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4624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卷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答案】D

【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并不能表示s、p等轨道分别有多少个电子;

B.电子式,表示原子价电子层电子的数目;

C.电子排布式是指用能级的符号及能级中容纳电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可以知道能级和其中容纳的电子数,但是不能表示复杂原子轨道中的电子排布情况及电子的自旋状态;

D.轨道表达式用一个方框、圆圈或两条短线表示一个给定量子数n、l、m的轨道,用箭头“↑”或“↓”来区别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可以反映粒子的电子层、电子亚层和自旋方向。

比较之下,D最为全面。

本题答案选D。

4.对Cl2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用钢瓶贮存B.与过量的Fe反应只生成FeCl2

C.与H2混合光照可制取HClD.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粉精

【答案】A

A、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

B、与过量的Fe反应只生成FeCl3;

C、与H2混合光照会发生爆炸,制取HCl,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与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粉精。

【详解】A、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能用钢瓶贮存,故A正确;

B、与过量的Fe反应只生成FeCl3,故B错误;

C、与H2混合光照会发生爆炸,制取HCl,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C错误;

D、与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粉精,故D错误。

故选A。

5.对

认识正确的是

A.名称为3-甲基丁烷B.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难溶于水D.不能发生分解、加成、消去反应

【详解】A、名称为2-甲基丁烷,故A错误;

B.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烷烃难溶于水,故C正确;

D.该烷烃能发生分解反应,故D错误;

6.分别装在体积相同容器中的乙烯和丙烯,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分子数C.碳碳双键数D.含碳量

依据n=m/M=N/NA=V/Vm结合乙烯分子和丙烯分子具有相同最简式解答。

【详解】根据n=m/M=N/NA=V/Vm结合乙烯分子和丙烯分子具有相同最简式,

A、依据m=nM,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判断二者质量大小,故A错误;

B、两气体条件未知,Vm不一定相等,二者物质的量、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乙烯、丙烯都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二者分子数不一定相等,则二者含有碳碳键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依据m=nM,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判断二者质量大小,乙烯分子和丙烯分子具有相同最简式CH2,所以两容器无论状况如何,碳元素含量都是定值为:

12/14×

100%=6/7×

100%,所以二者含碳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计算,解题关键:

明确阿伏加德罗定律使用条件,注意乙烯、丙烯结构组成。

7.HCl气体难分解是因为

A.HCl相对分子质量大B.HCl分子极性强

C.H—Cl键键能大D.H—Cl键极性强

氢化物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氢化物越稳定,越难分解。

【详解】A、HCl相对分子质量大,是物理性质,与稳定性无关,故A错误;

B、HCl分子极性强,与两元素的电负性差有关,与稳定性无关,故B错误;

C、氢化物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氢化物越稳定,越难分解,HCl气体难分解是因为H-Cl键键能大,故C正确;

D、H—Cl键极性强,与两元素的电负性差有关,与稳定性无关,故D错误;

8.比较合成氨工业与制硫酸中SO2催化氧化的生产过程,正确的是

A.都按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投料B.都选择了较大的压强

C.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D.都采用吸收剂分离产物

A.为提高价格贵的原料的转化率,工业合成氨氮气和氢气按照1:

2.8投料比,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氧气过量;

B.工业制备硫酸,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是常压下进行;

C.工业合成氨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是使用了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

D.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工业制备硫酸是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详解】A.为提高价格贵的原料的转化率,工业合成氨氮气和氢气按照1:

2.8投料比,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氧气过量,不是按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投料,故A错误;

B.工业制备硫酸,SO2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常压下SO2转化率已经很高了,故B错误;

C.工业合成氨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是使用了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没有用吸收剂分离,工业制备硫酸是利用吸收剂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和化工知识结合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解题关键:

注重化学联系实际,注意工业制备氨和硫酸的过程分析。

9.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稀释10倍,其中pH增大的是

A.HNO3B.NaOHC.KID.NaHCO3

酸性溶液稀释后pH增大,中性溶液稀释后pH不变,碱性溶液稀释后pH减小。

【详解】A.HNO3显酸性,稀释后pH增大,故A符合;

B.NaOH显碱性,稀释后pH减小,故B不符合;

C.KI溶液显中性,稀释后pH不变,故C不符合;

D.NaHCO3溶液显碱性,稀释后pH减小,故D不符合。

故选:

A。

10.不影响滴定结果准确性的操作是

A.滴定前,用水洗净的滴定管装标准液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C.滴定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D.滴定时,停止振荡锥形瓶

A、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应用标准液润洗,再装标准液;

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导致待测液物质的量偏大;

C、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D、滴定时,停止振荡锥形瓶,反应混合物不能混合均匀,侍测液不能充分反应。

【详解】A、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应用标准液润洗,再装标准液,否则标准液浓度变小,影响滴定结果准确性,故A错误;

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导致等测液物质的量偏大,影响滴定结果准确性,故B错误;

C、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不影响滴定结果准确性,故C正确;

D、滴定时,停止振荡锥形瓶,反应混合物不能混合均匀,导致侍测液不能充分反应,影响滴定结果准确性,故D错误;

11.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H2S

SO2B.S

SO3C.SO2

H2SO4D.H2SO4(浓)

SO2

A、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S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

C、SO2被溴水氧化成硫酸;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详解】A、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A正确;

B、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S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故B错误;

C、SO2被溴水氧化成硫酸,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D正确;

1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

HI>

HFB.碱性:

NaOH>

Mg(OH)2

C.稳定性:

CH4>

H2SD.氧化性:

FeCl3>

CuCl2

A.氢化物的酸性与元素周期律无关;

B.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D.铁离子的氧化性大于铜离子,与元素周期律无关。

【详解】A.HI为强电解质,HF为弱电解质,则酸性HI>HF,不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错误;

B.金属性Na>Mg,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碱性:

NaOH>Mg(OH)2,故B正确;

C.非金属性C<

S,而稳定性:

CH4>H2S,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错误;

D.铁离子更易得到电子,则氧化性:

FeCl3>CuCl2,与元素周期律无关,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解题关键:

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

13.与H2反应生成

的单炔烃有

A.1种B.2种C.4种D.8种

结构对称,如由炔烃加成生成,则烷烃分子中相连的碳原子至少含有2个H原子。

【详解】

结构对称,如由炔烃加成生成,则烷烃分子中相连的碳原子至少含有2个H原子,则碳碳三键只能位于-CH2CH3对应的碳原子上,只有一种位置,

14.用绿矾(FeSO4∙7H2O)配制FeSO4溶液,常加入稀硫酸和

A.锌粉B.铁粉C.硫酸铁D.盐酸

硫酸亚铁易被氧化而变质,硫酸亚铁为强酸弱碱盐易水解,依据水解平衡影响因素和防氧化解答。

【详解】亚铁离子易被氧化而生成铁离子,加入少量铁粉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所以加入铁可以防止Fe2+被氧化;

硫酸亚铁为强酸弱碱盐易水解生成硫酸和氢氧化亚铁,依据浓度对水解平衡影响,加入稀硫酸可以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

15.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AgCl固体和KI溶液B.Na2SO4固体和浓盐酸

C.CH3COONa固体和浓盐酸D.NaHCO3固体和石灰水

A、根据沉淀的转化原理,结合物质的溶解度情况来分析;

B、强酸制弱酸,挥发性酸制不挥发性的酸;

C、强酸制弱酸;

D、NaHCO3固体和石灰水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

【详解】A、根据沉淀的转化原理,反应能够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KI溶液与AgCl固体混合搅拌,生成了溶解度更小的碘化银,故A正确;

B、强酸制弱酸,挥发性酸制不挥发性的酸,硫酸和盐酸都是强酸,盐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Na2SO4固体和浓盐酸不反应,故B错误;

C、强酸制弱酸,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CH3COONa固体和浓盐酸反应生成醋酸,故C正确;

D、NaHCO3固体和石灰水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NaHCO3固体和石灰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解题关键:

掌握反应原理,如强制弱、挥发性酸制不挥发性的酸和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

16.分析图,甲、乙具有的共性是

A.反应物能量均高于生成物能量

B.电极反应均有Fe-2e-→Fe2+

C.碳棒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D.溶液pH均增大

甲装置是原电池,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乙装置是电解池,C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Fe电极为阴极、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或2H++2e-=H2↑),

【详解】A.Fe和硫酸发生的置换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能量均高于生成物能量,而电解食盐水需要消耗电能,是吸热反应,即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A错误;

B.甲装置发生Fe-2e-=Fe2+的电极反应,乙装置Fe为阴极,不会发生Fe-2e-=Fe2+的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B错误;

C.甲装置中碳棒上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乙装置碳棒上C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甲装置消耗H+、酸性减弱、pH增大,乙装置生成NaOH、碱性增强、pH增大,故D正确;

17.下列事实中,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冰醋酸能和氨水反应B.冰醋酸加水后导电性增强

C.醋酸溶液能溶解CaCO3D.醋酸溶液加热后c(CH3COO-)变大

弱电解质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不能完全电离,弱酸对应的强碱盐,能够水解,常温下pH大于7。

【详解】A.冰醋酸能和氨水反应,表现酸性,无法判断酸性强弱,故A错误;

B.冰醋酸加水后导电性增强,说明加水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但不能确定酸性强弱,故B错误;

C.醋酸溶液能溶解CaCO3,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说明酸性强弱,故C错误;

D.醋酸溶液加热后c(CH3COO-)变大,加热促进电离,说明存在电离平衡,说明醋酸为弱酸,故D正确。

18.已知:

2H2(g)+O2(g)→2H2O(g)+483.6kJ,2H2(g)+O2(g)→2H2O(l)+571.6kJ;

图中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已知:

可知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互为逆反应时焓变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详解】A.均为放热反应,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与图象一致,故A正确;

B.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

C.均为放热反应,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应比反应物低,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

D.图中热量变化不合理,均为放热反应,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应比反应物低,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解题关键:

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状态与能量关系,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

19.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装置图中正确的是

C.

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

A、该装置采用长导管可起冷凝作用,但采用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

B、有机物易挥发,长玻璃管可起冷凝作用。

C、反应温度115~125℃,不用水浴加热;

D、反应温度115~125℃,不用水浴加热;

【详解】A、该装置采用长导管可起冷凝易挥发的乙酸和丁醇,但采用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末反应的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提高反应原料的利用率。

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该装置符合这些要求,故B正确;

C、反应温度115~125℃,不用水浴加热,故C错误;

D、反应温度115~125℃,不用水浴加热,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丁酯的制取,解题关键:

掌握乙酸丁酯的制取原理,原题条件不足,建议加条件:

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

20.为达成下列实验目的,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证明海带提碘实验中有碘生成

浸出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再加入少量淀粉溶液

B.

检验FeSO4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试样中滴酸性KMnO4溶液

C.

实验室制取溴苯

光照苯和液溴的混合物

D.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气体

催化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

 

A.AB.BC.CD.D

A.足量氯水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酸根离子;

B.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

C.苯与液溴在FeBr3等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D.易引入新杂质氢气。

【详解】A.足量氯水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酸根离子,加淀粉不能检验,故A错误;

B.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可检验FeSO4溶液是否完全变质,故B正确;

C.苯与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条件不合理,故C错误;

D.易引入新杂质氢气,不能除杂,应选溴水,采用洗气法除去,故D错误;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聚合氯化铝晶体([Al2(OH)nCl(6-n)•XH2O]m)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

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

回答下列问题:

(1)铝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有_____个。

分析AlCl3熔点较低的原因(熔点:

AlCl3—194℃,Al2O3—2054℃,NaCl—8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聚合氯化铝晶体中同周期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并用原子结构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3)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另有少量CuO、SiO2、FeO和Fe2O3杂质)可制备AlCl3,如果先除去铝灰中的金属氧化物杂质可选用__________(选填:

“强碱”或“强酸”)。

写出其中A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聚合氯化铝晶体,需严格控制溶液的pH在4.0~4.5才能使产率达到最大。

结合Al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控制pH在4.0~4.5之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2).AlCl3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以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3).Al>

Cl;

Al和Cl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Al比Cl的核电荷数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小,所以半径较大(4).强碱(5).2OH-+2Al+2H2O→2AlO2-+3H2↑(6).Al3++3H2O

Al(OH)3+3H+;

pH太小,氯化铝的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产率减小;

pH太大则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产率也会下降

(1)根据A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s22s22p63s23p1可得;

AlCl3是分子晶体,熔沸点低;

(2)聚合氯化铝晶体中同周期两种元素的原子为Al和Cl,电子层数均为3,核外电子数不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不同;

(3)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另有少量CuO、SiO2、FeO和Fe2O3杂质)可制备AlCl3,只有Al、Al2O3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与金属氧化物杂质分离,再将偏铝酸盐用盐酸酸化得AlCl3;

(4)Al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3H+,根据酸碱性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1)Al核电荷数为13,具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1,3p为能量最高的轨道,只有一个电子;

AlCl3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故AlCl3熔点较低;

(2)聚合氯化铝晶体中同周期两种元素的原子为Al和Cl,Al和Cl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Al比Cl的核电荷数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小,所以半径较大,故Al>Cl;

(3)铝灰中只有Al、Al2O3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与金属氧化物杂质分离,其中铝发生的反应为:

2OH-+2Al+2H2O→2AlO2-+3H2↑;

(4)Al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

Al(OH)3+3H+,pH太小,氯化铝的水解平衡向左移动,产率减小,pH太大则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产率也会下降,故需需严格控制溶液的pH。

22.净化汽车尾气对于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其中的一个反应原理为:

2NO(g)+2CO(g)

N2(g)+2CO2(g)+Q(Q>0)。

(1)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通入固定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0~20min平均反应速率v(NO)为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若Y表示平衡常数,只改变某一反应条件X,反应由平衡I达到新平衡Ⅱ,则条件X为_______________,NO的转化率为平衡I_________平衡Ⅱ(填:

“大于”、“小于”或“不变”)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v生成(CO2)=v消耗(CO)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平衡常数保持不变d.NO、CO、N2、CO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在t2时刻,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请在上图中,补充画出从t2到t4时刻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_。

(5)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

C3N3(OH)3

3HCNO;

第二步是HCNO与NO2反应,把氮元素和碳元素转变成无毒气体。

请写出第二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消除1molNO2转移电子_________个。

【答案】

(1).0.01mol/(L·

min)

(2).升高温度(3).大于(4).b、d(5).

(6).8HCNO+6NO2

7N2↑+8CO2↑+4H2O(7).4NA或2.408×

1024

(1)结合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根据v=△c/△t计算v(NO);

(2)依据图象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