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1368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Word格式.docx

4.1工程项目施工策划

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在开工前根据工程状况、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认特殊过程。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办法》的规定。

4.2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4.2.1组织准备

4.2.1.1项目经理应组织制定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项目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各项管理制度。

4.2.1.2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成员学习项目的规章制度,对进场人员进行质量、安全与环保教育,并做好记录。

4.2.2技术准备

4.2.2.1工程项目特性信息的获取:

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须获取或配齐图审合格的设计文件、相关的标准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规范、建设工程合同等。

4.2.2.2施工作业指导文件的获取:

项目部在开工前编制完成或获得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等。

4.2.2.3图纸会审: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熟悉审核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4.2.2.4工程控制点复测:

项目部依据设计文件、设计交底或顾客提供的工程定位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发现问题时,及时与设计人员或顾客、监理单位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

4.2.3资源准备

4.2.3.1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控制程序》、《电气安全控制程序》、《消防管理控制程序》的规定,搭建围墙和临时设施,接通水、电、通讯、排水、道路,做好场地平整。

4.2.3.2项目部组织编制经图纸会审后的施工预算,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材料、机具、劳动力等需用量计划,经分公司审批后,由分公司或项目部组织提供。

4.2.4工程开工

4.2.4.1工程项目开工准备应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查,取得认可。

4.2.4.2建设单位已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领取“施工许可证”。

4.2.4.3具备开工条件后,分公司或项目部填写《开工报告》,经工程管理部审定,报建设方、监理确认后开工。

4.3施工过程控制

4.3.1工程进度控制

4.3.1.1项目部根据合同、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分阶段或年、季、月、旬进度计划,制定施工进度保证措施,按计划和措施逐级落实,予以控制。

4.3.1.2分包方根据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经项目部审定后纳入项目进度控制范畴,项目部应协助分包方解决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

4.3.1.3当设计有重大变更时,或因不可抗拒原因需要改变进度时,项目部应与建设方或监理单位协商,更改进度计划和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的更改由市场管理部组织按照《市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4.3.1.4项目部定期检查进度计划,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应对进度计划予以调整。

调整时,应根据总进度计划科学合理进行,以确保按期竣工。

当工期有拖后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4.3.2施工技术交底

4.3.2.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向承担施工的工长、有关管理人员、分包方负责人等进行技术交底;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开工前,工长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图纸、工艺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的要求,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安全、环保交底,认真填写交底记录,要求交底人、接受人签字齐全。

4.3.2.2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顾客、监理或设计单位提出的有关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的核准意见、设计变更予以确认,在执行前及时进行书面交底或转达,并做好记录。

4.3.3工程用物资质量控制

4.3.3.1物资要从合格供货方中采购,符合《施工物资管理程序》的规定。

4.3.2.2物资的搬运和贮存应符合《施工物资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4.3.2.3项目部按照《施工物资管理程序》的规定对物资进行标识。

4.3.2.4工程用物资,包括建设方提供的物资,都必须按《施工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验证、检验和试验,按规定进行有见证取样试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为不合格的物资,不得投入使用。

4.3.4机械设备的控制

4.3.4.1机械设备应按需用计划供应,满足施工需要。

4.3.4.2机械设备进场时应组织验收,机械设备应按《施工机具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保养、维护和修理,保证正常施工需要。

4.3.4.3监视和测量设备(测量仪器、工具、计量器具、检验器具、试验器具等)的校准、检定、使用和维护,应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4.3.7施工控制

4.3.7.1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是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持证上岗。

4.3.7.2施工作业人员应严格按技术、安全、环保交底进行施工操作。

4.3.7.3每道工序完成后,班组进行自检,不同专业工种间进行交接检验,自检或交检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验收,都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控制程序》的规定。

对查出的质量问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置。

4.3.7.4施工过程中应对人员技能、机械设备和工具的状态、工作环境状况(如环境温度、湿度、气候状况等)、施工过程参数(如焊接电流等)进行必要的监测,必要时做好记录(一般情况可在施工日志中记录)。

4.3.7.5工长应按规定做好施工日志。

具体按照《施工日志填写要求》执行。

4.3.8隐蔽工程和预检工程控制

4.3.8.1对被下道工序所遮盖的分项工程,在遮盖前,必须按照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3.8.2工程具备隐蔽工程验收条件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质量员,并请建设方(监理单位)等有关单位参加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3.8.3项目部对施工重要工序、关键过程和关键部位要预先进行质量控制,进行预检工程检查。

4.3.8.4预检工程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质量员、班组长等有关人员进行预检工程检查验收,填写《预检工程记录》。

4.3.8.5已做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工序,可不做预检工程记录。

4.3.9特殊过程控制

4.3.9.1特殊过程有三种类型: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如焊接施工等。

b)施工过程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如管道;

防火、防腐涂料的施工等。

c)项目特有的、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过程,如过程检验代价过高或具有破坏性检测的施工过程。

4.3.9.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上条所列特殊过程的种类,对工程项目的特殊过程予以确认。

确认活动包括:

a)施工前的工艺试验,如焊接工艺试验,对作业人员的能力、机械设备过程能力、环境条件、工艺参数进行确认;

b)编制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施工前,工长必须严格进行技术交底;

c)特殊过程的作业人员如焊工、电工、防腐工等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d)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e)选用的机械设备的过程能力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鉴定,能满足施工特性的要求。

4.3.9.3加强施工过程参数的监控,如焊接时的参数等。

4.3.9.4操作环境应适宜,如PVC管等的操作环境要求。

4.3.9.5特殊过程施工中,项目部必须进行过程或工艺检查,并做好施工记录。

4.3.9.6当施工条件改变时或设计变更时,应对特殊过程再确认。

4.3.9.7项目部负责保存确认及过程控制的专项记录。

4.3.10新技术应用的过程控制

4.3.10.1工程项目采用的新技术,应经省级、部级或国家级鉴定,有技术监督机构的检测报告,有准许使用证明。

4.3.10.2新技术应用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加强过程中材料、工艺的检查、检验,配置适宜的机具,操作环境符合要求,做好施工记录。

4.3.11季节性施工

冬期、雨季施工前,项目部必须编制冬期、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并经分公司技术副经理批准后实施。

4.3.12工程洽商、工程变更与设计变更

4.3.12.1因工程实际需要而必须增加的各项耗用工料和其它费用等的洽商,由项目部以《工程洽商、联系单》的形式书面提出,建设、监理单位签字,涉及到施工图重要部位的修改和洽商,应经设计单位签认盖章。

4.3.12.2项目部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确认,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后,以《工程洽商、联系单》的形式提出,对涉及结构及使用功能改变的必须经设计单位签认,作为施工依据。

4.3.12.3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发出的《设计变更》,经项目技术负责人认可后,作为施工依据及时下发给图纸持有人,作为施工依据。

4.3.12.4当因工程洽商、设计变更等引起施工合同变更时,按《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4.3.13合同管理

按照《投标与合同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4.3.14现场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企业同心文化手册施工现场篇》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中有关的运行程序执行。

4.3.15成品保护

4.3.15.1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其他作业指导文件中,编制有针对性的成品防护措施,或明确引用的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在技术安全环保交底中,对相应的检验批或分项工程进行成品防护措施交底。

4.3.15.2项目部要建立成品防护责任制和必要的奖罚制度,以保证成品防护措施的落实。

工序交接时,同时进行成品防护交接,立体交叉作业也要明确成品防护责任。

4.3.15.3项目部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立体交叉作业,防止因颠倒作业或不合理的交叉作业而造成交叉污染或损坏。

4.3.15.4施工过程产品的防护应遵照施工工艺标准执行,当施工工艺标准中没有作出规定时,项目部应另行编制。

需要时设置防护标识和警示标识,并予以保持。

4.3.15.5竣(交)工工程的防护

a)工程收尾竣工阶段,应安排专人负责防护看管。

若发生丢失损坏时应及时补救。

设备、设施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启用,防止设备失灵或设施不符合使用要求。

b)分包方和供货方应按规定作好有关的成品保护,项目部予以监督检查。

c)当发生因成品防护不当而出现损坏时,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置。

4.3.16工程用物资的防护、贮存、保管

4.3.16.1标识和包装的设置、保持和维护

有标识(包括防护标识和警示标识)、包装的工程用物资在装卸、搬运进场时,标识应清楚、齐全,包装应完好;

在场内装卸、搬运、吊装或保管时,保持标识、包装完整,标识或包装破损时,予以修复。

设备在开箱检验验收后,恢复包装。

无标识的物资进场后,应设置产品标识,需要时设置防护标识和警示标识,在装卸、搬运、吊装和保管时应予以保持和维护。

工程用物资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按《施工物资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4.3.16.2装卸搬运

a)项目部在组织装卸搬运时,须选用适合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制定必要的措施,进行必要的交底,防止损坏、扬尘、遗撒、泄漏、腐蚀、污染及安全事故发生。

指挥、司索、起重等作业人员须持证作业。

特大、特重、超长的构件或设备的装卸、搬运、吊装要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文件实施。

b)一般的金属材料采用汽车运输,超长的金属材料采用拖板车运输。

装卸绑扎方法应正确,防止造成弯折或损伤。

卸车时要做好支垫,防止受潮或浸水锈蚀。

c)油漆涂料及化工材料在运输时,要按不同的类型、规格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防止碰撞,要用蓬布覆盖,防止雨淋日晒。

d)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应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的规定。

e)照明设施、标志标牌、玻纹管、U-PVC管等一般是以卡车运输,运输时不得受到划伤、抛摔、剧烈的撞击、曝晒、雨淋、油污及化学品的污染。

4.3.16.3贮存

a)项目部为工程用机械设备提供适宜的安放场地,露天存放设备时,要选择地势较高不存水、平整坚实的场地;

贮存库房要通风干燥,库内不许存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要配备消防器材,保证消防道路畅通。

公司资产管理部按照设备类型、规格和防护、警示标识的规定指导存放。

b)一般钢材、铸铁制品等金属材料可露天贮存在平整、坚实、不积水的场地上,薄钢板、小口径薄壁管、有色金属及贵重金属材料要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

要按规格、品种、型号、长度分别整齐码放,底部支垫垫木厚度不小于200mm。

c)水暖器材按品种、规格、型号顺序整齐码放,交错互咬,颠倒重码,高度不超过1.5m;

散热器要设底垫木,堆置高度不超过1m,小口径及带丝扣配件,要保持包装完整,防止磕碰损坏。

d)油漆涂料及化工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严禁曝晒,严格与火源、电源隔离,温度应保持在5℃~30℃间;

应保持包装完整及密封,码放位置应平稳牢固,防止倾斜与碰撞;

应先进先发,严格控制保存期;

油漆涂料应每月倒置一次,以防沉淀;

应有严格的防火、防水、防毒措施;

剧毒品、危险品(电石、氧气等)应设专库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e)玻纹管、U-PVC管等贮存时,应堆放在远离热源、油品及化学品污染地、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室外堆放应有遮盖物,避免雨淋及曝晒。

管材应整洁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

f)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尚应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的规定。

4.3.16.4保管

a)保管员根据入库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分类标识管理,应符合《施工物资管理程序》的规定。

b)对贮存过程中由于损坏、变质等造成产品不合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保管员应做好记录。

c)项目部负责物资贮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每月不少于2次,对贮存物资的保管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根据检查情况做出处置意见。

4.3.16.5出库

库存物资的出库应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保管员应根据材料的出库单的内容发料并及时结算,保证做到日清月结,做到帐、卡、物相符。

4.3.16.6各种物资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管、出库和保护,尚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4.3.17工程技术资料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要随工程进展按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由相关责任人及时填写,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及时收集、整理,并督促、检查。

工程技术资料应做到字迹清晰工整、项目齐全、签章(字)完整、无未了事项,符合《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4.3.18分包方的控制

分包方的控制管理按《分包方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4.4竣工及交付

4.4.1分公司、项目部自查和竣工工程防护

单位工程(含分包方完成部分)竣工后,分公司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按《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工程观感质量等自检自查,做好竣工工程的防护。

4.4.2分公司自查

分公司自查合格后,向公司工程管理部提交《竣工报告》,工程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竣工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在《竣工报告》上盖章。

4.4.3申请竣工验收

单位工程自行检查评定合格后,分公司和项目部负责向顾客提交《竣工报告》、《工程竣工预验报验单》,申请竣工验收。

4.4.4竣工验收交付

参加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竣工预验收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参加验收的相关单位在《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竣工报告》、《竣工验收证明书》上签字盖章,证明工程正式竣工。

与顾客约定交付时间,正式交付。

4.4.5移交工程技术资料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竣工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图的组卷归档,按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份数移交顾客,移交手续及一套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4.4.6竣工验收备案

项目部要积极协助配合建设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做好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4.4.7项目部撤场

竣工验收完成后,项目部编制符合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撤场计划,并组织实施。

4.5工程的回访、保修

4.5.1工程交付后,工程管理部、分公司要与顾客建立畅通的渠道保证随时沟通,以便及时获得对工程质量的反馈意见及投诉。

4.5.2回访

4.5.2.1工程管理部每年年初制定竣工工程年度回访计划,分公司按计划进行工程回访。

4.5.2.2回访可采取电话询问、会议座谈、调查表等形式。

4.5.2.3季节性回访:

夏季重点回访空调工程,冬季重点回访采暖、空调工程等。

4.5.2.4对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的工程,回访使用效果或技术状态。

4.5.2.5特殊工程的专访。

4.5.2.6每次回访结束,要如实详细填写《工程回访记录》,并加盖接受回访单位公章或签字。

4.5.3保修

4.5.3.1保修范围

《工程质量保修书》约定的保修范围。

4.5.3.2保修期

保修期从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房屋建筑工程的最低保修年限:

a)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b)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公司和顾客约定。

4.5.3.3保修及服务

a)对于顾客的投诉或维修需求,工程管理部和分公司应积极响应,给予明确答复,妥善处理。

b)对顾客投诉和回访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工程管理部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组织实施,填写《回访问题处理记录》,工程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证。

c)由于设计、建设方提供物资、建设方指定的分包方、不可抗力等或其他非施工单位原因以及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明确责任后,如建设方要求时,工程管理部和分公司要积极配合建设方,订立协议,明确修理内容和质量要求,提供有偿维修,保证提供满意的服务。

4.6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对各个阶段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理。

5相关文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办法

施工物资管理程序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控制程序

施工机具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分包方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工程回访记录

回访问题处理记录

检查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