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王力笔记终极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汉语史稿王力笔记终极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稿王力笔记终极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伏羲即庖羲;
士鲂即士彭;
附娄即部娄;
汶山即岷山;
望诸即孟诸;
负尾即陪尾;
苾芬即馥芬;
方羊即旁羊;
封域即邦域……。
上古唇音合一,本也可说“古无重唇音”,但依现代方言来看,闽粤吴等处,轻唇仍多读重唇,这一重要痕迹令我们倾向于假定古无轻唇音。
f——b
妃读如配;
负读如背;
凤读如鹏;
纷读如豳;
茀读如孛……
f——b
现代方音、民族语言:
柳州话:
束缚(bo);
辅导员、杜甫(pu);
窑埠(bu)
防止、埠头(码头)、孵小鸡、抚头(摸头)、闻一闻、望一望
壮语:
肥肉(nobei)
5、汉语史的分期及依据:
一、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
特点:
(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
(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3),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成了去声。
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二、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
(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2),处置式的产生。
(3),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4),形尾“了”、“着”的产生。
(5),去声字的产生,等等。
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三、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2),—m韵尾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等等。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四、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
6、古代史料中“子”(儿)是不是词尾是否凭意义来判定,有哪些情况下的“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区分词尾“子”和非词尾“子”的方法:
轻音(现代)、意义(古代)。
儿子zǐ女子zǐ桌子zi
现在我们只能凭意义来看古代文献中的“子”是不是词尾。
有六种“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第一是“儿子”的“子”。
《诗经·
小雅·
斯干》:
“乃生男子…乃生女子”。
第二是作尊称用的“子”。
夫子、君子
第三是指禽兽类的初生者。
《汉书·
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四是指鸟卵。
鸡子、凤子。
第五是指某种行业的人。
舟子、渔子。
第六是指圆形的小东西。
《史记·
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
单位词位置的变化:
1.先秦时代,数词兼带天然单位词或度量衡单位词的时候,位置是在名词的后面的。
(马十匹)
2.就在先秦时代,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的位置已经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
(一箪食)
3.汉代以后,不但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可以放到名词前面去,而且,度量衡单位词和天然单位词也都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了。
(一尺布、六石米)
单位词的新用法:
1.中古以后,单位词前面的数词如果是“一”,这个“一”字往往可以不用。
2.用在名词后面,不加数词,当做名词的词尾。
这种名词往往是无定的,至少不是单数的。
直到宋元时代,单位词才用做词尾。
(车辆,船只,马匹)
3.单位词后加词尾“子”“儿”“头”等,单位词本身,重新转化为普通名词。
(个子很大,件头小)
7汉语复音词的构成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其中哪一类是最主要的?
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连绵字;
二,词根加词头、词尾;
三,仂语的凝固化。
仂语的凝固化是最主要的。
仂语的凝固化,就是说,仂语在发展过程中凝固起来,成为单词,如上古的“天子”,中古的“欢喜”等,在汉语构词法中是主要的,对译外语的新词,也常常经过这条道路:
仂语——复合词——复音词。
汉语复音化原因:
语音的简化,外语的吸收。
补充:
第三,单音词义项多,不利于表达意义。
第四,4.韵律的要求。
8为什么说先秦时代“是”“为”“非”三个字不是系词?
在上古汉语里,名词不需要系词的帮助也可以构成判断。
“是”:
(1),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很像系词,但是,实际上而是指示代词,和“此”的意义相近。
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2),上古汉语常有“是也”的说法,这里的“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形容词,略等于现代所谓的“对”,如:
大节是也,小节是也。
另一种,理解为复指上文,是指示代词,如:
汤是也。
此两种情况中,是均不为系词。
“为”:
(1),“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本意为“做”。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2),在主语和判断语指称同一事物的时候,“为”字不能省,但此时,“为”并不是系词,因为,它不是普遍应用的,而是偶然出现的,而且,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用它的必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汉语的系词只用于判断句,不用于描写句。
而“为”字可以用于描写句。
民为贵,社稷次之。
(4),系词属于基本词汇,在同一个语言中同时有两个系词是不可能的,上古的系词又有“是”,又有“为”是不现实的。
“非”:
“非”字在上古也不是系词,只是一个否定副词,一般对名词加以否定。
此非仁也,非义也。
由此看来,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
9系词:
在判断句中吧名词和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字。
来源于逻辑学。
不能说“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系词。
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其用法的发展。
“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在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是”字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
“是”字经常放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这样就逐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来。
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在中古时期,系词有两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
问今是何世。
第二,系词“是”字加否定副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渠本不是我,我本不是渠。
“是”字用为系词以后,又产生了许多种活用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承认或否认某一件事实,有时候是追究原因,如:
我不是不会,就是未认得。
由承认的意思,又产生了变相的容许式。
咱们走是走,我就是只舍不得那姑子。
10上古的词序有哪些特殊的情况?
形成这种结构的条件是什么?
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结构是有条件的,总的条件是,这个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一个代词。
11在上古哪些结构中,代词宾语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
他们到后来的发展情况怎样?
在原始时代的汉语里,代词作为宾语的时候,正常的位置本来就在动词的前面,到了先秦时代,由于语言的发展,这种结构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完全抛弃了旧形式,仅仅留下若干残迹。
(1),在指示代词当中,“是”字比较能保存原始的结构。
在某些情况下,“是”字可以自由地放在动词前面。
寡人是问。
(2),代词“是”用来做自动词的介词“以”的宾语的时候,在上古一般是放在介词的前面的,而且“是以”这个结构作为凝固形式一直流传在后代的文言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由指示代词“是”字构成的另一个凝固形式是“是谓”。
即,“人们把它叫做”。
是谓天德。
(4),“自”字作为代词宾语的时候,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相”字是代词性的副词,所以也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
这些结构之所以被称为残迹,是因为到了先秦时代,除了凝固式外,一般已不再用主语—代词宾语—动词这种结构了。
正常的结构已变为:
主语—动词—代词宾语。
第二种情况,是完全保存着旧形式。
条件:
一,宾语是一个疑问代词。
予何言?
二,宾语虽是一个名词,但有一个指示代词复指。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处所介词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起复指作用。
特别是“焉”。
(1),名词宾语前置而又有“是”字复指的时候,名词宾语前面往往还有词头“唯”字,如:
唯你是问。
(2),代词“之”字和“是”字有同样的作用,名词宾语靠着代词“之”字的复指,也可以提到动词前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3),连代词宾语本身也可以用另一个代词复指,它更能显出是一个前置的宾语。
是之谓。
第三种情况,是旧结构与新结构同时存在,且明显地表现在否定句的代词宾语上。
(1),有些结构表现出过渡状态,如“不我”“不已”。
(2),代词宾语后置。
“不......之”。
11什么叫做处所状语和工具状语?
他们在句子中的位置自上古至现代起了一些什么变化?
所谓处所状语,在这里专指介词“于”字及其宾语而言,在殷虚卜辞中,处所状语的可以放在动词之后,又可以放在动词之前。
西周以后,处所状语必须防在动词的后面。
庄子行于山中。
但是,当“于”是“对于”的意义,就可以放在谓语甚至主语的前面,如:
于周室,我为长。
此后,处所状语又变为前后置均可了。
直到动词“在”字代替了介词“于”,一般处所状语的位置才固定在动词前面。
在家吃饭。
所谓工具状语,在这里专指介词“以”及其宾语。
在上古,工具状语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都可以。
如果工具状语表示原因,它的位置就只能在动词的前面,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到了近代汉语里,动词,“拿”字代替了介词“以”字,于是,“拿”字及其宾语所组成的工具状语的位置也就是固定在动词的前面。
拿真心待你。
关于可能式:
1.在可能式中,也有词序的发展过程。
2.先秦的“得”字表示客观情况的容许,和表示能力的“能”字是有分别的。
“二者不可得兼。
3.汉代以后,这种表示客观情况的容许的“得”字的位置可以移到动词后面去。
这种后置的“得”字,不仅用于肯定句,而且可以用于否定句。
也就是说,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被“不”字或“未”字隔开。
“买卖不得”“归未得”。
4.等到使成式普遍应用以后,又有一种新的可能式出现,就是把“得”字放在动词的后面,成为“打得破”、“煮得烂”一类的结构。
但是在否定句中并不是用“不得”来否定,而是插入一个“不”字。
“烧不煞”“剪不断”等。
(“得”为词尾。
)可见最晚在第十世纪(南唐时代),这种使成式中插入“不”字表示对可能的否定的结构就已经出现了。
13处置式的产生时代及其结构的发展。
在上古时期和中古的上半期——即七世纪以前,汉语里还没有处置式的存在。
在现代汉语里用处置式的地方,在唐代以前只能用一般的动宾结构。
[“将”和“把”在唐代以前都是纯粹的动词。
直到唐代以后,“将”和“把”仍旧沿用为纯粹动词。
但是,介词性的动词“把”字正是从这种有实在意义的动作意义(“拿”义)的“把”字逐渐虚化而成的。
]
处置式的产生大约在第七世纪到第八世纪之间。
中、晚唐以后,“把”字用于处置式的情况更加普遍起来。
莫把杭州刺使欺。
但是,“将”“把”没有分工,往往在同一对句中,上句用“将”,下句用“把”,且处置式和工具语交错。
清代,在普通话里,处置式和工具语所用的介词性的动词有了分工,处置式用“把”,工具语用“拿”。
在现代普通话里,这种分工一直严格的保存下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言都是这样,如:
上海人说:
把饭吃脱。
14从意义上说,处置式在汉语史上有什么发展?
就意义方面说,处置式的用法,到了近代也渐渐超出了处置的范围。
特别是在元明以后,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种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处置式的动词本该是外动词,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是内动词或不表示处置的外动词。
把姑娘的东西丢了。
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这种用法是很不普遍的。
在近代后期,处置式有了新的发展,宾语提前,动词后面还有宾语。
到了现代汉语里,这种情形的处置式才普遍应用起来。
处置式在汉语语法走向完善的标志之一。
由于宾语的提前,宾语后面能有语言的停顿,使较长的句子不显得笨重。
还是语言更加有力量。
这种语句的力量不是一般的结构形式所能比拟的。
17原始汉语不存在具有表示被动标志的被动式.真正的被动式出现于先秦时期。
有三个类型:
1、“于”字句2、“为”字句3、“见”字句。
1.“于”字句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一表示主动,一表示被动,古人常用这种方法表示正反两方面情况对比,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
滕文公上)
2.“为”字句
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
“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形成被动句式,这点也是和现代汉语“被”完全相同的。
例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有时,“见”和“为”对举,说明在表示被动的意义上具有共同之处,例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有时“见”、“为”同时出现在一个被动句中,“为”字引发施事者,“见”字放在动词前: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
“见”字不能直接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必须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字引出例如: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18日转换
先秦的“阳”字早已有了“日光”的意义。
但是,“太阳”二字连在一起是汉代的事,那是“太阳”的“阳”是“阴阳二气”的“阳”。
“太阴”在最初并不专指“日”,而是指极盛的阳气,或这种极盛的阳气的代表物。
(《淮南子·
天文训》:
“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
”)在唐代,“太阳”只是“日”的别名,它在口语里是否完全代替了“日”,还不敢断定。
但是,至少从宋代起,它已经进入了基本词汇了。
关于词汇发展的一些结论:
1.汉语的基本词汇是富于稳固性的。
2.基本词汇虽然稳定,变化还是可能的。
首先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其次是转化。
最后是方言和外来语的影响。
3.古代没有,而后代产生的东西,当然需要产生新词。
4.一般词汇的词可以转变为基本词汇的词,反之,基本词汇的词也可以转变为一般词汇的词。
5.阶级习惯语和行业语也可以转变为基本词汇;
反之,基本词汇也可以转变为阶级习惯语和行业语。
19一、借词和译词
1.借词:
我们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借词——音译词。
2.译词.当我们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意译词.
1.西域的借词。
葡萄、安石榴,苜蓿,狮子,酥.译词:
胡麻,胡瓜,胡豆,胡桃,胡琴,胡椒.
佛教借词:
佛塔僧尼,和尚,菩萨,罗汉,阎罗,地狱.译词:
世界,现在,因果,法宝,圆满,魔鬼
20.同类词:
主要是结合汉字的偏旁来谈词与词之间的意义联系。
.同源词:
主要是结合语音来谈词与词之间的亲属关系。
右文说:
传统认为形声字的形在左边,声在右边,王圣美认为右边也可以表示意义.而《玉篇》从之,不知右旁亦多以类相从:
如戋有浅小之义,故水之可涉者为浅;
疾而有所不足者为残;
货而不足贵重者为贱;
木而轻薄者为栈。
21引申:
从本来的意义生出一个新的意义来,旧意义和新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说明的。
朝:
早上——朝见。
词义的变迁:
(要求学生能结合词义的古今意义论证)
1.词义的扩大。
江、河,脸2.词义的缩小。
瓦、谷3.词义的转移。
玄,穷
22概念改变名称的原因:
所谓一个词改变了意义,也就是说,某词不再表示原来的概念.但是,只要世界上存在着某一事物,我们的脑子里就存在着和这一个事物相当的概念:
除非我们的祖先一向不曾有过这种概念,否则某一个词义虽然消失了,这个概念没有跟着消失,它势必找另一个能表者来表示它.
22有
1、“有”经常加在国名、地名、部落名的前面,如“有苗、有夏、有周、有宋、有唐、有清”等。
2、加在普通名词前面,如“有民、有居”等。
老
“老”最初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为形容词。
如《说文》:
“老,考也。
七十曰老。
”后来语法化为名词的词头。
“老”由形容词语法化为名词的词头的时间大约是在六朝以后(教材说是唐代)。
“老”语法化为词头后有以下5种用法:
1、置于动物名前面。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杜甫《杜鹃行》
2、置于一般事物名前面。
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晋书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3、置于亲属称谓前面。
高祖笑曰:
“但令老兄平安,必无过虑。
——宋书?
刘敬宣传
大丈夫岂以老姊求名?
——晋书?
郭奕传
4、置于形容词前以人物特征称呼人物。
如:
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
——宋书
田巴兀老仓,怜汝矜爪嘴。
——韩愈?
嘲鲁连子
5、置于姓或名之前。
此是老石(老石,石曜)机柕,聊以奉赠。
——北齐书
每教老元(老元,元稹)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白居易
既然姓上可以加“老”,名字上就可以加“老”。
名字上加“老”晚于姓上加“老”,最早见于宋代的语料。
老可(文与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竹传神。
——苏轼诗
6、置于排行之前。
排行上加“老”起源最晚。
中古排行只用“阿”,大约在清代以前排行可以用“老”了。
赵氏有个兄弟赵老二在米店里做生意。
——儒林外史
7、“老师”、“老鼠”、“老婆”等
“老师”在汉代已经出现,如:
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史记?
<
孟子?
荀卿>
列传
但这里的“老”表示“年辈最尊”的意思,“老”是形容词而不是词头。
到了明代中叶,门生称座主为“老师”,这时“老师”是表示“齿德俱尊”的意思,依然不是纯粹的词头,不过有词头化的迹象。
到了清代,“老师”的“老”才真正变为词头。
两人见是老师的位,恭恭敬敬,同拜了几拜。
——儒林外史?
第七回
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
第三十一回
“鼠”称为“老鼠”起于唐代。
大虫老鼠,俱为十二属。
——朱揆谐噱録
到了宋代以后,“虎”也可称“老虎”。
眈眈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
——王恽诗
“乌鸦”也可称“老鸦”。
巴陵陈氏累世孝谨,乡里以老鸦陈目之,谓乌鸦能反哺也。
——陶榖清异録
现代一些方言如吴语和部分粤语等仍称“乌鸦”为“老鸦”。
子
产生的时间:
上古时代“子”字已经有了词尾化的迹象。
如
《礼记?
檀弓》:
“使吾二婢子夹我(疏:
婢子,妾也。
)。
”《释名?
释形体》:
“瞳子,子。
小称也。
”小称就是它的词尾化的基础。
魏晋以后,到了中古,词尾“子”字逐渐普遍应用。
“子”在中古以后用法逐渐扩大,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于人名,这是上古用法的继承。
“一妻耳顺,尚称娘子。
”——《北齐书》
“淑女总角时,唤作小姑子。
”——《乐府诗集》
六朝人自称为“老子”,这是一种特殊的用法,近代小说也还可以看到,如《水浒传》二十六回:
“那老儿道:
‘哎呀,老子不曾有些礼数到都头家,却如何请老子喝酒?
’”今天依然在用。
(2)用于各种器物名称。
“甲啮下乙鼻……甲称乙自己啮落。
吏曰:
‘夫人鼻高口底,岂能就啮之乎?
’甲曰:
‘他踏床子上啮之。
’”魏邯郸淳《笑林》“即令取床后盒子开之。
”
晋干宝《搜神记》又“花帽子、手帕子”等。
(3)用于动物名称后。
驴子今日低来不得。
——范资《玉堂闲话》
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
——《北齐书?
魏兰根传》
(4)用于植物方面。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杜甫
凡五谷种子,悒郁则不生。
——《齐民要术》
人践之,子必繁也,俗谓嫁茄子。
——《酉阳杂俎》
(5)用于其它名称后。
口子郁郁,……舌子芬芳……——《游仙窟》
贼平之后,方见面子。
——《旧唐书?
张睿传》
以上证明:
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已经很发达了,并且构词能力强。
“交子”是我国纸币的开始。
“会子”是后来的另一种钞票。
词尾
儿
1.产生的时间:
词尾“儿”的起源比“子”晚(上古已经出现),完全语法化的“儿”,六朝偶有发现,如沈约的《咏领边绣》:
“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
”比较谨慎的说法是从唐代开始的。
2.词尾“儿”的用法:
“儿”的本义是“小儿”,《说文》:
“儿,孺子也。
”“儿”字用为词尾,是从小儿的意义发展而来的。
可能开始是用为小字(小名)的词尾。
这种用法一种传到后代。
其用法具体是:
(1)主要用于动物名称之后。
黄牛细犊儿,杨柳映松柏。
《乐府诗集?
杨叛儿》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杜甫《舟前小鹅儿》
(2)用于器物方面。
唐代“儿”已经开始用于一般器物名称,到宋代应用十分广泛。
“写文字、画纸儿、花架儿、卖字本、小螃蟹。
”《西湖老人繁胜录》
头
产生时间:
汉代已经开始出现,六朝普遍应用。
主要有2种应用情况:
(1)置于方位名词“东、南、西、北、上、下”后面,表示方位。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汉乐府?
陌上桑》
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
《世说新语?
赏誉》
前头看后头,齐着铁兜鍪。
六朝之北朝《企喻歌》
(2)置于一般名词前面,此用法从六朝开始发展起来。
后人有见此狸出坑头,掘之,无复尾焉。
《搜神记》卷十八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
胡笳十八拍》
锄头三寸泽。
《齐民要术?
杂说》
一时念头差了。
《今本通俗小说?
蛮菩萨》
简述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所作的贡献(要求写出阶段名称、起讫时间和各阶段的主要体现)
语义研究为主的阶段(从汉初至东晋末)(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五世纪)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语义研究方面的四大名著:
尔雅(以意归类的中国最古的字典)
方言(西汉扬雄着,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也是按照意义排列的)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着,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全书共分540部,收字9353。
后世字典辞典大多采用了这种按部首编排的方法。
说解文字的角度是根据字形,“以形索义”。
其所要索的“义”是字词的本义。
)
释名(东汉刘熙着,也是按意义编排的字典,形式上很像尔雅,所以后代有人把它叫做逸雅。
企图探寻每一个字最初命名的原因,故名曰释名。
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著作。
刘熙认为语音和语义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从语音来追寻语义的来源。
以声求义,声训。
注解古书的工作也可以追溯到汉朝
汉朝最有名的经学大师郑玄所作诗经、周礼、仪礼、礼记的批注,都是很重要的著作。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孔颖达「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