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9179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Word格式.docx

8、景与情的关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含蓄);

9、感情。

语言

提要

词语——句子——篇章——技巧——风格——作用——意境或情感——答题步骤

1、内容:

形象语言,情感语言。

2、形式①词语的选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叠词、色彩词用得是否准确、典型、生动、形象)。

②句式的选用(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常式句与倒装句)。

③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④语言的风格---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借代、用典、反问、对偶、衬托、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

对象:

人事景物。

内容:

语言、行动、心理、肖像、景物、细节。

技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正面侧面、白描工笔、明暗结合、铺陈描写等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用典抒情、借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古讽今)。

景与情的关系:

以乐写乐、以哀写哀、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⑶各种表现技巧:

赋、比、兴;

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联想等。

(4)篇章结构技巧: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奠定情感基调,先景后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抑扬变化、过渡照应、伏笔铺垫,首尾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二描写技巧

1烘托与对比(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

2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具体为实,隐者为虚;

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当前为实,未来是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3动静结合:

动有生气,静有气氛。

4点面结合:

点到突出,面到周全。

5细节描写:

突出强调

6色彩的渲染:

烘托气氛,突出重点。

 

7观察角度的变化:

远近高低上下,定点动点俯仰远近

8诗中有画:

三、表现手法

1.象征:

2联想和想象:

3抑扬关系:

4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

 

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

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示例:

用ABCD意象,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对象特点的画面(或烘托了时间地点对象的特点的气氛),抒发了主人公(或诗人)的什么样情感。

三、分析句意型

这句诗好在哪里?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分析诗句在写人或写景或状物或抒情方面的表达作用。

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突出强调)。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分析主旨型题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六、分析技巧型题

1、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

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

表现手法:

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这种手法突出了什么意境或旨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七、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

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

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①概述诗句的内容。

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八、续写型题

列出对其中几句诗(联)的解说,然后要求补写对空缺句(联)的解说。

2、解答分析:

做这样的题目,要分析列出项,再对照它们续写空缺项,做到角度一致。

主要方法是按照古代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答题。

3、答题模式:

①概括诗句的内容。

②说明与上句的关系。

如果补写的是对最后一句(联)的解说,须注意它的呼应、总结、点睛的作用,总之,就是一个“合”。

③对句中用得好的词语、表现手法的作用效果或思想感情作简要描述分析。

附:

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

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

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物。

  思想感情有:

喜怒哀乐爱恨欲,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

生动形象、强化突出、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注意:

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

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