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课内实践指导Word下载.docx
《保护生物学课内实践指导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生物学课内实践指导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实践表现
六、活动地点
东北林业大学多媒体教学楼
七、课内实践参考实例
实例一保护白鳍豚
(一)白鳍豚分类学上的位置:
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属于哺乳类动物中的鲸豚类动物,是世界濒危物种。
(二)地域分布:
中华白海豚以前在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六十年代在厦门港随时可见,水产研究单位曾考虑作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1961年1-7月间,在厦门西海域东渡员当港捕捉了34只。
但是,八十年代后,由于围垦和淤积,这一区域已没有白海豚存在了。
目前,中华白海豚仅在厦门九龙江口,广东珠江口海域,香港大屿山以北水域和围绕龙鼓洲及沙洲的水域中保持较大的种群。
据确认,它们的总数逾500条,其中活跃在香港北大屿山一带的部分,数量由80条至160条不等,视季节不同而变化。
厦门及其周围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不足100只,但种群的年龄结构尚合理,即具有老年(白色,粉红色),中年(灰斑纹,灰斑块)和幼仔(灰色),种群有繁殖能力。
在厦门,中华白海豚普遍被人称为“马祖鱼”或“镇江鱼”。
这是因为他们大多在春天接近马祖生日的时间进入九龙江水域。
渔民们认为他们是为了朝拜马祖而来的,所以称之为“马祖鱼”。
同时,又因为有白海豚出现的时候,通常都风平浪静,所以又被称为“镇江鱼”。
(三)白鳍豚现状:
这种仅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80余种鲸类动物中最濒危的一种。
世界鲸类学家曾经做出如下断言,如不强化保护措施,白鳍豚很可能在25年内灭绝。
近年来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白鳍豚在长江灭绝的时间还可能提前,这一严峻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切关注。
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期间写成的“尔稚”一书中就记载着白鳍豚“江中多有之”。
以后,唐代的陈藏器、宋代的孔武仲、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郝懿行和方旭等许多学者都对白鳍豚有详细的调查和记述。
17世纪中叶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更把白鳍豚化做美丽善良的白秋练,演绎出一段美丽动听的爱情故事。
可见古代白鳍豚分布之广。
过去长江渔民都要烧香磕头,求拜长江女神白鳍豚保佑他们渔获丰收,如果有人胆敢伤害女神白鳍豚,必将船毁人亡。
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白鳍豚的作用。
进入二十世纪,白鳍豚命运多舛,屡遭到人类活动的伤害。
据不完全统计,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仅长江中游就捕杀白鳍豚100余头。
中国科学家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表明,长江白鳍豚共有400余头。
到1986年已减少到300头。
到1990年仅有200头。
1995年仅剩下不足100头。
1997年11月,农业部组织53艘渔政船,共300余人,分成22个调查组,在长江上进行历史空前规模的白鳍豚调查,为时7天的考察表明,全长江共发现13头白鳍豚;
1998年和1999年用同样方法,对重点江段和湖区进行白鳍豚调查,共发现白鳍豚4头和5头。
由于长江太大,尽管我们不可能把白鳍豚全部看到,但这么大规模的考察,仅看到这几头白鳍豚,可以肯定,长江里的白鳍豚的确不多了。
不仅如此,在我们近年的调查中发现,仅1999年在九江江段看到过1头小白鳍豚,其他均是大个体的白鳍豚,这表明长江白鳍豚种群已经老化衰退。
长江中有限的白鳍豚,互相隔离分散在大约1400公里的长江里,难以找到配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近亲交配,无法保持遗传多样性,长此下去,白鳍豚的前途甚是令人担忧。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白鳍豚是以鱼为食的,长江鱼类资源的枯竭是白鳍豚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捕鱼技术的改进,机械化捕鱼水平提高,捕捞强度增加,再加上目前长江普遍使用、屡禁不止的不法渔具渔法,包括迷魂阵、电打鱼、炸鱼和毒鱼等,使长江鱼类资源迅速枯竭。
不仅如此,有害渔具还对白鳍豚造成直接伤害。
据统计,长江普遍使用的滚钩误伤的白鳍豚约占已知死亡原因的白鳍豚标本的近50%。
电、毒、炸鱼对白鳍豚的生存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此外,长江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船舶数量的成倍增加,大大缩小了白鳍豚的活动空间;
船舶的噪音污染,严重干扰了以回声定位为生的白鳍豚的生活;
船舶的螺旋桨直接伤害白鳍豚。
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成和现在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大大改变了长江的环境,许多白鳍豚赖以生存的大洄水区消失;
河床变浅也会大大减少白鳍豚的生存空间,使白鳍豚的分布范围进一步缩小。
工业废水、农田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也会对白鳍豚生存造成威胁。
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对白鳍豚造成巨大威胁。
长江中下游有大小湖泊1133个,是鱼类生长的良好场所,湖泊入江口历来是白鳍豚摄食和栖息的好地方。
目前除鄱阳湖和洞庭湖以外,所有的湖泊已全部建坝建闸,从而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使鱼产量迅速减少,同时使白鳍豚失去了大量的生活场所。
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专家的建议,为保护白鳍豚做了大量工作。
1992年在安徽铜陵建成白鳍豚养护场,1995年在湖北建成2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管理体制不统一,人力和财力分散,未见成效。
(四)保护措施
在新世纪里,保护白鳍豚的有效途径是把长江里孤立分散的少数白鳍豚尽可能多地捕捉起来,把它们相对集中地迁地保存到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里,因为这里有21公里长,约3万亩水面,水质洁净,鱼类资源丰富,人类活动少,没有工业污染。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饲养着世界上惟一的1头活体白鳍豚已经21年了,这给我们保存白鳍豚这一濒危物种带来新的希望,因为它使我们获得体细胞成为可能,如果我们能培养白鳍豚体细胞并传代成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这就为我们保存白鳍豚增加了一项新的途径。
白鳍豚在告急,不允许我们再等待,希望有关部门能下大决心,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把保护白鳍豚工作切实抓好。
实例二保护藏羚羊
(一)物种介绍:
藏羚羊(Pantholopshodgsoni),英文名:
Tibetanantelope或Chiru,
1.分类学上的地位及形态描述:
(1)分类学上的地位
藏羚羊属偶蹄目、牛科、藏羚属(Pantholops)
(2)形态描述
肩高:
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体重:
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角长:
成年雄性50—60厘米(雌性无角)
毛色:
雄羊黄褐色到灰色,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黑斑记,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
寿命:
一般不超过8岁
2.生活习性:
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徒,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
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生活于青藏高原8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内,栖息在4000-5300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藏羚羊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
那些尽是些“不毛之地”,植被稀疏,只能生长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而这些却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美味佳肴;
那里湖泊虽多,绝大部分是咸水湖,藏羚羊成为偶蹄类动物中的佼佼者,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在那十分险恶的地方,
3.分布:
只限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4.现存数量:
少于75000只(1999年估计,据夏勒博士)。
5.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其它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于1983年成立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成立羌塘自然保护区,1995年成立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迷人的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周边地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
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
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最冷温度可达-40℃。
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
这里气候恶劣,但是可可西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
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三)人类活动对藏羚羊的威胁
历史上藏族人对藏羚羊的猎杀都是迫于生计。
然而今天,藏羚羊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为获得其底绒的大规模盗猎行为。
为了获取底绒就必须将藏羚羊杀死。
藏羚羊底绒制成的披肩是世界公认的最精美最柔软的披肩。
一条披肩是以数只藏羚羊的生命为代价而织成的。
藏羚羊绒从西藏走私到印度寨模和克什米尔,在那里可以合法的使用藏羚羊绒织成披肩和丝巾,但出口贸易仍然是非法的。
尽管印度历史上有使用披肩作嫁妆的风俗,但西方时尚界对它的追求是直接导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盗猎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每年估计有2万只藏羚羊因为制作披肩的原因被猎杀。
藏羚羊角在传统医药市场也有销售。
其他威胁包括人类和饲养的家畜对藏羚羊的侵犯,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和活动的干扰,以及对藏羚羊栖息地的侵占。
(四)中国藏羚羊资源遭受破坏
虽然藏羚羊分布区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但近10年来盗猎者手持武器、不断涌入藏羚羊栖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迁徙路线上屠杀藏羚羊。
根据中国有关部门近年来查获的藏羚羊皮、羊绒数量和各有关单位在藏羚羊分布区发现的藏羚羊尸骸情况分析,每年被盗猎的藏羚羊数量平均在20,000头左右。
此外,由于盗猎活动的严重干扰,藏羚羊原有的活动规律被扰乱,对种群繁衍造成严重影响。
盗猎的严重后果之一,是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调查资料表明:
1986年冬季在青海西南部调查到藏羚羊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0.3头,1991年羌塘自然保护区东部藏羚羊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头,并且还能看到集群数量超过2,000头的藏羚羊群。
1994年在新疆昆仑山进行的一次调查,估算该区域藏羚羊数量约43,700头。
而据一位多年在青藏高原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资深专家估计,在1995年中国藏羚羊总数已急剧下降至约50,000~75,000头左右,并且现仍在继续下降。
近几年来,也无人再见到集群数量超过2,000头的藏羚羊群。
在许多昔日藏羚羊集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
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走向面临灭绝危险的边缘。
(五)保护措施
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于估量的科学价值。
藏羚羊种群也是构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藏羚羊保护。
1981年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鉴于藏羚羊为附录I物种,中国政府严格禁止了一切贸易性出口藏羚羊及其产品的活动。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中国国务院随即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藏羚羊确定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非法猎捕。
中国政府还在藏羚羊重要分布区先后划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定期进行巡山和对藏羚羊种群活动实施监测。
为保护好藏羚羊,在藏羚羊分布区,还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培养了一批保护管理和科研人员,组织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等。
对十分猖獗的盗猎藏羚羊、走私藏羚羊绒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国原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予以特别关注,并进行了专门调查;
中国各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森林公安机关等执法力量,在藏羚羊分布区、重要运输路线及加工点、重点海关及边境线,连续多年实施了严厉的打击行动。
CITES公约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一个有100多个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性政府间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协议,秘书处设在瑞士,各国都设有CITES管理委员会,每个成员国都有责任遵守CITES保护稀有野生动植物的协议,违约时要受到处罚。
除了一个成员国之外,CITES的142个成员国或地区进口藏羚羊毛都是违法的。
自1990年以来,中国森林公安机关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00余起,收缴被猎杀的藏羚羊皮17,000余张、藏羚羊绒1100余公斤、各种枪支300余支、子弹15万发、各种车辆153辆,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击毙盗猎分子3人。
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地,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原青海省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同志就是保护藏羚羊英雄们的典型代表,他领导的队伍不畏艰难困苦,连续三年在10多万平方公里渺无人烟的可可西里地区辗转巡护,抓获许多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分子。
1994年1月18日,这位年仅40岁的英雄,在追捕非法盗猎藏羚羊犯罪分子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实例三保护人类的朋友——大猩猩
(一)大猩猩的生活习性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赤道热带雨林中,是现存最大的灵长目动物。
成年雄性大猩猩直立时高2米,重约140 -250公斤,最重可超过290公斤,雌性约70-120公斤。
大猩猩分三宗,山区一宗,低地两宗,所有皆黑皮黑毛。
山区大猩猩现在仅存约600只,低地两宗也不足5000只,都已被非洲各国政府列为一级珍贵保护动物。
大猩猩结群而居,每群16-30只。
每群由一只雄性领导。
不同群体相遇进也可以友好地在一起觅食,甚至非常友善。
大猩猩以树叶、嫩芽、蕨类、块根植物和纤维性树皮为食,有时也吃野果。
它们大多时间在地面上活动,年轻一些的或雌性大猩猩有时在树上休息。
低地大猩猩的窝一般筑在树上,山区大猩猩则建在地上,都是用树枝做成的垫子样,有些做得非常草率,但它们每晚都做新窝。
幼猩猩通常与母亲同睡。
大猩猩很恋窝,早晨往往在窝里假睡上一、两个小时才起。
大猩猩母子关系很亲密,幼年大猩猩一直要到母亲再次生育才开始自立。
大猩猩其实是一种非常安静的动物,它们的智力也非常发达,大约相当人类3、4岁的孩童。
(二)大猩猩生存现状
非洲动物保护组织最新的调查显示,在过去10年间,生活在刚果境内的非洲低地大猩猩的数量由17000只减少到目前的5000只,减少幅度高达70%.山猩猩居住在卢旺达、乌干达、赞比亚的热带雨林中,在所有的猿类中它们是快要濒临灭绝的。
生活在火山坡上的山猩猩与当地的农民争夺粮食和空间,由于疾病、战争和偷猎近年来它们的数量锐减。
保护人员估计还有不到350只山猩猩幸存。
在非洲许多国家,商业捕猎正在使这些地区的灵长类动物迅速消失。
例如喀麦隆东部的一些部落,猎人平均每年射杀800只低地大猩猩,如果不及时加以阻止,该地区3000多只大猩猩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杀光。
在整个20世纪,非洲地区的黑猩猩数量已经减少了95%。
科学家担心,用不了5年时间,非洲热带雨林中的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就会彻底灭绝。
(三)大猩猩数量锐减的原因
造成非洲大陆偷猎活动猖獗的原因非常复杂,人口过多、连年内战、贫穷以及一股“吃野味”潮流的兴起。
在非洲一些国家的首都和部分大城市中,吃上一盘猴肉或象肉被认为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也可以表示自己没有“数典忘祖”,经常回忆起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
这样一盘用酒和花生酱烹调而成的野味可以卖到40美元。
非洲土著人食用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后来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饮食潮流,大量野生动物成为人类的食物,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非洲中部的一些地区,大猩猩是肉类市场上的抢手货。
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称,目前世界上仅有12万只大猩猩,它们全部聚集在一起,也只能填满一个大型的足球场。
非洲的一些土著部落,他们一贯以打猎为生,打猎是他们的本能。
曾经有人感慨:
给大象招来杀身之祸的,就是上帝赐给它们的那对象牙。
最近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公布:
人类对象牙的滥猎将导致亚洲象出现基因突变,丧失长象牙的基因,出现新品种的“无象牙大象”。
相比之下,大猩猩的故事显得更悲惨一些。
当年,欧洲人在乍得捕杀大猩猩时通常以20人为一组,因为大猩猩肉里以嘴唇最为味美,而20只大猩猩的嘴唇恰好能凑一盘菜。
只可惜非洲其他地区的大猩猩目前还没有变成“无唇大猩猩”的趋势。
人类大量捕食野生动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增大了人类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会。
埃博拉病、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都源于人类贪食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大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复杂环境中,体内可能寄生大量对它自己危害不大但对人类有致命危害的病菌,捕杀野生动物是违法的,贪食野生动物是非常危险的。
艾滋病最早发现于1962年,当时,一些非洲医生就注意到一种能使人消瘦的疾病,后被认为是艾滋病。
一种观点认为,在非洲中部和西部,SIV在大猩猩身上变成了HIV,而大猩猩在咬人或被猎杀后将HIV传给了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非洲人一向喜欢猎杀大猩猩并在露天的肉类市场上出售,血淋淋的畜肉上通常都爬满吸血的苍蝇,也包括马厮蝇,这些苍蝇从黑猩猩身体上吸足了带有病毒的血,可能会在叮咬人的时候把病毒传给人。
在西部非洲,约有1%的爱滋病病人是在屠宰猴子的过程中被感染的。
灵长类动物对于科学和医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黑猩猩体内98.5%的基因都与人类相同,它们也有感情,会使用工具,懂得交流,还能解决问题,可以算得上是我们的远亲,我们吃它就和吃人没有什么区别。
人类要想解开自身的进化之谜,灵长类动物是关键的一环。
从生物学上来看,它们携带着艾滋病、埃博拉等许多致命疾病的病毒,但是如果人类想找到根治这些疾病的方法,很有可能还要借助它们的帮助。
(四)现有保护措施
尽管大多数国家已通过法律保护大猩猩,但执法机构难以触及偏远的丛林,那里的居民仍以打猎为生。
随着大猩猩种群被偷猎者滥杀和栖息地不断消失,许多动物保护组织正竭尽所能地保护这一物种的生存。
(五)国际山地大猩猩保护计划
创办于1991年的国际山地大猩猩保护计划,致力于保护世界上仅存的大约668只山地大猩猩及其栖息地(卢旺达、乌干达和民主刚果)。
好消息是,国际山地大猩猩保护计划的数据显示,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在过去十年间确实有所增加-维龙加火山地区(刚果)的数量从320只增加到355只。
(六)国际灵长类动物保护联盟
创建于1973年的国际灵长类动物保护联盟,致力于世界各地的灵长类动物的福利,它在三十一个国家设有区域代表。
国际灵长类动物保护联盟不断资助其它动物庇护所,如喀麦隆的林贝野生动物中心,那里是七只大猩猩、黑猩猩和多种猴子的家园。
在其总部还有一个庇护所,专门收容被研究实验室所弃用的长臂猿。
实例四大熊猫保护
(一)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
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白豹、虞等。
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二)大熊猫的繁殖能力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间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
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环境的恶化以外,也有自身生育繁殖能力方面的问题。
据有关专家对大熊猫所作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生不育。
大熊猫性喜独居,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
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且其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
在野外,公兽们往往须通过残酷的斗殴竞争,最后的胜利者才能获得雌兽的亲睐。
如果一个小种群内缺乏足够优良的雄兽,显然就会大大降低雌雄正常交配的机会,并降低交配后的受孕率。
大熊猫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
大熊猫幼仔非常脆弱,很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夭折。
大熊猫母兽在怀孕和哺乳期内很少采食,并由于独自哺乳带养幼仔而极尽劳苦,体力极度衰竭,对其健康和寿命影响极大。
在哺乳期结束后,母兽还要继续抚养儿女,教会他们采食和生存的各种本领。
在这种情况下,母兽自会本能地“克制”自己,不再发情,暂停生育,直到儿女长大成“人”,远走高飞。
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被严重地隔绝成小块地域,偏偏他们又必须独占很大面积的领土才能保证生存,所以在小块的栖息地内,能容纳的大熊猫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一个种群太小,不可避免会导致近亲繁殖,降低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
人工繁育大熊猫,可以减低野外天敌和疾病的危害、保障营养供给、消除恶劣气候的侵袭。
此外,还可以大大提高大熊猫的繁殖能力:
通过合理配对,可有意地避免近亲繁殖,改良繁殖和遗传机能;
通过人工授精,可以增加配种机会,提高配种怀孕率;
通过对母仔的精心看护和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幼仔成活率,尤其是双胞胎成活率,并促进其正常发育,也有利于母兽身体健康,使其迅速恢复体力,为下一次生育作好准备。
多年的实践证明,大熊猫人工繁育、移地保护是拯救大熊猫的重要战略之一。
中国保护大熊猫权威人士和一些著名的研究大熊猫专家学者不支持克隆大熊猫。
他们认为,克隆大熊猫只是个体的复制,根本无利物种本身的遗传多样性保护。
具体理由是:
①克隆大熊猫本身还有缺陷或者说不很完善、成熟。
特别是在异种动物的克隆技术上的困难更多,比如在其他家畜上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异种动物克隆的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后就会停止发育,这个问题到现在无法解决。
②就现在成功的克隆动物研究例子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