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2870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4、开始游码未归零就进行测量,则结果)

e.整:

记录好后将砝码,不许遗漏,将游码。

8.质量测量方法:

固体:

直接测量

液体:

去皮法(m液=m总-m器)

微小物体质量:

累积法(测多算少法)

9.密度():

叫这种物质密度。

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密度一般,密度与物体的、、、无关,与物体状态关。

②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物体遇热膨胀,密度,遇冷收缩,密度。

但水除外,温度高于4℃时,温度升高,密度,温度低于4℃时,温度降低,密度。

因此,4℃的水密度最,体积最。

③密度的单位:

、换算关系:

④水的密度:

,表示。

⑤密度公式:

其中m表示,单位;

v表示,单位;

ρ表示,单位   ;

10.对密度公式的理解:

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比,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值。

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同。

③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

④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质量。

11.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认:

使用前观察量筒的、、。

②放:

把量筒放在上;

③读: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相平,与凸液面的处相平。

12、用量筒测体积的方法:

①直接测量法:

测的体积;

②排液法:

测形状不规则且沉入液体的固体体积。

a.在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b.将固体用细线拴住轻放入并浸没在量筒内水中,读出此时体积v2;

c.则被测固体体积v=。

③沉坠法:

测形状不规则且漂浮在液面的固体的体积。

a.在量筒倒入适量的水;

b.将待测物体和能沉入水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

c.用手提待测物上端的细线,将能沉入水的重物沉没在量筒中,读出体积v1;

d.将拴好的两个物体一起没入水中,读出体积v2;

e.算出待测固体体积v=。

13、物质密度的测量

①测量原理:

②测量工具:

③测固体密度:

1)测固体的质量:

使用天平。

2)测固体的体积。

A规则固体的体积,用刻度尺测出相应的长度,计算出体积,如长方体

,圆柱体体积V=πr2h,圆锥体体积V=(πr2h)/3,球体体积V=4πr3/3。

B不规则固体体积。

a.排水法:

采用量筒

b.针压法:

适用于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用针尖将物体压入水中。

c.沉坠法:

以上b中也可用沉坠替代。

④测盐水密度。

a把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

c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

d称出;

e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f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ρ=。

注:

①测量液体密度时,由于液体会沾到容器上,获得数据时必须考虑液体的m和v;

②测量时,若先测m后测v,会使v偏小(玻璃杯上沾有液体),密度偏大;

③若先测v后测m,会使m偏小(量筒壁沾有液体),密度偏小。

⑤测塑料块密度:

a将天平放在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测出塑料块质量m;

c用细线将石块拴紧,浸没在水中,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1;

d用细线将石块和塑料块系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石块、塑料和水的总体积V2;

e计算出塑料的体积V=;

f求出塑料块的密度。

⑥空心问题的解决方法:

a比较密度法:

先假设物体是实心的,根据所给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物,与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ρ行比较,若,则是空心的

b比较体积法:

假设物体是实心的,根据所给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计算出其体积V实,与所给物体体积V物行比较,若,则是空心的

c比较质量法:

假设物体是实心的,根据所给物体的体积和物质的密度,计算出其质量m,与所给物体体积m物行比较,若,则是空心的.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①概念:

在物理学中,把叫机械运动。

②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都在运动。

2、参照物

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叫参照物。

②参照物的选择是的,但除外;

③参照物一旦选定,就假定该物体;

④为研究方便,一般选或相对地面的物体做参照物。

⑤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

⑥静止是的,运动是的。

3、速度

①物理意义: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程度。

②定义:

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

③定义式:

变形

④单位:

单位换算:

1m/s=km/h1km/h=m/s

⑤v=20m/s表示。

⑥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⑦对于匀速直线运动,v是定值,不随路程(s)和

时间(t)而变化,这时路程(s)与时间(t)成正

比,S-t图像如右图:

4、变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快慢的运动。

②平均速度

a意义:

粗略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路程)中的程度。

b计算:

V=

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要用S总除以t总,t总指通过某段路程所用总的时间包括其间停顿的时间;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5、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为,常用单位有

换算关系为:

1m=____Km=____dm=____cm=____mm=μm___nm。

0.54km=m7200m=km260000mm=m

②测量工具:

③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a“选”:

根据选择刻度尺。

b“认”:

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和。

c“放”: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

读数时视线要刻度尺且与尺面。

e“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f“记”:

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

、、;

④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a化曲为直:

如测曲线的长度.b滚轮法:

c测多算少:

如测纸张厚度,钢丝直径等。

d几何法:

如测乒乓球直径、圆锥体的高等.

6、时间的测量:

①时间单位:

国际单位为,常用单位有、、

1h=_____min=_____s

7、误差:

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

a选用合适的;

b采用合理的;

c多次测量。

③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实验器材不精密,实验方法不完善,环境对仪器的影响,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

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记录结果粗心

可否避免

避免,可以

避免,不应发生

判断方法

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

错误的数据远偏离真实值

8、力

①.力的概念:

力是。

a力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作用时,一定有存在。

b有受力物体,就有施力物体。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d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②力的作用效果:

a力可以(指和的改变)。

b力可以(指物体被、、、等)。

③力的单位:

()

④对力的大小的感性认识:

托起一个鸡蛋大约用力0.5N;

⑤力的三要素:

、、。

⑥力的示意图: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⑦力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

9、牛顿第一定律

①伽利略斜面实验

a三次实验中小车都要从滑下,目的是:

b实验得出:

在同样的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越

c伽利略推论:

在理想情况下,即表面,物体将

d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推理。

②定律内容:

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得出来的,且经受住了,但由实验来证明。

b物体具有保持性质。

即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状态。

c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的运动靠力来维持(即力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10、惯性:

a定义:

物体的性质叫惯性。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物体在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受力大小、运动快慢等。

c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由于惯性作用或由于受到惯性力,只能说

或。

d利用有利惯性:

跳远助跑、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拍打衣服上灰尘、用铁铲向炉膛送煤、骑自行车用力蹬几下让它滑行、用力甩出石子等

e防止有害惯性:

行车系安全带、安装安全气囊、保持车距、限速行驶

11、二力平衡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则称二力平衡。

②二力平衡条件:

(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12、二力平衡的应用:

a由物体二力平衡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由二力平衡条件,若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力的大小和方向;

c由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知它所受的两个力必定是平衡力。

1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在

不同点

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个物体上

1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合力为0)

静止运动状态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运动快慢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1、弹力

①弹性:

物体受力,失去力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

在受力时,失去力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

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④弹力产生的条件:

相互的两物体间存在着。

⑤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质都是。

2、弹簧测力计

①工作原理:

在内,。

表达式为。

(注意区别伸长、伸长了、伸长到等名词)

②使用方法:

a使用前要观察测力计的、、;

b使用时要检查指针,若没有对准,应;

若未校零,指针在零刻线以下,则测量结果会偏。

c使用前轻轻拉动几下挂钩,防止;

d测量时,所测的力,以免损坏测力计;

e在测量时,测力计可以、、放置,但所测力的方向要与一致,;

f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3、重力

叫重力。

②方向:

(重垂线、水平仪都是根据的道理制成的)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大小可用测量。

④重力的作用点是。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重心物体上,如均匀圆环。

⑤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⑥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是引力的一个分力。

⑦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

a.b.

8、把一个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时,质量,重力。

4、摩擦力

相互的两个物体或时,在上产生力。

②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方向或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③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一是两个物体互相;

二是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

三是两个物体之间有或。

④摩擦种类:

、、

⑤静摩擦力大小是通过知识求得。

⑥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a实验原理:

b实验中采用的方法:

法;

c实验中要用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

d实验分析:

 

比较分析甲、乙图可以发现:

比较分析甲、丙图可以发现:

f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⑦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⑨事例分析

a人走路时,地面给鞋的摩擦力的方向与人运动方向,此时的摩擦力为力。

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c自行车刹车是用力捏手闸是采用的方法摩擦。

d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垫上圆木棒,这是以的方法摩擦。

f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在手上抹些镁粉是为了,在杠上做回环动作量,手握杠又不能太久,目的是。

g自行车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

5、杠杆

1、定义:

在作用下绕着转动的棒叫杠杆。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

(O)

②动力:

(F1)

③阻力:

(F2)

④动力臂:

(l1)

⑤阻力臂:

(l2)

3、画力臂方法:

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

杠杆或。

②实验前:

应调节杠杆两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这样做的目的是:

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

杠杆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

表达式:

也可写成

5、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

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6、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L1L2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杠杆

天平,定滑轮

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杠杆。

6、定滑轮:

①实质:

杠杆。

②特点:

不能但是能。

③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提升重物时,

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7、动滑轮:

杠杆。

使用动滑轮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3、滑轮组

①特点:

使用滑轮组能,又能。

②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则:

拉力F=。

(只忽略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③组装滑轮组方法:

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8、轮轴:

可以的杠杆,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力,且轮半径越大越,如井辘辘、汽车方向盘,扳手等.

9、斜面:

一种力的简单机械,斜面高度相同时,斜面越越力,如盘山公路、螺丝钉的螺纹等。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力

1、叫做压力。

压力作用在

(作用点)上,方向,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物理学上通常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压力大小不一定都由重力提供,可以、或重力,也可与重力。

其实质是力。

F=F=F=F=F=F=

3、压力与重力比较

比较

压力

重力

定义

符号

单位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效果

4、探究:

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a实验采用的方法:

b、实验分析:

比较甲、乙两图说明:

比较乙、丙两图说明:

C、实验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二、压强

5.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是。

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单位要统一,特别是面积的单位必须用.压强的大小同时受、两个因素影响,压力大,不一定大;

压强大,不一定大。

6.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小压强,增大压强的方法有:

(1),

(2),(3)。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

(1),

(2)(3)

7.举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各两例:

8.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

三、液体的压强

9.液体由于受力的作用和具有性,所以液体给

、和都有压强。

10.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大的压强大。

11.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有关,而与液体的、等无关,液体的压强公式

是。

式中ρ液的单位一定要用,h的单位要用,计算出压强的单位才是.

12.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它是根据

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

13、连通器:

连通器中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

连通器中盛有不同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一般。

具体应用:

船闸、水壶、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茶壶、过路涵洞等。

四、气体的压强

14.等日常事例证明了气体存在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大气压强会随增大而,大气压强还与

有关,冬天的气压比夏天,晴天的气压比阴天。

15.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国科学家,他认为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算出一标准大气压的值p0==,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具体关系是。

高压锅就是应用了

原理。

16.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五、浮力

17.浮力

(1)定义:

叫浮力.

(2)方向:

(3)产生原因:

18.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2)数学表达式:

F浮==

(3)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19.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状态下)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和的大小.

(2)当上浮

当下沉

当悬浮

(3)比较实心物体与液体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当上浮

当下沉

(4)应用:

、、等是物体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际应用.

20.物体的漂浮条件

(1) 

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

(2)应用:

轮船.其中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满载时.

21.悬浮和漂浮的异同点

相同之处:

(2)不同之处:

①排液体积:

悬浮时,对实心物体而言,V排V物;

漂浮时,V排V物.②密度不同:

对实心物体而言,悬浮时,ρ物

ρ液;

漂浮时ρ物ρ液.

22.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即.

(2)利用实验称重法求浮力,即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即

(4)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平衡法)求浮力,即(前提:

物体)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

二是物体在。

2.力学里规定:

叫做功。

公式:

3.功的单位:

,1J=N·

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J。

4.应用功的公式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

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

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5、力不做功的几种情形:

二、功的原理

1.内容:

即。

2.说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下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

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要省距离必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或者可以、也可以,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即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3.应用:

斜面 ①理想斜面:

②理想斜面遵从;

③理想斜面公式:

,其中:

F表示:

L表示:

G表示:

h表示: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

W有用=(提升重物) 

2.额外功:

 公式:

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总功:

W总=;

4.机械效率:

  

②公式:

(其中斜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通常用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原理:

②应测物理量:

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