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1259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仪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论文完整版2Word文件下载.docx

本次设计我们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

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

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

相比于其他液晶显示屏,它具有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等优点。

LCD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第1脚:

VSS为地电源

第2脚:

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

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

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

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

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16脚:

空脚

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

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图17LCD1602显示屏

3.5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无线收发芯片主要有Nordic公司的nRF系列、TI公司的CC系列与RFM公司的TR系列等,这些芯片在不同的传感器网络节点中都得到了应用。

其中由挪威Nordic公司推出的一款2.4GHz低成本的无线收发芯片nRF24L01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最大空中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Mbps,有125个频道。

内置硬件CRC(循环冗余校验)和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集成了频率合成器、晶体振荡器和调制解调器,外围元件极少。

嵌入的链路层控制降低了单片机程序的复杂性和成本,并且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nRF24L01没有复杂的通信协议,完全对用户透明,通过一个标准的USB-TTL接口与外围控制器连接,同种产品之间可以自由通信。

所以本文选择nRF24L01来设计通信模块电路。

图18无线通信模块电路的设计图

图18为无线通信模块电路的设计图。

5号引脚是nRF24L01接收和发送模式的使能端,使芯片工作在接收或发送模式,与单片机的P0.0相连。

1、2号引脚和3、7、9、13、15号引脚是nRF2401的电源引脚和地引脚,分别与通信模块的电源和地相连。

6引脚与单片机的P0.5口相连。

DR1引脚与单片机的P0.4口相连。

CLK1引号脚与单片机的P0.3口相连。

DATA引脚与单片机的P0.2口相连。

11引脚与单片机的P0.1口相连。

3.6GPRS模块设计

本文选用的GPRS模块是由希姆通(SIMCOM)公司生产的SIM300。

SIM300功耗低、体积小且支持即插即用功能,采用三频GSM/GPRS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短信息、传真信息和数据的高速传输。

SIM300有一个60脚的外接插座,其中包括:

SIM卡插座接口、两个模拟音频接口、键盘接口、LCD接口和两个串口接口。

图25为GPRS模块接口电路图。

其中SIM_Vdd引脚为SIM卡提供工作电压,SIM_I/O是输入输出引脚,SIM_CLK引脚是时钟频率,SIM_RST是复位引脚。

图19GPRS模块接口电路图

SIM300集成GPRS无线上网、GSM语音通话和短消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支持数据、语音、短消息和传真业务,主要为语音传输、短消息和数据业务提供无线接口。

内嵌强大的TCP/IP协议栈以提供TCP/IP协议转换,从而大大减轻了客户在使用单片机系统时,需要在GPRS上位系统中嵌入TCP/IP协议的繁琐工作,能快捷完成串行数据和IP数据包之问的格式转换。

在SIM300中插入SIM卡,接上天线,就可以利用GPRS无线网络快速接入Internet。

 

4系统的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是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无线传感器控制软件设计、总结点单片机程序设计、GPRS通信软件设计和PC上位机软件设计。

4.1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

通过给激振模块两个信号in1,in2,激振模块就能反馈一个方波信号。

只要测得其频率,就能通过公式,转换为压力。

分节点单片机的主要任务是定时从激振模块读取采集到的压力数据,并将数据通过nRF24L01无线传感器芯片发送到总结点。

在采集数据时,单片机每隔一分钟读取一次采集数据。

图20信号采集

利用单片机的T0、T1的定时计数器功能,完成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频率计数。

频率的测量方法:

通过检测一定时间内(1s内)输入方波的个数计算频率。

T0主要功能时进行计数,T1是进行计时。

T0是工作在计数状态下对输入的方波信号进行计数,但对工作在计数状态下的T0,最大计数值为fOSC/24,由于fOSC=12MHz,因此,T0的最大计数频率为250KHz,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频率的概念就是在一秒时间内输入脉冲的个数,即为频率值。

设定T1工作在定时状态下,每定时1秒到,就停止T0的计数,并从T0的计数单元中读取计数的数值即为琴弦的频率。

T1工作在定时状态下,最大定时时间为65ms,达不到1秒的定时,所以采用定时50ms,共定时20次,即可完成1秒的定时功能。

图21频率测量与处理流程图

4.2无线传感器控制软件设计

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程序主要实现无线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通过中断服务程序来实现。

nRF24L01中断入口模块流程图如图22所示。

图22nRF24L01中断入口模块流程图

nRF24L01通过USB-TTL接口和外部进行数据交换。

nRF24L01的数据传输模式有ShockBurstTM和EnhancedShockBurstTM两种数据包。

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确认数据传输的信号,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ShockBurstTM模式下,器件内部完成需要高速处理的RF协议,发送数据时只需将数据放入发送数据缓冲区,器件会自动产生前导字符PREAMBLE和CRC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地址和地址信息、发送数据缓冲区的数据等组成一个数据包发出去,配置为接收数据的nRF24L01接收到数据包后由硬件解析地址数据和数据信息,当接收到有效的数据信息后在IRQ引脚产生中断通知外部处理器读取数据。

在EnhancedShockBurstTM模式时,nRF24L01发送数据后会自动切换到接收模式以接收返回的握手信号,当收到确认信号后IRQ引脚产生数据发送完成中断,如果没有握手信号返回则表示发送失败,将会自动重新发送,如果重新发送的次数超过在ARC_CNT寄存器里面设定的值则会在IRQ引脚产生中断。

本文采用EnhancedShockBurstTM模式。

数据由USB-TTL接口写入nRF24L01缓存区,然后CE置为高电平,并延时一段时间后发送数据。

在应答模式下,nRF24L01在发送数据后立即进入接收模式,收到应答信号。

如果收到应答,则认为此次通信成功,TX_DS置高,同时TX_PLD从发送堆栈中清除;

若未收到应答,说明发送失败,并记录下发送失败的次数,自动重新发送该数据。

4.3总结点单片机程序设计

总结点通过nRF24L01接收数据,由单片机控制nRF24L01和GSM模块的数据收发。

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控制的实时性,单片机采用中断控制处理方式。

通过不断查询串口数据,当监测到“SM”字符时,进行数据接收,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完成后进入下一次查询。

总结点单片机程序流程图如图23所示。

图23总结点程序流程图

4.4GSM通信软件设计

图24GSM串口接收数据分析流程图

主控制器通过串口与GSM模块通信,将压力参数通过短信发给监测人的手机。

本设计通过循环分析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当检测到数据中包含“SM”时,则认为是检测人员进行查询。

当数据传输结束后,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

5调试

通过前面的内容,论文详细地论述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软硬件的具体设计及实现。

为了验证系统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测试。

系统开机顺序:

(1)接通电源,单片机控制激振电路产生高压脉冲将传感器振弦激振,振弦的振动信号经激振模块放大整形送给单片机。

STC89C52单片机对振动信号进行频率计算并将频率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器,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完成了测量功能。

(2)nRF24L01发送模块与分节点单片机连接,nRF24L01发送模块发送数据,完成了发送功能。

(3)nRF24L01接收模块与总结点单片机连接,nRF24L01接收模块接收数据,完成了接收功能。

(4)单片机将当前接收到的传感器的频率测量值和固化在其内部的参数带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压力值并送显示屏显示,完成显示功能。

(5)STC12C5A60S2单片机的P12引脚(RXD),P13引脚(TXD)分别与GPRS模块的GTX,GRX引脚相连接,SIM卡插入GPRS模块,GPRS模块运行。

SIM300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了,按下KEY1开关,持续3秒钟,就会看到RST指示灯每隔12秒钟闪烁一次,这时按下KEY2,发送短信,按下KEY3,接收短信,按下KEY4,接听电话。

(6)GPRS模块与上位机相连,单片机接收到的压力信号通过运用AT指令的GPRS网络传输到上位机,并在上位机显示与自动存储,实现了基于UDP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完成了工程的短距离监测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传感器动态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本系统具有设计思路正确、编程简洁巧妙、功能实用全面等特点,大大缩短了现场测量与计算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计算准确度,同时为测量结果的后期处理与保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结论

在大型土木工程的安全监测中,常常需要采集大量的现场数据,如温度、压力等,传统压力测量方法只适合于采集变化范围较小的情况。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压力测试系统,系统在运行时具有实时监测、短信接收、PC上位机显示及查询历史数据的功能。

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构,主要进行了单片机选择,选用了STC12C5A60S2单片机;

进行了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串口电路的设计;

还进行了电源模块的设计、无线收发电路的设计和GPRS模块的设计。

实现了nRF24L01无线传输芯片将数据发送到总节点,完成了总节点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多数据的汇总。

实现数据通过SMS短消息发送到监测人员的手机上,通过GPRS将数据传到PC上位机;

完成了PC上位机的软件的设计,实现了数据的显示、图形化记录。

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受时间限制,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致谢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本次毕业设计就要结束了。

本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士湖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到最后的撰写,每一过程都有王老师心血的凝结。

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王老师不时的精心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王老师思路开阔、勇于创新、平易近人,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受益终身。

他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他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的诚恳都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受益非浅,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不断地翻阅相关资料,加上王老师的指导和讲解,我在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此向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同组同学,他们在我完成课题和论文期间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谨向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

感谢大学四年教育过我的各位老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向我传授了各方面的知识。

感谢电子与电气学院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和认真的安排,有了这方面的帮助,我的毕业设计才能顺利完成。

同时,指导老师不时地询问我们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不断给予讲解与督促,使设计能顺利进行。

在他的指导下,才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在此也非常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评审我的论文,感谢各位老师。

感谢我一路走来的朋友在学习和工作中给了我诸多的鼓励、帮助和支持。

向多年求学过程中,在物质和精神上无私支持我、关怀我的父母致最深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吴卿,侯建军.基于μC/OS-Ⅱ的振弦式传感器测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05).

2高占凤,杜彦良,苏木标.桥梁振动状态远程监测系统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4).

3苏亚,孙以材,李国玉.压力传感器热零点漂移补偿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J].传感技术学报,2004,(03).

4邓铁六,白泰礼,马俊亭,徐乐年.单线圈电流型振弦式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2000,(04).

5江修,经亚枝,张焕春.基于扫频激振技术的单线圈振弦式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2001,(05).

6江修,经亚枝,张焕春.用等精度测频方法实现振弦式传感器频率测量[J].传感器技术,2001,(06).

7竺长安,张屹,李胜利.振弦式传感器非线性补偿设计[J].传感器技术,2001,(11).

8张卫钢,晋琰.振弦式传感器测频系统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2003,(07).

9白泰礼,何羚,王彩云,邓铁六.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多功能智能检测仪[J].传感器技术,2004,(03).

10毛良明.振弦式传感器在桥梁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传感器世界,2001,(06).

11郑凌蔚,宁康红,吴晨曦.一种振弦式传感器温度补偿新方法及其实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06).

12刘晓华.基于GPRS的无线数据采集及短消息报警系统设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13崔欣.低功率无线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

14宋国杰.无线表决器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9.

15郭磊.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红外测温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