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4394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即在自然条件下,适当控制某些因素引起某种心理现象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2)实验室实验法:

即在特定的实验室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现场实验法

3、变量

(1)定义:

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的条件称为变量。

(2)种类:

第一,自变量(实验变量):

由实验者操纵、控制的条件。

第二,因变量(反应变量):

实验者应该予以观察、记录或测量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第三,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在实验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三)心理测验法

1、定义:

即利用特定的心理测验量表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第一,依据测验的内容,可分为:

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创造力测验、人格测验

第二,依据测验的方式可分为:

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第三,依据测验的材料可分为:

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3、基本要求:

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1)信度:

指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或一致性。

(2)效度:

指测验的准确性、有效性。

(四)调查法

指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2、类型:

(1)书面调查(问卷法)

(2)口头调查(访谈法)

(五)经验总结法(六)作品分析法(七)个案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一)一般任务

描述、探讨、预测、控制、提高

通过对各种心理现象的描述,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从而达到控制、调节和预测心理现象,提高活动效率的目的。

(二)教育任务

1、探讨人类积极性形成的规律,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3、探讨人类情意及性格形成规律,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及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与学校教育(教育意义)

(一)为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提供依据

1、为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提供了哲学依据;

2、为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3、心理学为课程编排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4、心理学对人的心理发展差异及个性差异的研究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

(二)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1、有助于教师培养正确的教育态度;

2、有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持和促进;

3、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能力。

(三)心理学研究的每一进展都会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心理学、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二、简述题

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

2、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发展、系统、教育、全面)和方法。

3、简述心理学的意义。

4、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心理观

第一节心理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与脑的关系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日常生活证明

(二)从个体心理发生史看,心理的发生、发展与大脑的发育完善密切相关

(三)临床、科研也证明:

心理是脑的机能,切除或破坏动物脑的一定部位,动物正常的心理就会失常或丧失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内容的源泉

(二)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1、一个人如果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实

践,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心理

(1)首先从动物抚育养大的孩子谈起:

“狼孩”的例子;

(2)其次再从古埃及国王的残暴实验谈起;

(3)最后从刘连仁十三年的野人生活谈起。

2、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地区及家庭中的个体,心理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四)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三、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意识

(一)定义:

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是人所特有的。

(二)意识的特征

1、自觉目的性;

2、社会制约性;

3、主观能动性;

4、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第二节心理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1、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其功能是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递信息。

2、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

二、人脑的结构与机能

人脑包括:

大脑、间脑(丘脑、下丘脑)、中脑、脑桥、小脑、延脑。

(一)大脑的结构

三、心理活动的发生方式——反射

(一)反射的概念

反射是有机体对体内外一定刺激的有规律反应或应答。

(二)反射的种类

1、无条件反射:

有机体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先天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主要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性反射

2、条件反射:

有机体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逐步形成的反射。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

(2)斯金纳的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反应——刺激)

(三)反射弧:

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皮层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四、两种信号系统

(一)第一信号系统:

由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与动物共有。

(二)第二信号系统:

是由语词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独有的。

心理、神经元、反射、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反射弧、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意识

1、简述心理与脑的关系。

2、简述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3、简述意识的特征。

三、论述题

试述心理的实质。

第三章注意(组织特性)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二)特征

1、指向性(选择性);

2、集中性(维持性)

二、注意的功能

(一)选择功能;

(二)保持功能;

(三)整合功能(四)监督与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适应性运动;

(二)无关活动的停止;

(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依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一)定义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引起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刺激物的强度:

绝对强度与相对强度

(声音的大小、板书、直观教具的大小、教室的位置、噪音的控制等)

(2)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必要的手势、适当的走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3)刺激物的新异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具呈现的时机、教师的变化对教学的影响等)

(4)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重点与非重点的处理、图表的处理等)

2、主观原因

(1)个体的需要、兴趣(直接兴趣)态度

(2)个体的情绪状态(3)个体的身体状况等。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一)概念:

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唤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

(1)按照任务的要求,经常提醒自己注意;

(2)活动中不断地提出问题;

(3)把头脑中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2、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3、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4、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与活动目的相联系的兴趣)。

三、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特点

1、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2、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

3、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种注意可以相互转化,在生活中应充分运用,以更好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节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

指在一瞬间(1/10秒)内注意事物的数量。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

(二)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分心(分散)

1、概念:

由于内外诱因的影响,注意离开了该注意的对象而转向了无关的对象。

2、引起分心的原因

(1)客观因素:

多余的无关刺激的吸引;

环境的嘈杂;

对象与活动的过于单调等。

(2)生理因素:

疲劳困倦;

兴奋水平低;

身体不适或有病;

神经衰弱等。

(3)心理因素:

目的动机不明;

情绪低落;

意志薄弱;

不良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习惯。

3、如何克服分心

(1)使活动与活动对象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吸引力;

(2)排除无关诱因与干扰,保持环境的安静;

(3)提高个性积极性;

(4)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5)劳逸结合,防止过分疲劳,注意身体健康;

(6)保持情绪的稳定和高涨,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与对象。

(二)实现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2、同时从事的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

3、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形成了有一定联系的活动系统。

四、注意的转移

(一)概念:

根据新的目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

(二)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3、个体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五、注意的紧张性:

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程度。

第四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意演讲技巧

(二)注意板书技巧(三)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四)注意教具的使用(五)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六)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培养间接兴趣(三)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并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四)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五)关注学生身体和精神状况

三、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法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重视培养与激发学生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三)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四、利用注意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

复习题

一、概念:

注意、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分心

1、简述注意的特性与功能。

2、简述注意的种类。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1、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唤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3、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1、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共同点

(1)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2)直接性;

(3)具体性。

2、区别

(1)定义不同:

(2)参与的分析器的数量不同;

(3)对经验及个性特点的依赖程度不同。

3、联系

(1)感觉是基础;

知觉是发展;

(2)感觉与知觉常常同时发生,称为感知

二、感觉的种类

依据产生感觉的感受器的不同,感觉分为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一)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温觉、冷觉、触压觉)

(二)内部感觉:

运动觉、机体觉、平衡觉

三、知觉的分类

(一)依据起主要作用的分析器的不同,可以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皮肤知觉

(二)依据反映事物的特性,可分为:

1、空间知觉

(1)定义:

反映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知觉。

(2)种类:

大小、形状、方位、距离(深度)

2、时间知觉

反映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知觉。

(2)参照指标:

第一,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

第二,人的有规律活动;

第三,人体的有节律性变化(生物钟);

第四,人造计时工具。

(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第一,情绪;

第二,活动的趣味性;

第三,知识经验、职业训练、年龄。

3、运动知觉

(1)概念:

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2)依赖的条件

第一,物体的移动速度;

第二,物体与知觉者的空间距离;

第三,知觉者自身的运动或静止状态

(3)运动知觉的种类: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知觉、自主运动

(三)依据反映的正确与否,可分为:

正确知觉与错觉错觉:

即不正确的知觉。

第二节感觉的规律(感受性的变化和发展)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例关系)

(一)含义

感受性是衡量感觉能力大小的指标。

感觉阈限是指能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二)类型

1、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反比例)

(1)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绝对感受性:

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2、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反比例)

(1)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异量。

(2)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觉察出刺激物之间微小差异的能力。

二、感受性的变化与发展

(一)感觉的适应:

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如暗适应和明适应。

(二)感觉的对比:

指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的作用,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

有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感觉器官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感觉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一般规律是:

同时起作用的强的刺激会降低感受性;

同时起作用的弱的刺激会提高感受性。

(四)会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根本条件

1、社会生活及实践对感受性的影响;

2、有计划的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3、感官的机能代偿现象。

第三节知觉的规律(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指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作用人的感官时人可以根据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二、知觉的选择性

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进行反映的特性。

(二)影响因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5)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一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2、主观因素:

知觉者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目的任务等。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对象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四、知觉的恒常性

由于知识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的映象相对不变。

(二)种类:

大小、形状、颜色、亮度恒常

第四节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知觉。

二、观察力及培养

指能发现新异事物、辨别相似现象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做好观察的准备(制定计划、相应的知识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方法)3、观察过程中做好个别指导;

4、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巩固观察结果。

第五节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观教学及形式

(一)直观教学的概念:

运用直观教具,通过学生感性知识的获得来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直观教学的形式:

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言语直观

二、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二)正确利用感知的强度规律(三)用感知的对比律(差异律)(四)正确利用感知的整体律(五)正确利用感知的运动变化律(六)正确利用感知的新异律(七)正确利用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一、概念:

、感觉、知觉、观察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2、简述感受性的变化与发展。

3、简述知觉的规律。

4、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1、如何利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五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输入、加工、储存和提取、输出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一)依据记忆的内容

1、形象记忆:

(形象、表象)

2、语词逻辑记忆:

(语词、概念、定义、原理、法则、公式等)

3、情绪记忆:

(情绪、情感)4、运动记忆:

(动作、操作)

(二)依据信息加工的方式和保持的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

(2秒以内,以物理特征编码)

2、短时记忆:

(2秒到一分钟,编码方式以听觉表象为主;

容量为7+2个单位)

3、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

语义编码)(三)依据记忆的意识维度,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未意识到其存在而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三、记忆表象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二)特征:

1、形象性2、概括性

(三)作用:

1、是记忆的主要内容;

2、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桥梁)

第二节记忆过程分析(环节)

记忆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

识记是基础,保持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加工,再认或再现是目的。

一、识记

识别和记住事物。

1、依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为:

(1)无意识记:

(潜移默化)

(2)有意识记:

2、依据识记材料的特点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可分为:

(1)机械识记:

机械重复,不理解

(2)意义识记:

依靠理解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目的、任务的明确程度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参与的分析器的数量

4、识记的态度5、识记的方法

二、保持(富于变化的过程):

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进一步巩固的过程。

三、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出现时,能认出来。

四、再现:

经验过的事物不出现,能想起来。

第三节遗忘—与记忆相反的过程

不能或者错误的忆(再认或再现)

二、原因

(一)消退说

(二)干扰(抑制)说

1、前摄抑制:

先前识记的内容对学习新内容的干扰。

2、倒摄抑制:

后面识记的内容对以前学习内容的干扰。

三、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

(一)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描绘的一条曲线,它揭示了遗忘规律。

(二)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的遗忘规律是:

遗忘在识记后马上开始,其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四、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三)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四)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五)活动有助于记忆,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实验、技能训练的结合;

(六)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

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

1、要注意合理安排课程2、要保证课间休息3、要适当调节教学进度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

1、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2、要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3、提高学生对记忆意义的认识

一、名词:

遗忘规律、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表象

1、简述记忆的种类。

2、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3、简述表象的特征。

4、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复习?

6、简述记忆的品质。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间接性、2、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

(一)依据思维的凭借物及思维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1、动作思维:

(动作;

3岁以前)2、形象思维:

(形象、表象;

3-6、7岁)

3、抽象思维:

(语言;

6、7岁以后)

(二)依据思维结果的新异程度,可分为:

1、常规思维2、创造思维

(三)依据思维的指向性和答案的数量,可分为:

1、集中思维(求同思维):

指向一个方向,导出一个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指向不同方向,得出多种答案的思维。

具有新异性、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

三、思维与语言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是思维的工具和外壳;

而思维赋予语言以内容和意义,是语言的内核。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分析

一、思维的一般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1、分析: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2、综合:

把部分组合成整体

(二)比较

在头脑中区分事物异同点的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

(抽本舍非)2、概括:

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过程。

(联本)

(四)系统化和具体化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解决问题的阶段

1、发现和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验证假设(理论检验和实践检验)

(二)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表述方式;

2、动机和情绪状态;

3、联想与原型启发4、正负迁移的影响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起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

起干扰作用的是负迁移。

5、定势的影响(可以促进也可以干扰)定势是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特殊准备状态6、个性因素的影响(个体的灵活性、首创性及自信心、智力等)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由内涵和外延组成。

内涵与外延成反比例关系。

(二)种类1、日常概念2、科学概念

二、概念的掌握

1、提供感性经验;

2、运用变式,分化概念;

变式是指有意变换、更改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使其本质属性保持恒定从而突出事物本质属性的方法。

3、正确下定义;

4、建立概念体系;

5、运用概念;

6、利用日常概念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第四节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

(一)依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为:

1、无意想象(梦——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