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1787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学探究心得4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时,笔者用POWERPOINT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图片,包括电视台录播室摄像机三角架(打开状态)、吊兰支撑架、鸟巢框架结构(局部)等,并以此提出问题。

师:

“大家观察这些图片的图形特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

“都有三角形。

“如果我们把三角形改为四边形或其他形状会对整个结构产生什么影响呢?

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高粱杆小棒(若干)以及大头针等材料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行组合图形,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图形特别是三角形的结构特点。

借助于问题,学生能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与思考,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三、示“错”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对于学生的这一情况,教师不要过分的加以批评或指责,不仅如此,对于具有普遍性的错误教师还可以顺水推舟,主动“示错”,用逆向思维教学法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时间,路程,速度的习题,如何充分理解定义的内涵是正确求解的关键,而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一知半解,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出错。

例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由于顺风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原路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60千米,求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

为了迎合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笔者板书书写解题过程如下:

(80+70)÷

2=75(千米)

答:

这辆汽车的往返平均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自己的做法跟老师的一样吗?

相同的举手。

”教师统计此类做法的同学人数。

“老师的做法有问题吗?

有没有不同的结果?

”教师找数学基础好并做出正确解答的同学进行错解分析。

起初做错的同学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不谋而合,结果是老师“将错就错”,这才恍然大悟。

错解原因分析:

速度=路程÷

时间,既然是求往返的平均速度,那就应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

如果把单程的距离看成1,则往返路程即为2。

总时间包括用时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分别是1÷

80和1÷

60。

因此速度的求解式为(1+1)÷

[(1÷

80)+(1÷

60)]通过“拨乱反正”学生对于这类概念题在理解上会更加深刻。

四、求“变”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教师除了激疑巧问外,还要精选习题,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来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数学解题的应变能力。

例如,在讲解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提示引导学生多角度来审查题目完成求解。

对于下面的习题解答,教师可要求学生至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求解,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

一个钢厂去年产钢88万吨,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25%,今年计划产钢多少万吨?

思路一:

先求出今年计划比去年的增产量,再加上去年的产钢量,即得今年产钢量.

88×

25%=22(万吨)

88+22=110(万吨)

综合算式:

88×

25%+88

=22+88=110(万吨).

思路二:

先求今年计划产钢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求今年计划产钢多少万吨.

(1+25%)

=88×

=110(万吨).

思路三:

由题意可知,去年产钢可理解为100等份,今年计划产钢量可理解为(100+25)等份.运用归一解法,先求每份多少万吨,再求出125份多少万吨,即今年计划产钢量.

88÷

100×

(100+25)

=88÷

125

=0.88×

125=110(万吨).

今年计划产钢110万吨.

综上所述,要想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数学课堂氛围,教师就要在巧设悬念上下功夫,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合理的调控教学节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

篇四

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数学复习。

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能源开发出来,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条基本规律。

一、引导学生明确复习目标

在每章、每单元复习之始,我引导学生切实弄清本章、本单元的具体学习要求和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以使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复习的信心,又便于其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结合实际,调节复习计划。

二、引导学生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复习的主要依据,教材中的习题最具有代表性。

然而,不少学生不重视教材,特别是在复习的时候,认为内容已经学过了,教材中的练习题也做过了,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一些复习资料上。

针对这些情况,除了给学生反复说教以外,我的主要做法是经常有针对地布置一些督促学生阅读教材的练习。

如将教材中的熟题改编成灵活巧妙的趣题等,让学生去完成,以教育学生重视课本。

三、引导学生议疑问

复习中学生必然会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我就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交给全班学生讨论,老师只在一旁适当点拨、引导。

当然,对于大部分学生不能解决或很难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作出答复。

四、引导学生找规律

在复习中,要努力使学生复习后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更深入的理解。

为此,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联系的、整体的角度重新思考教材,在联系中找规律,从整体上理解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织出知识之网,将所学每一点知识都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之中。

如在复习圆的面积及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内容时,我绘出了如下综合型的习题让学生去寻找此类问题。

五、引导学生分析错误

无论教师怎样防范,学生在认识和运用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是不足为怪的。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剖析错误,并加以纠正,使学生在知识上来一次再认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剖析错例往往比下面讲解印象更深。

六、引导学生比优劣

学生对题目的解法可能多种多样,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题。

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提供解题的角度、着眼点。

当然,对各种不同的解法,也要让学生比较解法的优劣,找最佳解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与创优意识。

七、引导学生讲思路

练习课和复习课上,要求学生不仅讲解法,而且要讲思路。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

二是给其它同学以启迪,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包括错误的)都要给予鼓励,对讲错的要引导学生分析、纠正。

八、引导学生做总结

每复习完一单元、一章、一册书之后,我总要求学生写知识小结、习题小结、方法小结以及自己学习心得小结。

因为做小结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重新整理、复习的过程,学生们很可能在做小结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理解的东西,从而弥补缺陷,对以前的知识又会有更全面的深刻的了解。

篇五

【内容摘要】:

“基本思想”就是“基本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灵魂,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教师只有把握时机,适时渗透,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有郊途径。

【关键词】载体 

过程 

掌握方法 

把握时机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活动的一种支配形式,是学生能够解决新的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能掌握这种思想,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于数学教育的要求,走出课本教育的局域,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法。

因此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灵魂,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那么我们在新的课程下我们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这是作为现代教师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一、寻找载体,重视过程。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完成的,离开基础知识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当然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做出来并不是多么复杂的,教者也能够让学生清楚这是一道数形结合的题目,但是我们是如何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可用形来表示题中的数进行解答呢?

是不是每一道数学题都是可以用这种方法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就是要学生从题目的特点上加以分析,才能有所收获。

笔者是这样来讲解这一题的,没有出现算式也没有出现图,而是以一道问题情境来呈现:

一块地,21用来种水果,剩下的一半用来种青菜,再把剩下的一半用来种白菜,最后把剩下的一半用来种土豆,问最后还剩下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种?

学生对这一道题的第一反应就是通过图形来解答,学生也能从题目中总结什么样特点的题目适合用这一种策略加以解决,分子为1后一个分母是前一分母的2倍。

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找到一个适合学生学习数形结合的载体。

充分利用形把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使问题简明直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不能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教学形成彼此孤立,互不联系,我们要对教材加以整理加以改变,寻找出适合本班学生适合本种数学思想的一个载体。

这样的过程才能起到会一题而明一路,通一类的效果。

二、掌握方法,把握时机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教学中最本质,最难导入,最具有数学价值的东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乃至数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选择适当途径进行渗透。

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环境实现思想的渗透。

例如:

平形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不能只是一味知道s=ah这样的教学是高效的但是低能的,是失败的。

我们只有在学生加以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剪拼而转化为等面积的长方形,让学生明白之所以这样转化是因为长方形面积我们在以前已经知道了。

从面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转化方法。

这样在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时顺理成章的学生就会向这个方向来考虑,从而转化成等于和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这样的过程是我们对于转化思想的有机结合,自然渗透,才能到以后的学习圆柱等体积时学生就能体会到这样一种思想的重要性。

数学日记是一种让学生把身边发生的一些关于数学的事件一一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日记这一特殊作业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启发学生自主领悟,进而自觉应用。

在教学倒推时,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晚上回去观察回家的路线,让其回去写成一段数学小日记。

根据学生的数学小日记,请另一个人反过来说从家到学校的路线。

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明白倒推是把一个问题进行逆向思考。

数学中多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是学生自我渗透的一种形之有效的方法。

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决定着数学方法的渗透程度,那么多的思想方法完全渗透给学生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根据其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下面我们以符号思想来谈谈。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第一册中《简单的统计》教材中安排了一幅大象过生日的图,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描述动画演示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指导学生来观察参加生日聚会的小动物的个数,先把小动物分一分,再排一排,最后数一数,使他们觉得原来数学就在身边,经历从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到用抽象的数字表示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把自己的生活经验逐步上升,理解符号表示的含义。

而在高年级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符号思想时就不要一味的用图来表示了。

所以不同年龄我们要选择适合这个时机的思想方法进行渗透,同时渗透到什么程度也在多加考虑的,这样才能起到较高的效果。

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只有把握时机,适时渗透,这样才能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篇六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习惯要着重从头培养,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比如课前准备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敢于说的习惯,认真写的习惯等等,需要培养的习惯很多,到但有一种习惯往往被别人忽略的——认真读题习惯的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读题习惯主要靠教师或家长经常性的要求和刻意的培养。

因此,作为教师,从一年级就要着手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读题习惯抓起,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呢?

关键词:

读题 

情感能力语言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

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

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

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

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

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

图中有几面红旗?

(指导完整回答:

图中有一面红旗。

)有几副单杆?

几条凳子?

几只小鸟?

几棵树?

……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

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

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

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

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

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

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

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

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

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

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

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

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小学低年级阶段良好读题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要养成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教师必须重视。

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要求学生读题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教师和家长共同合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审题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