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12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docx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

西安曲江水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曲江水厂的参观,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扩大专业知识范围。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

熟悉处理厂工艺流程、总体布置及处理构筑物的类型、构造特点、运行和维护。

将书本理论和实际联系,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1、水厂介绍

曲江水厂是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水源来自城市西安市西南郊的黑河,黑河大坝在周至县,坝高110米,库容2亿立方米,原水输水管渠长达89km。

工程分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水厂原水来自黑河,水源没有调节功能,暴雨季节水质浑浊;二期工程黑河建库,原水经水库自然沉淀,水质常年变清。

根据一、二期原水水质不同的特点,一期工程采用混凝、沉淀、过滤为主的水处理工艺,二期工程改用直接过滤的工艺,设计中有意将一期工程中的沉淀池尺寸与滤池相同,二期工程只需对一期作简单的改造,就可满足二期工艺要求,在不增加水厂占地的前提下,使水厂规模由一期的60万m3/d增加到二期的80万m3/d,并将一、二期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新颖、创新的设计思路。

当时为了解决西安市饮水问题,1987年开始筹建到1990年结束,占地225亩,全厂有4个生产系列。

现建成的一期工程水厂日供水能力60万m3/d。

曲江水厂经10年运行,平均处理水量为45万m3/d,最高处理水量为60万m3/d,进厂水浊度一般在100NTU以下,最高达20000NTU,处理水浊度一般保持在1~2NTU以下,细菌总数经常为零,大肠杆菌未能检出,pH6.5~8.0,达到并超过国家与行业标准。

总用地203亩,设计水处理成本0.06元/m3,实际单位水耗电8kWh/km3,总建筑面积12840m2,绿化面积占全厂面积40%。

曲江水厂是我国大型水厂之一,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实用、经济、创新、节能的原则,率先引进先进的气水反冲洗滤池及工艺技术与设备,出厂水质及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名列榜首,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在同行中树立了典型工程的形象。

1993年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建筑工程鲁班奖。

2、处理流程

二期工程中黑河水库建成,水厂自来水主要由黑河水库供给。

水库按多年不完全调节进行设计,本来就清澈的黑河水又经水库长时间的自然沉淀,水质更清。

因此二期工程选用了直接过滤工艺。

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黑河峪口较西安市区高110米的地形特点,将黑河原水沿秦岭北侧山坡自流引入水厂,经水厂净化后符合生活饮用标准的水又自流到城市管网。

整个过程采用重力输水,电耗甚小,制水成本低,并省去了一般水厂中的提升与供水泵房的基建投资。

1)原水初步处理

黑河大坝的水经过26公里的暗渠后以后,到达曲江水厂,两条输水管道进入水厂。

里边有一个流量计井,原水取样,取样的流量和一些理化的指标。

前加氯去除水中的藻类,从地下上翻,窗口流出来的水是回闸水。

国家要求零排放指标,水厂的水处理工艺产生的泥水、排泥阀,还有自动反冲洗的污水都不要往外排,建立一个回用水车间,把污水收集在一起,然后把泥水分离,清夜回收,泥水酿成泥饼运出车间。

经过一个液位计,他有两根高位和低位液位计,用它来控制入水口的液位,如果液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在上游或厂外控制水量,不让过多的水进入水厂,因为水厂要控制水量,每个生产系列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过高。

2)机械搅拌混合池

原水通过格栅间和管道(加入混凝剂),进入机械搅拌混合池中,有二级搅拌。

在一级和二级搅拌之间投加助凝剂。

胶体和混凝剂产生絮凝体。

搅拌的作用是使加入的药剂和水充分混合。

以利于混凝剂快速的水解、聚合、颗粒脱稳并有助于布朗运动进行异向絮凝。

因此混合快速剧烈,通常在10~30s内完成至多不超过2min完成搅拌器采用浆叶搅拌,搅拌不能过于剧烈,否则会使整个水流与浆板共同旋转,水流紊流不足,影响混合效果。

3)反应区

反应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快速机械搅拌反应区,另一部分为慢速推流式反应区。

预混凝的原水引入快速反应区底板中央,在该区设快速搅拌器,反应区主要依靠机械搅拌或水力搅拌促使颗粒碰撞凝聚,向絮凝阶段,该区以机械搅拌为主。

通过涡轮搅拌使聚合物和水充分混合并提供聚合电解质所需的能量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同时通过浓缩污泥(主要来自污泥浓缩区)的外部在循环系统使混合反应池中悬浮絮状物的浓度保持在最佳状态,以此来确保悬浮物的沉淀方式。

4)斜管沉淀区

斜管沉淀池

机械搅

由于矾花从预沉区进入澄清区速度缓慢,矾花不会破坏或产生漩涡,使得大量的矾花在该区沉淀。

矾花在澄清池的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逆流式斜管将剩余矾花沉淀。

澄清水通过集水槽回收后进入V型滤池,运行情况表明澄清水浊度在10NTU左右(冬季一般在2个NTU左右)。

经沉淀的矾花形成活性污泥具有相当的接触絮凝活性,因此采用污泥循环系统使活性污泥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又可以增加低温低浊水的絮凝中心,提高处理效率。

污泥层分两层:

上层排泥斗上部为再循环污泥浓缩区,污泥在该区间停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污泥斗内,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水负荷不同或水流速不同可调整再循环区高度,以便适应实际的运行情况。

循环区污泥由污泥循环泵打出,循环至反应池入口处;下层产生大量浓缩污泥,污泥浓度一般大于20g/l,通过中心悬挂式刮泥机将沉积的泥刮入泥槽,由排泥泵抽至排污管网。

综上所述高密澄清池是即混合、反应和分离为一体的综合性工艺构筑物,各部分相互牵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运行的参数,自动化控制方面要求非常高,必须经过运行积累相当理运行效果。

5)V型滤池

V型滤池底下是石英砂,水从下往上走,通过石英砂拦截水中剩余的矾花。

这种水位控制能够对每一个细小的流量变化自动调节,实现滤池的等水头过滤。

V型滤池采用反冲洗,自动反冲洗分三个过程,首先水放下去冲洗,然后用气把滤料补起来,在里面通过震动清洗石头,汽水同时进去。

最后,用水冲起干净。

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粒径比较均匀,不会发生水力分级各,整个滤层的含污能力强,过滤周期长,冲洗水量较小,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

6)清水库

进入水库前,进行最后一项加药就是后加氯。

在本厂有两处加药点,一是滤前预氯化,二是氯后加氯消毒。

经过后加氯的水进入水库,曲江水厂的水库长105米,宽45米,水库的水低于1米,停止向外供水,要保证出现紧急状况的储备水(例如火灾)。

7)投药间

根据黑河原水水质条件,以及分期建设中原水水质存在着较大差异的特定情况,选用了PAC与PAM两种混凝剂。

在一期工程水库未建的条件下,一般可采PAC,当短期出现高浊度或低温低浊水的情况下,再适当配用PAM,以保证混凝效果。

二期工程水库建成后,原水水质进一步变清,水厂改用直接过滤工艺,那时一般可以单用PAC或PAM作为助滤剂。

投药间按同时能投加两种混凝剂设计,最佳药剂品及最佳投加率在投产试运行阶段还可根据搅拌试验重新选定。

药剂投加点选在菱形跌水混合槽前。

药剂采用隔膜式计量泵投加,它具有调节幅度大、投量准确,并可根据原水流量按比例自动改变投加量。

加药系统在初期运行阶段,可按原水浊度与水量进行比例投加,随着运行积累数据和取得经验后,按水质、水量等参数建立数学模型,以此控制投加量。

药剂的定量投加是由计算机控制和监测。

药库贮药量按两种药剂15天最大投量来设计。

PAC(聚合氯化铝或称碱式氯化铝)与其它混凝剂相比,具有应用范围广,适应水性广泛,易快速形成大的矾花,沉淀性能好的优点。

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5-9间),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小。

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沉淀效果。

碱化度比其它铝盐、铁盐高,对设备侵蚀作用小。

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外观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苯,乙醚、酯类、丙酮等一般有机溶剂,其水溶液几近透明的粘稠液体,属非危险品,无毒、无腐蚀性,固体PAM有吸湿性。

具有絮凝性:

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也被用于水处理。

8)加氯间

加氯间除设有真空加氢机、蒸发器外,还备有漏氯报警、计量秤、安全阀、减压阀、显示仪表、故障报警装置以及余氯自动测定仪等配套设备。

全厂共设六个加氯点。

其中两个为预加氯点,另四个为滤后加氯点。

预加氯是根据进厂原水流量大小自动按比例投加;滤后加氯根据过滤水加后,由余氯自动测定仪将余氯量的电信号反馈到加氯机,再由加氯机的控制系统根据余氯量的大小自动调节加氯量,以保证出厂水余氯量稳定。

整个加氯机后段氯气管道均处在负压状态下工作,安全性好,加氯可靠。

加氯系统除水量、余氯量进行自动反馈控制外,还可在加氯间值班室和中心控制室进行控制和监视。

9)自用泵房

自用泵房

自用泵房主要担负水厂生产和生话用水。

设有三台l2sh—9型离心泵,负责反冲洗水塔上水,其中一台备用。

两台6sh—6A型离心泵负责生活水塔上水,一备一用。

另外,还设有三台8sh—9型离心泵,专门供给某工厂用水。

泵房控制系统除可就地控制外,并与中控管理微机并网。

水泵的开、停由各水塔水位测定仪进行自控。

泵房配电室除提供泵房用电外,还承担厂前驱动力与照明用电。

10)中心控制室、反冲洗水塔、化验室

设计中将反冲洗水塔、中心控制室、化验室合建为一体。

三层为反冲洗水塔,容量1000立方米(可以保证两个滤池进行反冲洗);中心控制室设在二层;化验室设在一层(水质人工检测,有三十多项检测项目);地下室为管道层。

上部三层建筑功能截然不同,但在设计中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了各层工作的安全可靠

11)附属建筑物

厂区附属建筑物主要有:

综合办公楼、食堂、机修、车库、仓库、锅炉房等,另外考虑到水厂离市区远,还设有一幢家属楼和托儿所。

附属建筑物与生产建筑物格调一致,形成全厂完整的独立体系,建筑群感强

三、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全面的检验,是一次将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西安市水厂的处理工艺和供水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了解了给水系统水处理的实际流程,明了给水处理的步骤及方法。

使得我对水厂处理水的过程更加的清晰,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是对这些日子里大学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对实际工作中给水设施工作方式以及样式有了大致的了解,达到教学合一的效果。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验到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

这次实习参观是顺着生产工艺流线走的,分别是混合区、反应区、斜管沉淀及污泥浓缩区、V型滤池。

在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悉心指导下,我们了解了各个工段的设备、装置流程和操控系统,初步了解了工厂各个工段的工艺指标,对工厂的管理制度也有了简单的认识。

了解化工生产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弄清主要工艺参数确定的理论依据,了解生产中的技术革新措施,并注意新技术发展趋势。

像这样的设计也是给我们学习工艺的同学的一种启发: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学习中更应该多思考,多想现有的技术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不是被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所束缚。

虽然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经典,但流程工艺是可以更新的。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建设更高效、更经济、更实用的工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感谢这次老师给我们的实地学习机会,也感谢水厂的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不嫌麻烦地给我们讲解。

总之,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收获是很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