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1064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的钥匙》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那么,生命的大门当然也需要一把生命的钥匙了。

如何才能找到通往生命殿堂大门的钥匙呢?

自读7~10段,找出你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来做解答。

重点品读语句:

1.身为现代人我们,最大的感慨是活得太累,生存压力太大。

究其根源,是对物质占有欲上永无止境的贪婪。

使现代人迷失在名和利的死胡同里。

2.如果想让生命这棵大树傲岸挺拨、巨木参天,就要象园艺师那样,不断地把那些旁逸斜出的多余枝条剪掉。

3.人群中最优秀最出类拔萃的,包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无一例外的都是活得最单纯的人。

4.作为凡夫俗子,我们的生命之所以浑浑噩噩、黯然无光、平庸无为,就在于我们有太多的杂念、诱惑和欲望,从而使生命迷失了真性,失去了本色。

我们的生命成了浅搁在沙滩上的帆船,云雾里迷途的小鸟,荒原上迷失的羔羊。

静下心来,对自己的生命做一次全方位的审视和观照。

从而找到一条开发自己生命潜能的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五、人生体验

竹子每攀一步,都做一次小结。

看得见的未必有分量,看不见的未必没分量。

金银沉在水底,泡沫漂在水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装水的瓶子越空,敲打时发出的声音就越大。

人知道的越多,话就越少。

六、文章感悟

哪个同学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包含的文章哲理?

参考:

在人世间,真正属于我们挚爱的东西只有很少一部分,因为有太多的杂念和欲望,人民的生命渐渐迷失了真性,失去了本色。

只有抛弃这些诱惑,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活着的美好,从而找到开发自己生命潜能的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三次工业革命》复习课教学设计

易门县教科所姚丽兰

【内容分析】

三次工业革命是历年中考命题的重要考点,主要题型包括选择题、读图题、材料题等,因此平时务必重视对该专题内容的复习和强化练习。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涉及到九年级上册17、18课,九年级下册20课,课程内容跨度较大、内容多,又易混淆,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而且与中国史相联系较多,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到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

【复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练掌握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国家、标志、重大发明,时代特征等;

2.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比较、分析和概括。

感受到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提高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由此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2.难点:

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3-5分钟)

1.播放“三代铁路世家”视频,了解中国铁路的变迁。

2.师:

三代“铁路世家”演绎中国铁路的变迁,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从电力机到动车高铁,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殿堂,重温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4、展示“近五年云南中考卷中科技革命相关考点”

2021

1

2

师:

三次工业革命是历年中考命题的重要考点,主要题型包括选择题、读图题、材料题等,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并成为命题的重要素材。

5.展示教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国家、标志、重大发明,时代特征等;

(2)了解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当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观看

思考

科技引领时代,科技改变世界。

观看,

记忆

倾听

思考

齐读

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

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铁路的变迁,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和世界的过程,创设复习本课的良好情境。

通过问题自然引入课题,水到渠成。

明确考点要求,知道学习本课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案导学、构建知识网络(10--15分钟)

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领先国家

主要标志

其它发明

能源

时代特征

结合教材和表格,合作完成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拨(10—15分钟)

(一)抽查复习效果。

按表格内容,学生交流汇报(内容略)

(二)教师强调易混易错点:

工业革命开始标志和主要标志的区别及记忆方法。

(三)变式训练,检测复习效果

【单项选择】

1.端午节到了,城市读书的小英打给农村的奶奶,希望奶奶注意身体。

小英这一活动与哪一位人物()的科技发明有关?

A.贝尔 

B.爱迪生C.牛顿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A.改良蒸汽机 

B.研制汽车

C.发明电灯泡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3.“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这原来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A.信息时代B.电气时代

C.知识经济时代D.蒸汽时代

【读图回答问题】

1.棉花加工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什么行业?

促进该行业飞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看图总结交通工具的变化】

(提醒注意:

横坐标和纵坐标)

同学们第一轮的表现就非常棒!

在爱迪生的那个墓碑山,有这么一段话,就是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夜晚是漆黑一片,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夜晚却是灯火通明,说的很耐人寻味的,既体现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这些伟大科学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

哪三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首先来看积极影响.

(四)典例剖析,能力提升

问题1.三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读图归纳)

总结:

(1)都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问题2.三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图片,辉煌下的思索)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问题3.如何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

(1)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3)加强科技的安全性

过渡:

科学技术本身没有价值取向,科技本身要靠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用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以人文精神为制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科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问题4.三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教师点拨:

以时间为线索,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包括中国人民的探索。

▲读图说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

(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

(3)近代工业产生(洋务运动)(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如: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传播了进步和文明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你能列举出中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些成果吗?

点拨:

中国在多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的强国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规律探寻:

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共同影响①生产力;

②生活方式;

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社会环境等。

5.结合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

(注意从两个角度:

从中学生角度看;

从国家角度看)

从国家角度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发展科技奠定物质基础。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技术。

从中学生角度?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

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为国家的强盛、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归纳总结、训练提升(5—10分钟)

(一)归纳总结

三次工业革命一次比一次先进。

科技革命的累累果实,让人们享受祖先无法涉及的舒适、快捷、沟通无限的现代生活。

而科技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只有全人类共同面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趋利避害,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训练提升

1.(13年,玉溪)科技进步带动时代的变迁,下列因科技革命引起的时代变迁,正确的一组是() 

A.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电气时代

B.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C.电气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电气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

2.(14年,昆明)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这是为了纪念英国机械师瓦特。

他的成就是()

A.发明“珍妮机”B.机制成火车机车

C.改良蒸汽D.设计内燃机

3、读图命题(用图中信息)

(1)交通工具名称(蒸汽机车蒸汽轮船)

(2)想一想:

图一中人们为什么为这一发明而激动万分?

蒸汽机已用于交通运输(或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车、蒸汽轮船);

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牺牲环境。

4.想一想: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

材料一:

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

材料二: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1929-1947年

1948—1973

1974—80年代中期

2000年

贡献率

31%

33%

40%

65%

5(2021年云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呜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

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三:

这场革命包括两部分—一积累信息和传播信息……仅世界各地每24小时公布的科学信息,其量之多,即可填满7套24卷一套的《不列颠百科全书》。

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

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

任何国家中的任何人都能通过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机或计算机得到这种信息。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蒸汽机改良成功与哪

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4分)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什么?

“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学生展示学案内容

读记

做题

读图

分析

回答

归纳

总结

感悟

典型题例

精讲点拨师生共同提炼总结规律、技巧和方法。

看图,思考,回答

通过读图提问,培养学生对各类资料的使用能力。

描述

学生说出部分: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科教兴国战略;

体验

课堂练习

阅读材料

思考合作

探究

让学生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知识点,为后面问题的拓展作好铺垫

通过简单的变式训练,抽查复习效果。

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落实双基。

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和世界的过程,学习发明家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是新课标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策略之一;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积极参与教学。

加强情感教育,尤其是警惕网络这种新型的“精神鸦片”

此处树立全面评价、辩证看待历史的观点,更要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流,看是否促进社会进步。

联系中国史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在讨论和发言中引导学生自主得出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更容易激发民族情感。

这一部分虽未设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但仍用重笔墨加以渲染。

因为将世界史和中国史相联系,能使学生更好的建立起知识框架和体系,将世界的同时期的发展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进行拓展探究。

使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同时升华情感

注重师生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用中考题来训练,使学生熟悉中考题型,深化理解知识,进一步掌握应用知识的思路、方法、技巧。

培养学生读图、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利用材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用中考题来训练,使学生熟悉中考题型,运用深化理解知识,实现知识的再现迁移、进一步掌握应用知识的思路、方法、技巧。

教学

4.2.1直线、射线、线段

(1)

横琴一中陈国华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上讲,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基础。

从本节开始出现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等,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所必需的知识。

本节课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重点训练学生动手操作及学会用规范的几何语言边实践边叙述的能力,逐步适应几何的学习及研究方法,从思想方法上讲,直线的得出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学会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

因此,《直线、射线和线段》是图形认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学生分析

线段、射线、直是人们通过对自然世界现象的观察和生活实践的体验抽象出概念,是教科书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其他内容的起点。

学生是小学四年级时接触这些概念的,学生对已有的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淡忘的太多。

因此,本设计是先从生活中寻找线的影子入手,以引起学生思考和回忆,为突破三者的表示、联系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会用几何语句描述几何图形,能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通过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法。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直线公理的应用及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去疑;

鼓励学生去探;

激励学生去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自主学习法——课中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新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此举在于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达到探究、归纳的目的。

六、教具选择

板书与多媒体的有机整合展示、直尺。

七、教学流程设计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1.猜谜语

2.巧设情景问题

3.复习归纳

4.出示学习目标

5.自学本课内容

6.自学检测

7.反馈评价

8.挑战题

9.总结

10.布置作业

激发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小学已经学习过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故学生能猜出谜底,体验成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定义。

给出竖琴、手电筒发出一束光、马路三幅图片,学生会发现笔直的马路可以抽象成直线,手电筒发出的一束光可以抽象成射线,竖琴的弦可以抽象呈线段。

让学生感受生活,并从中抽象数学知识,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通过表格归纳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把对这三者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知识。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能抓住本课的重难点进行探究学习。

在课堂上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教法上主要采用让学生自学、回顾、探究、反思的教学方式,本环节通过自学开始深入本课,并配套相应自学指导,通过课堂活动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自学。

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总结本课新知。

通过一组有梯度的测试题,测试学生学习水平,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挑战题相对难度较大,因此本环节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不懂的学懂,让懂的有展示的机会。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通过作业进行巩固,并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情境导入:

(3min)

1.猜谜语:

有始有终——打一线名称(线段);

有始无终——打一线名称(射线);

无始无终——打一线名称(直线);

揭示课题(直线、射线、线段)。

2.给出竖琴、手电筒发出一束光、马路三幅图片,请问大家能否从图形中发现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何图形?

3.表格总结三线的性质。

1.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提问:

(1)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猜谜语!

请同学们看以下三个数学谜语,看看大家是否能猜出谜底?

(2)这些是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图形,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能不能从这些图片中寻找到与我们本节课相关的几何图形呢?

(3)那么,我们对直线、射线、线段有了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归纳一下这三者的性质。

请3位同学分别来说一说。

1.激发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小学已经学习过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故学生能猜出谜底,体验成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定义。

2.教学活动必须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这些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例子中开展教学,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也是课改的理念之一。

线段、射线、直线在小学四年级已经初步了解三种图形概念,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续学习。

自学(7min)

活动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事实: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符号表示。

(3)了解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活动二:

自学

自学内容:

课本125~126页第一段的内容。

自学方法:

结合学习目标,看书,划出重点内容,圈出关键词,并完成课本125页【思考】。

自学要求:

合上书本能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检测一、二。

1.教师:

请大家结合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进行自学,5分钟后检测大家的自学效果。

好,现在开始!

2.学生看书思考,并完成自学检测一、二。

1.通过自学,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自学能力;

2.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自学检测

(8min)

自学检测一:

建筑工人在砌墙的时候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参照线,这根参照线就是直的。

这其中的道理是: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接着讲三线的表示(在黑板上板书)

自学检测二:

判断对错

自学检测三: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检测1:

学生先在导学案上完成,教师再根据学生完成的答案进行评讲.

检测2:

学生在导学案上做完相应的练习,然后教师提问,教师将重点讲解学生犯错误比较多的题目.

检测3:

教师投在电子屏上,并让学生归纳。

此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点在直线上,点再直线外。

1.帮助学生把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为接下来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做准备.

2.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以刺激他们自学的兴趣.

反馈评价(10min)

反馈评价1、2、3为热身题,重点是反馈评价4

4、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经过点C

(2)点A在直线a外

(3)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

(4)线段AB、CD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