可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5、刀刃性质: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实际增长率偏离有保证的增长率,那么,这种偏离不能被自动纠正,还会累积性地产生更大的偏离。

6、稳态增长:

资本存量、消费和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以不变的速率增长的经济状态。

7、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指的是从经济福利角度看的最优资本积累量,亦即,是使消费最大化的稳态人均资本存量水平。

8、动态无效率:

当经济的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会增加所有时点上的消费,使每一代人的福利都提高,这种经济状态被称作“动态无效率”。

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主要内容。

(1)重要假设:

①生产函数Y=min[K/v,L/u],其中v表示资本-产出比,u表示劳动-产出比,二者均为常数。

②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存量的折旧,从而ΔK=I。

③劳动力L以不变的、外生的速率n增长,n=ΔL/L。

(2)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条件:

①由于净投资支出会增加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其生产能力,因此,如果资本品得到充分利用,产出会增长,产出增长额ΔY=ΔK/v=I/v=sY/v,产出增长率G=ΔY/Y=s/v。

②假设消费函数是稳定的,即消费支出只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那么,只有自发投资支出的增长才会引起总支出的增长。

因此,为了实现与生产能力的提高相匹配的产出增长率,投资必须增长,必需的投资增长额△I=sΔY=Is/v,从而投资增长率△I/I=s/v。

③有保证的增长率GW定义为在维持资本品充分利用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

由①、②得,GW=ΔY/Y=△I/I=s/v。

④自然增长率Gn定义为在维持劳动力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

Gn=n,其中,n为人口(劳动力)增长率。

⑤维持所有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长期均衡增长条件是:

实际增长率GA=GW=GN=n。

⑥存在性问题。

哈罗德认为,经济沿着保持所有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均衡路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由于储蓄率、资本-产出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保持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增长的实现可能性是极小的。

⑦哈罗德“不稳定性原理”。

哈罗德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均衡增长路径,则不仅不能自行纠正偏离,而且还会累积性地产生更大的偏离。

2、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什么?

(1)相似性:

①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中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是极为相似的:

前者的计算公式是Gw=ΔY/Y=△I/I=s/v,后者的计算公式是Gw=ΔY/Y=△I/I=s·

δ;

后一公式中的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是前一公式中的v(表示资本产出比K/Y=△K/△Y)的倒数。

②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都得出了下述结论:

保持资本品充分就业的稳定经济增长条件是s/v或s·

δ,这一条件很难满足,且一旦投资没有以有保证的比率增长,经济会发生累积性的收缩或扩张,导致失业或通货膨胀。

(2)差异性:

哈罗德模型定义了自然增长率,并提出保持所有资源充分就业的稳定经济增长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多马模型则没有。

3、基本的索洛-斯旺模型的主要内容。

(1)假设生产函数为Y=F(K,L),并假设不变规模报酬,则Y/L=F(K/L,1)。

因此,可以将生产函数表示为人均变量的形式:

y=f(k),其中,y=Y/L表示人均产出,k=K/L表示人均资本存量。

(2)f(k)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且,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随着k的增加,f(k)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

(3)对于两部门经济,人均投资i=sy=sf(k),其中,s表示储蓄率,为常数。

(4)假设折旧率固定为δ,则每年的资本折旧额为δK。

因此,资本存量的变动ΔK=I-δK,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动Δk=i-(n+δ)k=sf(k)-(n+δ)k,其中n表示人口增长率,n=ΔL/L。

(5)存在一个惟一的人均资本存量k*,使得Δk=0。

满足该均衡条件的k*称作稳态人均资本存量。

在k*的左方,人均投资大于人均折旧,人均资本存量将增加,直到k*。

在k*的右方,人均投资小于人均折旧,人均资本存量将减少,直到k*。

(6)当人均资本存量达到稳态水平时,人均产出也达到稳态。

当经济达到稳态后,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总产出增长率为n。

(7)储蓄率变动对稳态的影响(作图说明)。

一个经济的储蓄率较高(低),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水平就较高(低)。

但是,当一个经济达到稳态后,储蓄率的高低不影响其人均产出增长率和总产出增长率。

这是因为,考虑一个处于在开始时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储蓄率为s1,稳定人均资本存量为k1*;

如果将储蓄率从s1提高到s2,那么,sf(k)曲线将向上移动,在原来的稳态人均资本存量k1*处,人均投资大于人均折旧,人均资本存量将上升,直至经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k2*;

反之,如果储蓄率下降为s3,那么,人均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