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352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烟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某男性基因型为Yy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

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那么,一般情况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

C1和C2

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

B2和C2

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

A2和B2

D.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

B1和B2

5.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6.右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货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中直径

的颗粒物(PM2.5)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加强监测和治理

B.明矾和氯气均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C.硬铝属于合金材料,瓷器属于硅酸盐制品

D.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疗上使用的1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

B.C、N、O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

C.aA+、bB+、cC-三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序数c>a>b

D.P、S、C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对应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中都含有羟基,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默分液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后析出的沉淀仍可溶于水

D.甲烷和二氯甲烷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a的稀醋酸溶液稀释后,pH=b,则a>b

B.NH4Cl溶液中,

l

C.

盐酸

盐酸的pH=8.0

D.常温下,若1mLpH=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1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12.银锌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

 

A.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B.每生成1molAg外电路转移1mol电子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Zn(OH)42-+2e-=Zn+4OH-

D.放电时Ag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13.酸性溶液中,Fe2+会被空气缓慢氧化为Fe3+。

不同条件下,一定浓度的Fe3+的氧化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2++O2+4H+=4Fe3++2H2O

B.pH=1.5时Fe2+的氧化率一定比pH=2.5的大

C.Fe2+的氧化率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关

D.其他条件相同时,80℃时Fe2+的氧化率比50℃的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质量为M,倾角为

,其顶端固定一滑轮,质量均为m的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则(重力加速度为g)

A.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B.物块Q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

C.物块Q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D.轻绳对Q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15.如图所示,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的物块在

时被无初速释放,与此同时物块受到一随时间变化规律为F=kt的水平力作用Ff、a、

分别表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物块的加速度、速度和重力势能变化量,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16.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集电场是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

A.电极A1的电势高于电极A2的电势

B.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在Q点处的动能

C.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

D.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17.2011年11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9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轨道.“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21500Km,同步卫星的高度约为36000Km,下列关于北斗导航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的向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

B.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均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中轨道卫星的周期比同步卫星周期小

D.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小

1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电源电压

,原线圈电路中接入熔断电流

的保险丝,副线圈电路中接入一可变电阻R,则

A.电压表的读数为77V

B.当可变电阻R的阻值变大时,电源的输入功率变大

C.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一定是200W

D.可变电阻R的阻值低于13.75

时保险丝将熔断

19.如图所示,光滑固定的竖直杆上套有小物块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连接物块a和小物块b,虚线cd水平.现由静止释放两物块,物块a从图示位置上升,并恰好能到达c处.在此过程中,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到达c点时加速度为零

B.绳拉力对物块a做的功等于物块a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C.绳拉力对物块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绳拉力对物块b做的功等于物块b机械能的增量

2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的区域内,两个边长均为a(a<L)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甲和乙,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而成(甲为细导线),将线圈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位于磁场的左边界,并使两线圈获得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若甲线圈刚好能滑离磁场,则

A.乙线圈也刚好能滑离磁场

B.两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电荷量相同

C.两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同

D.甲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小于离开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第II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

1.第II卷共18道题。

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选做部分考生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1.(13分)

(1)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

③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a)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m/s;

(b)关闭小车电源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c)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2)某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②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触头,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

原因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

③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

④元件Q在U-1.6V时的电阻值是________。

22.(15分)光滑球面与光滑斜面构成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下图为截面图),其中AB为1/4圆弧,BC为倾角

的斜面。

质量为m1的滑块位于球面的底端,质量为m2的滑块位于斜面上,两滑块用一细线相连。

由静止释放m2后,在细线拉力作用下m1沿球面上滑,当滑到球面最高点速度为v时,m2恰好滑到斜面底端,此时细线断开(不再对物块产生作用),此后m2滑上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薄木板(滑上瞬间无能量损失)。

已知M=2m2,m2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地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求:

(1)m1到达球面最高点时对球面的压力大小;

(2)当m1第一次落到斜面上时,m2仍在M上滑动,则此时m2距M左端多远?

23.(18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四象限区域内存在两个有界的匀强磁场:

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I、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II,Q、M、P、Q为磁场边界和x轴的交点,OM=MP=L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为(—2L,L)的点以速度

沿+x方向运动,恰好经过原点O处射入区域I又从M点射出区域I(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

(2)区域I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及方向;

(3)若带电粒子能再次回到原点O,粒子两次经过原点O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4)若仅调整区域I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使带电粒子能从区域I中射出,则区域I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范围是多少?

24.(12分)为了研究细胞对物质转运的相关问题,某科研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回答:

液中,最初检测表明,它们对K+吸收量相同,对水的吸收量也基本相同,随后对三组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1)植物体吸水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A植株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能会发生________现象。

(3)在正常情况下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够进行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填编号)

①细胞增殖②渗透吸水③光合作用④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实验二: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________。

(3)实验得到右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______。

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5.(11分)下图为甲型HINI1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引起的变化(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为抗击甲型HINI流感,我国已经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疫苗。

请回答:

(1)图中X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③、④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

(2)图中⑨表示的生理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其所需原料来自于_______。

(3)T细胞形成于______,并随_____在体内流动。

T细胞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可通过③过程形成细胞c,还可通过过程⑤产生______,促使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4)注射疫苗是预防甲型HINI流感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意味着接种过甲型HINI流感疫苗的人将来不会成为甲型HINI流感患者。

原因是_____。

(5)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探究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简述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分别用含同位素标记的______为原料分别培养活细胞,再用_______,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子代病毒中是否出现放射性。

26.(10分)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错综复杂,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右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基因用A、a表示)为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①乙病(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②III2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

如果II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III2与III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得病的概率是_______。

③II5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期。

④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_______细胞中的基因。

原因是__________。

(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右图所示。

①如果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遗传特点是: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表现为________遗传;

______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②假设某物质在两个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能合成,基因(G、g)位于II片断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

两个不能合成该物质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均能合成该物质,子二代中能合成该物质与不能合成该物质的比例为9:

7,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7.(8分)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能有效防治稻田虫害。

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

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

________。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______信息引来无敌,防治害虫。

(3)由于稻田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在进行丰富度的研究时,常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采焦、调查。

(4)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严重恶化。

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性。

(5)若该地区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各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28.(14分)SO2、NOx、COx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将体积比为1:

1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生成水和一种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成无毒气体。

CO与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O2和NH3反应可以合成尿素,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为如下两步:

在一体积为0.5L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I所示:

①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_____步反应决定。

②反应进行到10min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如图1所示,则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应的速率

__________。

③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II所示,则

______0(填“>”、“<”或“=”)

(4)燃煤烟气中含SO2,常用的脱硫方法是Na2SO3溶液吸收SO2,再经电角转化为H2SO4。

下图是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3溶液的装置。

①阴极区放出气体的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②用离子反应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表示阳极区生成SO2和O2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4分)H2O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

(1)H2O2不稳定,在加热或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加速分解。

在下列各类元素中可寻找H2O2分解催化剂的是______。

a.主族元素b.过渡元素c.零族元素

(2)H2O2是一种弱酸,请写出H2O2的第一级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

甲同学认为这是H2O2的弱酸性所致;

乙同学认为是H2O2的强氧化性所致。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哪一个正确,其简单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2在使用中通常不会带来污染。

工业上利用Cl2+H2O2=2HCl+O2除氯,在此反应中每除掉1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

(4)过碳酸钠是一种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xH2O2,现称取定质量的晶体加热,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过碳酸钠的组成_______________。

②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洗衣粉中常常加入适量的过碳酸钠固体,以增强去污、漂白和消毒能力。

试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碳酸钠也可在航天仓供氧系统中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过碳酸钠在航天仓中供氧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质量的过碳酸钠与过氧化钠比较,供氧效果更好的是(填化学式)。

30.(14分)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

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xH2O)。

(1)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使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加热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装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消除该安全隐患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I中应控制的pH范围为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操作III的程序依次为_____、______、过滤、自然干燥,得到CuCl2·

xH2O晶体。

(4)若制备的氯化铜晶体经检验含有FeCl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试提出两种不同的改进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

【化学——化学与技术】

最近科学家提出一种“绿色自由”构想:

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空气中的CO2转变为甲醇。

其技术流程如下:

(1)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高温水蒸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合成塔中,CO2与H2反应生成水和甲醇(CH3OH),试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中常包括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上述流程中体现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

32.(8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

碳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其单质与化合物广布于自然界。

(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甲烷与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差距不大但溶

沸点却有很大差距,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晶胞结构如图,已知其晶胞边长为a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33.(8分)

【有机化学基础】

下列是一种常见树脂的合成路线。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两分子C可以脱去2分子水,形成一种环状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

①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34.(8分)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如图是利用_________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