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400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哲学史系统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如何理解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2.如何理解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

3.如何理解公孙龙的“指物论”。

4.如何理解公孙龙的“坚白石”论。

第九讲:

管子

1.如何理解《管子》中关于“水”的论述。

2.解释《管子》中的“精气说”。

3.如何理解《管子》中的“任法而不任智”。

第十讲:

荀子

1.如何理解荀子的“天人之分”思想。

2.如何理解荀子的“性伪之分”思想。

3.如何理解荀子的“虚一而静”思想。

第十一讲:

韩非子

1.如何理解韩非子的“法”、“术”、“势”是一个统一体。

2.如何理解韩非子的“五蠹”思想。

3.如何理解韩非子的“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认识论思想。

名词解释:

一阴阳:

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

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四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用语,“马者所以命形也;

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看到了“马”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否认了两者的联系。

这是他多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形而上学逻辑思想,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参验韩非的用语,强调必须考察认识、言论与客观事物和规律是否符合,才能确定是非,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或判断是正确的。

六兼爱:

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

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

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

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

“兼”是“天下之大利”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

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

七三表法:

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

1、有本之者,即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标准,2、有原之者,即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3、有用之者,即以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

八坐忘:

庄子认为:

“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即彻底忘掉自己,从而消除物我对立,使自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坐忘是庄子内向的修养方法,即使内心保持虚静,去掉一切情欲,消除物我对立,顺应自然,安于命运,这样就可以从一切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精神自由。

九征知:

荀子认为要认识“道”,那就要靠“心”进行思维。

“心”对于感官起着统帅和支配的作用。

这种统帅和支配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征知”,即对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和取舍。

“心”的“征知”过程,也就是理性思维的过程。

“心”具有理性思维的作用,但“心”的理性思维必须以感官接触客观对象后所得到的感觉材料为基础。

十“十翼”:

《易传》有十篇,传统上称为十翼。

《彖传》上下篇,说明每一卦基本思想,解释卦辞;

《象传》上下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

《文言》是解释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

《系辞传》上下篇是总论《经》的基本思想的;

《说卦传》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原理、变化等;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

《杂卦传》是说明各卦之间关系的。

十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古代易学用以说明矛盾运动法则的命题。

语出《易传*系辞上》。

即指突然的存在规律,一阴一阳即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阳可变阴,阴可变阳,即为道。

主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活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

十二心斋:

就是要空掉附着在内心的经验,成见,认知,情感,欲望与价值判断,自虚其心,恢复灵台明觉的工夫。

十三三才之道:

易传中用来描述自然和社会法则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和法则称为天道和地道,人类活动的规则称为人道,天道指阴阳,地道指柔刚,人道指仁义。

十四虚一而静:

是荀子的认识论思想,不是虚无和绝对的静。

虚,“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即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

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

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之一,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不能让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

静,“不以梦剧乱知”,即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十五韩非的“法、术、势”

韩非集成了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法,是统治者公布的统一法令,制度,由官府公布,实施办法要让民众都知道,遵守法令就赏,违反就罚;

术,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

势,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a治国要有法,法要不分贵贱,一律遵守;

b用人要有术,用术要知人善任;

c、行法用术,都靠紧握权势,君臣不能共权;

d、靠掌握“刑”与“德”两大柄权,把握“势”。

十六董仲舒的“三统”、“三正”

三统:

黑统,白统,赤统。

三正:

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寅月以黑色为上色,故夏代为黑统,如此类推,历史的变化就是黑白赤三统的周而复始。

“新王必改制”,一个新的时代必须改正,“三统”并不是历史转变的动力,只是“新王受命”的标志。

三统三正是历史循环论,强调“治古”朝代虽更替,但不触动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复古主义的历史循环论,论证了封建制度的永恒性和不可侵犯。

十七形神相即:

是范缜论证其神灭论以及对形神关系的一元论观点,意思是形和神,神和形是不能分离的,形和神名殊而体一,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又被叫做形神不二或形神不得相异。

十八形质神用:

是范缜用来证明其无神论形神一元论的,就是说形是实体,是神的主体,而神只是形的作用,由形派生出来的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一》简答题和论述题:

1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义?

变化:

1、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

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到分离的三神论;

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4、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

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意义:

1、用德政巩固了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专政;

2、在伦理方面维系了建筑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世袭制,保持了周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2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

一是“爱人”;

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3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2)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天命论”。

(3)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

在这里,他并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企图,也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势力范围的思想,而是认为他的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

从这一点说,他也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4孔子的仁的特点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1)孔子所谓“爱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孔子肯定了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并且是包括奴隶在内的一般人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孔子所谓的“爱人”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

但同是一个“爱”字,在不同的阶级那里却有着不同的内容;

(2)“克己复礼以为仁”。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克己复礼”的意思是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视听都合乎“礼”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通过外在的“礼”的强制作用,可以促使人们内在的品质修养和精神境界,达到“仁”的高度,而内在的品质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又会促使人们自觉的去按照“礼”的要求行事。

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从而造就出完美的人格形象。

(3)“情”为“仁”之本。

把孝和弟看作是“仁”的根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常情。

在宗法制度下,族权与政权,君权与父权是完全一致的。

“仁”以“情”为本,在修养上要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5孔子的理想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礼记•礼运》)理想是现实的折射,道学家由于对现实不满而提出自己的主张,描绘一番理想图景。

而理想的存在正是人生的目标和动力,有了对理想国的定义和憧憬,孔子一生的追求和奉献也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6试述孔子正名思想

具体内容: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处君之位,具备品性,享受权利。

1孔子认为要消除纷争和混乱,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正名。

2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

a把握周礼的思想实质b补充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政令刑罚和礼治德化c在“亲亲”的原则下,一定程度下实行“贤贤”作为补充,“举贤才”d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是其思想的核心,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

3他认为制止各级统治者之间的互相僭越,协调统治者之间关系,巩固登记制度,是当时政治上的根本问题。

7如何看待孔子中庸之道?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不走极端,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

1既无过又无不及,认识事物时,在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处理事物时,不应偏袒于某一倾向,应调和不同倾向,在不同人之间进行适当调和;

2行中庸之道必须以礼为原则;

灵活的“无可无不可”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有时必须采取权益甚至表面相反的方法,道义原则,系指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

3要求说话做事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偏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态度,避免主观,具有一定辩证法精神,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形而上学”,同时必须以周礼作为指导原则,周礼的主要精神是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

8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1、孔子主张重民食百姓足富而厉教,主张利民所利,见利思义,对劳动者要宽大,对他们讲一些服从的道理减弱剥削;

2、提倡德政,反对暴政,主张为政以德,加强人民自身行为道德感和人民自觉行为,反对专以政令,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忠恕,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忠恕之道德具体意义;

4、主张统治者要正己修身;

5、不注意人民的经济生活,反对学生从事生产劳动;

6、宣传英雄史观和宿命论;

7、以维护周礼为毕生使命,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9论述孔子是如何把对天命的敬畏与人的内在的道德性及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结合起来?

(1)天与命:

1人生命运分解为贫富贵贱和是非善恶两种,贫富贵贱属天命,是非善恶属人为。

天涉及到人的本质和本性,首先是宗教性和道德性,天命与人为的终极一致推崇为一种信念;

2春秋时期,天的人格神的观念已开始动摇,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

孔子宣扬天命论,但认为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的使命,所以对人的自身道德及价值是指导作用的。

(2)鬼神:

1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权威;

2主张事鬼敬神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在对祖先的忠孝实际行动多下功夫,用以教化百姓,巩固统治。

10老子的道论

1、首先论述了各种意义的道,对于道的具体描述是没有形状的虚无缥缈,不为人民知又独立于人和整个物质世界的东西,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

2、道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源,宇宙的生成过程,即用道或无化生出元气,由元气产生阴阳三气,再由阴阳三气和合而产生天地万物;

3、道是有规律的,遵循对立转化的规律合循环运动的规律;

4、生后准则的道其基本特征和精神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特;

5、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是德;

6、最低层次的道是说言路;

7、天道自然,人道有为,天地作为现象界的有无,更接近本体界的常有,常无,所以比人更高;

8、道的具体方法,治人事天莫吝啬;

9、道之不变,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0、老子的道是脱离了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二》

11简述老子对儒家批判及其政治理想和政治影响

批判: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

老子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认为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

(2)对儒家神会结构的批评(治国方法论):

治国的目的是和谐,在老子看来,应该是自然无争的小国寡民;

治国的目的不是要增加些什么,而是不要增加些什么;

主术的自然无为,统一执众之术;

治术的自然无为。

政治理想:

“小国寡民”的状态。

“小国寡民”的中心内容要求实现“无为而治”,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和作为,使人民自然生活放弃知识,才各得其所。

理想的社会和政治应该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消极无为的政治态度决定了对待人生看法也是消极无为的。

影响:

汉初,黄老之学受当时朝廷尊崇,《老子》为其经典之一,其代表人物曹参主张清静无为,儒家思想受排斥。

12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宣扬道家思想,又称老聃。

道德经有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荆门楚简,敦煌本,通行本。

关于老子有不同争议,章太炎肯定刘歆“诸子出于王宫”说,并认定老子之学出于“史宫”。

但胡适否定,认为诸子之学是初秋战国之时势变化产生,其一家之言,及时变事异,后起文人乃张新帜而起。

排除道家出于史官的可能,冯友兰基本认同刘歆并修正:

道家出于“隐者”而非“史官”。

13简述老子与庄子的联系与差别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且把老子的思想发展成虚无主义,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

1、庄子和老子一样,注重对宇宙本原和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的探讨,庄子得出“物物者非物”的结论,老子直接把道看成是世界的本源。

2、庄子继承老子道的学说并有所阐发,老子的道是无可名状,虚无缥缈的,庄子的道比天地更古老,超越时空,凌驾于万物之上。

3、老子指出道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变化中,庄子在探索变化时,触及了时空的有限及无限。

4、老子在说明矛盾统一时,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庄子进一步发展成完整的相对主义,庄子提出“齐万物而为一”,最后从齐万物齐是非走向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怀疑,直到后来对自己的存在也产生了怀疑,总之庄子的认识论也是相对主义的认识论,老子的认识论是虚,静,玄,鉴的认识论。

5、老子否认实践认识,轻视文化,反对技术进步,采取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而庄子对一切都抱着无任何是非的态度,一方面屈从于命运安排,另一方面又幻想超脱现实,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14论述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指出,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遵循着“反”的规律运动变化的。

“反”,有两层意思:

一是相反的意思;

二是循环的意思。

正是在这种“反”的观念中,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一种状态,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2事物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如果失去了一方,那么另一方也就因为失去了依据而不存在了。

3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经常互相转化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

这两方面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

4事物的转化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

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困难,分析问题。

处理问题要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要随时观察事物变化的苗头。

以便防患于未然。

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老子的辩证思想是不彻底的,他所理解的运动变化,只是往复循环。

同时,老子也忽略了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条件,他强调“柔弱胜刚强”,但他未区分新生事物的“柔弱”与腐朽事物的衰弱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没有说明“柔弱”怎样才能胜“刚强”。

15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

孟子指出对一般人的修养方法是制民之产,教之以人伦,而对于士,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寡欲,养气,配义与道,磨炼心志。

1、为了使人的思想品德符合宗法伦理的要求,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保存“四端“,少与外物接触,减少各种欲望。

2、由于善端存在于心中,而欲又是人的一种本能,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集合起来的“浩然之气”。

3、为发展善性提出存夜气的修养方法,保存因内省所发现的良心,一种纯洁善良的清明之气,是神秘的自我修养方法。

4、配义之道,一方面对儒家之道的明确认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去实行仁义。

5、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心志,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担当起国家大任。

6、反求诸己,根本问题在于主观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

7、求放心,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找回来,恢复本性。

16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

1、孟子回答并发展了孔子的人性问题,提出性善论,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但基本倾向是人性本善,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

2、进一步发展了孔子所保留的对天命信仰的思想,把天命说成是最高主宰,另一方面从性善论出发,赋予天以道德属性,天的道德属性包含在人性善中。

3、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理论,提出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以德服人,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17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其人性论的联系。

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

主张实行仁政,反对霸政。

仁政学说的中心是“重民”。

民心向背及天下得失,民心乃天意的表现,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国家政权、君主的统治地位都将落空。

行仁政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就是要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使他们“死徙无出乡”,孟子把他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同时,孟子人性论有其自己特色。

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就人的本质历程肯定价值意识内在于人的自觉心。

四端是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以心善证明性善。

孟子就价值自觉的四种表现说四端,人之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自觉皆是当前自觉生活中随时显现的价值自觉,这种自觉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成为各种道德的根源。

18孟子性善论

人性善恶这一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说人生来是否具有统治阶级所要求的那些品质。

性善论认为有,性恶论认为没有。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所以他说人的本性是善的。

在孟子看来,人本性虽善,但并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是道德完善的,只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里都有善的因素或萌芽。

这些因素和萌芽被他称为“端”。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具有天生的善的萌芽,有自觉的道德观念,禽兽则没有。

19试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

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四端,四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就是仁义礼智四德。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由人们先天固有的本性决定的,并不是任何外力强加给每一个人的,所以它是不可改变的。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为他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封建剥削制度下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做了论证。

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标准。

它不是先天的本性,而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荀子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首先明确了善恶的含义。

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

所谓恶就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

因此他认为,就这种善的含义来讲,在人性中是没有的,事实上人生来的本性就是恶的。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他表示,礼义与法制等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由圣人君子为了巩固社会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