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2201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5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三)信贷保险收入共收到2,360,816,000元,完成预算数的97.91%。

(四)其他收入收到903,065,000元,完成预算数的121.68%。

  1955年国营工业利润收入比原计划增加了十分之一以上。

这是广大职工努力推广先进经验、积极试制新产品、增加生产、降低成本的结果。

只就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石油工业部、重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八个工业部统计,产品销售收入比年度计划增加了2%,生产成本比年度计划多降低了3.1%。

  1955年的农业税收入也超额完成了计划。

这不是因为政府向农民多征了农业税,而是主要地由于在1955年秋征中收到的代金比较多一些;

秋征的代金算在本年的收入中,所以农业税的收入就超过了原计划。

  1955年决算在收入方面的情况基本上是好的。

但是比起原定的计划还少3.02%,这是什么原故呢?

这是因为,在制定1955年预算的时候,对于1954年水灾所造成的粮食、棉花、烟叶和其他农作物的损失,以及这种损失对于农民购买力和工商业的影响,估计得还不充分,工商税收预算和国营商业收入预算都有些偏高。

这就使得原定的工商税收计划和商业收入计划不能完成。

  但是,预算收入计划的没有完成,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有一部分国营企业还没有贯彻执行增产节约的措施。

有不少工业企业在实行增产节约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产量和产值,而没有注意产品的质量是否合乎标准,品种是否合乎用户的需要,以至许多产品质量下降,有些产品形成积压。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商业收入计划和税收计划的完成。

  1955年决算支出占预算数的98.41%,比预算数29,821,828,000元少支474,890,000元。

其中,经济建设费支出13,762,090,000元,占预算数的96.99%;

社会文教费支出3,189,270,000元,占预算数的82.82%;

国防费支出6,499,862,000元,占预算数的90.36%;

行政管理费支出2,154,067,000元,占预算数的96.10%;

债款支出666,228,000元,占预算数的106.48%;

对外援助和其他支出455,722,000元,占预算数的73.55%。

  1955年决算支出比预算少支出了约1.59%,这主要地是各部门各地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结果。

  在基本建设方面,根据1955年对3,280个较大的建设单位的统计,节约的资金约达10亿余元,比原投资计划减少了16.1%。

单是铁道部门的基本建设就节减了预算支出2.45亿元。

因为节约了资金,国家在1955年新增加的限额以上的工程项目就有60多个。

1955年各部门基本建设的投资额,按可比部分计算,只比1954年增加了9%,而实际完成的基本建设工作量却增加了15%。

  由于文教卫生部门比较着重地改进了定额,降低了开支标准,缩减了开支,国防部门认真地清理了历年积余,缩减了开支,这两方面的费用有显著的节减。

  1955年国家机关精简了一部分人员,把抽调出来的一部分人员调到农业合作化的工作中和新的国家机构、新的国营企业中去,也节约了国家的资金。

  在1955年的预算执行过程中,节减了基本建设的投资,克服了铺张浪费现象,这是正确的,必要的。

但是应该指出,由于没有经过多方面的周密的计算,一部分投资的削减也不尽合理,因而曾经造成一部分工地的窝工现象,和一部分工程的质量低劣现象。

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生产企业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建筑的数量和质量,对于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削减也有一些不适当的地方。

在基本建设的计划和准备工作方面,由于缺少预备项目,由于准备工作片面地注意了施工力量,而没有对于安装力量和材料、设备的供应作全面的准备,这样就使一部分建设资金来不及在本年内充分利用。

这些缺点,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避免。

  支出的减少,除了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和其他费用的节减以外,部分地也由于某些部门还有“宽打窄用”的思想,设计预算偏高,而财政机关没有完全加以严格核实。

  1955年国家决算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共占本年支出的46.89%。

  1955年国家决算在工业建设方面支出5,960,281,000元,占预算数的93.30%。

工业基本建设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共有485个,其中已经全部完工投入生产的重大工程共82个,主要的有:

辽源中央立井、鹤岗东山立井、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连热电站、北京国棉二厂、包头糖厂等等。

炼铁、炼钢、采煤、发电、机械、纺织、制糖等工业的设备能力和固定资产有了很大的增加。

  195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完成了原定计划的101%,比1954年增长8%。

在本年的4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7种完成了或者超额地完成了计划。

同1954年比较,绝大多数产品的产量都有增长:

原煤增长17%,焦炭增长22%,电力增长12%,原油增长22%,生铁增长23%,钢增长28%,钢材增长28%,硫酸增长9%,烧碱增长18%,硫@①增长9%,机车增长88%,内燃机增长36%,发电机增长97%,自行车增长13%,胶鞋增长15%。

棉纱、棉布、麻袋、纸烟等轻工业产品,则由于原料限制,产量比1954年有所减少:

棉纱减少14%,棉布减少16%,麻袋减少11%,纸烟减少4%。

1955年各工业部门试制成功了许多新产品,例如1万千瓦的自动化水轮发电机和水轮机、6,000千瓦的蒸气发电设备、合金无缝钢管、xī@②铜片、联合收割机、四十八行的播种机等等。

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在1955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1955年国家决算在农业、林业、水利等方面支出1,497,616,000元,为预算数的114.13%。

  农业支出对于全国农业生产的改进、农具改良和农药农械的推广,特别是对于灾民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起了重要的作用。

1955年政府供应农民饼肥和化学肥料450万吨,农药9万吨,并且减价40%供应新式农具51万部。

对1954年的灾区,政府继续拨付复堤、修垸经费3亿元,帮助农民新修和整修了许多小型水利工程,贷放水车17万辆,扩大和改善了灌溉面积6,500万亩。

此外,1955年政府还支出农村救济费2亿余元,发放农业贷款10亿余万。

  在林业方面,1955年完成造林面积2,560多万亩,比1954年完成数增长47%。

  在水利建设方面,1955年完成土方14亿多公方,石方1,400多万公方,混凝土60万公方。

在1954年堵口复堤的基础上,继续整理了长江中下游、淮河、辽河、珠江和华北各河的堤堰,恢复了洞庭湖滨的堤垸,举办了汉水下游分洪工程,基本上完成了淮河的南湾水库工程。

这些工程对防御水害和扩大灌溉面积都有显著的效果。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措施和其他有关的措施,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开展和广大农民的努力,并且由于雨水及时,1955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获得了丰收。

粮食总产量达到3,680亿斤,完成年度计划的102%,比1954年增长9%。

棉花产量达到3,036万担,完成年度计划的117%,比1954年增长43%。

其他各种主要农作物,除了甘蔗比1954年稍有减少外,都有不同的增长:

甜菜比1954年增长61%,黄麻增长95%,烤烟增长28%,花生增长6%,茶叶增长17%,蚕茧增长44%,各种水果增长10%。

  在1955年,国营机械化农场由1954年的97个增加到106个,这些农场的耕地面积增加到404万亩,比1954年增加了45%。

国营机器拖拉机站由1954年的89个增加到138个,拖拉机由778标准台增加到2,377标准台,服务面积由661,800亩增加到3,137,300亩。

  1955年国家决算在交通运输方面支出1,925,475,000元,占预算数的89.74%。

1955年新建铁路铺轨1,222公里,比1954年的铺轨里数增长了47%。

到1955年底,已经完成铺轨全线通车的有黎塘——湛江线、丰台——沙城线和蓝村——烟台线;

贯通西南的宝鸡——成都线已经完成全线铺轨任务的73%;

贯通西北的兰州——新疆线已经达到张掖以西135公里。

全国公路共修建8,138公里,比1954年的修建里数增长了40%。

1955年全国铁路运输的货物周转量,由于不合理运输的减少,比1954年只增长了5%。

汽车货物周转量比1954年增长35%,内河轮驳船货物周转量增长32%,沿海航运货物周转量增长4%。

邮电业务总量比1954年增长了13%。

  在商品流转方面,1955年国营商业的购进计划超额地完成了任务,这是同工业生产计划超额完成特别是同农业丰收有密切联系的。

但是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于前面所已经说过的原因,只完成原定计划的94%,比1954年只增长了3%。

1955年我国继续扩大了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密切了同亚非国家的经济往来,发展了同西方国家的贸易,进口和出口贸易都超额地完成了计划。

贸易总额比1954年增长了约30%。

  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的结果表明:

1955年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包括经济、文教、行政方面的基本建设)共为86.3亿元,本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比1954年增加了16%。

1955年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54年增长了6.6%。

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现代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33%上升到34%。

生产资料的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42%上升到46%。

  1955年是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发展的一年。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发展得特别迅速。

到1955年底,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经达到7,50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由1954年的11%上升到63%。

其中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达到470多万户。

在手工业方面,据同一时期的统计,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人数达到220万人,占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由1954年的15%上升到29%。

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产值比1954年增长了72%。

在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59%上升到63%,合作社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4%上升到5%,公私合营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12%上升到16%;

私营工业所占的比重则由1954年的25%下降为16%。

全国私营工业有3,000余户转为公私合营。

在商业方面,全国共有18万户私营商店转为公私合营商店和合作商店。

在纯商业机构的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公私合营商业所占的比重由1954年的74%上升到82%。

  1955年国家决算用于社会文教事业的支出,共占本年支出的10.87%。

1955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到29万余人,比1954年增加13%;

中等学校在校学生443.7万人,比1954年增加6%;

小学校在校学生达到5,310万人,比1954年增加4%;

幼儿园幼儿达到56万人,比1954年增加16%。

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农民达到5,000万人。

1955年全国医院和疗养院病床达到27.9万张,比1954年增加了12%。

中医的力量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中已经参加公立和联合诊疗机构的达到9万人。

其他文化、科学、出版方面,也有新的发展。

  1955年国家决算用于国防的支出占本年支出的22.15%。

用于国家行政经费的支出占本年支出的7.34%。

债款支出占本年支出的2.27%。

对外援助和其他支出占本年支出的1.55%。

  以上所说的国家决算的各项数字,都包括地方财政的收支在内。

如果把属于地方财政的部分抽出来看,那末,1955年地方财政共收入7,443,491,000元,占预算数的102.74%;

共支出6,432,453,000元,占预算数的94.35%。

地方支出预算执行的结果,主要部分为:

社会文教支出占36.80%,经济建设支出占27.21%,行政管理费支出占27.98%。

  在1955年,国家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公路投资5,250多万元,教育支出8,400多万元,卫生支出3,690多万元。

1955年3月国务院根据西藏地方政府的要求所作的关于帮助西藏地方进行建设事项的决定,已经在执行中。

继青藏、康藏公路通车之后,拉萨——日喀则和日喀则——江孜公路已经在去年10月初通车,贯穿喜马拉雅山区的帕里——亚东公路到今年3月也已经全部完成。

  1955年国家决算增设地方预算周转金201,420,000元,拨付银行信贷资金2,418,279,000元。

这两笔支出在1955年预算中本来准备在年终结余中解决,不列入当年预算支出,但是实际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这两笔款项已经根据地方预算周转和银行信贷的必要,加以使用,不列入本年支出是不合理的,所以现在补列在本年支出以内。

  1955年国家决算年终结余1,011,038,000元,全部结转到1956年预算中使用。

  二、1956年的国家预算

  1956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同时是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得最快和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

全国人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地高涨。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这种形势,号召全国人民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各项建设事业,争取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的预算,就是按照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的要求编制的。

  1956年国家预算规定,本年收入共为29,731,732,000元,上年结转收入1,011,038,000元,收入总数共为30,742,770,000元;

支出总数为30,742,770,000元;

收支平衡。

同1955年国家决算比较,本年收入增长9.29%,本年支出增长4.76%。

如果从两年收入数额中扣除国外借款,在支出数额中扣除1955年用上年结余拨付流动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地方预算周转金等不可比的因素,则本年收入实际增长15.83%,本年支出实际增长22.77%。

  1956年国家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为13,980,000,000元,占本年预算收入的47.02%,比1955年决算数增长9.84%。

各项税收中,工商税收为9,970,000,000元,占本年收入的33.53%,比1955年决算数增长14.26%。

工商税收的增长比例比较大,主要是由于1956年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转的增长比较快。

农业税收入为3,020,000,000元,占本年收入的10.16%,为1955年的98.88%。

此外,关税、盐税收入共为990,000,000元,比1955年决算数增长4.51%。

  1956年国营企业收入为14,328,144,000元,占本年预算收入的48.19%,比1955年决算数增长26.48%。

其中,国营工业企业收入为6,688,587,000元,比上年增长31.27%;

国营交通企业收入为2,108,275,000元,比上年增长17.70%;

国营商业企业收入为4,094,889,000元,比上年增长23.45%;

国营农林企业收入为632,440,000元,比上年增长18.79%;

其他企业和事业收入603,953,000元,比上年增长6.77%。

对于公私合营企业,采取以收入抵拨支出的办法;

本年公私合营企业以收抵支以后,还向国家上缴200,000,000元,这也包括在国营企业收入以内。

  按照1956年国家计划,国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比上年提高17.2%;

国营工业和公私合营工业的生产成本将比上年降低8.2%;

基本建设的建筑安装成本将比上年降低3%;

国营和公私合营运输的成本将比上年平均降低7.9%;

国营商业商品流转费将比上年降低13.2%。

  1956年债款收入为742,241,000元,占本年收入的2.50%;

其他收入为681,347,000元,占本年收入的2.29%。

  1956年国家预算支出的任务,是根据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积极发展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使它们之间保持应有的合理的比例。

1956年国家预算用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支出,共占本年支出总数的64.96%。

  1956年国家预算规定经济建设支出为16,055,206,000元,占预算支出的52.22%,比1955年经济建设支出决算数增长17.04%。

如果从1955年决算中扣除用上年结余拨付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等不可比的因素计算,则1956年经济建设支出实际增长33.45%。

各类经济建设支出的数额如下:

(一)工业支出为8,544,082,000元,占经济建设费总数的53.22%,比上年实际增长46.02%。

其中,用于电力、煤炭、原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的支出为7,569,103,000元,占工业支出总数的88.59%,比上年实际增长42.08%;

用于轻工业的支出为974,979,000元,占工业支出总数的11.41%,比上年实际增长86.14%。

(二)农业、林业、水利、气象支出为2,184,894,000元,占经济建设费总数的13.61%,比上年增长48.30%。

此外,本年将发放农业贷款22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

(三)交通运输支出为2,895,753,000元,占经济建设费总数的18.03%,比上年增长51.51%。

(四)商业、粮食、农产品采购和对外贸易方面的支出为857,182,000元,占经济建设费总数的5.34%,比上年下降74.45%。

由于1955年拨付了相当多的流动资金,今年支出的数字减少了。

(五)国家储备支出、城市建设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共为1,573,295,000元,占经济建设费总数的9.80%,比上年增长39.59%。

此外,1956年对于公私合营企业的投资,由于采用以收抵支的办法,没有包括在国家预算以内。

可以看出,在1956年经济建设支出中,除了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有很大的增长以外,轻工业支出和农林水利支出增长的比例也比较快,所占的比重比1955年增大了。

轻工业的支出比较多,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轻工业产品的需要大;

也因为适当地发展轻工业能够更有效地积累资金,可以用来更多更快地发展重工业。

农业的支出比较多,是因为1956年农业的发展比较快,需要国家财政的更多的支持;

而且农业发展了,不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发展工业。

这种工业同农业、重工业同轻工业之间关系的适当安排,是符合我国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需要的。

  1956年基本建设的增长速度很大。

全国基本建设(包括经济、文教、行政各方面的基本建设)的投资共有140亿元,比1955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62%。

1956年施工的限额以上建设单位共有964个,其中本年开始建设的271个,继续建设的693个;

苏联为我国设计的156个重要项目中,除了17个项目已经完工投入生产,12个项目已经部分地投入生产以外,本年内开始建设的22个,继续建设的103个,在本年内可以完工的11个,可以部分地投入生产的13个。

1956年建设的结果,中央各部门将有117个重大建设单位,包括鞍钢的九号炼铁炉、本溪工源水泥厂、铜川三里洞立井、鹤岗兴安台一号立井、淮南谢家集二号三号立井、包头第三电厂、阜新电厂、官厅水电站、长春第一汽车厂、哈尔滨电机厂、广东紫坭糖厂等,将要完成建设,投入生产。

规模巨大的包头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新疆石油公司、兰州炼油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等重大建设项目,将在本年开始兴建或者继续修建。

1956年基本建设完成的工作量,连同1953年到1955年所完成的工作量,将要达到五年计划原定总投资额的87.6%。

  1956年工业生产总值比1955年将增长19.7%。

1956年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是:

发电增长15%,煤增长17%,原油增长24%,生铁增长25%,钢增长58%,钢材增长46%,烧碱增长13%,硫@①增长40%,水泥增长40%,棉纱增长29%,棉布增长29%,植物油增长40%,机制纸增长20%。

1956年工业各部门将要试制许多新的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1956年生产的结果,在本年的4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预计可以有28种达到或者超过五年计划原定1957年的生产水平。

从整个工业生产计算,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也将达到五年计划原定1957年的生产水平。

在手工业方面,1956年的全国总产值将比1955年增长16.2%。

  1956年的农业和农村副业生产,在去年农业丰收和今年农业合作化更加发展巩固的基础上,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国家计划规定,1956年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将比1955年增长9.3%。

如果没有特大的灾荒,粮食产量将要达到3,989亿斤,比1955年增长8.4%,比五年计划原定1957年3,856亿斤的水平超过133亿斤;

棉花产量将要达到3,556万担,比1955年增长17.1%,比五年计划原定1957年3,270万担的水平超过286万担。

其他农副产品如烤烟、甘蔗、甜菜、黄麻、蚕茧等的产量,牲畜的数量,开荒和造林的面积,也都将比1955年有所增长。

国营机械化农场将增加到152个,耕地面积达到758万亩。

拖拉机站将增加到275个,服务面积达到1,656万亩。

在水利方面,将要新建安徽响洪甸水库、江苏新洋港水闸等24个大型水利工程,续建安徽梅山水库、辽宁大伙房水库、汉江下游杜家台分洪工程、华阳河蓄洪垦殖工程、唐山陡河水库等18个大型水利工程,开始建设黄河三门峡的水利枢纽工程,并且开始对长江进行流域规划。

1956年各省都动员农民大力开发农田水利,举办大量的小型水利工程,它们所扩大的灌溉面积,预计将超过过去六年中新增加的灌溉面积的总和。

  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交通运输也将有新的发展。

1956年新建铁路铺轨1,985公里,比1955年铺轨里数增加62%。

1956年施工线路有包头——兰州线、内江——昆明线等25条。

兰州——新疆线原计划1957年修到玉门油矿的白洋河,可以提前在今年完成,年内还将继续从玉门向西铺轨240公里。

宝鸡——成都线原计划在1957年底全线通车,也可以提前实现。

鹰潭——厦门线也将在今年内提前完成。

本年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10%,客运周转量将增长4%。

1956年将新建和改建许多公路。

贯通我国西部边疆的新疆西藏公路将要开始修建。

前年已经完工通车的青海西藏公路将实行改建,提高标准。

1956年汽车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31%;

沿海航运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27%;

内河轮驳船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35%;

民用航空总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30%。

1956年邮路总长度将达到221万多公里,比上年增长23%;

电报线路总长度将达到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