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届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
《解析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届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届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有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以“触发波”的形式发生,首先半胱氨酸蛋白酶被激活,然后由它们去激活其他蛋白酶,使其开始裂解细胞,直到整个细胞被摧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幼的生物个体中不存在细胞凋亡B.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启动后不再有蛋白质的合成D.癌细胞的发生可能是“触发波”的传播受到了阻滞
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对于个体的正常发育、细胞的正常更新和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癌细胞是不会发生凋亡的细胞。
【详解】A、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年幼的生物个体中存在细胞凋亡,A错误;
B、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对于机体有利,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
C、细胞凋亡启动后会有水解酶等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癌细胞可无限增殖,其发生可能是“触发波”的传播受到了阻滞,导致细胞凋亡障碍,D正确。
4.溶酶体内的pH一般稳定在4.6左右。
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接近4.6
B.pH值升高可解除mTORCl蛋白对TPC的活性抑制
C.TPC通道打开,Na+运出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质基质
D.V-ATPase蛋白有催化作用和运输作用
【答案】A
据图可知,当溶酶体内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的V-ATPase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把H+吸收进溶酶体,同时mTORCl蛋白与TPC分开,通过TPC将钠离子排出溶酶体。
【详解】A、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据图可知,pH值升高时mTORCl蛋白与TPC分开,解除对TPC的活性抑制,B正确;
C、TPC为钠离子通道,打开后Na+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质基质,C正确;
D、V-ATPase蛋白可催化ATP水解,同时协助H+转运,D正确。
故选A。
5.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液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t2时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慢
C.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中t1、t2、t3时期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均可能变成灰绿色
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详解】A、据图分析,0→t2时段,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先明显降低后缓慢降低,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而无氧呼吸逐渐增强,A错误;
B、t3时培养液中氧气的消耗速率比t1时低,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与t1时相近,说明t3时以无氧呼吸为主,其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错误;
C、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降低10℃培养,有关酶的活性会降低,则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
D、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图中t1、t2、t3时期酵母菌都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故培养液滤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都可以变成灰绿色,D正确。
6.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下列四组转化实验,能发生转化的实验组有( )
①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②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RNA降解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DNA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④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养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其DNA仍具有转化活性,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
酶具有专一性,可催化特定物质的水解。
【详解】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只能使蛋白质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①正确;
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RNA降解酶处理后,只能使RNA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②正确;
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DNA酶处理后,DNA被破坏,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③错误;
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养,不会使S型菌发生转化,④错误。
7.图1为人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A、a、b和c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图2表示A、b在DNA分子上的位置。
A.基因A突变成a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基因A和b转录时的模板链不一定是DNA分子的同一条链
C.X染色体上DNA分子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b缺失,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D.b控制的性状只在女性群体中出现,c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群体中出现
【答案】B
据图可知,A、a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c位于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其他任何时期,A错误;
B、不同基因转录的时间不一定相同,A和b转录时的模板链不一定是DNA分子的同一条链,B正确;
C、X染色体上DNA分子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b缺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
D、b控制的性状可以在男性群体中出现,D错误。
故选B。
【点睛】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分:
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数目;
基因的缺失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基因数目的减少。
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中的基因完全不同
B.无自然选择的作用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发生变化
C.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D.达尔文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按照生物进化理论,现存的各种生物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达尔文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
【详解】A、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基因库中的基因部分相同,A错误;
B、基因突变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正确;
C、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也可能通过种间互助来实现,C错误;
D、达尔文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不能解释变异的本质,D错误。
【点睛】共同进化的实例分析
共同进化类型
包含类型
实例
不同物种之间
互利共生
有细长吸管口器的蛾与有细长花矩的兰花
捕食
猎豹和斑马
寄生
噬菌体与细菌
竞争
农作物与杂草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
9.细胞周期中DNA复制需经过G1、S、G2期,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图中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A.完成过程①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及核糖核苷酸等条件
B.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配对
C.CDK2-cyclinE作用的正常发挥有利于DNA复制的发生
D.DNA损伤的情况下细胞分裂暂停
图中过程①为转录,②为翻译,据图可知,p21蛋白可使CDK2-cyclinE失活,而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详解】A、完成转录过程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
B、转录过程与翻译过程相比,转录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配对,B正确;
C、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其作用的正常发挥有利于DNA复制的发生,C正确;
D、据图可知,DNA损伤的情况下活化的p53蛋白活化,激活p21基因的表达,进而使CDK2-cyclinE失活,使细胞停留在G1期,细胞分裂暂停,D正确。
1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菌感染初期引起人体低热,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B.细胞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进入血浆时,pH无明显变化
C.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是与外界环境相比而言,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营养物质的来源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场所。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
【详解】A、病菌感染初期引起人体低热,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增强,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A错误;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B错误;
C、细胞质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
D、内环境稳态为细胞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和pH,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动物无氧呼吸途径认识不清。
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而不会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原因是缺乏相关的酶。
11.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图中字母表示腺体、“+”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数字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表分级调节的是①②过程
B.代表反馈调节的是①④过程
C.a既具有神经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D.c产生的激素可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分析】
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据此可判断图中b为下丘脑,c为垂体,a为甲状腺。
【详解】
A项和B项、根据分析可知,代表分级调节的是②③过程,代表反馈调节的是①④过程,A错误,B正确;
C、b下丘脑既具有神经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C错误;
D、a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D错误。
12.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给予感受器适宜强度的刺激,就会引起反射活动
B.血浆内CO2浓度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
C.血浆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使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
D.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下丘脑中存在体温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等,脑干中存在呼吸中枢。
【详解】A、直接给予感受器适宜强度的刺激,不一定引起反射活动,反射活动发生的前提是具有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
C、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是由细胞内外K+浓度差导致的,血浆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使可兴奋细胞内外K+浓度差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C正确;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点睛】发生反射的条件:
(1)有完整的反射弧;
(2)刺激达到一定强度。
13.下图为宁夏南部草原区在不同退耕年限草地植物群落部分特征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退耕后的草地上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B.该地区群落演替最终一定能形成树林
C.丰富度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退耕年限大致成正相关
D.退耕还草后,该草原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呈上升趋势
草原地区一般较为干旱;
据图可知,群落丰富度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变化随退耕年限增加而增长。
【详解】A、退耕后的草地上具有部分生物,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A正确;
B、受水分条件影响,该地区群落演替不一定能形成树林,B错误;
C、据图可知,群落丰富度指数、地上生物量
变化与退耕年限大致成正相关,C正确;
D、退耕还草后,该草原区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呈上升趋势,D正确。
【点睛】“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4.研究发现,经水浴处理后再组织培养获得的草莓幼苗脱毒效果更好。
―→
A.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B.40℃水浴可能有利于延缓病毒增殖扩散速度
C.剥取的茎尖需要进行无菌处理D.脱毒苗具有病毒抗性,不会再感染病毒
植物的茎尖一般很少感染病毒,经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抗毒苗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
【详解】A、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很少在茎尖分布,A正确;
B、40℃水浴可能不利于病毒繁殖,有利于延缓病毒增殖扩散速度,B正确;
C、剥取的茎尖需要进行无菌处理,以免培养过程中被污染,C正确;
D、脱毒苗不具有病毒抗性,仍会感染病毒,D错误。
15.科研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获得了具有睡眠紊乱症状的猕猴,取其中一只猕猴的体细胞又克隆了5只BMA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用作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模型。
A.该研究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核移植、胚胎工程
B.不用鼠做药物研发模型的原因是鼠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与人相反
C.BMAL1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细胞内并可在下丘脑细胞中表达
D.用这5只克隆猴做模型是因为它们基因型等遗传背景一致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属于基因工程的内容;
克隆技术涉及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研究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核移植、胚胎工程,A正确;
B、鼠昼伏夜出,生活习性与人相反,不宜用做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模型,B正确;
C、BMAL1基因几乎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C错误;
D、5只克隆猴的细胞核来源相同,基因型等遗传背景一致,适于用作药物研发模型,D正确。
16.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分子杂交:
用于证明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B.差速离心法:
用于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细胞器
C.类比推理法:
萨顿用蝗虫做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同位素标记:
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萨顿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的行为,发现二者的变化是平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用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说。
【详解】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可用目的基因做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A正确;
B、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细胞器,可利用其密度不同,采用差速离心法,B正确;
C、萨顿发现染色体和基因的行为平行,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
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D正确。
1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加入到苹果汁中摇匀后,就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B.观察叶绿体时,可撕取稍带些叶肉细胞的菠菜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C.固定化酵母细胞时,注射器距CaCl2溶液液面的高度对凝胶珠形态无影响
D.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前后须用显微镜观察两次
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首先需要观察细胞的生活状态,然后在较高浓度液体中观察质壁分离状态,最后在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情况。
【详解】A、斐林试剂加入到苹果汁中必须要水浴加热后,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A错误;
B.菠菜叶下表皮附近的叶肉细胞,叶绿体体积较大,数目较少,适于叶绿体的观察,B正确;
C、固定化酵母细胞时,注射器距离CaC12溶液液面太近,可能导致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C错误;
D、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前后须用显微镜观察三次,D错误。
故选B
【点睛】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的两组对照实验
第一组—――→实验组:
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对照组:
自然状态下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第二组—――→实验组:
用清水处理后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18.许多食品的生产需要借助微生物发酵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可将含较多抗生素的牛奶制作成含有抗生素的酸奶
B.在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利用乙醇在厌氧条件下生产醋酸
C.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目的是使豆腐析出全部的水分
D.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繁殖也可抑制杂菌生长
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目的,一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以免过早酥烂;
二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详解】A、抗生素会抑制细菌的代谢活动,含较多抗生素的牛奶不适于乳酸菌的发酵,A错误;
B、在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在有氧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化为醋酸,B错误;
C、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目的之一是使豆腐析部分水分,C错误;
D、不同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pH不同,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繁殖也可抑制杂菌生长,D正确。
【点睛】酵母菌与醋酸菌代谢类型辨析: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醋酸菌为需氧菌。
19.酶被固定化后处于载体特定微环境中,由于载体的物理性质对酶与底物的影响,酶的性质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固定化酶活力多数情况下比天然酶活力低
B.大多数酶固定后,其稳定性会有所升高
C.固定化后,酶反应的最适pH、温度均可能改变
D.酶固定化方法只有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
酶的固定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酶与载体结合,使酶可以重复使用,但同时可能会影响酶的性质。
【详解】A、受载体的物理性质影响,固定化酶活力多数情况下比天然酶活力低,A正确;
B项和C项,大多数酶固定后,处于载体特定微环境中,其稳定性会有所升高,可反复利用,但酶反应的最适pH、温度均可能改变,B项、C项正确;
D、酶固定化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和包埋法,D错误。
2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采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自制“九孔点滴板”对根尖进行处理。
A.第1个孔里滴入解离液,所含盐酸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以利于观察
B.第2~7孔内滴入蒸馏水进行漂洗,能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C.第8个孔内滴入改良品红染液为碱性染料,能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D.第9个孔内滴入蒸馏水能用于再漂洗,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更易于观察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对根尖进行处理时,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理解每一步的操作目的及所用试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解离液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酒精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A错误;
B、漂洗能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同时利于下一步染色,B正确;
C、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C正确;
D、第9个孔内滴入蒸馏水能洗去浮色,使细胞内染色体更易于观察,D正确。
【点睛】染色体染色原理记忆: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为酸性物质,容易与碱性染料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
21.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四个染色体组
B.该生物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或AaBB
C.该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D.该初级精母细胞中B和b的分离就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BC
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说明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成对,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应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详解】A、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基因突变可能是B变为b,也可能是b变为B,该生物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或AaBB,B正确;
C、该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AB、aB、ab或aB、AB、Ab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C正确;
D、该初级精母细胞中B和b的分离就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BC。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对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特点不理解。
AAaa位于两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上,而不是4条染色体上。
22.生物体内DNA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复合物中蛋白质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质一定是DNA聚合酶
B.若复合物中蛋白质参与RNA合成,则该蛋白质可能是RNA聚合酶
C.细胞内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DNA-蛋白质复合物参与
D.酵母菌核内的DNA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大肠杆菌拟核中DNA不能
【答案】ACD
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翻译过程没有DNA的参与。
【详解】A、若复合物中蛋白质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质可能是解旋酶,A错误;
B、若复合物中蛋白质参与RNA合成,则该蛋白质可能是RNA聚合酶,转录不需要解旋酶,B正确;
C、细胞内的翻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