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034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检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萦带(yǐng)   斗牛(dòu)     揩油(kāi)       跌起(diē)

B.哺育(pǔ)     谰语(làn)     挚痛(zhì)       亘古(gèng)

C.哽咽(yè)     震悚(sǒng)     可汗(hán)        污秽(huì)

D.愧作(zuò)    修葺(qì)      慷概(kǎi)       累赘(zuì)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C.他研究古文字只有两年,但进步飞快,现在已经是这一方面的宿儒了。

D.在任何行业中,不管企业经营得多么成功,领导们都不应高枕而卧。

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颔首低眉油然而生落英缤纷混为一谈油光可鉴

B.深恶痛疾抑扬顿挫正襟危坐暗然失色粗制烂造

C.冥思瑕想盛气凌人诚慌诚恐无可质疑道听途说

D.目空一切莫衷一是不可名状麻木不仁无所事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端正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徳树人为中心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B.该公司计划今年将“中国速度”的成功经验大量复制到海外,通过増加包机、加开海外航线,服务遍布全球的广大消费者。

C.高远路上的团雾具有突发性强、预测困难等特点,极易使驾驶人在行车时率骤然视线模糊、应对不及,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D.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変,实现了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站超来的佛大飞跃。

5.下列各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

“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叶圣陶先生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D.四川凉山火灾30名救火英雄牺牲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要为他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1)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kuì zèng与帮助可谓无穷。

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2)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3)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

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

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4)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

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

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5)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

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

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

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

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6)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kuì zèng)_________

7.第(4)段“病毒入侵”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文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并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

9.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

A.第

(2)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论证。

B.第(3)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

C.第(4)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论证。

D.第(5)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

10.有人认为第(5)段中用“孔子、屈原、左丘明”的事例论证本段的观点不太恰当,你是否同意?

请阐述理由。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2.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

13.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

14.文中两个“踌躇”说明了_______,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

1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

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6.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

17.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说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这句话。

18.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

为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遂悉偿所负。

(《东坡逸事》)

[注释]①肆:

商店。

②判字笔:

判案所用的毛笔。

③行、草:

行书、草书。

1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

(3)东坡为钱塘守时(________)

(4)遂悉偿所负(________)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B.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C.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D.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22.(甲)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贬谪之人,无职务权,清闲无比。

作者此时的心境微妙而复杂,意味隽永:

有贬谪的悲凉,也有         ,         ,         ,种种难言的情感尽在其中。

(乙)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苏东坡         的小故事,体现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民本”思想。

四、情景默写

23.根椐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3)《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的品质,现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陶渊明《归园田居初》)

(5)补充完整《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五、名著阅读

2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小题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小题2】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

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

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①,鲁达②,武松皂布直缀。

A.破布旧衫

B.鹤氂道袍

C.黑绿罗妖

D.烈火僧衣

六、综合性学习

25.庐山,具有丰富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是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人文圣山。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设计一个表格呈现“黄山世界地质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