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9648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46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x

新型鼠标彭亮斌02-113

船用损管气囊唐兵02-114

防泄式测流自动保险节能煤气阀门丁小强02-116

磁悬浮与式船舶下水模型于昌利02-116

船体分段仿真模型杜庆贵02-114

新的营销方式与企业的发展(学术论文)张德运02-131

封闭光路设计朱福斌03-115

无线电飞机模型邵琳04-115

由2004年的4项变成2005年的13项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船模创新中心的作用与效果,同时也说明了我们船舶工程学院正在努力成为新的与我校特色紧密相关的学生创新基地。

2004年得奖情况:

4人得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鼓励奖)

卷烟纸的安全性研究与设计唐兵02—114二等奖

全方位光向跟踪仪吴凡02—121二等奖

便携式公共卫生马桶垫纸姜玥02—113鼓励奖

单片机逆变器杜勉珂02—115三等奖

六足万向马腿蛛形机器人杜勉珂02—115鼓励奖

手机铃声响度全自动控制器杜勉珂02—115二等奖

2005年得奖情况:

4人得奖(1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鼓励奖)自动变速公路自行车彭正梁04—115三等奖

全方位移动吊架陈磊04—116鼓励奖化学防护气囊刘林双04—131一等奖

新型光电鼠标彭亮斌02—113鼓励奖

通过鼠标改进的手写输入吴凡02—131鼓励奖

虽然我们在2005年得奖数目没有2004年多但应当看到的是2004年有三项奖都是杜勉珂一个人得的且所有得奖的都是02届也就是大三的学生,而2005年却有三个当时还是大一的学生其中还有一个获得一等奖。

这说明大学生船模创新中心在培养科技创新新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在学校第十二届五四杯上获得二等奖一项,2007年至今一直是空白。

学生的科研立项情况进展比较好,从2004年的几项已经发展到2007年的37项,2008年学院自行立项27项。

二、存在的不足

1.基础性不足

由于学院整体搬迁至船海楼,原来的场地不能提供支持,经过学工办争取,学院将地下室120㎡的空间提供为创新中心,由于缺少硬件支持,加上地下室潮湿,暖气经常跑水,无法实现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原有的器材经过两次发水浸泡,现已全部毁损,学院申报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申报经费50万元人民币,待国防科工委批复后重新选址再进行建设,因此,目前学院科技创新实验室暂时处于空白状态。

2.创新切入点不够准确

由于学院的专业特色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进行计算船舶的型线、稳定性、操纵性等数据指标计算,以及船舶制造单元的生产设计工作,船舶专业虽然是工科院系,但在课程设置上与机电类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多体现在进行完数据计算后,在水池或者平台上进行校核,而且很多的实践项目涉及到军品项目,只有涉密人员(更多是研究生层面)参加,因此无法实现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普遍性。

在专业应用上与计算机学院比较相似,但是一旦涉及到军品,就缺少了实践的平台,而且船舶专业的实践平台要比计算机学院的大众应用平台窄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各个科技创新工作突出的学院基本上有通用专业和实验基地作为依托,信通学院依靠e维协会和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机电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的专业特色就能完全支撑这项工作、水声学院拥有亚太地区dsp平台,而船舶、动能、核学院等虽然在科研上实力比较突出,但是也很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实践发展,涉及到军品本科生都要靠边站,这也是这几个学院创新工作不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无法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深入

放眼机电、信通等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都是由专业老师或者是副院长负责,船舶学院也很重视,让副书记负责,但是缺少专业的支撑,缺少经费的支持,要想工作突出很难实现。

嘴上喊重视,实际不付出,怎么可能实现质的提高?

5年来学院提供的科技创新经费仅仅1万元多一点,很多项目都是由学生工作经费支持或者外出化缘才能进行,船舶学院各课题组都非常有钱,但是没有人进行投入,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研究生,谁会支持本科生呢?

这些都限制了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思路

经过5年来的摸索,新班子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也取得了共识,因此在2008年将有较大的改观。

目前正在进行创新中心的改革。

学院已经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列入2008年十大工作之一,初步建立、规范大学生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全院教师关心、支持大学生科研工作意识,建立、健全适应我院大学生科研工作发展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力争实现较高级别项目的突破,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新局面。

低年级的学生从制作船模开始介入到创新工作,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科研立项和计算机软件应用为平台,通过新船型、潜器、海洋平台的设计开发提高动手能力,并创造效益。

船舶学院的学科较多,单独一个学科难以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这一点在和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和信通学院的学生科技创新相比较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也和专业设置、试验平台建设等因素相关。

实际上学院的科研条件是这几个学院无法比较的,但是由于学科的分化,影响了学生创新过程中的关联性,也限制了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而其他学院在一个学科的基础上就能开展创新活动。

因此学院决定整合优势学科,将相应机构有效结合,将这四个机构作为创新中心建立的基础,为学生科技创新本中心以学院水下机器人国防重点实验室(深水水池)、船舶力学研究所(大水池)、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船舶CAD/CAM实验室等四个机构为依托,充分利用学院充足的科研试验条件,以船舶设计(新船型开发、结构优化、性能检测)和小型潜器设计制造,以及海洋平台开发与技术支持为主攻方向,整合了学院最强的科研实力,力求有所突破。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尤其是通过“211工程”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积累,本中心具有最强的实验设备和条件条件,50*30*10m的深海水池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深水试验场所,船舶原理试验水池也是国内很多高校不具备的,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很多高校尚未涉足,船舶CAD/CAM实验室具有90%以上的国内通用船舶设计软件,我院在这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资源整合,必将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持,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

中心的建设离不开相应机构的发展和支持,学院在做大做强船舶与潜器技术开发的同时,也会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和实验条件,因此学院是将中心的发展与学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中心的建设与学院的建设捆绑在一起。

中心由院长负责,便于协调各机构工作,学公办主任担任联络员能更好的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

船舶CAD/CAM实验室具有90%以上的国内通用船舶设计软件,通过100%对学生的船舶设计软件培训,一方面培养理论高、能力强的船舶人才,另一方面获得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认可,同时争取更多地校企合作资源(资金及项目);

利用研究所、船模水池试验室的设施搭建平台,进行较高级别项目的研究,如:

“600TDV船型船模阻力与耐波性试验研究”、“三体船型船模试验研究”及“深潜穿梭艇船模试验研究”等等;

每年举行一次船舶大赛,培养发掘优秀创新科技人才,通过有经验的专业教授指导,学生除了能够自行设计船舶,在创新中心还可以动手制作木质及玻璃钢体船模,为创新中心提供社会收益,力争学院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参加到这一活动中去。

目前正在筹划学校首届船舶大赛,准备工作正在进行,预计9月份在学校55周年校庆期间进行,通过外联,已经有两家单位表示赞助冠名,底金为20万人民币,日本常石造船准备资助学院筹划全国的船舶大赛,目前正在作方案。

学院目前基本上摸准了创新的思路,准备在2008年大力实施,力争有所该观,但是前提是必须拿到科工委的经费支持,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

建筑工程学院(航天工程系)由于所辖专业性质特点等原因,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

长期以来,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普及性不够、作品质量不高等都是一些突出的工作难点,但通过近几年来不断地分析总结、积极发挥实验室作用,以及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初步形成了工作思路及执行体系。

在保证科技创新作品数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作品质量。

创建了结构模型设计小组、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等品牌。

结构模型设计小组

一、历年工作回顾

自2003年第一届“建工杯”纸桥大赛的成功举办已经有五个春秋了,在这五年里,我院本着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工作理念一直致力于大赛的改进,使得大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1)加载方式从最初的砝码加载,经过准静态加载,发展到如今的动态加载。

(2)评分项目也从最初单一的“最大载重”,发展到如今的包括载重、计算书、美观度等综合评价。

(3)奖项设计也从单一化,转变到了丰富化,多样化。

并且在此基础上成功承办了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

1、纸桥大赛

2003年,我院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建工杯”纸桥大赛,各院系的同学踊跃报名参加,但是由于当时的各种条件所限,规模不是很大,合格的参赛作品只有14件。

虽然这次大赛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却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在前些年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努力创新,2004年的第二届纸桥大赛参赛作品27组,第三届和第四届分别是32组和54组终于2007年10月底,第五届“建工杯”纸桥大赛在启航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此次大赛共吸引了一千多名同学的参与,100多座纸桥经过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

在广大同学的心目中树立了我院“建工杯”纸桥大赛的品牌,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科技创新作品

基于各个院系专业特点不仅相同,在科技作品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别,我院由于专业偏向于数学理论,与实际作品有一点差距,所以一直以来,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别的兄弟院系,但是近五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投入,作品数量一直向上,质量也有所改进。

以后我院还将继续在这方面努力。

(我院历年的科技获奖情况见附件1。

3、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

纸桥大赛已经风风雨雨的走过了五个春夏秋冬,我院也在技术和理论上有了丰厚的基础,把大赛扩展为省级大赛,宣传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加强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成为我院的工作重点,大赛筹备从最开始的院团委各学生干部联系兄弟院校的负责相关竞赛的同学,到院系领导主持召开筹备组会议,以及后来寻找认证机构——黑龙江省力学学会,经过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再此之前,我院作了很多准备工作,首先我院组织制造参赛作品,其次制造大赛载重仪器,最后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院还要准备一些美观的表演桥。

活动主题为“青春有梦想,创意无止境”,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同学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来自全省十所高校的约200名参赛队员组成了45个小组参加了本次角逐。

大赛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级力学教学名师张少实教授担任评委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孙柏涛研究员、黑龙江工程学院莫淑华教授等8位专家担任评委。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晚欣,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习部副部长刘和军等嘉宾观看了比赛。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晚欣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大赛受到了各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国际设计咨询网、搜狐新闻、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报、东北网、黑龙江省电视台、黑龙江卫视、黑龙江新闻网、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工学新闻网等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其中,黑龙江电视台进行了1分45秒的报道;

两次大旗图海、黑龙江图片网等图片网站也都上传了相关图片。

各方媒体对此次大赛的纷纷报道,使我校的实践性教学理念得以发扬,我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大赛评委会主任张少实教授赛后表示“同学们以大赛标语‘青春有梦想,创新无极限’为理念,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体现出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做到既学又练,既练又赛,赛又赛出了水平,赛出了效果,这着实令人高兴;

哈尔滨工程大学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积极搭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实施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让人为之一振。

二、工作分析与总结

1、所取得成绩的总结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进步,出现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形成了固有的工作模式,和科学的工作体系。

集中体现在:

(1)工作思路正确

正确的工作思路是我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长期以来,经过几代科技创新工作者的努力,我院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工作思路,工作效率比较高。

①学生科技作品方面

在面对我院专业相对偏理,学生科技创新难度大,创新作品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达标的现状下,我院分析总结了以前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学习了兄弟院系的经验,在不断摸索和不断修正中,我院科技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生科研工作开展模式。

②组织大赛方面

在经过五年的经验积累,我院学生在“纸桥大赛”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由于大赛的旧模式存在许多缺陷,改变大赛形式,扩大规模已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院成功的取得了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承办权,并且赛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于筹办首届大赛我院总结的工作思路为:

组织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的基本流程

(2)合理的组织管理

①内部管理

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组织比较合理,使得复杂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组织效率相对比较高,主要是采取了分部管理和分层管理。

我院科创中心的内部组织

②与实验室联系方面

我院注重学生科研活动与现有实验室的联系,学生的大型科技创新活动都有实验室支持,我院注重的搭建学生创新平台。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院与实验室搭建的创新合作机制

2、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总结我院近几年的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由于我院的的专业特点,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难度相对比较大,但是研究生的和高年级的本科生还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这将是我院以后的工作重点。

(2)和兄弟院系的科技活动联系不够紧密,我院与兄弟院系很多专业相关性很大,联合起来,创造的空间很大。

要尽快建立院系对话平台。

(3)科技创新宣传机制还不够完善。

我院近几年的学生科技创新质量不够好,宣传机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改进的问题,这也将使我院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三、将来的工作重点

我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模式,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我院建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工作:

(1)加快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院系科创中心应与学校科创中心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校科技展厅,制定相应计划,定时组织学生参观,激励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积极配合并参与校科创中心科技创新月活动,五四杯活动,做好前期宣传,培养创新氛围,建立良好的创新气氛,推动学院学生科技创新。

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大力发扬大工至善,大学至真,坚持学以致用,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加快我院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

加强研究与开发平台建设。

科学分析我院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实力,依托现有实验室,整合实验室与学生科技创新。

加大投入,并对有实力的学科和项目新建实验室。

推动学院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切实落实开放共享措施。

进一步加强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根据需要,整合和建设一批创新中心,提高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整合数据资源形成主题数据库或科学数据中心(网)并实现共享。

加强战略研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和学科优势,建设软科学研究机构和战略研究基地,围绕重大学科问题开展战略研究,积聚战略研究人才。

(3)加快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杰出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落实支持经费,并且大力宣传,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制定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计划,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到学院工作或讲学,带动学科水平的提升。

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团队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4)重点突破优势项目

我院2007年成功承办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同时也带动了黑龙江省学生科技创新一个高潮,学生自主研制的动态测试仪器针对桥梁结构设计,在国内居先进水平,丰富的组织大型科技竞赛经验,是我院实力保证。

进一步加大投入,吸收人才,争取承办东三省首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大力宣传我校,加强我校东三省各高校联系,成为我院重点突破的方向。

附件1

年份

奖项数目/项

具体奖项

校级

省级

国家级

省、地区级

2003

8

2

1、校第四届数学建模成功参赛奖二名

1、黑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自行设计制作无人飞行器大赛比赛第二名应用奖一项

2、第九届“五四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3、第一届“建工杯”纸桥大赛第一、三、四名,最佳结构奖一项

2004

41

19

1、第十届“五四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优秀奖二项,鼓励奖八项

1、2004年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省一等奖五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六项,地区优秀奖二项

2、校第五届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六名

3、第一届“建工杯”纸桥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六项,最佳创意奖和最佳结构奖各一项,优秀奖二项,鼓励奖四项

2、黑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自行设计制作无人飞行器大赛设计奖应用奖

4、第一届鸡蛋撞地球比赛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二项

2005

17

18

1、第十一届“五四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鼓励奖七项

1、第五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地区优秀奖两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

2、第三届“建工杯”纸桥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最佳创意奖,最佳结构奖

2、黑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自行设计制作无人飞行器大赛团体第一名,大赛设计奖,大赛制作奖,大赛组织奖

2006

20

3

1第四届"

建工杯"

纸桥大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最佳结构设一项,最佳人气奖2"

五四杯"

一等奖一项二等奖

1、东北三省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三名

五四杯获奖12项

二等奖二项

三等奖一项

2007

11

12

第十三届"

二等奖一项

第五节“建工杯”纸桥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金点子”设

计大赛优胜奖一项

黑龙江省首届高校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最佳造型奖2项

大学生飞行器创新设计工作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的大学生。

于2003年,我校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实验室,就义务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航空航天知识的普及,开展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活动,成立了学生创新设计制作遥控无人机的工作室,2006年该工作室被学校命名为校大学生飞行器创新设计工作室。

一、飞行器创新性实验的目的任务

几年来,创新工作室作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完善、完整的改革理念和发展思路,已初步建立了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逐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并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通过我们飞行器创新工作室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施,对来自全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训练他们在本科学习阶段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了创新性、研究性及个性化培养的实验教学活动。

形成了创新实践教学的学习氛围,推动了我校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二、飞行器创新性实践教学的实施原则和步骤

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步骤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理论实践教学阶段

通过指导老师张德欣教授开设的《设计制作飞行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无人机有初步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飞行器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

再有,我们航天工程系的安伟光和郜冶等一批航天专业资深教授,也经常给予学生们一些理论指导。

创新性实验教学实验室广泛吸纳全校各院系学生,并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使来到工作室的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得有所获,使其在快乐和情趣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推进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能面向全校的目的。

通过大学生飞行器创新设计工作室这个平台,以实物讲解和现场观摩,使学生对所掌握理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二)实践制作阶段

在张德欣教授讲授的《设计制作飞行器》实践教学课程的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遥控无人机,通过学生制作无人机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并邀请黑龙江省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安德宏资深航模专家,给同学们讲授遥控无人机的实际制作及操纵技巧。

使同学们对航空及航天模型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近几年,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培养学生们操纵遥控无人机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