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76657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docx

2020年某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领导讲话6120字范文

  同志们:

  今天,全市第一期科级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培训班就要结业了。

通过培训,大家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本领;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

在此,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对培训班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对培训期间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感谢,对勤奋学习的各位学员表示亲切慰问!

  培训结业既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创造性开展工作,作风是关键。

人心向背看作风,只有作风正,才能党风好;只有党风好,才能民心顺。

借此机会,我就作风建设讲四个字,也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与同志们交流,和大家共勉。

  一、“心”:

解决“信念滑坡”的问题

  理想是翱翔的翅膀,责任是奋进的动力。

知识和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理想信念和责任。

理想信念有如身体的“脊梁”和大厦的“支柱”。

没有“脊梁”,人就不能直立;没有“支柱”,大厦就会坍塌。

实践证明,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

增强理想信念,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讲党性,在党性修养上下功夫。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

“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性”。

共产党员要讲党性,讲党性就要有坚定的信念。

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搞资本主义的占绝大多数,但资本主义不仅没能让大多数国家富起来,反而使他们更加贫穷,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发展中国家“克隆”西方模式的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

毛主席说过:

“办事要靠人,人要靠得住”。

谍战剧《潜伏》,相信不少同志都看过。

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主人公余则成何以在可以撤退的情况下,不惜生命代价拿到上百人的潜伏名单?

是对党的忠诚,才让余则成由平凡到令人钦佩。

共产党员要心系群众,心系群众就要为民服务。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吴天祥始终怀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人生在世,奉献二字”的人生观,始终情系群众、一心为民,他把群众放心中,群众把他记心上。

  2、重责任,在责任意识上下功夫。

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的试金石。

我们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往往与工作不负责任、责任意识不强直接相关。

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责任事故造成的后果触目惊心,教训十分惨痛。

当前xx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显期。

处理好了我们的事业就会大步发展,处理不好就会诱发许多矛盾和问题。

我们作为公务员,要对工作负责;作为党员干部,要对组织和群众负责;作为领导同志,要对地方和单位负责,更要对xx的发展负责,时刻牢记“责任重于泰山”。

  3、树信心,在增强信心上下功夫。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信心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人的精神状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上。

去年x月,我在全市科级干部培训班讲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分别从环境的好与差、工作的难与易、个人的得与失、人生的苦与乐等四个方面谈了领导干部应当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信心是良好精神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文王曾被殷纣王囚于羑里,但胸怀宽广,自强不息,潜心研究,著成《周易》;孙膑被庞涓谋害,在断腿之痛中崛起而不是沮丧,最终成为著名军事家,并留下了著名的成语“围魏救赵”;19世纪美国盲聋女海伦·凯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奖。

纵观这些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只有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逃避、面对挫折不气馁,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最后达到成功的彼岸。

《士兵突击》里的主人公许三多,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优秀特种兵,他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是最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无论挫折千百次,他都不放弃自己,不抛弃战友,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逆境中脱颖而出。

  二、“能”:

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

  1939年,毛主席在延安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就指出:

“我们的队伍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21世纪的今天,这个论断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有些干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说到底就是能力不足、本领恐慌。

怎样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一是学习、二是实践、三是创新。

  1、让学习成为力量。

时代在前进,学习无止境。

我曾经讲过:

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

今天,我要讲让学习成为一种力量。

首先,从重“帽子”到重“脑子”。

现在有的同志对“帽子”很重视,对“脑子”太忽视。

“没有脑子”的干部肯定不能胜任工作,忽视“脑子发育”的干部肯定走不远。

组织部管“帽子”,但更重视“脑子”。

为什么办培训班?

就是要通过培训解决“脑子”问题,帮助大家提高综合能力。

其次,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学习是终身的过程,学习是永恒的追求。

在农耕时代读几年书就能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就可以够用一辈子;而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生学习才能适应一辈子。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一旦不学习,你和别人交流都“对不上口型”。

要多学习,少应酬,虚心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从“软任务”到“硬指标”。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每年的这一天,语言不同、肤色各异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样的事情——读书。

过去我们讲读书,一般号召多,督促检查少,干部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学少、学好学坏全凭兴趣和自觉,缺少管理约束“硬招数”。

要从建立严格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入手,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有目标、有计划地读书,真正把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2、靠实践提升能力。

高层看学历,基层看经历。

李源潮部长指出,要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去,让机关干部从基层来。

实践证明,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提升干部能力,先后选派200多名干部到招商引资、南城新区开发、新农村建设、信访稳定等重点领域开展实践锻炼,取得很好的效果。

今年,省委将采取“六个一批”的方式,突出抓好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培养锻炼一大批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

我们也将在近期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将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放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练,不断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大家一定要主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和谐社会建设最前沿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能力和本领,铸就业绩和荣耀。

  3、用创新推动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验有多丰富,思维就多僵化。

要推进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就必须把思想从那些过时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多尝试用新理念研究问题、新思路分析问题、新办法解决问题。

正所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未成名前,他的小说无人问津。

在穷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用自己最后一点钱,在报纸上登了一个醒目的征婚启事:

“本人是个年轻有为的百万富翁,喜好音乐和运动。

现征求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共结连理”。

广告一登,书店里的毛姆小说就被一抢而空,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从此,毛姆的小说销售一帆风顺。

正是这一独特思路,改变了毛姆的命运,使毛姆成为著名的小说家。

创新需要胆识。

从哲学角度讲,它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伴有阻力和风险。

1977年4月,尚未恢复工作的邓小平给中央写信,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揭开了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序幕。

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就是这个道理。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

哗众取宠、改头换面不是创新,创新一定是解决问题,创新一定要推动发展。

去年以来,我们大胆突破传统选人用人方式,连续举办了三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训练班,集中开展专题讲座、理论测试、才艺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发言、模拟面试等活动,既对广大青年干部进行了综合素质集中强化训练,又发现和选用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先后选拔了1名团市委副书记、6名党外副镇长、3名部机关干部,在选人用人方式和干部培训理念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三、“实”:

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决策再正确,目标再宏伟,措施再具体,如果不认认真真抓落实,都只能是:

说而不抓等于白说,抓而不力等于白抓。

解决“执行不力”,应把握三个重点。

  第一,方向是关键。

成功始于方向。

方向明,即使前进的脚步较缓,那也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是一种对成功的积累,怕就怕“南辕北辙”。

改革开放40多年来,xx一无资源,二没中省企业,而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十强。

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思路清晰,方向正确。

80年代,我们通过创办乡镇企业,使xx从周边县市中脱颖而出;90年代,我们实行开放强市战略,使xx一跃成为全省首强,并进入全国百强;进入新世纪,我们又“靓女先嫁”,进行“1+X”改革,使xx发挥体制优势,跨越前行。

这说明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大家一定要善于找准上级决策精神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切实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多提一些可行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决杜绝“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现象”。

  第二,执行是基础。

我们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看到了问题、制定了措施,但结果却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

根源在于执行不力。

没有执行力,落实就是空话,务实就是口号。

要转变观念抓执行。

很多事情我们缺乏的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解决问题的观念。

要从转变观念入手,重视基础工作,把工作做实。

要杜绝借口抓执行。

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都没有任何用处。

西点军校有句名言:

“没有任何借口”。

它是西点军校200年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

秉承这一理念,200多年来,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3位总统,5位五星上将,3700名将军,1000多名世界500强的董事长。

要强化细节抓执行。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小事做好了可能不会“功勋卓著”,但做不好却很可能“溃于蚁穴”。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因鱼雷挂钩生锈断裂,导致鱼雷坠地爆炸,结果毁掉了价值昂贵的核潜艇和无法用价值衡量的100多名艇员的生命,俄罗斯人对此的评价是“可以悲痛,不可原谅”。

因此,在执行中必须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切实把琐事做好,把小事做精,把细事做亮。

  第三,和谐是保障。

团结出效能,和谐出干部。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

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一个人再优秀只是一个人,只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一批优秀的集体、一群优秀的干部共同努力、协同作战,才能克服“百心不能成一事”,做到“百人一心万事成”。

但是团结不等于一团和气,和谐也不是唱“同一首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发扬民主,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敢于纳谏,勇于认错,乐于纠偏。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出现了以魏征为代表的一大批敢说真话,勇于担当,善于谋事的直臣、能臣、干臣。

君臣合力,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四、“德”:

解决“为官不正”的问题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的干部路线和用人标准。

领导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德,才能自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远离“三种人”。

社会转型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