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6404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

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时间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如每天新闻联播开播的时间是晚七点。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0、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

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

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类型。

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从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地心说: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1、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15、(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

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6、(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7、(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8、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1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0、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1、(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

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第一单元复习沉和浮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

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2、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

(1)同体积时与物体的轻重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时与物体的大小(体积)有关,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3、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

(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重量不变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排开水量有关。

排开水量大,所受浮力也大。

(3)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4、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方法),

(1)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

(2)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5-6、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会产生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是浮力。

(1)上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

(测浮力时,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2)下沉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测浮力时,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3)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浮力等于重力,且方向相反。

7、当液体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1)轮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因为海水的含盐量比江河大。

(2)死海淹不死人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8、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

如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浮,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

马铃薯在清水中沉,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重。

(2)比重计是一种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3)几种常见物体的密度(单位体积下物体的重量叫密度)。

1立方厘米物体

食用油

酒精

浓盐水

水银

轻重(克)

0.8

0.9

1

1.3

13.6

第二单元复习热

1-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1-2、衣服等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热量向空气散发,起保暖作用。

2-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中。

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而重量不变(从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说明)。

2-2、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冷水袋会慢慢从底部浮到水面;

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热水袋会慢慢从水面沉到水底。

3-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水的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3-2、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4-1、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水的变化要明显。

4-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物体的微粒运动有关。

5-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

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冷却后会变短减细。

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2、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金属相反,是热缩冷胀。

6-1、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传递。

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6-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

7-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

7-2、我们把传热本领强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如金属);

传热本领弱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如非金属)。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

铜>

铝>

8、用热的不良导体制作杯身,能有效地减缓热量的散失,起着保温作用。

第三单元复习时间的测量

1-1、钟表是现代人们用于计量时间的常用工具,钟表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

1-2、时间没有快慢之分,它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

我们要珍惜时间。

2-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古时人类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2-2、太阳钟计时原理:

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之发生变化。

(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古人制成了“日晷”用于计量时间。

3-1、夜间计时工具——蜡烛、沙漏……

3-2、古代的水钟:

受水型水钟:

水滴以固定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时间。

泄水型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流逝的时间。

4-1、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

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

⑴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⑵确定总水量,⑶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

⑷测出一分钟的水量。

⑸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

4-2、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主要有:

水滴的滴速、水位的高低、刻度精确度……

5-1、摆钟(机械钟)计时原理:

在规定时间内,秒摆摆动速度相同(60次/分)。

5-2、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可制成一个简易摆。

6-1、不同的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主要与摆的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

6-2、摆长越长(短),摆动的速度越慢(快)。

7-1、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即摆绳加摆锤的长度)。

7-2、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就可以了。

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

8-1、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8-2、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操纵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

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第四单元复习地球的运动

1、形成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4种:

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且自转。

●为了证明假说,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用手电筒代替太阳;

用乒乓球代替地球。

2、古时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认为:

地球是球体;

地球是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日月星辰围着地球转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

太阳是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地球及其他天体围着太阳转,而且地球自转。

3、法国科学家傅科研制的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虽然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但傅科摆摆动的方向与刻度盘指示的方向发生了偏转(顺时针)。

4、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地球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总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约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2)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说明了地球的自转。

(3)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能确认各地的位置关系:

如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因而北京先迎来黎明。

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东早西迟。

我国横跨5个时区,为方便工作、学习,我国统一用北京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4)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确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经线,以此每隔15°

为1时区);

每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5、北极星“不动”,那是因为:

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地指向北极星。

(1)夜间观星,北极星看似不动,其他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

(2)北极星不在头顶正上方,而在我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天空。

6、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叫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周期1年(约365天);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2)恒星周年视差、四季交替现象证明了地球的公转。

7、地球上的四季现象产生原因:

地球倾斜着围绕着太阳公转中,太阳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导致各地形成温度上的差异。

①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形成夏季;

南半球斜射,吸收热量少,温度低,形成冬季。

②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阳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秋季,而南半球是春季。

③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形成夏季;

北半球斜射,吸收热量少,温度低,形成冬季。

④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阳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春季,而南半球是秋季。

8、由于地轴的倾斜(倾斜度约23°

),南北极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2、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羊角锤、剪刀、开瓶器、切刀、核桃夹、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夹子、钓鱼杆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3、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

作用

滑轮

定滑轮

改用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

省力

滑轮组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4、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刹车

脚蹬子

车铃的按钮

大齿轮和小齿轮

后架上的弹簧夹

车轮和车轴

车把手

车上的螺丝钉

第二单元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

(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9、(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0、(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12、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第三单元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5、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9、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0、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