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9629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课时训练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8.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他们迁入的地方没有到达( D )

A.山西B.陕西C.辽宁D.江南

9.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D)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

10.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期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

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

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

1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C)

A.西晋灭蜀B.西晋定都洛阳C.西晋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

1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C)

A.羌族B.匈奴族C.氐族D.羯族

13.十六国是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出现的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D)

A.后赵B.西秦C.北燕D.成汉

二、非选择题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以上序号所代表的西晋时期内迁各民族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当时的西晋统治者压迫内迁各少数民族,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内迁各族中哪个少数民族在4世纪后期建立的什么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答:

(1)鲜卑族 匈奴族 羌族 氐族 羯族

(2)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3)氐族;

前秦。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

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

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1)秦始皇。

目的:

抵御匈奴。

看法:

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 

(2)匈奴、鲜卑、羯、氐、羌。

(任写两个即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西晋的建立

1.背景:

263年,魏灭______。

曹魏中期,__________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建立:

266年,____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________,以洛阳为都,史称________。

3.统一:

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统治:

制定了一系列优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知识点2 八王之乱

1.原因

(1)____________大封同姓诸王,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2)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3)____________昏庸无能。

2.概况:

为了争夺______________,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先后起兵,在____________一带展开混战。

3.影响

(1)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高潮。

知识点3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时间:

_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五族

(1)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族和________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_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________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政权更替

(1)十六国:

________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我国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2)前秦: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________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那时候,前秦境内________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达标练习】

1.西晋的建立者以及该政权完成统一的标志分别是(  )

A.司马炎、西晋灭蜀B.司马炎、西晋灭吴

C.司马懿、西晋灭蜀D.司马懿、西晋灭吴

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却迅速地走向败亡。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

3.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开始于(  )

A.东晋时期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D.东汉时期

4.从东汉至西晋初年,我国北方内迁的游牧民族主要有(  )

A.匈奴、蒙古、女真、羌

B.匈奴、氐、羌、羯、鲜卑

C.匈奴、蒙古、氐、羌、羯

D.匈奴、鲜卑、蒙古、女真

5.十六国时期,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的前秦皇帝是(  )

A.司马懿B.司马炎

C.苻坚D.管仲

6.读图,回答问题。

上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内迁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内迁?

【能力提高】

1.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

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这充分说明了(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2.导致西晋“八王之乱”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①晋武帝实行分封制,使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②晋惠帝昏庸无能 ③少数民族的反抗 ④北方人民逃到了南方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3.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这一时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除了汉族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

请结合下面材料来探究西晋的历史。

【图示绘历史】

(1)请将图示中A和B处填写上正确的时间。

西晋的都城在哪里?

这一政权建立后制定了怎样的政策?

【材料读历史】

材料一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材料二 武帝疑惠帝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材料三 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材料四 戎狄强犷,历古为患。

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今虽服从,若后有风尘之警……

(2)材料一体现了西晋的统治阶级怎样的状况?

(3)材料二中的惠帝即晋惠帝,他是否能“奉大统”(统治国家)?

请简要说明。

(4)材料三中“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5)材料四中的“戎狄”指的是少数民族,西晋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

(6)结合这四则材料,总结西晋政权的统治状况。

4、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魏主曹髦。

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

一天,曹髦把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

”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飞蛾扑火,都劝他暂时忍耐。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

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消息报告给了司马昭。

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1)司马炎最终取代曹魏建立晋朝是在哪一年?

定都在哪里?

(2)西晋走向衰落的事件是什么?

西晋政权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从西晋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有哪些?

知识点1 1.蜀 司马懿 

2.司马炎 晋 西晋

3.280 

4.大地主 大贵族

知识点2 1.晋武帝 晋惠帝

2.中央政权 洛阳 

3.人口迁徙

知识点3 1.东汉、魏、晋

2.氐 羌 匈奴 鲜卑 

3.西晋 苻坚 胡汉

【达标】

1.B [解析]本题为判断型选择题,考查西晋的建立者和统一全国的标志。

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C、D两项排除;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A项排除,故选B。

2.C

3.D [解析]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内迁是在东汉时期。

4.B [解析]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内迁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5.C

6.西晋。

北方战乱(或八王之乱)。

【能力提升】

1.A [解析]西晋大臣奢侈浪费,说明了统治阶级的腐朽。

2.A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八王之乱”局面出现的原因。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①正确;

当时在位的晋惠帝昏庸无能,缺乏治国才能,②正确,故选A。

3.

(1)A:

266年。

B:

280年。

洛阳。

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

(2)政治上腐败,生活上腐化。

(3)晋惠帝昏庸无能,不能治理国家,他在位时爆发了“八王之乱”。

(4)八王之乱。

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

(5)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6)西晋的统治集团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奢侈腐化;

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符合史实及题意即可)

4

(1)266年。

(2)八王之乱。

一个国家的腐败统治必然会走向灭亡,要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

(言之有理即可)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时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