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项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121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氧水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氧水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氧水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双氧水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双氧水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氧水项目.docx

《双氧水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氧水项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氧水项目.docx

双氧水项目

年产5万吨双氧水项目 

(采用蒽醌法利用氢气和乙基蒽醌反应生产双氧水) 

发布时间:

2013-02-04

◆项目名称:

年产5万吨双氧水项目 

◆项目概况:

双氧水,化学名:

过氧化氢,分子式:

H202,为无机盐类精细化工产品。

具有强氧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化工、洗涤产品、造纸、环保、电子、污水处理等众多领域。

由于其使用后几乎无污染,故被称为“最清洁”的化工产品,“绿色的工程,新世纪环保珍品”。

市场销售产品的规格主要有27.5%、50%、70%的水溶液,也有浓度为90%以上的产品。

在我国,双氧水主要用于织物,纸浆的漂白,废纸脱墨处理,化工产品的合成,三废处理及消毒等方面。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双氧水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在今后几年将有较大的增长,国内当前的生产能力仍未能满足双氧水逐渐扩大的市场需求,加上以双氧水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可开发多种高功能化、高产值的双氧水衍生产品,因此我国双氧水潜在的应用市场很大,还有待大力开发。

 

◆市场分析与预测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双氧水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热门产品正在被人们所广泛认知。

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双氧水产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并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0年我国双氧水的总产能已经达到约150万吨(折合100%计),产量约为120万吨,产能和产量均跃居全球第一。

主要的生产厂家有广东中成化工(生产能力为22.2万吨/年)、华泰纸业化工(生产能力为11.6万吨/年)、江山市双氧水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11.6万吨/年)、上海阿托菲纳双氧水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8.0万吨/年)等。

 

2010年我国双氧水的表观消费量为120.万吨。

我国双氧水生产消费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造纸、纺织品、化学合成这三大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

同时由于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例如用双氧水生产己内酰胺和苯二酚,在电子工业中用作硅片清洗和光刻胶的剥离等,在食品工业中用作环保型加工助剂和消费剂,在水产养殖业用作杀菌剂等。

目前,我国双氧水的生产和消费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15年,产销都将保持在年10%以上的增长。

因此,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建设规模、内容及生产工艺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占地30亩。

建成年产5万吨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线,建成后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

 

——生产工艺 

采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

其工艺为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氢气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或氧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质量分数为20%-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产品。

 

◆优势分析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

 

◆经济效益分析 

——生产1吨双氧水的原材料、动力消耗及成本分析 

生产1吨双氧水的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其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 

表1—1生产1吨双氧水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及其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耗

单位

单价(元/吨) 

金额(元)

占比(%)

氢气 

210 

M3 

0.5 

105 

27.2 

蒸汽 

0.05 

250 

12.5 

3.2 

重芳烃 

Kg 

8500 

25.5 

6.6 

TOP 

0.3 

Kg 

34000 

10.2 

2.6 

2-乙基蒽醌 

0.4 

Kg 

44000 

17.6 

4.6 

钯触媒 

0.1 

Kg 

600000 

60 

15.5 

活性氧化铝 

Kg 

7000 

28 

7.3 

碳酸钾 

Kg 

9500 

9.5 

2.5 

磷酸 

Kg 

5000 

1.3 

10 

液碱 

Kg 

2000 

0.5 

11 

电 

180 

Kw.h 

0.32 

25.6 

6.6 

12 

纯水 

1. 

2.1 

 

其他 

 

 

 

77.225 

20 

 

成本合计 

 

 

 

386.125 

100 

 

 

 

 

 

 

 

 

 

 

  ——生产5万吨双氧水的原材料、动力消耗及成本分析原材料、动力成本 

生产5万吨双氧水的原材料、动力消耗及总成本情况详见表1—2。

 

表1—2生产5万吨双氧水的原材料消耗及总成本情况表 

序号 

名称 

单耗 

单位 

单价(元/吨)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万元) 

占比(%) 

氢气 

210 

M3 

0.5 

105 

525 

27.2 

蒸汽 

0.05 

250 

12.5 

62.5 

3.2 

重芳烃 

Kg 

8500 

25.5 

127.5 

6.6 

TOP 

0.3 

Kg 

34000 

10.2 

51 

2.6 

2-乙基蒽醌 

0.4 

Kg 

44000 

17.6 

88 

4.6 

钯触媒 

0.1 

Kg 

600000 

60 

300 

15.5 

活性氧化铝 

Kg 

7000 

28 

140 

7.3 

碳酸钾 

Kg 

9500 

9.5 

47.5 

2.5 

磷酸 

Kg 

5000 

25 

1.3 

10 

液碱 

Kg 

2000 

10 

0.5 

11 

电 

180 

Kw.h 

0.32 

25.6 

128 

6.6 

12 

纯水 

1. 

40 

2.1 

 

其他 

 

 

 

 

386.125 

20 

13 

成本合计

 

 

 

308.9 

1930.625 

100 

 ——经济效益分析 

总的生产成本:

1930.6万元 

总的销售收入:

5万吨×1200元/吨=6000万元 

销售利润:

4069.4万元 

销售税金及附加:

1303.86万元 

税后利润:

2165.4万元 

——单位土地及电力产出效益分析 

本项目占地30亩,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800万元,平均每亩地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工业增加值60万元。

项目用电900万度,每度电实现工业增加值2元。

 

◆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芳烃蒸馏釜废气和氢化塔废气由引风机收集,经芳烃冷凝器冷切回收于生产,氧化塔废气采用涡轮膨胀机组-活性炭纤维回收尾气中的芳烃,余量芳烃经15m排气筒达标排放。

项目建污水处理站一座,生产废水、生活废水、设备和地面冲洗废水经污水预处理达标后排放。

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生活垃圾定期清运。

项目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类型的设备,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厂房隔声、减震等措施,厂界噪声可做到合理处置。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清洁生产达国内要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项目对周围的水、气、声环境影响较小;污染物排放总量可以控制在环保部门下达的指标内。

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双氧水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

2011年8月

双氧水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热门绿色产品正在被人们广泛认知,行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市场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当前国内双氧水的生产和消费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到2008年产能将达到108万吨/年,到2010年将出现阶段性过剩,其投资主体将继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外资、合资、民营资本的大规模入驻,民营资本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一、概述

  双氧水,又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乙醚,是一种具有较强氧化能力的强氧化剂,可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

工业级双氧水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温度升高或紫外线照射时,分解速度加快,遇到灰尘、重金属离子或碱性物质时,会发生剧烈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的氧和热。

在酸性环境下较稳定,但有腐蚀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双氧水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热门产品正在被人们广泛认知,行业竞争力也逐步增强。

2003年国内“非典”疫情的爆发成为双氧水产能迅速膨胀的催化剂,国内双氧水的产能和产量逐渐跃居世界首位,公众认知度也随之大幅提升。

  生产全球化、产量集中化、产品绿色化是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双氧水作为产品绿色化的佼佼者倍受用户的青睐,发展迅速,需求强劲。

当前应大力拓宽双氧水的应用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和国际市场进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国内双氧水在生产、应用、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一些情况。

  二、生产现状

  

(一)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蒽醌法两种。

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该法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高,但由于电耗较大,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逐渐被淘汰。

此外,国内也在研究采用氧阳极还原法生产双氧水,该法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投资少、污染小等特点,但目前该法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我国的双氧水产品有工业级、试剂级、食品级、医药级和电子级等几种,浓度ω(H2O2)有27.5%、30%、35%、50%、70%等多种规格,GB1616-2003规定的双氧水质量标准见表1。

  表1GB1616-2003双氧水质量标准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蒽醌法与电解法相比,具有工艺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和能耗低、三废易于治理等特点。

蒽醌法分为镍催化剂法和钯催化剂法,前者使用镍催化剂悬浮床氢化器,后者使用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器。

钯催化剂法工艺流程短、氢化设备简单、催化剂寿命长、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比镍催化剂法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行业现状

  我国双氧水产业集中度过低,目前生产企业共有50余家,装置70余套,单套装置平均年产能为1.2万吨。

国内不少大化肥企业,如四川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石化巴陵分公司、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均利用自身化肥生产的资源和产品优势,建有双氧水生产装置。

2000年以来,随着几套新建大型双氧水装置问世,装置大型化逐渐成为工程建设的主流,2005年建成的装置产能达到14万吨,其中大型装置占80%。

目前装置规模年产量接近或超过3万吨的生产企业有13家,合计产能47.6万吨,占总产能58%。

  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含收购并控股的湖南智成化工公司)、江苏天鸿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河北新乐新化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合计产能占总产能的30%。

其中江苏天鸿化工有限公司双氧水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以27.5%计),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双氧水生产基地之一。

上海阿科玛双氧水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一家以西方先进技术设计生产的双氧水生产企业。

该公司2006年3月23日宣布,计划将其双氧水年产能力扩大1倍,从3.8万吨/年增加到7.7万吨/年。

新扩产项目能生产70%以上浓度的食品级或电子级等专业等级的双氧水,将于2007年建成投产。

同时,该公司还正在筹备下一轮扩产,一旦实现将达到10万吨/年以上。

此外,安徽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