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册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册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册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请列举下面各类人员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且能作为化学研究对象的物质。
(1)建筑工人
(2)农民(3)学生
【化学用语天天练】
抄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各三遍:
(字母要大写。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氢H:
、、,氦He:
、、,锂Li:
、、,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
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一课时)
1.熟悉实验室规则,认识部分常见仪器,了解药品的存放规则。
2.初步学会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和功能;
药品的取用方法。
【难点】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旧知回顾:
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2.自学导航:
1)认真阅读教材8~9页内容,认识常用化学实验仪器,了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
2)认真阅读教材1
0~11页内容,学习药品的取用及称量。
3)认真阅读教材7页、12页内容,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
3.应知应会:
(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学科,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认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
①试管的主要用途是,使用时应注意:
加热时,试管
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后不能,防止。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进行加热的方法:
将试管夹从试管的,夹在试管的,先将试管来回移动,使试管,然后利用酒精灯的加热。
玻璃棒的作用通常有:
胶头滴管主要用于,使用后应立即,再。
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不能,用后可直接放回。
锥形瓶是用于的反应器,在或使用。
注意加热时应放在,使受热均匀。
量筒用来,不能,不能。
称量物质的质量常用,它
能称准到0.1克。
实验
室
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不能,不要,特别注意不得。
用剩的药品应该,不要,也不要,更不能。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块状固体药品?
操作要领是:
2)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
2.液体
药品的取用
1)倾倒法的操作要点:
2)滴加法的操作要点:
3)量取法的操作要点:
探究二固体物质的称取
联系教材112页托盘天平的使用,总结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的主要步骤:
【跟踪训练】教材13页1.2习题1、4、5。
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CD
3.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量筒⑤玻璃棒⑥镊子⑦集气瓶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可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取用6.8mL某溶液用到的仪器。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下的试剂应倒回原瓶
B.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
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用手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硼B:
氖Ne:
、、,钠Na:
、、,镁Mg:
1.3物质的变化
1.
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产生的现象,学会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两种变化的关系,初步学会化学变化的观察方法。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判断。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酒精
灯的使用及怎样给物质加热。
1)认真阅读教材14页~19页内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真阅读教材19页内容,了解化学变化的观察方法。
3.应知应会:
物理变化:
。
举例: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物理变化
观察【变化
1—4】,完成教材15-16页相关内容。
分析:
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物质只发生形状的变化,有的物质的和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即
结论:
物质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探究二:
化学变化
1.概念:
教师演示【实验1-5】、【实验1-5】,认真观察,完成17页相关内容,分析总结:
(1)物质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其特征是。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
思考:
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某一现象出现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举例说明。
探究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是什么?
以蜡烛燃烧为例进行说明。
【跟踪训练】教材19页1.3习题1、2、3、4、5、6
1.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蜡炬成灰D.铁杵磨成针
2.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①⑤
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生成其他物质C.颜色状体变化D.有气体逸出
4.下列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用花生榨油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钢铁生锈
5.书写镁带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如
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1.4物质性质的探究
1.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正确判断物质的性质。
正确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以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为例,知道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掌握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判断。
【难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判断。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认真阅读教材20页内容,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哪些?
2)认真阅读教材20页内容,了解什么是化学性质,例举化学性质。
3)认真阅读教材20页内容,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测定的方法。
4)认真阅读教材20页~24页内容,了解金属铜化学性质探究的方法。
(1)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
、等。
(2)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
等。
(3)物质的物理性质可或用去测定,而化学性质要通过去观察和确定。
(4)科学探究的步骤:
、、、、、。
其中,是中心环节。
提示:
1.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
2.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
性质决定用途,而用途体现其性质。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注意积累)
(1)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有的由感觉器官感知或有仪器测定得出,如颜色、熔点等,有的需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玻璃易碎等;
而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纸可以燃烧等。
(2)请尝试总结出至少5个方面的物理性质、、、、;
尝试总结出至少3个方面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是?
探究二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
究
完成教材21页~23页探究活动,讨论怎样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铜的化学性质?
【跟踪训练】教材25页1.4习题1、2、3、4
1.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2.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呼吸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
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在水中,蜡烛浮在
水面上。
石蜡的密度比水。
(2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
一根火柴
梗放
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
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炭化(变黑)。
结论:
蜡烛
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将一干燥的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看到烧杯的内壁有水雾产生;
把烧杯立即倒
过来,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产生了
和。
(注:
将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
水能变浑浊。
、、,硅Si:
、、,氯Cl:
、
、,
钾K:
、、,钙Ca:
、、,铁Fe: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2.1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1.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
2.知道空气成分,了解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误差分析
书写镁带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的文字表达式
阅读课教材30—33页,将空气的成分、氮气、稀
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①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在空气中约占%,氧气约占%,二氧化碳约占%,约占体积0.94%的是,其他成分占%。
②氮气的性质,用途。
③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右图所示)
观察实验填写教材31页表格中的空白。
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原理:
小组内讨论交流所依据的原理:
3.误差分析:
若实验中发现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子容积的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
、。
空气的成分
你能用符号、数字表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吗?
(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空气成分
氮气
(
)
氧气
(O2)
稀
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杂质
体积分数
0.03%
探究三: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阅读教材31页内容完成填空)
1.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氮气在低、常温条件下化学性质,利用该性质氮气可以用来做、。
在高温条件下可,利用该性质氮气可以用来做、、。
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1)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
稀有气体是等气体的总称。
(2)说说稀有气体的用途有哪些?
【跟踪练习】教材39页2.1习题第3、5、7题
1.成年人每分钟需要氧气约为8升,
则实际需要空气的量约为()
A.8升B.40升C.20升
D.50升
2.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
二氧化碳D.抽成真空
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是(
A.1∶4
B.1∶5
C.4∶1
D.5∶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B.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
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3.若使10L空气中氧气全部除去,则余下气体的体积与以下哪个数值最接近()
A.2L
B.2.1L
C.7.8L
D.7.9L
4.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化学用
语天天练】抄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二氧化
碳CO2:
、,氮气N2:
、,水H2O
:
氧气O2:
、,红磷P:
、,镁Mg:
氧化铜CuO:
、,氦气He:
、,铁Fe: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理解分子的概念,了
解它们的特征。
3.初步形成微观想象能力。
【重点】分子的概念、分子的特性。
【难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空气的成分。
阅读教材40—44页,了解什么是分子及分子的特性。
1)分子是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
温馨提示:
①分子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许多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②分子不是
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③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②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③分子总是
;
④分子之间有,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
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
因此气体易被压
缩,如轮胎充气等。
⑤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种分子性质,例如不管何地的饮用水都可以解渴。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
分子是什么?
1.观察【实验2-3】、【实验2-4】,填写教材中相关空白。
2.讨论:
在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将讨论结果填写在教材41页的表格中
3.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分子是分子是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结合【实验2-3】、【实验2-4】、水的三态变化及水电解的视频进行分析,归纳: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本身不发生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改变,生成
。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由构成,混合物是由
构成。
分子的特性
1.观察实验【2-5】、【2-6】、【2-7】,填写教材中相关空白。
2.阅读教材43页“知识视窗”
3.归纳总结:
分子的特性有:
【跟踪练习】
1.教材43页“讨论与交流”。
2.教材2.2习题第3、4、5、6。
1.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这一现象说明()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等
2.“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
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B.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C.花香四溢----分子不停运动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4.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①花香四溢;
②水的三态变化;
③一滴水
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
④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变红了,主要因为;
⑤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因为。
【化学用语天天练】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氢,氦,锂,铍,硼,碳,
氮,氧,氟,氖,钠,镁,
铝,硅,磷,硫
,氯,氩。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一课时)
1.知道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理解原子的概念,了解原子的特征,知道分子原子之间的区别。
【重点】原子概念理解;
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原子概念理解。
分子的概念和特性。
阅读教材45—47页,了解原子的概念和特性,思考分子和原子间的关系。
原子的概念和特征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原子表示的是微观概念,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氮气等
;
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金属铁、金属镁等。
(2)原子的特征:
(提示:
与分子相似)
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②原子总是;
③原子之间有。
原子是什么
1.画出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1)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氧原子和汞原
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反应生成的物质—氧气和汞分别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3.分析总结:
1)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原子分子,原子也物质。
2)化学变
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而原子,
只是,所以原子是
原子
的特性:
让学生回忆分子的特性,然后讨论交流,了解原子的特性,并尝试举例说明。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
本质区别
联系
【跟踪练习】
1.教材47页检查站。
2.根据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谈谈你对原子、分子、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
电解水时一个水分子分解为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每
个氢原子结
合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个氧原子结合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
氧气。
所以说在化学
变化中,分子本身变化,而原子本身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
【检测】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有的物质可由原子构成。
例如,金属汞是由直接构成的。
原子构成分子,例如氧化汞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原子本身,只是构成新的物质。
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2.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氦气C.金刚石D.铁
3.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二者的正确认识是()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变化
C.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D.物理变
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化
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B.氧气C.二氧化碳D.水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
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铝,硅,磷,硫,氯,氩。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二课时)
1.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
2.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什么叫原子?
有何特
性?
原子和分子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阅读教材48—52页,初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了解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1)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是指在中不可再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的
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一般由和两种微粒构成。
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但电性,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在
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是由质子决定的,所以:
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4)以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个这个标准相所得的数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点: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所以单位为“1”。
探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