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5137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徽州文化对木刻插图艺术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

儒家思想;

新安理学;

徽商;

文化教育;

刻工

中图分类号:

J31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2596(2015)01-0207-03

基金项目: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徽州古籍木刻插图整理”(050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现代审美语境下徽州古村落环境设计研究”(SK2012B600)

古徽州始于宋宣和三年,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安徽省一侧。

它包括绩溪、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和婺源(现属于江西省)。

“徽州文化”指的是这六县所出现的独特性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原文化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鲜明雅致的徽州文化。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为徽州木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基础。

一、儒家思想

徽州森茂的祠堂,庄严的牌坊以及井然有序的厅堂厢房结构,都充满了浓烈的封建礼教和儒家修养。

《徽州方志》中记载,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它俗”,①但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地,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

儒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为“治国”“齐家”“修身”。

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是木刻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审美标准。

木刻艺术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儒家思想和情感经验、道德伦理融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主题。

尤以弘扬伦理道德为己任的儒家程朱理学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是徽州文化的思想基础。

正如赵吉士在《新安理学》中指出:

“新安自紫阳峰峻,先儒名贤比肩接踵,迄今风尚淳朴,虽辟村陋室,肩圣贤而躬实践者,指盖不胜屈也。

”②程颐,朱熹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当时封建社会中每个人必须遵循的最高道德规范。

新安理学6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徽州人心里根深蒂固,为了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促使经商致富的徽商们对祖居处大兴土木,精巧典雅的木刻艺术应运而生。

新安理学的思想,精神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层面,也是木刻作品题材的主线。

木刻以人物为主的有:

文学故事、名人轶事、民间风俗和社会生活等。

以徽州山水名胜为素材的木刻,如“黄山松涛”、“白岳飞云”、“太白湖光”这些匠师们熟悉的题材,他们发挥起来更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匠师们汲取民族文化与徽商乡绅的心理审美相结合,对木刻作品加以创造,反映出徽州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安理学对木刻艺术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徽商

徽商萌芽于东晋,崛起于明清时期,繁盛于嘉靖,万历年间。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战事少,大批中原人南迁至徽州。

徽州境内地狭民绸,山地贫瘠,耕地甚少,迫使人们向开放的水路寻求出路。

境内有新安江,水路方便,与经济发达地区接壤,走向东部沿海,形成徽州海商集团。

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物质基础。

南宋时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富商。

明代中叶至乾隆末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

他们以经营“文房四宝”,漆、木、茶叶为主。

随着经商范围的扩大,土特产,手工业,盐业也相继发展壮大。

《歙县志》载:

“两淮八总商是(歙)人恒占其四。

”③滇、闽、秦、淮、鲁、楚、燕、汉等地都有徽商的活动。

由于他们懂得运筹帷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人文精神,为他们的资金积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如图1:

新安原版《士商类要》是徽州人程春宇编辑的商用书籍,是士子或商贾出门应试,经商的常用资料。

这一木刻书籍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对经商以及对后代教育的重视。

鲍幼文先生写到:

“徽州人既因环境关系而形成此种顽强精神,预算守而弗失,虽离乡数十年或数世而犹保持之,由是引起客观上之嫉视,给予一种饥诮而实褒扬之极妙笑语曰‘徽骆驼’,正足以表示徽州人任重道远,不屈不挠之精神也。

”徽商之所以成功,与他们自身的“徽骆驼”精神密不可分,不折不挠,艰苦奋斗。

1.徽商的宗族观念:

他们将赚得的财富运回故乡,建祠堂,撰宗谱,兴办教育。

他们追族源流,在故乡重建祖居,以“忠”“孝”为精神寄托,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在木刻艺术上比雕刻,比豪华,以此来炫耀自己。

表现“衷”“孝”“节”“义”的题材如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等。

2.徽州古村落的特征为聚族而居,以宗族血缘为纽带,世代繁衍生息:

由于地形崎岖不平的地理环境,徽州商人不可能营造恢弘的建筑群体,所以徽州的建筑大为封闭,虽然外饰简洁大方但内部的结构和布局紧凑有序,富丽堂皇。

故乡是商人们历经商海后寄寓的精神家园,木刻艺术的风格从质朴、简练趋向细腻、繁复。

从而清新淡雅的木刻艺术应运而生并长盛不衰。

3.在政治理论上:

以程朱理学为依归,徽商奉行“贾为厚利,儒为名商”的准则。

重视人文教育当封建传统思想禁锢商人的时候,他们采取“行者以上,处者以学”的处事原则,拉近与儒学的关系,要求子孙发奋读书,以取得功名。

徽商好儒的心态直接影响到徽州木刻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使木刻艺术的主题内容偏向儒学的人文思想。

木雕作品如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等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味。

徽商又称儒商,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多于文人士大夫交往学习,提高他们的层次和素质,崇尚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交流。

徽商特有的文化气质决定了他们对木刻艺术的审美。

教育和文化被徽商看做为维持和提高社会地位的工具,他们积极邀请著名画家汪之瑞等出入家中论诗观画,帮助他们设计宅地。

画家与工匠结合,文人参与建造设计,成为木刻艺术高度价值的又一保障。

四、文化教育

徽州商人大多为理学鸿儒、诗人,纂刻家,书法家,雕刻艺人在大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文化艺术素质。

如书商胡正言所刻的如图2-1:

《十竹斋画谱》。

如图2-2《十竹斋笺谱》采用饾版,拱花等刻板印刷技术,为版画创造奠定基础。

饾版即:

将彩色的底稿用各种颜色勾勒出来,再分成数个小版雕刻,叠彩套印。

拱花即:

不用任何彩色,将纸放在凹凸版上压印,造成浮雕效果。

有人提出徽商是徽文化的“酵母”,文风的盛行,形成了新安版画,徽派版画,徽派雕塑和徽剧等一系列的学术,成为文化史中重要的篇章。

徽州木刻深受徽州版画和新安画派的影响,木刻作品表现出的强烈的绘画情趣和脱俗之风,工整秀丽,纤巧细密,带有浓厚的文人书卷气,在木刻艺术上独具魅力

如图3:

《程氏墨苑》这一木刻版画作品以人物为中心,山水环绕,画面意境静谧深邃。

刻工刀法时而疾速,时而细腻如丝,表现出徽派版画刚柔并济的特点。

木刻艺术在各艺术门类中相互渗透,使其趣味高雅。

五、徽州刻工的文化素养

徽州木刻以儒雅著称,它的人文背景提高了每一位工匠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

《绩溪县志》中记载:

“大江之东,以郡名者十,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

新安之俗,以县名者六,而邑小士多,绩溪为最。

”⑤更大程度上说明徽州文化对人们教育的影响意义。

徽州木刻工艺的特色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刻工的那把刀上,他们以木为材料,以徽商经济作基础,加上高素质的文人参与,几百年里刻出了光辉灿烂的徽州文化。

黄宾虹在《新安四巧工》中写道:

“四巧工者,最为后起,著声当世,艺有专长。

代远年湮,不有表彰,老旧闻,无所称述,余甚慨矣。

”⑥徽州刻工们从小生活在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受着儒学的影响和徽学思想的熏陶,相比普通意义上的工匠,他们更能理解文人画家所表现的恬静、诗意之美。

使得他们不仅能真实再现画家的原稿,更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刀工,一笔一划,将画家笔下的风光和画面流动表现的自然灵动。

徽州雕刻之精在于黄,黄刻之精在于画。

郑振择说道:

“歙县虬川黄氏诸名手所刻版画盛行于明万历至乾隆初期,时人刻,必请歙工,而黄氏父子昆仲尤为其中之俊,举凡隽秀丽、或奔放雄迈之画幅,一入黄氏诸名工手中,胥能阐工尽巧以赴之,不捐画家之神态,而亦能自布稿图。

”⑦

如图4:

由黄应澄,昆仲所刻绘的《状元图考木刻》作品在画家和刻工的通力合作下构图饱满,画面丰富,线条流畅、秀劲,刀法精细入微,有着优美的装饰效果。

六、结语

正因为徽州商人尚儒的思想,丰厚的物质积累和工匠独具创新的雕刻技术让徽州木刻这一民间艺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大放异彩。

徽州刻工在木刻作品中表达正统的儒家思想和对生活理想憧憬,给徽州木刻打上了抹不掉的儒家文化印记,以丰富的语言和熟练的刀工诠释着儒家文化的世俗世界。

给我们后人留下不朽珍贵的雕刻艺术遗产,让徽州艺术作为优秀的教材代代相传。

注释:

①徽州方志.

②赵吉士《县园寄所寄》卷十一“泛叶寄”.

③歙县志.民国许承本.

④鲍幼文.徽州人之进取精神及其对学术之贡献[M].凤山集.学林出版社,1987.82.

⑤清嘉庆版《绩溪县志》卷一“风俗”,第一页.

⑥黄宾宏.新安四巧工.

⑦郑振择.劫中得书记.

参考文献:

(1)鲍义来.徽州工艺[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0.

(2)张国标.徽州木雕[M].哈尔滨: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2.2.

(3)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M].杨州:

广陵出版社,1997.

(4)王启敏.简文乐.天上徽州——徽州文化十大流派[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6.

(5)朱万曙.论徽学[M].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6)编委会.文化徽州[M].合肥:

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4.

(7)余治淮.徽商的智慧与情怀——西递[M].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徐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