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Word格式.docx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左传》的思想倾向:
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示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战国策》打破"
编年"
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
、"
画蛇添足"
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
百发百中"
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
道"
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
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
派生万物的表现;
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8.《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她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的历史。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
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
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经过写人来反映历史,因此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
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
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
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
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
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
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
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
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
《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最早设于秦朝。
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
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
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
汉乐府"
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
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她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
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
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
因此,后人称之为"
诗史"
汉末实录"
.
1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
建安之杰"
,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
钟嵘评价曹植诗: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
,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
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
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6.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
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
她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
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17.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
以两两相正确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18.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
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
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
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
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19.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20.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
《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
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
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
而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
莲"
和"
怜"
谐音,"
莲子"
即"
怜子"
,暗示爱怜的人。
低头弄莲子"
,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
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
置莲怀袖中"
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
莲心彻底红"
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
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
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
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
,"
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
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21.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
(1)把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
(2)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4)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
在《知音》篇中提出"
六观"
,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
2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政治开明。
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
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
科举制的兴起;
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
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
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
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
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23.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
原因:
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发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发展已臻完善。
(1)初唐:
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初唐四杰"
、陈子昂
(2)盛唐:
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
双子星座李白杜甫。
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她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
而杜甫则是社会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中唐:
韩孟诗派:
韩愈、孟郊、李贺等人。
元白诗派:
白居易、元稹、张籍等。
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晚唐"
小李杜"
崛起诗坛。
杜牧、李商隐
24.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
吴中四士"
.她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她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点:
1.题材开拓、意境创新
作诗贵在创新。
《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屡见不鲜。
然而,张若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她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
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
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
3.韵律节奏美。
全诗共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交错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随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
这确实是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张若虚是,"
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25.王维与盛唐山水田园诗
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她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号为"
诗佛"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
26.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
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她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
她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的影响。
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是在传统****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风俗的影响。
她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27.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两位最杰出的诗人,后人将二人喻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
由于个性和社会经历等原因,李白诗中较为突出自我,张扬个性;
其诗风是飘逸不群;
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关注由社会政治而来的社会苦难;
其诗风是沉郁顿挫。
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这些诗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能够用四个字"
民胞物与"
来概括。
民胞指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物与指的是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
28.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
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认识价值。
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
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
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
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能够补史之缺遗。
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
而且,杜甫之诗也是她自身的一部历史。
我们经过杜甫之诗,能够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
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
杜甫的诗不但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29.杜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博大深厚,生活体验的丰富真切、感情的饱满有力。
顿挫是感情表示的曲折起伏,重复低回;
表现了杜诗意境的深厚完整,语言的精工凝炼,音调节奏的抑扬缓急,顿挫变化。
30.柳宗元,著名散文家,亦是著名诗人。
她对儒、道、佛思想均有吸收,具有唯物思想和较为进步的历史观。
柳诗现存160余首,大部分为遭贬后的悲愤和对山水景物的欣赏寄托之作。
31.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题目写时事的乐府诗歌。
它始创与杜甫(如三吏、三别等),完全摆脱了旧题的束缚,因事立题,根据所写的内容来命题,这样,使乐府诗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
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精神,力求诗歌与现实取得紧密联系,以使诗歌发挥社会作用。
她们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为自己的创作纲领,创作了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和百姓疾苦的新乐府诗。
白居易的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以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熟练的艺术技巧,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32.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号"
杜牧的写景抒情之作,描摹自然之美,以抒发俊爽之情。
如《山行》《清明》这些诗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为之陶醉的风情。
33.李商隐的诗其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1)工于比兴,情致缠绵。
善于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刻划入微,传达缠绵的情感。
(2)巧于用典,意蕴含蓄朦胧。
诗人往往用神话、典故,以及比兴、象征等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意蕴含蓄,耐人咀嚼。
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
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
把诗境虚化。
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但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且亦留给读者以更大的联想空间。
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
(3)语言清丽,尤擅七律。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兼具清和丽的特点。
34.古文运动指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其矛头是革除骈文。
它以儒学复兴为号召,经过对文体、文风以及文学语言的革新,以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从而达到张扬儒术的目的。
古文运动开创了散文创作和发展的新时代,新传统。
35.词,和乐府歌辞一样,它是能够合乐歌唱的诗体。
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
曲子词"
,后来简称为词。
词的名称由此而来。
词被称为"
诗余"
,是因为词是由唐代绝句演变而来的,其表现形式便是依曲调增减字句、裁截重叠而形成长短句。
词又称长短句,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
词的分类
按体制来划分,词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按音乐来划分,词一般分为令,引,近,慢四类。
慢词,是依据慢调填写的词。
慢调是词曲的一种格调。
因曲调舒缓,故名。
慢调篇幅体制较长,接近长调,但二者并不等同,长调是按体制划分的,慢词则是依据音乐韵律划分的。
36.中唐文人词
词体在民间兴起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诗人,开始涉入到了词的领域。
盛唐的文人作词者还不多,所写也基本上都是整齐的五、七言形式,但个别也有是长短句的,如托名李白的两首词《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
)和《忆秦娥》("
箫声咽"
),这两首词究竟是否李白作,学界还有争议。
但无可非议的是,二词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37.李煜与南唐词
南唐词人中李煜最为出众。
南唐后主。
李煜词的艺术创新:
(1)李煜词用血泪抒写亡国破家的不幸,抒情色彩相当强烈。
如《虞美人》,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故国之思,并把亡国之痛和人事无常的悲慨融合在一起,把"
往事"
故国"
朱颜"
等长逝不返的悲哀,扩展得极深极广,滔滔无尽。
一任沛然莫御的愁情奔涌,自然汇成"
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样的景象气势,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2)多用白描,比喻精妙。
李煜词多用白描,比喻精妙,特别是善于将抽象的情愁比拟为具体可感的意象,使人感到美妙异常。
像前面我们提到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是这样。
如《清平乐》这首词相传是她亡国前不久的作品,运用白描手法,将离愁别绪表现的深沉委婉。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其中的两个精妙的比喻:
落梅如雪乱"
,形象而生动:
离恨恰如春草"
,将抽象的情感比喻为具体可感的物象,贴切精妙。
(3)语言生动自然,清丽隽永,多有口语。
38.宋代文学,以词的成就最高。
北宋前期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的词人,其它对词的贡献在于创制了长调慢词和与之相适应的铺叙手法,并善用俚语俗语,内容上也将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以及个人羁旅行役纳入了词的题材范围之内。
苏轼则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
艳科"
的传统,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
在内容方面,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也采用词来表示。
在形式方面,苏轼革新了词的语言,不拘音律,将词变成了一种不再依附音乐的新诗体。
在风格方面,苏轼在婉约词风之外别开豪放旷达词风,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南宋前期
南渡前后,词坛上出现了一个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生活在北南宋之交,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优越,主要内容是爱情相思和歌颂自然之作,风格清新自然;
后期国破家亡,主要内容是国破家亡,孀居孤苦的感受,风格沉郁悲凉。
另外,李清照的《词论》强调词艺术上的独创性,即"
词别是一家"
,与诗歌是相对独立的文体,重视词的声律形式,语言上要求典雅浑成。
随之继起于词坛的是爱国词人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词最杰出的代表,她用词表现其抗金救国的意志,风格遒劲,气势磅礴,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的色彩。
辛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和豪迈气慨,把宋词的思想和艺术均推向了空前的高度。
苏轼和辛弃疾,标志着宋词的两座高峰。
39.王安石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得力干将。
40.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
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
柳永只在晚年的时候做过一些地方小官。
其大半生都是困顿蹇滞,沉沦下僚的。
其词带有艳情化、俚俗化的特征。
然而,正是社会底层丰富的现实生活,造就了这位天才词人。
柳永一生主要致力于词,她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在宋词史上,柳永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柳永长期的浪迹江湖、晚年的宦海沉浮,使她对飘泊天涯有着强烈而深刻的感受。
如《八声甘州》即写的凭栏游思。
柳词的艺术创新一。
大量地创作长调慢词。
二。
长于铺叙白描。
三。
善于吸收俚语,俗语入词。
因此其词流传甚广,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1.抒性情怀抱,扬人格个性。
2.对人生的思考。
3.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
4.自然山水的描写:
5.对乡村的描写:
对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的描写,始于苏轼,也就是说,苏轼第一次将乡村题材引入到了词中,无论走到哪里,苏轼总能和下层农民打成一片。
如《浣溪沙》五首组词。
总之,苏东坡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
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苏词艺术风格上的突破,推动了词风的变革。
一、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大量地创作豪放词,促进了词风的转变。
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
二、以诗为词。
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主要体现在:
(1)题序。
(2)用典。
三、苏词的语言创新。
苏词语言风格为清新朴素,她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化用前人语言入词,还运用口语、虚字入词,丰富词的表现力。
四、苏词风格的多样化。
苏词风格的豪放,并不是因为苏轼豪放风格的词数量最多,而是因为这类词创新意义最大。
《东坡乐府》中,大部分还是婉约风格的作品。
而苏词还有部分词作则体现出的是旷达词风,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即是。
42.秦观的词内容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
情"
愁"
两个方面,可是其词的艺术成就都是很高的,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人称之为"
婉约之宗"
43.贺铸词特点:
1.以婉约为主,兼具豪放风格。
2.她的婉约词艺术上以情思缠绵,婉约工丽见长。
如《青玉案》、《鹧鸪天》均是这样。
3.她的豪放词,首先将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与悲壮情怀引入词中,
在贺铸的词中,其英雄豪气和儿女私情是融为一体的。
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贺铸竞能和谐统一在一起,非常奇特。
据说贺铸长相奇丑,身长七尺,面色青黑,人称"
贺鬼头"
,而其情感却兼具了豪放的昂扬个性和细腻的儿女私情。
44.周邦彦被公认为"
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45.李清照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她最擅长的是词,但其诗文成就也是很高的。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
她以女性身份登上文坛,释放属于女性自己的情感,比代言体的"
男子作闺音"
真切的自然得多,文学史上也从此有女性的声音。
客观地说,李清照是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46.辛弃疾词的内容
辛弃疾首先是一个军人,然后才是一个词人。
因此,她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
她的词作中,数量最多,也最有光彩的是它抒发爱国主义豪情的词作。
1、抒发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2、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
感情沉郁,风格悲壮。
3、批判了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
整个南宋,上层官僚集团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主和派和主战派的斗争。
而主和派几乎占的都是上风。
投降苟安是南宋对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